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升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72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座位升降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座椅单元,该座椅单元包括适合使座椅单元在闭式位置与座位提升位置之间移动的座位升降组件。座位升降组件包括驱动联动机构和升降联动机构。座位升降组件附接在座位联动机构上,该座位联动机构包括座位安装板、相联接的基板和用于使联动机构的调节自动化的线性致动器。在操作中,驱动联动机构与基板可移动地互连并适合使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基板独立地升起,第一部分以第一速率升起,并且升降联动机构与座位安装板可移动地互连,并适合使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座位安装板独立地升起。
【专利说明】座位升降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宽泛地讲涉及运动装饰家具,所述运动装饰家具设计成以基本上就座的姿态支承使用者的身体。室内装饰家具包括躺椅、斜椅、沙发、双人沙发、组合沙发、影剧院座位、传统的椅子、以及具有可移动的座位部分的椅子,这些家具部件在本文中总体上称为“座椅单元”。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本领域内提升整个座椅单元离开地板的常规座位升降组件的基础上开发的改进的座位升降组件。本发明的改进的座位升降组件可供用于相对于座椅单元提升座位框架。

【背景技术】
[0002]现存的座位升降单元将座椅单元从其基部框架向上推以辅助使用者移动到站立位置。在倾斜和升降座椅单元的情形中,这些现存的座椅单元典型地提供三种基本位置(例如,标准位置、不倾斜的闭式位置;伸展位置;和倾斜位置),而且还提供座位提升位置。在闭式位置中,座位处于大致水平的定向上,而靠背基本上直立地配置。另外,如果座椅单元包括附接有机械装置的软凳(ottoman),则机械装置被折叠成使得软凳不伸出。在伸展位置(常常称为电视(“TV”)位置)中,软凳伸在前方,而靠背部分地倾斜以容许座椅单元的使用者舒适地观看电视。在倾斜位置,靠背从伸展位置向后定位成与座位成钝角关系以便休憩或睡觉。在座位提升位置,座椅单元的座椅联动机构典型地被调节至闭式位置并且座位升降组件使座椅单元升起并向前倾斜以有利于进入和离开座椅单元。
[0003]不过,为了提供上述调节能力,这些现存的座位升降组件需要使整个座椅单元升起离开地板。特别地,这些座位升降组件的几何形状对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施加约束。此外,从座椅单元的基部框架提升整个座椅单元形成了人、宠物或其它异物在座椅单元降下时被卡住的机会。鉴于上述情况,一种实现了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的更精巧的座位升降组件将填补当前室内装饰家具【技术领域】内的空白。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关于一种新颖的座位升降组件,该座位升降组件以简单和精巧的布置构造成在克服常规的座位升降组件内固有的上述不期望的特征的同时提供合适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简化的座位升降组件,该座位升降组件能组装在单个紧凑式电机上并能适合使座位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与座位升降组件联动机构(例如,驱动联动机构和升降联动机构)匹配的紧凑式电机当在闭式位置与座位提升位置之间被自动调节时能实现座椅单元的完全移动和分先后顺序的调节。该座位升降组件联动装置可构造成辅助在闭式位置与座位提升位置之间对座椅单元进行排序、相对于座椅单元提升座位框架和因此消除常规设计中出现的其它缺点。
[0005]一般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构件:座位联动机构,其包括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一对基板;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一对座位安装板;用于支承座位的座位框架;一对座位升降机构,其包括各自将各基板与座位框架可移动地互连的一对大致镜像的驱动联动机构;和一对大致镜像的升降联动机构,其各自将各座位安装板与座位框架可移动地互连。在操作时,座位升降组件适合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座位升降组件典型地配置成关于沿纵向延伸的平面布置成面对面的关系,所述平面在座位扶手之间将座椅单元一分为二。因此,接下来的论述将仅集中于座位升降组件的其中之一,包括各驱动联动机构和各升降联动机构,其内容等同地适用于其它互补的座位升降组件、驱动联动机构和升降联动机构。
[0006]典型地,座位框架包括后横向部件、前横向部件、第一侧向部件和第二侧向部件,驱动联动机构包括驱动附接连杆、伸展连杆、电机连杆、曲柄和驱动排序连杆,并且升降联动机构包括升降附接连杆、后连杆和升降连杆。在操作中,驱动联动机构适合使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各基板升起且升降联动机构适合使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各座位安装板升起。
