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接面板转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不少家具产品中都具有能相互折叠的对接面板,比如常见的折叠桌,折叠时,两块对接面板可以折叠在一起,打开时,两块对接面板可以相互对接成桌板。虽然,折叠桌具有折叠后体积较小的优点,携带、收纳和运输均较为方便,但是,面板对接处结构强度较低,受力后容易造成面板在对接处向下凹陷,严重时会损坏折叠桌。比如现有对接面板的对接面为不带有凹凸结构的平整面,这样,两块面板相互对接后,面板正面对接缝和背面对接缝位于同一平面上,面板之间不能相互咬住,从而造成对接部位的结构强度较低。此外,折叠桌使用时,面板对接处的结构强度不高,需要在面板对接处背部安装连接横杆来进行支撑。现有连接横杆一般采用中空管,且整根杆子的管径相同,从而使得杆子两头的结构强度相对较低。并且,为了使两块对接面板在使用状态下能相互锁止,连接横杆还需要与枢转装置配合使用,然而,由于连接横杆的管径相同,因此造成安装到枢转装置上的连接横杆无法得到限位,安装完成后的连接横杆容易产生移动。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对接面板转动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提高面板对接处的结构强度的对接面板转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时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连接横杆结构强度高并能够得到轴向限位的对接面板转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对接面板转动结构,包括能相互对接、转动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通过连接横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横杆设于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对接处的下方,在所述的连接横杆上安装有用来控制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互转动的枢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对接面的下侧部均成型有间隔分布的凹槽和凸块,所述凸块的下表面为向上内凹的弧形面,在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对接状态下,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凸块嵌设在所述第二面板的凹槽内,所述第二面板上的凸块嵌设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凹槽内,并且,所述凸块的弧形面与所述连接横杆的外周面相贴合,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凸块与第二面板上的凸块分别抱设在所述连接横杆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对接状态下,所述第一面板上的凸块与第二面板上的凸块相互依次衔接。采用上述结构后,连接横杆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进而使面板对接处的结构强度更高。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对接面的上侧部形成相互配合的上对接平面,在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对接状态下,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对接面的上对接平面相互贴靠。
为了对连接横杆进行更好地限位,在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背部邻近对接处均设有间隔分布的限位块,在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对接状态下,所述的连接横杆限位在第一面板的限位块与第二面板的限位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对接面板转动结构的连接横杆内部中空,并且连接横杆的两头成型为杆径变小的缩颈段,所述枢转装置安装在所述的缩颈段上。
优选地,所述的枢转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拨块和锁扣,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拨块均安装在所述连接横杆一头的缩颈段上,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开有导向孔,所述锁扣的一头安装在所述的拨块上,所述锁扣的另一头设有限位轴,所述拨块作用于锁扣而使所述限位轴能在导向孔内来回移动,在开锁状态下,所述的限位轴移动至导向孔的一端并远离所述的第二连接座而使第二连接座与第一连接座能相对转动,在锁止状态下,所述的限位轴移动至导向孔的另一端并与第二连接座相抵而阻止第二连接座相对第一连接座转动。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连接座包括一对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壁,所述的第二连接座包括一对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壁,所述的第一安装壁设于第二安装壁内侧,在第一安装壁和第二安装壁上开有供所述连接横杆的缩颈段穿过的通孔,且通孔的孔径与缩颈段的杆径相适配,所述的导向孔开设在所述的第一安装壁上并设于对应通孔的斜下方,所述拨块设于第一安装壁的内部,拨块的中部开有供所述连接横杆的缩颈段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拨块的一头形成操作部,拨块的另一头设有用来安装所述锁扣的第二安装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枢转装置的结构较为紧凑,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拨块和锁扣之间的安装结构较为合理。
锁扣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锁扣包括锁扣座、设于锁扣座一头的销轴以及设于锁扣座另一头的销孔,所述的销轴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的限位轴穿过所述的销孔,且限位轴的两端设于对应侧的导向孔内。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部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二面板的底部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安装在一侧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相对端上,在另一侧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相对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在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上开有限位孔,第一横杆另一头的缩颈段限位在所述的限位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两面板之间的对接结构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互对接时,第一面板上的凸块嵌设在第二面板的凹槽内,第二面板上的凸块嵌设在第一面板的凹槽内,使得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对接处具有重叠部位,从而有利于提高面板对接结构的牢固度,特别是凸块设计成下表面为向上内凹的弧形面后,凸块可以与连接横杆的外周面相吻合,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板对接处的结构强度。