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剥蒜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5391发布日期:2020-10-09 18:1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剥蒜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剥蒜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大蒜是人们在烹饪食品时常用的调味品,人们在菜肴的烹制或凉拌时通常会用到大蒜。大蒜的消费量很大,每天都有很多人要食用大蒜,但是大蒜有二层蒜衣,外层很容易搓掉,内层的蒜衣紧紧包裹着蒜瓣,却很难剥去,因此,大蒜剥皮难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活中常见剥皮方法是用手工直接剥大蒜皮或者将大蒜拍扁后再剥皮,这二种方法要不容易把手指甲弄破及弄疼,要不容易弄的大蒜汁到处飞溅,同时也容易把大蒜弄伤,不易存储。

随着生活水平及技术的提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蒜剥皮器,主要原理是利用电机驱动大蒜硅胶剥皮器与大蒜产生摩擦来达到剥皮的目的。目前的大蒜硅胶剥皮器的结构一般是圆形/球形或葫芦形结构,上下两边采用卡槽及可拆式卡扣固定,表面设有凸起的剥蒜球,利用剥蒜硅胶套的外壁与大蒜之间的摩擦力和凸起的剥蒜球击打大蒜来达到脱皮的目的。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201821018803.x的中国专利《一种碰撞式大蒜剥皮器》,该方案包括有上下对称扣合设置的两个带把手的锥形桶;两个锥形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锥形桶能够以螺栓为支点相对旋转;桶体内的底部设置有碰撞区;碰撞区由多个连续起伏的凸台组成。该结构采用两个相对扣合的锥形桶,并在桶内设置碰撞区和凸条,能够使蒜瓣在桶内晃动时与桶壁和桶底充分碰撞之后形成蒜瓣和蒜皮分离。

这种大蒜剥皮器与现有的技术一样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剥蒜效果不好,剥皮时容易打烂及打伤蒜肉;

二、剥蒜皮时间较长,不能将蒜瓣皮剥干净;

三、同时当遇到较小的蒜瓣时不能剥皮,有的甚至不能剥少量的蒜瓣;

四、剥蒜皮硅胶生产成本高,结构复杂,生产装配较困难,表面不容易清洗。

手持式食品加工机是家庭常规的生活工具,用来榨汁、搅肉沫等,具有结构轻巧、操作方便的特点,如果在现有的手持式食品加工机的基础上增加剥蒜功能,将剥蒜器与食品加工机结合在一起,既节约了成本,还能增加食品加工机的用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轻便灵活、功能多的手持式剥蒜食品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持式剥蒜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容器以及设置在容器内的绞肉刀和剥蒜搅拌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为圆棒状结构,主机设置在容器的上方,主机的上部两侧成型有便于手持的凹面,剥蒜搅拌棒包括剥蒜棒和风叶式剥蒜硅胶套,剥蒜棒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主机内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风叶式剥蒜硅胶套套设在剥蒜棒外与剥蒜棒紧配连接,风叶式剥蒜硅胶套的下端外周呈风叶式分布有若干转动时能使大蒜之间、大蒜与容器内壁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实现剥蒜皮的叶片,叶片向外延伸至与容器内壁之间保持最小的蒜瓣间距。

作为改进,所述主机包括外壳、电路板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外壳内与容器内的剥蒜棒同轴,容器的上端盖设有容器盖,容器盖的上端中部凹设有供主机的下端固定以及供传动机构置入的圆形凹槽,容器内底部的中心位置凸设有一固定轴,剥蒜棒的底部通过旋转轴套可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上,剥蒜棒的上端通过传动杆与传动机构相连接。

再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传动齿轮轴和齿轮箱,传动齿轮轴的上端套设有上传动头与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机传动杆相连接,齿轮箱的下端套设有下传动头,下传动头穿过容器盖与与剥蒜棒上的传动杆相连接。

再改进,所述剥蒜棒为上下端开口的圆柱棒,传动杆固定套设在剥蒜棒的上端位置,风叶式剥蒜硅胶套为与剥蒜棒相配合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套,剥蒜棒的下部外周设有环形凹槽,风叶式剥蒜硅胶套紧配套设在剥蒜棒的环形凹槽上,叶片旋转分布在风叶式剥蒜硅胶套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所述容器盖盖设在容器的上开口位置,容器盖的圆形凹槽的中部开设有供下传动头穿置的通孔,容器盖的下端具有与容器的上端内壁配合的环形凸沿,在容器的上端内壁上成型有内凹的旋槽,旋槽内上设有圆形凸点,容器盖的环形凸沿上设有与旋槽及圆形凸点配合连接的c形卡扣。

进一步,所述外壳是由顶盖、前壳、后壳和固定座组装而成,其中前壳和后壳对合定位后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顶盖设有卡扣与前壳和后壳卡接固定,固定底座与前壳、后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前壳和后壳对合后形成供驱动电机置入的容腔,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后壳的内壁上位于驱动电机的上方,主机上安装有开关,驱动电机、电路板和开关电性连接构成电机控制回路。

再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具有与容器盖的圆形凹槽相配合的结构,主机通过固定底座定位插置在容器盖上,主机上还设有便于挂置的挂耳。

进一步,所述容器的内壁上纵向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阻力筋,在容器的底部设有防震防滑的脚垫。