[0007]在另一实施例中,座椅单元的座位在适合使基板在座位降下时相对于座位安装板平移的座位联动机构之间伸展。这种情况下,座位升降组件适合使座位框架独立于座位联动机构升起。有利地,在操作期间,驱动联动机构适合使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相应基板独立地升起,座位框架的第一部分以第一速率升起,并且升降联动机构适合使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相应座位安装板独立地升起,座位框架的第二部分以第二速率升起,其中第一速率不同于第二速率。
[0008]在又一实施例中,座椅单元包括与座位升降组件可驱动地联接并且使座位框架独立于座位联动机构自动升起的线性致动器。一般而言,线性致动器包括以下构件:电机机构;轨道,该轨道与第一电机可操作地联接;和电机启动器模块(activator block),该电机启动器模块在自动化控制下沿轨道纵向平移。在实例中,轨道包括后移行区段、中央移行区段和前移行区段。各移行区段对应于座椅单元的一个移动阶段(例如直立阶段、倾斜阶段和座位提升阶段)。在操作中,在直立阶段期间,电机启动器模块沿中央移行区段向后和向前纵向平移。例如,电机启动器模块可沿中央移行区段从座椅单元的闭式位置(例如,靠背在脚蹬收回的状态下直立)向后移动到座椅单元的伸展位置(例如,靠背在脚蹬伸出的状态下部分地倾斜)。相反地,电机启动器模块可沿中央移行区段从座椅单元的伸展位置向前移动到座椅单元的闭式位置。在倾斜阶段期间,电机启动器模块沿后移行区段向后和向前纵向平移。电机启动器模块可沿后移行区段从座椅单元的伸展位置向后移行到座椅单元的倾斜位置(例如,靠背在脚蹬伸出的状态下充分倾斜)。相反地,电机启动器模块可沿后移行区段从座椅单元的倾斜位置向前移行到座椅单元的伸展位置。
[0009]最后,在座位提升阶段期间,电机启动器模块沿前移行区段向前和向后纵向平移。例如,电机启动器模块可沿前移行区段从座椅单元的闭式位置向前移动到座椅单元的座位提升位置(例如,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相反地,电机启动器模块可沿前移行区段从座椅单元的座位提升位置向后移行到座椅单元的闭式位置。可设想的是,在座位提升阶段期间,电机启动器模块沿前移行区段纵向平移,由此在启动器轴上形成侧向推力。由于此时前移行区段内的该纵向平移带来处于闭式位置的座位联动机构的止动状态,所以启动器轴上的侧向推力造成座位升降组件进入或离开座位提升位置的调节,同时将座位联动机构保持在闭式位置。进入和离开座位提升位置的该调节引起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和降下。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引入一种构造成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的座位升降组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在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且应当结合说明书来阅读并且其中在各视图中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同样的零部件的附图中:
[0011]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于闭式位置的座椅单元的概略性侧视图;
[0012]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于伸展位置的座椅单元的概略性侧视图;
[001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倾斜位置的座椅单元的概略性侧视图;
[0014]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于座位提升位置的座椅单元的概略性侧视图;
[0015]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用于提供座椅单元的机动化调节的线性致动器的处于座位提升位置的座位升降组件的透视图;
[0016]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与图4相似的视图,但不带线性致动器和座位框架;
[0017]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从座椅单元外部的有利位置所见的处于闭式位置的座位升降组件的概略性侧视图;以及
[0018]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从座椅单元外部的有利位置所见的处于座位提升位置的座位升降组件的概略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此专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但该描述本身并非意在限制本专利的范围。更确切地,发明人已设想要求保护的主题也可结合其它当前或将来的技术采用其它方式来体现,以包括与本文中所述的步骤不同的步骤或相似的步骤的组合。
[0020]出于本发明的目的,用词“包括”具有与用词“包含”相同的宽泛含义。此外,除非相反地另外指出,否则诸如“一”和“一个”之类的用词包括复数及单数。因此,例如,在存在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情况下满足“一个特征”的要求。此外,术语“或”包括连接词、反意连接词或两者(因此,a或b包括a或b以及a和b)。此外,用语“独立于”可指不受另一者影响或控制,或不依赖或取决于其它情况的出现。因此,例如,第一组联动机构可独立于第二组联动机构升起意味着第一组联动机构可在不受第二组联动机构控制的情况下升起;然而,它也可指第一组联动机构可在不依赖于第二组联动机构也升起的情况下升起。
