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61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线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与弹簧销固定在一起的,用来拉动插销的操作把手,特别是装在同一翼扇的适当间隔位置上的同时启动插销的启动装置。
CN89210970.X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拉线把手,结构如下带有导轨的底座上滑套有滑块,拉线通过底座上的滑轮变向后与滑块连接,当拉动滑块时,上、下拉线即可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种拉线把手存在拉线暴露在翼扇平面以上的缺陷,或需在翼扇平面上开较深的槽供陷入拉线把手的底座才可使拉线位于翼扇平面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在翼扇平面上开供陷入拉线把手的槽,即可使拉线位于翼扇平面以下的拉线把手(供陷入拉线的槽仍要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带有导轨的底座上滑套有滑块,拉线通过底座上的滑轮变向后与滑块直接或间接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处是在底座的底面上有供穿入拉线的孔,拉线的一部分在底面下通过。
本说明书定义“翼扇平面”即翼扇上用来安装插销或把手的没有开供陷入插销或把手的槽以前的平面。“底面”是指拉线把手的底座的底面,即底座上与翼扇平面相对的面。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是按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实例的正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图4是
图1的B-B剖视图(附设的变向滑轮组未画),1…双扭簧2…棘爪3…棘爪轴4…滑轮5…滑轮轴6…滑轮7…底座8…滑块9…拉线10…活动挡块11…上拉线12…变向滑轮组参见附图,底座7由金属板压制、型材切断或塑料注塑等方法制成,断面呈 形,凸起部形成导轨。滑块8断面呈 形,用型材切断或金属板压制的方法制成。滑块滑套在导轨上,拉线9和11通过底座上的滑轮4和6变向后与滑块连接,为便于装配,拉线不直接与滑块连接,而是通过一个活动挡块10与滑块连接,活动挡块上带有凸缘,凸缘与滑块下端接触,滑块向下压活动挡块时即可将拉线拉动。为防止活动挡块与滑块分开,可用螺钉从侧面将二者紧固,也可将滑块后端正面向下折弯,将活动挡块挡住,如图2中所示。
通常,上、下拉线需通过两个滑轮变向,两滑轮在底座内纵向前后排列,这样可有效地缩小拉线把手的横向宽度。
为使滑块可以自锁,设置了棘爪2,棘爪用棘爪轴3穿在底座7上,当滑块下滑一定距离时棘爪勾住滑块端头,实现自锁。双扭簧1也套在棘爪轴3上,使棘爪总是压向滑块。
在底座7的底面上开有供拉线穿过的孔,拉线在底面下翼扇上开好的槽内,拉线穿入底座上的孔,经滑轮变向后再与滑块连接。一般情况下,滑轮4和6的外圆应设计的凸出底座底面一些,以使拉线不与底座的底面摩擦。
当插销固定在翼扇背面时,在翼扇背面增设一组变向滑轮组12,变向滑轮组每组通常是两个或四个滑轮,这样可使拉线紧贴在翼扇上的槽内或翼扇平面上(不开槽时),采用两个滑轮时,需将滑轮全部陷入翼扇内。滑轮组通过支架固定在翼扇上。拉线经变向滑轮组变向后,通过翼扇上的孔,然后穿过底座上的孔,再经底座上的滑轮变向后与滑块连接。应当特别说明的是变向滑轮组12仅当插销装设在翼扇背面时才有必要配备,装在翼扇正面时(如通常装在窗子上时)是不需要的。
滑轮组陷入翼扇后,可以另外装设一同样的拉线把手,使在翼扇的内外均可操纵插销。
按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拉线把手,由于底座的底面上有供拉线通过的孔,所以拉线可在底面下通过,不暴露在翼扇平面以上,因此比较美观。另外,配备一组变向滑轮组后,使插销装设在翼扇背面时也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建筑物翼扇的,用来拉动插销的拉线把手,具有如下结构带有导轨的底座(7)上滑套有滑块(8),拉线通过底座上的滑轮(4)和(6)变向后与滑块连接,其特征在于底座(7)的底面上有供拉线通过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把手,其特征在于滑轮(4)与滑轮(6)在底座内纵向前后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把手,其特征在于滑块(8)通过活动挡块(10)与拉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把手,其特征在于底座(7)上用轴穿有棘爪(2)。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建筑物翼扇的用来拉动插销的拉线把手,具有如下结构带有导轨的底座上滑套有滑块,拉线通过底座上的滑轮变向后与滑块连接,与现有技术不同处是底座的底面上有供拉线通过的孔,滑轮在底座内纵向前后排列,拉线通过一活动挡块与滑块连接,棘爪用轴穿在底座上。当插销设在翼扇背面时带有一组变向滑轮组。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拉线不暴露在外且使制造及安装容易,提高了实用性。
文档编号E05B1/00GK2116736SQ91211870
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21日
发明者叶青, 李岱峰 申请人:叶青, 李岱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