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41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廊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固定建筑物地下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管廊作为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管廊,也称“共同沟”、“共同管道”,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

管廊的侧壁通常是预制的,在墙体的上方为现场浇注的顶板,下方为现浇底板。现有的管廊预制墙体通常包括两片间隔排列的墙体,两片墙体之间排布有横纵交错的多道钢筋连接成单个预制墙体,然后单个预制墙体通过支撑杆竖直连接在底板钢筋上,再通过现浇的顶板、底板以及预制墙体组成完整的管廊单元,多个连续拼接的管廊单元最终构成完整的管廊。但是,现有的综合管廊预制墙体存在如下缺陷:

1、单个预制墙体与底板钢筋通过捆扎在底板钢筋上的支撑杆连接,操作复杂,连接强度较差,如某一单个固定的预制墙体倒塌,将影响相邻预制墙体,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施工进度,且存在安全隐患;

2、支撑杆的长度调节不便,不易保证预制墙体的竖直状态,装配的精度误差较大;

3、由于固定预制墙体的支撑杆连接在底板钢筋上,影响底板的浇筑,底板浇筑完成后支撑杆拆除困难,且不能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综合管廊预制墙体支撑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以避免预制墙体与底板钢筋通过捆扎在底板钢筋上的支撑杆连接强度较差,支撑杆影响底板现浇施工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综合管廊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预制墙板,两个预制墙板呈竖直状态平行相对设置;在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至少设置一根水平支撑杆和一根斜向支撑杆;在两个预制墙板的墙面上分别对应预埋有套筒;所述支撑杆两端各通过一个支撑杆连接座与两预制墙板上预埋的套筒可拆卸连接,形成水平支撑杆或斜向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相互套装的支撑内杆和支撑外杆;所述支撑内杆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支撑外杆上沿轴向方向开有通槽;所述支撑内杆插装在支撑外杆内并通过穿过通槽与定位孔的定位销连接;所述支撑外杆上位于通槽段处设有外螺纹,套装在外螺纹上的两个有对应内螺纹的套筒将定位销卡在两套筒之间,通过反向旋动两套筒压紧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连接座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两个凸起的中间有间隙的侧翼,两侧翼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的端头置于支撑杆连接座两侧翼中间,通过穿过两侧翼通孔的转动轴与支撑杆连接座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螺纹孔,支撑杆连接座通过穿过所述底板上对应通孔的螺栓与套筒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连接六根支撑杆,在两个预制墙板相对的墙面上沿综合管廊廊道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三根支撑杆,一根支撑杆水平设置在上方形成水平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相邻交叉设置在下方形成斜向支撑杆,另一端以相同方式设置;所有支撑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与预制墙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垂直。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预制墙板可以有若干个,管廊横截面上的相邻两个预制墙板均可通过上述方式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预制墙体之间通过支撑杆、支撑杆连接座可拆卸连接,操作简单;

2、支撑杆通过套筒微调长度和锁紧,保证预制墙体竖直并固定竖直状态,减小安装误差,达到较高的装配精度;

3、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有效提高强度,排除单体倒塌风险及安全隐患;

4、支撑杆连接在预制墙体之间,无需与底板钢筋连接,不影响底板的浇筑;

5、支撑杆、支撑杆连接座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装配成综合管廊的横截面效果图;

其中,1-支撑外杆,2-支撑内杆,3-转动轴,4-螺栓,5-定位销,6-套筒,7-支撑杆,8-侧翼,9-支撑杆连接座,10-底板,11-预制墙板,12-定位孔,13-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两个预制墙板11、若干支撑杆7、若干支撑杆连接座9,两个预制墙板11的墙面上分别对应预埋有套筒,支撑杆7两端各通过一个支撑杆连接座9与两预制墙板11上预埋的套筒可拆卸连接。

支撑杆7包括相互套装的支撑内杆2和支撑外杆1,支撑内杆2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2;支撑外杆1上沿轴向方向开有通槽13;支撑内杆2插装在支撑外杆1内并通过穿过通槽13与定位孔12的定位销5连接;支撑外杆1上位于通槽13段处设有外螺纹,套装在外螺纹上的两个有对应内螺纹的套筒6将定位销5卡在两套筒6之间,通过反向旋动两套筒6压紧定位销5。

支撑杆连接座9包括底板10,底板10上设置两个凸起的中间有间隙的侧翼8,两侧翼8上设置有通孔;支撑杆7的端头置于支撑杆连接座9两侧翼8中间,通过穿过两侧翼8通孔的转动轴3与支撑杆连接座9活动连接。

预制墙板11预埋的套筒上设置有螺纹孔,螺栓4穿过支撑杆连接座9底板10上对应的通孔将支撑杆连接座9连接在预制墙板11预埋的套筒上。

装配本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时,先使用吊机通过吊钩将两预制墙板11同时吊起,大致呈竖直状态平行相对设置,放在底板钢筋上方,在两墙面之间安装上述支撑杆7、支撑杆连接座9,安装完成后吊机吊钩脱开。通过支撑杆7上两套筒6同向旋动可微调支撑杆7的长度,以保证两预制墙板11竖直向上,两套筒6反向旋动压紧定位销5可固定支撑杆7的长度。

为了更好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两个预制墙板11之间连接六根支撑杆7,在两个预制墙板11相对的墙面上沿综合管廊廊道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三根支撑杆7,一根支撑杆7水平设置在上方形成水平支撑杆,两根支撑杆7相邻交叉设置在下方形成斜向支撑杆,另一端以相同方式设置;所有支撑杆7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与预制墙板1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垂直。

参见图2,预制墙板11可以有若干个,管廊横截面上的后续预制墙板11依次使用吊机吊起,通过支撑杆连接座9、支撑杆7与已装配好的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连接并调整固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预制墙板自承力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预制墙板,两预制墙板呈竖直状态平行相对设置;两个预制墙板之间,至少设置一根水平支撑杆和一根斜向支撑杆;在两个预制墙板上分别对应预埋有套筒,支撑杆两端各通过一个支撑杆连接座与两预制墙板上预埋的套筒可拆卸连接,形成水平支撑杆或斜向支撑杆;支撑杆的长度可调。本发明的预制墙体之间通过支撑杆、支撑杆连接座可拆卸连接,结构整体强度高,排除了单个墙体倒塌风险及安全隐患,不影响底板的浇筑,支撑杆、支撑杆连接座可重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魏奇科;宋春芳;王振强;王永超;廖小辉;王维说;方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2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