[0021]一般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引入了运动家具行业内的技术以改进座椅单元(例如,升降-倾斜式座椅单元)的操作和安全性。在实施例中,操作的改进包括:将座位升降组件构造成驱动座位框架进入座位提升位置,所述座位升降组件包括各自适合使座位框架的至少一部分以不同速率升起的驱动联动机构和升降联动机构,并且采用经由每侧一个附接点附接的单个电机。安全性的改进包括:将驱动联动机构和升降联动机构构造成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由此消除人、宠物或其它异物在座椅单元降下时卡在座椅单元下方的机会。
[0022]图1-4示出座椅单元10。应当认识到,图1-4中的座椅单元仅出于说明的目的提供,因此,本发明可由任意类型的座椅单元采用。座椅单元10具有座位15、靠背25、腿26 (例如,地板支承套管或搁置在下方表面上的底座组件)、扶手45、座位联动机构100、脚蹬组件200、电机组件300 (图5)、座位框架600、包括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的座位升降组件500。
[0023]如图2-4所示,座椅单元10可调节至伸出位置40、倾斜位置50和座位提升位置60。图1示出调节至闭式位置20的座椅单元10,所述闭式位置是座位15处于大致水平的位置且靠背25大致直立并大致垂直于座位15的通常、非倾斜的就座位置。图2示出调节至伸展位置40的座椅单元,所述伸展位置通常被描述为电视“TV”位置。座椅单元的脚蹬组件200充分伸出,从而将软凳抽出到座椅单元10的前方并且靠背25部分地倾斜以容许座椅单元的使用者放松地观看电视。在图3中,示出了倾斜位置50 ;靠背25从伸展位置40向后枢转成与座位15成钝角关系以便休憩或睡觉。脚蹬组件200维持在充分伸出的位置,但座椅单元10被稍微调节以适应靠背25的倾斜角度的变化。
[0024]来看图4,现在将描述座位提升位置60。当座椅单元10被调节至座位提升位置60时,座椅联动机构100(图5)维持在图1的闭式位置20。在现有技术中,整个座椅单元被提升离开地板,从而露出各种联动装置,由此形成人、宠物或其它异物在座椅单元降下时卡在座椅单元下方的机会。其它座椅单元中一般缺乏对座位框架的独立控制会导致受伤或存在受伤的风险。相比而言,座位升降组件500仅使座位框架600相对于座椅单元10升起以辅助使用者进入和离开座椅单元10。在下述的一个实例中,可通过在电机组件300内使用如下文更充分地描述的线性致动器来使座位升降组件500的调节自动化。
[0025]来看图5-8,示出了且现在将论述用于座椅单元10 (下文称为“座椅单元”)的座位升降组件500的示例性构型。首先参考图5-6,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处于座位提升位置60的座位升降组件500的透视图。在实施例中,座位升降组件500可与座位联动机构100互连,所述座位联动机构包括座位安装板400和基板410并由被包括在电机组件300内的线性致动器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联动机构100布置成铰接地致动和控制座椅单元的移动,典型地提供三个基本位置(例如,标准、非倾斜的闭式位置;伸展位置;和倾斜位置),例如,座位联动机构100被调节至闭式位置20(参看图1)。类似地,座位升降组件500还构造成调节座椅单元例如进出座位提升位置60 (参看图4)。座位安装板400构造成固定地安装在座椅单元10的座位上并与对置的座位安装板400共同限定出座位支承面。座位升降组件500经由座位框架600与镜像的座位升降组件(未示出)联接以支承座椅单元的座位。一般而言,座椅单元的座位在座位联动机构100之间伸展并且座位升降组件500附接在座位联动机构100上,座位升降组件500适合使座位相对于座位联动机构100升起。此外,座位升降组件500包括将电机组件300的单电机线性致动器与座位升降组件500联接的连杆,由此有利于座位升降组件500在线性致动器致动时的升起移动。
[0026]此外,座位升降组件500包括多个联动装置(例如,下述驱动联动机构700或升降联动机构800的联动装置),其布置成在闭式位置20与座位提升位置60之间的调节期间致动和控制座位框架600的移动。座位升降组件500的联动装置适合使座位相对于座位联动机构100升起。此外,座位升降组件500的联动装置可与座位联动机构100的座位安装板400或基板410可枢转地互连。应理解和认识到,这些联动装置之间的可枢转联接件(图中作为枢转点示出)能采取各种构型,比方说枢销、轴承、传统安装五金件、铆钉、螺栓螺帽组合、或任何其它在家具制造业众所周知的合适紧固件。
[0027]在一个特定示例中,铰接接头(例如,可旋转和可枢转的联接件)结合在座位升降组件500内(例如,铆钉)。在座位升降组件500内设置铰接接头的这种特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与磨损相关的修理成本,因为较昂贵的焊接组件不会发生磨损。一般而言,在固定连接部中,大部分其它紧固件为标准螺栓。
[0028]此外,联动装置和托架的形状可按需变化,某些枢转点的位置也可变化。应理解,当联动装置被称为与另一元件(例如联动装置、托架、框架、等等)可枢转地“联接”、与另一元件“互连”、“附接”在另一元件上等等时,设想联动装置和元件可彼此直接接触、或可存在其它元件(例如中介元件)。
[0029]一般而言,座位升降组件500引导座位框架600的升起。在一示例性构型中,这些移动由两组联动机构(例如,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控制。各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是一对基本上镜像的联动机构(在此示出其中各一个并分别用附图标记700和800表示),其包括可枢转地互连的联动装置的布置结构。联动机构典型地配置成关于沿纵向延伸的平面成面对面的关系,所述平面将座椅单元一分为二。因此,接下来的论述将仅集中于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中的一者,而其内容等同地适用于另一个互补的联动组件。
