车门外把手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88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门外把手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门门锁系统是指由装配于车门、前后盖等处包括锁体、内/外把手、拉杆、拉线等实现车门或前后盖安全启闭的系统,保证行车和泊车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人身财产安全,是集功能性、安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其中车门外把手是重要的外部件,也是从外部开启车门的关键部件。请参考图1及图2,现有的车门外把手设计中,外手柄I从下方向外开启,带动摆臂5以旋转中心01转动,摆臂5与开启拉杆3连接,从而带动拉杆3向下位移,门锁随之开启,如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旋转中心01位于开启拉杆3和车门玻璃7的外侧,即旋转中心01设置于摆臂5的中部,在外手柄I开启时,摆臂5及外手柄I旋转时将部分地抵靠于车门玻璃7,占用的运动空间大,不满足车门外把手的运动空间的需求,车门外把手与车门玻璃7之间的间隙L3不能满足安全运动间隙的要求。在运动不干涉的情况下,车门外把手的行程L2只有16mm,无法满足门锁19_的开启行程要求。因此现有的车门外把手存在开启风险,可能导致车门无法开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及汽车,用于解决现有的车门外把手的摆臂及外手柄占用的运动空间大,不满足车门外把手的运动空间的需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包括外手柄、配重块、摆臂、安装支架及开启拉杆,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车门上,所述配重块包塑于所述摆臂中,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枢接,所述开启拉杆及外手柄均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枢轴的位置处于所述开启拉杆与所述车门之间。优选地,所述摆臂包括连接部及操作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具有轴孔,所述枢轴穿过所述轴孔将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操作部的第一端连接,操作部的第二端与外手柄连接,所述开启拉杆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或所述操作部的
第一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车门外把手还包括锁芯及锁芯壳体,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中,所述锁芯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并覆盖住所述锁芯。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垂直连接。优选地,所述外手柄在开启时带动所述摆臂从上向外转动。优选地,所述开启拉杆的开启行程为19_。优选地,所述车门外把手与车门的最小间隙为10mm。优选地,所述车门外把手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摆臂同轴设置。[0014]优选地,所述摆臂的外手柄侧还设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车门外把手的汽车。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把手通过将枢轴设置于开启拉杆与车门玻璃之间,在外手柄开启时,摆臂及外手柄占用的运动空间小,满足车门外把手的运动空间的需求。

图1是现有的车门外把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车门外把手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把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把手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把手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考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包括外手柄10、锁芯壳体20、锁芯(图未示)、摆臂30、弹簧40、安装支架50及开启拉杆60等安装支架50安装于车门(图未示)上,外手柄10、锁芯壳体20、锁芯、摆臂30、弹簧40均安装于安装支架50上。安装支架50为长条状,其内侧与车门贴合并固定。安装支架50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锁体设置于安装支架50的通孔。锁芯用于与车身上的锁孔配合以将车门与车身锁固。锁芯壳体20设置于安装支架50的外侧并覆盖住锁芯,用于保护锁芯免受外部环境影响。请参考图5,摆臂30与安装支架50枢接,摆臂30包括连接部32及操作部34。连接部32的第一端具有轴孔,一枢轴02穿过该轴孔将摆臂30与安装支架50活动连接。连接部32的第二端与操作部34的第一端几乎垂直连接,使得摆臂30整体呈L型。操作部34的第二端与外手柄10连接。摆臂30整体可以绕枢轴02旋转。开启拉杆60的一端与连接部32的第二端或操作部34的第一端连接。 枢轴02的位置设置于摆臂30的末端,从侧向看,枢轴02的位置处于开启拉杆60与车门玻璃70之间,且靠近车门玻璃70。如此在外手柄10开启时,摆臂30及外手柄10不会旋转到距离车门玻璃70很近的位置,占用的运动空间小,满足车门外把手的运动空间的需求。车门外把手与车门玻璃70的最小间隙L5为10mm,满足外把手与车门玻璃70的安
全运动间隙。开启车门时,用户可操作外手柄10从上向外转动。外手柄10带动摆臂30以02为中心转动,从而带动开启拉杆60向下位移,门锁随之开启,如虚线所示。[0034]在车门开启过程中,开启拉杆60的开启行程L4为19mm,满足门锁的开启行程,保证了车门能够成功开启。弹簧40与摆臂30的连接部32同轴设置,用于在摆臂30转动后提供给摆臂30回复初始位置的弹力。摆臂30的外手柄侧还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包塑于所述摆臂30中。如此在外手柄开启时,配重块占用的运动空间小,不影响车门外把手的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外把手通过将枢轴02设置于开启拉杆60与车门玻璃70之间,在外手柄10开启时,摆臂30及外手柄10占用的运动空间小,满足车门外把手的运动空间的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外把手,包括外手柄、配重块、摆臂、安装支架及开启拉杆,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车门上,所述配重块包塑于所述摆臂中,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枢接,所述开启拉杆及外手柄均与所述摆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枢轴的位置处于所述开启拉杆与所述车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包括连接部及操作部,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具有轴孔,所述枢轴穿过所述轴孔将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操作部的第一端连接,操作部的第二端与外手柄连接,所述开启拉杆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或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把手还包括锁芯及锁芯壳体,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中,所述锁芯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外侧并覆盖住所述锁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垂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手柄在开启时带动所述摆臂从上向外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拉杆的开启行程为19_。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把手与车门的最小间隙为 10mn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外把手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摆臂同轴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外手柄侧还设有配重块。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门外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外把手及汽车,包括外手柄、配重块、摆臂、安装支架及开启拉杆,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车门上,所述配重块包塑于所述摆臂中,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枢接,所述开启拉杆及外手柄均与所述摆臂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的枢轴的位置处于所述开启拉杆与所述车门之间。在外手柄开启时,摆臂及外手柄占用的运动空间小,满足车门外把手的运动空间的需求。
文档编号E05B1/00GK202990569SQ2012206576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李彩斌, 刘利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