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料理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128发布日期:2019-04-23 23:5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食物料理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料理机机头。



背景技术:

食物料理机正广泛受到家庭用户的欢迎。一般而言,食物料理机一般都具有食物粉碎、加热等功能,可以实现食材的自动烹饪,从而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便利。例如,豆浆机可以完成直接从原料到可食用豆浆的整个加工过程。

一类食物料理机包括机头和适合于被机头盖合的杯体组件,机头包括上盖以及下盖,上盖和下盖围成的空间内设置电机、电路控制器等,电机连接从下盖底部伸出的粉碎装置,工作时,食材放置于杯体组件内,机头盖在杯体组件上,形成物料加工区,粉碎装置对食材进行加工。粉碎装置包括扰流件和刀头,扰流件跟不锈钢下盖焊接固定在一起,扰流爪到刀片的距离固定无法调整,且扰流爪不可拆卸,给清洗带来难度。公告号CN206565781U就公开了这样的食物料理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机头,其易于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食物料理机机头,包括下盖以及在下盖上设置的扰流件,其中,所述下盖底部设置有扣件,所述扣件具有多个扣位,所述扰流件与所述扣件的所述多个扣位至少部分可拆卸地扣接,并且所述扰流件能够通过选择与不同的所述扣位的配合进行位置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具有多个扣部,所述扣部与所述扣位扣合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件包括提供扣槽,所述扣槽的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扣位,所述扰流件的相反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扣部,所述扣件或所述扣部具有弹性,容许所述扰流件在所述扣槽中滑动到扣接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位为凸出的凸台,所述扣部为凹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件与所述扣件之间设置成可相对滑动,以容许调节所述扣部与所述扣位的扣接数量,从而调节所述扰流件到所述下盖中心的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位为锥形凸台,所述凹槽为圆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位为在所述扣槽的侧壁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弧形凸台,所述凹槽为长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件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盖底部的U形片体,所述U形片体为弹性片体,所述U形片体的臂部弯曲形成有弧形凸台,所述弧形凸台为所述扣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形片体的底部还与所述扰流件的径向内端的端部之间轴孔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件是所述下盖底部内凹形成的长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物料理机机头,其方便拆卸,因此便于清洗,另外也可以调整扰流件,适用与粉碎不同体积的食材,以使扰流件具有灵活的多变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食物料理机的分解视图;

图2是食物料理机机头下盖的主视图;

图3是食物料理机机头下盖的仰视图;

图4是食物料理机机头的分解视图。

图5是图4中下盖底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图4中扰流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另一实施例中下盖的分解视图。

图8是另一实施例中下盖底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是另一实施例中扰流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是又一实施例中下盖的仰视图。