[0030]继续参考图5,现在将论述座位框架600。典型地,座位框架600用作座位围绕其定位的结构。座位框架600包括后横向部件610、前横向部件620、第一侧向部件630和第二侧向部件(未示出)这些部件610、620、630可由方形金属管或呈现刚性特性的用于家具制造行业的任何其它材料形成。后横向部件610和前横向部件620用作搭接在第一侧向部件630和第二侧向部件之间的横梁。一般而言,后横向部件610定向成与前横向部件620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此外,第一侧向部件630定向成与第二侧向部件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此外,前横向部件610、前横向部件620、第一侧向部件630和第二侧向部件(未示出)可直接或通过中介连杆间接地彼此固定地附接或固定地附接在驱动联动机构700或升降联动机构80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框架600的后横向部件610与驱动联动机构700联接且座位框架600的第一侧向部件630与升降联动机构800联接。
[0031]此外,如下文更充分地论述的,电机组件300的线性致动器控制座位升降组件500的移动并与座位升降组件500可驱动地联接以使座位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在座位升降组件的调节期间,驱动联动机构700适合使座位框架600以比升降联动机构800适合使座位框架600逐渐升起的速率快的速率逐渐升起,从而使座位框架升起并倾斜至有利于进出座椅单元的座位提升位置。换言之,线性致动器构造成使座位框架独立于座位联动机构自动升起。
[0032]继续参考图5,示出了利用双电机线性致动器的座椅单元的自动化形式并且现将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论述。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座位升降组件与电机组件300的线性致动器可驱动地联接,所述线性致动器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自动升起和降下进出座位提升位置。电机组件300包括后电机托架315、电机机构320、前电机托架325、轨道330、电机启动器模块340、启动器轴350和启动器安装板360。
[0033]该“线性致动器”由电机机构320、轨道330和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组成并与座位升降组件500可驱动地联接。电机机构320受壳体保护。电机机构320和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经由轨道330可滑动地彼此连接。前电机托架325固定地附接在轨道330的前区段上。启动器轴350搭接在座位升降组件与对置、配对的镜像联动机构(未示出)之间并与它们联接。此外,启动器轴350包括一对端部,其中启动器轴350的各端部与启动器安装板360固定地联接。启动器安装板360可与座位升降组件500可枢转地联接。例如,启动器安装板360可经由启动器安装板360处的可枢转界面与座位升降组件可枢转地联接,其中可枢转界面可包括轴承、互锁套管或使一个构件能相对于另一个构件枢转的家具制作行业内公知的任何其它装置中的至少一者。
[0034]如上所述,启动器轴350搭接在图5所示的座位升降组件500与其配对、镜像的座位升降组件(未示出)之间并且将它们联接在一起。在实施例中,启动器轴350用作横梁并且可由金属原料(例如,成型金属板)制成。类似地,座位安装板400、基板410和包括座位联动机构100的多个其它连杆可由诸如冲压型钢之类的金属原料形成。然而,应理解和认识到,可使用家具行业内公知的任何合适的刚性或坚固的材料代替上述材料。
[0035]在操作中,电机启动器模块340在线性致动器的自动化调节期间沿轨道330朝向或离开电机机构320移行。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电机机构320使电机启动器模块340在自动化控制下沿轨道330纵向地跨越或滑动。该滑动动作在启动器轴350上产生旋转和/或侧向力,该力又经由启动器安装板360产生座位升降组件500的移动。如下文更详细地论述的,该滑动动作被排序为倾斜阶段、直立阶段和座位提升阶段。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倾斜阶段、直立阶段和座位提升阶段的行程相互排斥。换言之,倾斜阶段的线性致动器行程在直立阶段的线性致动器行程开始之前完整地完成,反之亦然。同样,直立阶段的线性致动器行程在座位提升阶段的线性致动器行程开始之前完整地完成,反之亦然。
[0036]最初,轨道330与电机机构320可操作地联接并且包括后移行区段331、中央移行区段332和前移行区段333。电机启动器模块340在电机机构320的自动化控制下沿轨道330纵向平移,使得电机启动器模块340在倾斜阶段期间在后移行区段331内平移,而在座位提升阶段期间在前移行区段333内平移。如图5所示,将后移行区段331、中央移行区段332和前移行区段333分离开的虚线表示移行区段331、332和333邻接,但它们不重叠。应当认识到,移行区段331、332和333的精确长度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供,并且移行区段331、332和333的长度或分配给后阶段、中间阶段和前阶段各者的线性致动器行程的比率可因所示的长度或比率而异。
[0037]—般而言,直立阶段包括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的连续纵向但沿轨道330的中央移行区段332的平移。中央移行区段332内的该平移产生座椅单元联动机构的旋转移动,由此造成座椅单元的直立阶段移动。在操作中,沿向后方向的直立阶段使座椅单元从闭式位置移动到伸展位置,就这一点而言,直立阶段移动将脚蹬组件200抽出到完全伸出位置并且在连接动作中使座位调节组件900的靠背安装连杆910倾斜。相反地,沿向前方向的直立阶段使座椅单元从伸展位置移动到闭式位置,就这一点而言,直立阶段移动使脚蹬组件200收回并在连接动作中将靠背安装连杆910调节至直立位置。一旦直立阶段的行程在向后方向上基本上完成,就可发生倾斜阶段,并且类似地,一旦直立阶段的行程在向前方向上基本上完成,就可发生座位提升阶段。