最后,所述绞肉刀的安装结构与剥蒜搅拌棒一致。最小的蒜瓣间距,间距通常在5~13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增设剥蒜搅拌棒,剥蒜搅拌棒采用剥蒜棒和风叶式剥蒜硅胶套的组合,剥蒜棒与齿轮箱、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能在高的转速下稳定工作;风叶式剥蒜硅胶套生产时的硬度能做的更小,从而使大蒜在高速被搅动时不会被打伤;将叶片设计在底部,使容器中部与上部的空间更宽阔,能更轻松的搅动大蒜,让大蒜与大蒜之间产生磨擦,大蒜与容器壁之间也产生磨擦,从而实现剥蒜皮;另外,剥蒜搅拌棒的设计相比现有的圆形、球形、葫芦形剥蒜搅拌棒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生产及装配成本更低,同时清洗方便免拆卸。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稳定、功能多的特点,兼具食物切碎功能和大蒜剥皮功能,同时还解决了剥蒜器打烂及打伤蒜肉的问题,也解决了不能将蒜瓣皮剥干净的问题,设计成手持式结构,操作更加轻便灵活,并且拆装方便,易于日常清洗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图2的进一步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手持式剥蒜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a、容器2以及设置在容器2内的绞肉刀30或剥蒜搅拌棒3,绞肉刀30与剥蒜搅拌棒3可根据需要更换使用,主机a设置在容器2的上方,主机a包括外壳1、电路板6和驱动电机4,剥蒜搅拌棒包括一剥蒜棒31和一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剥蒜棒31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5与主机a内的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套设在剥蒜棒31外与剥蒜棒31紧配连接,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的下端外周呈风叶式分布有若干转动时能使大蒜之间、大蒜与容器内壁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实现剥蒜皮的叶片321,叶片321向外延伸至与容器2内壁之间保持最小的蒜瓣间距,间距通常在5~13mm之间。

具体结构是这样的:主机a为圆棒状结构,主机a的上部两侧成型有便于手持的凹面,驱动电机4设置在外壳1内与容器2内的剥蒜棒31同轴,容器2的上端盖设有容器盖20,容器盖20的上端中部凹设有供主机a的下端固定以及供传动机构5置入的圆形凹槽201,容器2内底部的中心位置凸设有一固定轴22,剥蒜棒31的底部通过旋转轴套33可转动地套设在固定轴22上,剥蒜棒31的上端通过传动杆34与传动机构5相连接;传动机构5包括上下设置的传动齿轮轴52和齿轮箱51,传动齿轮轴52的上端套设有上传动头53与连接驱动电机4的电机传动杆41相连接,齿轮箱51的下端套设有下传动头54,下传动头54穿过容器盖20与与剥蒜棒31上的传动杆34相连接;剥蒜棒31为上下端开口的圆柱棒,传动杆34固定套设在剥蒜棒31的上端位置,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为与剥蒜棒31相配合的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套,剥蒜棒31的下部外周设有环形凹槽311,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紧配套设在剥蒜棒31的环形凹槽311上,叶片321旋转分布在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的外周面上,叶片个数和形状不限;容器盖20盖设在容器2的上开口位置,容器盖20的圆形凹槽201的中部开设有供下传动头54穿置的通孔,容器盖20的下端具有与容器2的上端内壁配合的环形凸沿202,在容器2的上端内壁上成型有内凹的旋槽23,旋槽23内上设有圆形凸点24,容器盖20的环形凸沿202上设有与旋槽23及圆形凸点24配合连接的c形卡扣203;外壳1是由顶盖13、前壳11、后壳12和固定座14组装而成,其中前壳11和后壳12对合后形成供驱动电机4置入的容腔,电路板6通过螺丝固定在后壳12的内壁上位于驱动电机4的上方,前壳11和后壳12对合定位后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顶盖13设有卡扣与前壳11和后壳12卡接固定,固定底座14与前壳11、后壳1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前壳11的上部位置安装有开关7,驱动电机4、电路板6和开关7电性连接构成电机控制回路;固定底座14具有与容器盖20的圆形凹槽201相配合的结构,主机a通过固定底座14定位插置在容器盖20上,主机a上还设有便于挂置的挂耳8;容器2的内壁上纵向设有若干向外凸出的阻力筋21,在容器2的底部设有防震防滑的脚垫25。

本实施例的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的叶片321的数量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叶片321形状可以是其它形状。

绞肉刀30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一致,在这里不多说明,绞肉刀30的安装结构与剥蒜搅拌棒3一致,二者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更换。

剥蒜时,主机a放置在容器盖20上,容器盖20放置在容器2上,容器2内安装上剥蒜搅拌棒3,将大蒜瓣放置在容器2内,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高速转动,带动剥蒜棒31和风叶式剥蒜硅胶套32同步转动,叶片321高速旋转分布,使大蒜与大蒜之间产生磨擦,大蒜与容器2壁之间也产生磨擦,由于叶片321与容器2的内壁之间保持最小的蒜瓣间距,因此能将较小的蒜瓣也实现剥皮,由于叶片321也是采用硅胶制成,硬度小,从而而使大蒜在高速被搅动时不会被打伤。

需要绞肉或粉碎食物时,只要将剥蒜搅拌棒3和绞肉刀30进行切换,就可实现切碎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