图11是又一实施例中下盖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中下盖底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3是又一实施例中扰流件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物料理机包括机头1及杯体组件2,机头1包括上盖11、内盖20、下盖12、面板13、提手14、覆盖提手14的提手盖15、防溢电极18。下盖12用于安装电机121以及刀头122。内盖20上设置用于放置电路控制器17的盒体120,在内盖20上还安装有用于接入电源的电源耦合器(图中未示出),该上耦合器通过密封垫190进行密封。电路控制器17可以是PCB电路板,其与下盖12上安装的电机121电连接,用于控制电机121的运转。上盖11的上侧设置面板13,面板13可以设置人机交互界面,其可以用于设置食物料理机的启动、程序的加载、选择食物料理机的功能等,该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通过其操作部穿过上盖11的镂空部与电路控制器17电连接,镂空部的外周由密封垫112环绕,而密封垫112由面板13和上盖11夹紧。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分别实现密封。杯体组件2可由机头1盖合,食材放置在机头和杯体组件2之间被浸泡、粉碎或加热。杯体组件2具有把手21,把手21的下部设置有与电源相接的接头210,把手21的上端还设置有下耦合器16,其与机头1上设置的前述上耦合器耦合。机头1上所需电力通过接头210传输给下耦合器16,再由下耦合器16传输给上耦合器,然后再传输给机头1上的电路控制器17、电机121,电机121带动刀头122对食材进行搅打。在下盖12的底部设置有扰流件3,刀头122带起的旋转水流受到扰流件3的阻力。旋转水流将食材带到扰流件3与刀头122的旋转面之间,从而增加食材与刀头122碰撞接触的机会,提高食材的粉碎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四片扰流件3固定设置在下盖12的底部。图2和图3仅示例性地显示了扰流件3在下盖12的一种可拆卸固定方式,但通过后述的其他实施例将理解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在图3中,扰流件3被隐藏,以便于示出扣件4在下盖12底部的布置。如图5所示,四个扣件4在下盖12的底部124绕360度均匀分布,其在下盖124上的固定可以是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如图6所示,同样绕360度均匀分布的四片扰流件3与四个扣件4分别对应。扰流件3的侧面具有四个扣部,扣部31为凹形。扣件4具有两相对侧壁40,侧壁40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四个扣位41,扣位41呈凸台状,可以是圆锥形,相应地扣部31的形状可以是与扣位41互补的形状。扣件4呈U形,由弹性片体折弯形成,所述侧壁40为其臂部,扰流件3对准扣件4两侧壁40之间的间隙插入扣件4中,可迫使扰流件略微弹性变形,弹性变形的部分可以是扣位41或者侧壁40,以容许扰流件3插入到扣件4中,扣位41与相应的扣部31相扣。根据食材体积大小,扰流件3可以插入扣件4的径向内端,所有的扣位41与所有的扣部31分别相扣。扰流件3也可以不完全插入到扣件4的径向内端,部分扣位41与部分扣部31相扣。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扰流件3的结构的优点可以体现在:用户可以根据食材粉碎粗细的需要,自己调整扰流件3上的扣部31与下盖12上的扣件4上的扣位41配合数,当扰流件3上的扣部31与扣件4上的扣位41全部配合时既扰流件3外侧到下盖12中心距离最小,这个时候扰流件3内侧距离刀头122的转轴的距离最近,粉碎效果好有利于用户粉碎较小体积的食材,扰流件3外侧离下盖12的中心越远时,即与扣件4上的扣位41配合数越少,这样较有利于粉碎较大体积的食材。另一个优点是,此结构方便拆装用户方便清洗,还可以更换不同外形的扰流件使扰流件更多的多变性。

根据前述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在一般工作模式下,用户先将大豆之类的食材放置于杯体组件2中,同时加入水,然后将机头1盖合于杯体组件2之上,再通过面板13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调用食物料理机的程序,例如制取豆浆或者米糊等,然后启动食物料理机。机头1本体中搭载的控制器接收来自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的指令,然后向下盖12中安装的电机121发出指令,控制电机121工作,电机121可以分时地在不同转速下带动粉碎组件122工作,将杯体内的食材粉碎,该粉碎可以是在设定时间、设定温度下开始。机头所需要的电能通过耦合器支架12上搭载的上耦合器11与杯体组件2上的下耦合器配对来获取。加工完毕,需要对机头1进行清洗时,可以将扰流件3从机头1上拆下来。需要对另一种体积不同的食材块进行粉碎时,可以通过调整扰流件3与扣件4的扣接深度来适应食材块的大小。

图7至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选择性地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扣件4A为形成于下盖12上的长形凹槽,其两侧壁面上分别形成有扣位41A,扣位41A为沉孔。扰流件3的侧壁上形成有凸台31A,在扰流件3推入到扣件4A的过程中,凸台31A可以弹性变形,被推入到位后,扣件4A上的扣位41A与扰流件3上相应的凸台31A相扣,进而固定扰流件3。下盖可以是金属材料,扣件4a可以直接在下盖底壁上冲压成型。

图10至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选择性地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扣件4B由弹片折弯成U形,其两侧壁上的扣位也通过折弯形成,其包括两个圆弧状的扣位41B以及在末端向内的翻边形成的扣位41B,扣件4B还包括在该U形的底壁即以下盖12的径向为参考或者以全部扣件4B的整体布置为参考位于径向内端的端部上具有凸轴42。另外,扰流件3在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对应各扣位41B的扣部,在图13中,仅示出了一个扰流件3的扣部,其余扰流件3的扣部被简化,没有显示出来。如图13中,扰流件3的各扣部31B为长形槽,自上而下延伸,在扰流件3上有四条扣部31B,在内端还具有接孔32,接孔32用于与凸轴42配合。扰流件3对准扣件4B的两侧壁,完全接入到扣件4B内部后,扣部31B与对应的扣位41B扣接,接孔32与凸轴42形成轴孔配合,也可以不用完全插入到扣件4B中,部分扣部31B与扣位41B相扣合。如图10所示,扣件4B的两侧壁之间扣位41B的间距A,如图13所示,扰流件3的厚度为B,A<B,可选地,B-A位于0.5-2mm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