[0038]从伸展位置,倾斜阶段包括电机启动器模块340沿轨道330的后移行区段331的纵向平移,该纵向平移产生座椅单元联动机构的旋转移动,由此造成座椅单元的倾斜阶段移动。在操作中,沿向后方向的倾斜阶段使靠背安装连杆910移动到充分倾斜位置并且将脚蹬组件200维持在完全伸展位置,并且座椅单元被稍微调节以适应靠背安装连杆910的变化。相反地,沿向前方向的倾斜阶段使靠背安装连杆910移动至部分倾斜位置并且在连接动作中将脚蹬组件200维持在完全伸展位置。一旦倾斜阶段的行程基本上完成,便可发生沿向前方向的直立阶段。
[0039]从直立位置,座位提升阶段包括电机启动器模块340沿轨道330的前移行区段333的纵向平移,该纵向平移产生座椅单元联动机构的旋转移动,由此造成座椅单元的座位提升阶段移动。在操作中,沿向前方向的座位提升阶段使座椅单元从闭式位置移动到座位提升位置;就这一点而言,座位提升阶段使座位框架600相对于座位联动机构100升起。相反地,沿向后方向的座位提升阶段使座椅单元从座位提升位置移动到闭式位置;就这一点而言,座位提升阶段移动使座位框架600相对于座位联动机构100降下。一旦座位提升阶段的行程基本上完成,便可发生沿向后方向的直立阶段。
[0040]可设想,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相对于电机机构320沿轨道330的前移行区段333向前沿纵向平移,而电机机构320大致保持固定在适当位置。电机启动器模块340沿前移行区段333的该纵向平移形成确保座位联动机构100处于止动状态的侧向推力。因此,沿轨道330的前行进区段333的纵向平移在启动器轴350上产生向前的推力,该推力在维持一对座位联动机构100处于闭式置的同时造成座位升降组件500进出座位提升位置的调节。亦即,座位提升阶段的行程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机构升起,因此,在折叠位置(参看图1)与有利于进入和离开座椅单元的伸展座位提升位置(参看图4和5)之间调节座位升降组件500。应当理解的是,使座位框架600相对于任意座椅单元联动机构升起和降下也可指使座位框架600独立于特定座椅单元联动机构升起和降下。
[0041]此外,尽管已描述了电机机构320、轨道330和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的组合的特定构型,但应当理解和认识到,可使用提供分先后顺序的调节的其它类型的合适装置,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如文中所述的线性致动器。例如,电机机构320、轨道330和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的组合可实施为以分先后顺序的方式伸出和收回的伸缩装置。
[0042]有利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单电机升降机构(即,电机组件300内的单个线性致动器与座位升降组件500的交互)允许座位升降组件500使座位框架600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此外,将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构造成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消除了人、宠物或其它异物在座椅单元降下时卡在座椅单元下方的机会。此外,利用座位升降组件500使座位框架自动升起的单电机升降机构经由每侧一个附接点附接以将座椅单元驱动到座位提升位置。
[0043]来看图6-8,现在将详细论述座位升降组件500的构件。座位升降组件500包括用于使(上述)座位框架600升起的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首先将论述驱动联动机构700,然后论述升降联动机构800。一般而言,驱动联动机构700将基板410与座位框架600可移动地互连。驱动联动机构700包括驱动附接连杆710、伸展连杆720、电机连杆730、曲柄740和驱动排序连杆750。驱动附接连杆710包括顶部711 (图8)和底部712。驱动附接连杆710的顶部711在枢轴781处与座位框架600可旋转地联接。在实施例中,托架连杆(未示出)在后横向部件610处固定地附接在座位框架600上并且可旋转地附接在驱动附接连杆710的顶部711上。伸展连杆720包括前部721、中部722和后部723。伸展连杆720的后部723在枢轴782处与驱动附接连杆710的底部712可枢转地联接。电机连杆730包括顶部731和底部732。电机连杆730的顶部731在枢轴783处与伸展连杆720的中部722可旋转地联接,且电机连杆730的底部732在枢轴784处与电机组件300可枢转地联接。曲柄740包括顶部741和底部742。曲柄740的顶部741在枢轴785处与伸展连杆720的前部721可旋转地联接。驱动排序连杆750包括顶部751和底部752。驱动排序连杆750的底部752在枢轴786处与曲柄740的底部742可旋转地联接并且在枢轴787处与基板410可旋转地联接。在实施例中,驱动联动机构700还包括在枢轴788处可旋转地附接在曲柄740上并在枢轴789处固定地附接在基板上的枢转连杆760。
[0044]在操作中,驱动附接连杆710、伸展连杆720、电机连杆730、曲柄740和驱动排序连杆750构造成在线性致动器自动调节座椅单元以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时成大致向上关系摆动。驱动联动机构700的构型允许使座位框架600相对于基板410升起。驱动联动机构700可使座位框架在座位框架的第一部分处独立地升起。此外,驱动联动机构700可使座位框架的第一部分以第一速率升起。如上所述,移动进出座位提升位置60发生在线性致动器行程的第三阶段,其中电机启动器模块340在前移行区段333内沿纵向跨越轨道330。
