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及蒸煮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805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及蒸煮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及具有其的蒸煮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力锅上的限压装置多采用限压阀,其多采用铸铁及塑胶合为一体的重力锤,重力锤上开设有若干个直径为Φ3mm-Φ4mm排气孔。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锤体的自重平衡压力锅内的工作压力,约为70KPa或者其他更高(制造商给出的安全工作压力)。但是采用现有的重力锤作为压力锅上的限压装置,其存在现容易脱落、磨损、生锈等问题,长期使用容易对人身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及蒸煮器具。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包括座体和限压体,在所述座体内设置有气流通道,在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限压孔,所述限压体能够在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压作用下运动以将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限压孔之间连通或切断,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泄压孔以及将所述泄压孔封闭的泄压件。

优选地,所述座体包括位于所述限压孔的下方位置的泄压段,所述泄压孔设置于所述泄压段上,所述泄压件套设在所述泄压段上。

优选地,所述泄压件为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圈。

优选地,还包括限压帽,所述限压帽套装在所述限压体上部且与所述座体的上部连接,在所述限压帽和所述座体之间形成供所述限压体运动的空腔。

优选地,所述限压帽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限压体的上部穿设在所述通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偏置件,用于提供将所述限压体压向所述气流通道的偏置力;

所述限压体上设置有凸棱,所述偏置件的上端抵靠在所述限压帽的内壁上,所述偏置件的下端抵靠在所述凸棱上。

优选地,所述凸棱沿所述限压体的周向延伸,且所述凸棱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限压孔开设在所述空腔的侧壁上,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口开设在所述空腔的底壁上,所述限压体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气流通道的上端口。

另一方面,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煮器具,包括如上所述的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蒸煮器具内部连通,所述限压孔以及所述泄压孔位于所述蒸煮器具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通过限压体的运动可实现对蒸煮器具的限压,而当限压体失效或者蒸煮器具内压力过大时,泄压件在蒸煮器具内的压力作用下变形甚至爆破,从而实现泄压,提高了蒸煮器具的安全系数,通过同一结构实现了限压和泄压功能,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的零件拆分示意图。

图中,1、限压帽;11、通孔;2、座体;21、上部;221、限压孔;23、下部;241、空腔;242、气流通道;25、泄压段;26、泄压孔;27、泄压件;3、限压体;31、上部;32、凸棱;33、下部;34、偏置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中所述的“上”、“下”指的是当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的方位,具体参考图1所示的方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包括限压帽1、座体2和限压体3。其中,座体2内设置有气流通道242,座体上还设置有限压孔221,限压体3能够在气流通道242内的气压作用下运动以将气流通道242与限压孔221之间连通或切断,从而实现对蒸煮器具的限压作用。

座体2上还设置有与气流通道242连通的泄压孔26以及将泄压孔26封闭的泄压件27,当限压体3失效或者蒸煮器具内压力过大时,泄压件27在蒸煮器具内的压力作用下变形甚至爆破,从而实现泄压,提高了蒸煮器具的安全系数,通过同一结构实现了限压和泄压功能,结构简单紧凑,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气流通道242用作蒸煮器具内的气体的排出通道,其优选设置在座体2的下部23内,限压帽1套装在限压体3上部31且与座体2的上部21螺纹连接,便于装拆与维修,在限压帽1与座体2之间形成供限压体3运动的空腔241。

具体地,座体2的上部21设置有延伸出顶面的孔,限压帽1的上端面将所述孔封闭,从而限定出所述空腔241。限压孔221开设在空腔241的侧壁上,气流通道242的上端口开设在空腔241的底壁上,限压体3能够在气压的作用下上下运动,以将气流通道242的上端口打开或封闭,从而使得限压孔221与气流通道242连通或切断。

优选地,限压体3的下部33呈倒锥台,倒锥台的外锥面能够卡在气流通道242与空腔241之间,提高压力调节的灵敏性。限压体3优选为硅胶或铝材。

优选地,限压帽1的上端设置有通孔11,限压体3的上部31穿设在通孔11内,通孔11为限压体3受力时的移动提供通道,且对限压体3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提高限压体3的运动可靠性。

进一步地,座体2内还设置有偏置件34,用于提供将限压体3压向气流通道242的偏置力。如此,通过偏置件34产生的偏置力与蒸煮器具内的压力动态驱动限压体3实现开合动作,从而达到限压的目的,保证了限压稳定,也能够有效避免限压体3脱离蒸煮器具。偏置件34优选套装在限压体3的上部31,限压体3的中部设置有凸棱32,偏置件34的上端抵靠在限压帽1的内壁上,偏置件34的下端抵靠在凸棱32上。

进一步优选地,凸棱32沿限压体3的周向延伸,例如可以是环形的凸台,并且凸棱32与空腔241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配合,从而对限压体3的运动形成导向作用,提高限压体3的运动平稳性。

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也便于取材,限压帽1选用螺帽。

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将凸棱32设计成轴肩形式。

为了提高装置的耐腐蚀性能,同时也便于取材,偏置件34选用不锈钢材质的弹簧。

为了实现均匀限压排气,防止局部压力过大,限压孔221的数量呈双数设置,且每两个相对布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的耐腐蚀性能,限压帽1和座体2为铝材或者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优选地,座体2的下部23包括有泄压段25,泄压孔26设置于泄压段25上,泄压件27套设在泄压段25上。优选地,泄压件27为弹性材料,为了降低成本,便于取材,泄压件27选用密封圈,进一步优选采用硅胶圈。进一步优选地,泄压段25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硅胶圈卡装在环形凹槽内,方便对硅胶圈的定位。

为了实现均匀泄压排气,防止局部压力过大,泄压孔26的数量呈双数设置,且每两个相对布置。

当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安装在蒸煮器具上时,座体2的下部23经蒸煮器具的锅盖穿入蒸煮器具内,座体2的气流通道242与蒸煮器具内部连通,限压孔221以及泄压孔26位于蒸煮器具的外部。

其工作过程为:根据基础力学公式,蒸煮器具达到正常限压值时,当且仅当蒸煮器具内压力大于或等于外界作用力,即P*S≥mg+Fx,其中P为蒸煮器具内压力,S为气流通道242的上端口面积,m为限压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Fx为偏置件对限压体施加的弹力。工作时,锅内的压强P逐渐增大,当且仅当P*S=mg+Fx时,限压体3受力处于平衡状态;锅内压强继续增大,即P*S值继续增大,此时P*S>mg+Fx,限压体3的呈倒锥台形的下部33开始气流通道242的上端口,此时锅内气体通过座体2的空腔241开始向外界排气;当P*S≤mg+Fx时,限压体3移动至下部倒锥台将气流通道242的上端口封闭,排气通道被堵住,锅内气体无法排出,从而实现保压。

当蒸煮器具内的压力持续增加并且采用无法通过限压孔充分排气时或者是锅内压力急剧增加时,锅内的气体通过泄压孔26作用在环套于座体2上的泄压段25上的泄压件27上,使得泄压件27在气体压力作用下从边缘发生爆破,造成不可复位的泄压,进而使得气体通过泄压孔26排出,从而有效避免蒸煮器具发生爆炸等危险,保证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大大的提高了蒸煮器具的安全系数。

本申请提供的蒸煮器具限压泄压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具有蒸煮功能且内部形成一定的气压而需要进行限压和泄压的烹饪装置中,例如高压锅、中压锅、微压锅、电饭煲等等。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了采用上述限压泄压装置的蒸煮器具,限压稳定,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装拆和维修,安全系数高,更大程度地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蒸煮器具例如可以为高压锅、中压锅、微压锅、电饭煲等等。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