另外,连接横杆两头采用缩颈段后,不仅可以提高连接横杆两头的结构强度,并且缩颈后可形成台阶状的挡止部,配合枢转装置起到对连接横杆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连接横杆轴向窜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面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有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对接结构的折叠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转装置在开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转装置在锁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枢转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转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应用有本实用新型的枢转装置的折叠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对接面板转动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通过连接横杆10相连接,连接横杆10采用圆管并设于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对接处的下方。其中,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对接面的上侧部形成相互配合的上对接平面5,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对接面的下侧部均成型有间隔分布的凹槽3和凸块4。在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相对接状态下,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对接面的上对接平面5相互贴靠,第一面板1上的凸块4嵌设在第二面板2的凹槽3内,第二面板2上的凸块4嵌设在第一面板1的凹槽3内,从而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的对接处具有重叠的部位,从而有利于提高面板对接结构的牢固度。
另外,第一面板1上的凸块4下表面和第二面板2上的凸块4下表面均为向上内凹的弧形面。并且,在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相对接状态下,第一面板1上的凸块与第二面板2上的凸块相互依次衔接,第一面板1上的凸块的弧形面与第二面板2上的凸块的弧形面位于同一圆柱面上。当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相对接后,凸块4的弧形面与连接横杆10的外周面相贴合,第一面板1上的凸块4与第二面板2上的凸块4分别抱设在连接横杆10的左右两侧,从而对连接横杆10进行更好的支撑,进而有利于提高面板对接结构的牢固度。此外,为了更好的限位连接横杆10,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的背部邻近对接处均设有间隔分布的限位块18,在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相对接状态下,连接横杆10限位在第一面板1的限位块18与第二面板2的限位块18之间。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横杆10采用内部中空的钢管,连接横杆10的两头成型为杆径变小的缩颈段101,且缩颈段101呈圆柱状,在缩颈段101上安装有用来控制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相互转动的枢转装置。钢管两头采用缩颈段101后,不仅可以提高钢管两头的结构强度,而且缩颈后可形成台阶状的挡止部,配合枢转装置起到对连接横杆10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连接横杆10轴向窜动。
如图10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枢转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6、第二连接座7、拨块8和锁扣9和连接横杆10。其中,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7均采用金属件,第一连接座6包括一对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壁61,第二连接座7包括一对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壁71,第一安装壁61设于第二安装壁71内侧,在第一安装壁61和第二安装壁71上开有通孔13,且通孔13的孔径与缩颈段101的杆径相适配,在第一安装壁61上开有导向孔11,导向孔11位于对应侧通孔13的斜下方。
拨块8和锁扣9可以采用塑料件,拨块8设于第一安装壁61的内部,拨块8的中部开有第一安装孔81,该第一安装孔81的孔径与连接横杆10的缩颈段101相适配,拨块8的一头形成操作部83,拨块8的另一头设有第二安装孔82。锁扣9包括锁扣座91、设于锁扣座一头的销轴92以及设于锁扣座另一头的销孔93,在销孔93内安装有限位轴12。
该枢转装置安装时,锁扣9的销轴92安装在拨块8的第二安装孔82内,限位轴12的两端设于对应侧的导向孔11内。第一连接座6设于第二连接座7的内部,即第一安装壁61设于第二安装壁71内侧,拨块8设于第一安装壁61的内侧,并且,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7上的通孔13以及拨块8上的第一安装孔81相互对齐,连接横杆10一头的缩颈段101安装在上述的通孔13和第一安装孔81内,从而使第一连接座6、第二连接座7和拨块8均装配到连接横杆10上。
使用时,拨块8作用于锁扣9而使限位轴12能在导向孔11内来回移动,在开锁状态下,限位轴12移动至导向孔11的一端并远离第二连接座7,从而使第二连接座7与第一连接座6能相对转动;在锁止状态下,限位轴12移动至导向孔11的另一端并与第二连接座7相抵,从而阻止第二连接座7相对第一连接座6转动。
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面板1的底部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杆14,第二面板2的底部两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二支撑杆15,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7分别安装在该侧第一支撑杆14和第二支撑杆15的两相对端上,在另一侧的第一支撑杆14与第二支撑杆15的相对端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座16和第二限位座17,在第一限位座16和第二限位座17上开有限位孔(图中未示),连接横杆10另一头的缩颈段101限位在限位孔内。
在开锁状态下,由于第一连接座6与第二连接座7能相互转动,从而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也能够相互转动,在锁止状态下,由于第一连接座6与第二连接座7不能相互转动,从而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2相互锁止而拼成桌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