[0045]参考升降联动机构800,它包括升降附接连杆810、后连杆820和升降连杆830。一般而言,驱动联动机构800将座位安装板400与座位框架600可移动地互连。升降附接连杆810包括顶部811、中部812和底部813。升降附接连杆810的顶部811固定地附接在座位框架600上。后连杆820在枢轴855处包括上端821和下端822。后连杆820的上端821在枢轴852处与升降附接连杆810的中部812可旋转地联接。升降连杆830包括上端831和下端832。升降连杆830的上端831在枢轴853处与升降附接连杆810的底部813可枢转地联接。在实施例中,安装连杆840包括前向部分841、向前提升部分842、向后提升部分843和后向部分844。安装连杆840的向前提升部分842在枢轴854处与升降连杆830的下端832可旋转地联接并且向后提升部分843在枢轴855处与升降连杆830的下端822可旋转地联接。安装连杆840的前向部分841和后向部分844两者分别在枢轴856和枢轴857处与座位安装板400联接。
[0046]在操作中,升降附接连杆810、后连杆820和升降连杆830构造成在线性致动器自动调节座椅单元以使座位框架相对于座椅单元升起时成向上关系摆动。升降联动机构800的构型允许使座位框架600相对于座位安装板410升起。升降联动机构800可使座位框架的第二部分处的座位框架600独立地升起。此外,升降联动机构800可使座位框架600的第二部分以第二速率升起。如上所述,移动进出座位提升位置发生在线性致动器行程的第三阶段,其中电机启动器模块340在前移行区段333内沿纵向跨越轨道330。
[0047]一般而言,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设计成使得驱动联动机构700使座位框架600的第一部分以第一速率逐渐升起并且升降联动机构800使座位框架600的第二部分以第二速率逐渐升起。在实施例中,第一速率不同于第二速率并且可比第二速率快。该速率一般可称为座位框架600从闭式位置20移动到座位提升位置60的速度、进度或相对速度。在座位框架600的升起期间,各联动机构的速率也可彼此同时或相继发生。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升起的不同速率为座位框架600的第一部分提供了向前倾斜。座位框架的升起和倾斜有利于使用者进入和离开座椅单元。
[0048]如上所述,当期望从闭式位置20 (图1)移动到座位提升位置60 (图4)时,使用者可在手动控制器上发起致动,所述手动控制器向线性致动器发送带指令的控制信号,以执行座位提升阶段中的行程。在从手动控制器接收控制信号后,线性致动器使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相对于被保持相对固定在适当位置的电机机构320向前滑动。电机启动器模块340的该滑动动作使电机连杆730围绕与启动器安装板360的旋转界面旋转。电机连杆730的该顺时针旋转触发电机连杆730上的第三阶段移动。
[0049]电机连杆730的该第三阶段移动沿大致向上的方向在枢轴730处逆时针推动伸展连杆720,这又向上可旋转地在枢轴785处拉动曲柄740并在枢轴786处拉动驱动排序连杆750并且还在枢轴782处向上推动驱动附接连杆710。各联动装置用作使座位框架600的第一部分升起的杠杆机构。驱动附接连杆710的枢轴781处的驱动联动机构700使座位框架600在枢轴781处以第一速率升起。电机连杆730的该第三阶段移动还逆时针且大致向上推动升降附接连杆810,进而拉动后连杆820和升降连杆830并使它们分别围绕枢轴852和853旋转。后连杆820和升降连杆830为升降附接连杆810提供使座位框架600在枢轴851处以第二速率围绕第二部分升起的杠杆支承。因此,座位框架600既独立于又相对于座位联动机构100经由驱动联动机构700升起和经由升降联动机构800升起。此外,以与上述步骤相反的方式,参考座位升降组件500从座位提升位置60到闭式位置20的操作,在线性致动器行程的座位提升阶段线性致动器作用在启动器轴350和启动器安装板360上的自动的力相对于一对座位联动机构100沿大致向下的方向迫压驱动联动机构700和升降联动机构800。
[0050]应理解,座位升降组件500的结构有助于使得各种连杆和托架能够轻松地装配和从座椅单元的其余构件上拆卸。尤其是枢轴的性质和/或安装位置允许使用快速拆解的五金件,例如可拆式紧固件。因此,便于在运输之前快速拆解构件,或在收货时快速连接。
[0051]已关于在各个方面均旨在进行说明性而非加以限制的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开发与本发明有关的可选实施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0052]从前文所述可见,本发明是非常适于实现前文所提出的目标和目的、以及实现其它优势的一种发明,所述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装置所固有的。应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具有实用性并且可在不引用其它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采用。这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涉及并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本发明并不限于已特别示出的和在上文中所描述的。更确切地,本文所阐述的或示于附图中的所有内容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单元,所述座椅单元包括: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一对基板;分别与每个所述基板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一对座位安装板;用于支承所述座椅单元的座位的座位框架;一对大致镜像的驱动联动机构,每个驱动联动机构将每个所述基板与所述座位框架可移动地互连并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每个所述基板升起;和一对大致镜像的升降联动机构,每个升降联动机构将每个所述座位安装板与所述座位框架可移动地互连并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每个所述座位安装板升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座位框架包括后横向部件、前横向部件、第一侧向部件和第二侧向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后横向部件与所述驱动联动机构联接且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一横向部件与所述升降联动机构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后横向部件且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向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驱动联动机构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以比所述升降联动机构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二部分逐渐升起的速率快的速率逐渐升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驱动联动机构都包括:包括顶部和底部的驱动附接连杆,其中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顶部与所述座位框架的后部可旋转地联接;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的伸展连杆,其中所述伸展连杆的后部与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底部可枢转地联接;包括顶部和底部的电机连杆,其中所述电机连杆的顶部与所述伸展连杆的中部可旋转地联接;包括顶部和底部的曲柄,其中所述曲柄的顶部与所述伸展连杆的前部可旋转地联接;和包括顶部和底部的驱动排序连杆,所述驱动排序连杆的底部与所述曲柄的底部可旋转地联接并与相应的基板可旋转地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驱动联动机构还包括枢转连杆,其中所述枢转连杆固定地附接至相应的基板并且所述曲柄的底部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枢转连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每个所述驱动联动机构还包括托架连杆,所述托架连杆固定地附接至所述座位框架并且可旋转地附接至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每个所述升降联动机构包括:包括顶部、中部和底部的升降附接连杆,其中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顶部固定地附接至所述座位框架;包括上端和下端的后连杆,其中所述后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中部可旋转地联接;和包括上端和下端的升降连杆,其中所述升降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底部可枢转地联接且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与相应的座位安装板可旋转地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升降联动机构还包括安装连杆,所述安装连杆包括前向部分、向前提升部分、向后提升部分和后向部分,其中所述前向部分和所述后向部分各自固定地附接至相应的座位安装板,并且其中所述安装连杆的向前提升部分与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可旋转地联接且所述安装连杆的向后提升部分与所述后连杆的下端可旋转地联接。
11.一种座椅单元,所述座椅单元与座位框架联接,所述座位框架相对于所述座椅单元构造而成,包括: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一对基板;成基本上平行间隔开的关系的一对座位安装板,其中所述座椅单元的座位在座位联动机构之间延伸,所述座位联动机构适合使所述基板在所述座位降下时相对于所述座位安装板平移;用于支承所述座椅单元的座位的座位框架;一对大致镜像的座位升降组件,其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独立于所述座位联动机构升起,所述座位升降组件包括:一对大致镜像的驱动联动机构,每个驱动联动机构将所述座位框架分别与所述基板可移动地互连,并且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相应的基板独立地升起,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以第一速率升起;和一对大致镜像的升降联动机构,每个升降联动机构将所述座位框架分别与所述座位安装板可移动地互连,并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相应的座位安装板独立地升起,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速率升起,其中所述第一速率不同于所述第二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速率比所述第二速率快。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驱动联动机构和所述升降联动机构使所述座位框架同时相对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座位安装板升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每个座位升降组件还包括: 所述驱动联动机构包括:包括顶部和底部的驱动附接连杆,其中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顶部与所述座位框架可旋转地联接;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的伸展连杆,其中所述伸展连杆的后部与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底部可枢转地联接;包括顶部和底部的电机连杆,其中所述电机连杆的顶部与所述伸展连杆的中部可旋转地联接;包括顶部和底部的曲柄,其中所述曲柄的顶部与所述伸展连杆的前部可旋转地联接;和包括顶部和底部的驱动排序连杆,所述驱动排序连杆的底部与所述曲柄的底部可旋转地联接并与相应的基板可旋转地联接; 所述升降联动机构包括:包括顶部、中部和底部的升降附接连杆,其中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顶部固定地附接至所述座位框架;包括上端和下端的后连杆,其中所述后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中部可旋转地联接;和包括上端和下端的升降连杆,其中所述升降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底部可枢转地联接且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与相应的座位安装板可旋转地联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座位升降组件与线性致动器可驱动地联接,所述线性致动器使所述座位框架独立于所述座位联动机构自动升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单元,其中,所述线性致动器还适合自动降下所述座位框架。
17.一种适合使座位框架升起的座位升降组件,所述座位升降组件包括:驱动联动机构,其将基板与所述座位框架可移动地互连并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基板升起,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一部分以第一速率升起;和联动机构,其将座位安装板与所述座位框架可移动地互连并适合使所述座位框架的至少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座位安装板升起,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二部分以第二速率升起,其中所述第一速率不同于所述第二速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位升降组件,其中,所述座位升降组件还包括: 所述驱动联动机构包括:包括顶部和底部的驱动附接连杆,其中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顶部与所述座位框架可旋转地联接;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的伸展连杆,其中所述伸展连杆的后部与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底部可枢转地联接;包括顶部和底部的电机连杆,其中所述电机连杆的顶部与所述伸展连杆的中部可旋转地联接;包括顶部和底部的曲柄,其中所述曲柄的顶部与所述伸展连杆的前部可旋转地联接;和包括顶部和底部的驱动排序连杆,所述驱动排序连杆的底部与所述曲柄的底部可旋转地联接并与相应的基板可旋转地联接; 所述升降联动机构包括:包括顶部、中部和底部的升降附接连杆,其中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顶部固定地附接至所述座位框架;包括上端和下端的后连杆,其中所述后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中部可旋转地联接;和包括上端和下端的升降连杆,其中所述升降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附接连杆的底部可枢转地联接且所述升降连杆的下端与相应的座位安装板可旋转地联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座位升降组件,其中,用于支承座位的座位框架与所述座位升降组件联接,所述座位框架包括:后横向部件、前横向部件、第一侧向部件和第二侧向部件,其中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后横向部件与所述驱动附接连杆的顶部联接且所述座位框架的所述第一侧向部件与所述升降联动机构的顶部联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座位升降组件,其中,所述电机连杆与线性致动器可旋转地联接,所述线性致动器使所述座位框架独立于座位联动机构升起和降下。
【文档编号】A47C1/02GK104427910SQ201380036523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G·马斯特斯 申请人:L & P 产权管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