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0577发布日期:2021-07-13 16:1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公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所在的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这时就需要通过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土地密度要比地表的土地密度大得多,同时比地面承重能力也要大得多,随着打桩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重锤冲击沉管成桩的办法,在施工中的振动及噪音较大,不适合居民集中区和对振动敏感的建筑物附近施工,而且强大的冲击力有时会将填入的加固料粉碎乃至成为粉末失去了骨料的作用,所以出现了静压抱式打桩机,凭借其体积小、工作稳定、无噪音、不扰民的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静压打桩机主要是以液压装置作为动力,通过夹具与桩体表面的摩擦力作用将桩打入地基。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静压打桩机在工作时,需要通过起吊机将桩体吊至液压装置之间,并对准底部的孔位,将桩体放入孔位中,再通过液压装置将桩体打入地基中,然而在起吊机将桩体吊至地基孔位上方时,由于设备本身没有设置校准定位机构,桩体的放入全靠操作人员的观察和经验判断,当操作人员判断失误或视线受到阻碍时,桩体容易偏离孔位,造成打桩失败,影响施工效率和进度,而且通过人眼判断桩体下方位置,速度太慢,施工效率低,失误率高,吊起的桩体在移动至桩孔位置时,不但操作缓慢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容易磕碰到液压装置,造成装置损坏或桩体破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发明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静压打桩机在工作时,需要通过起吊机将桩体吊至液压装置之间,并对准底部的孔位,将桩体放入孔位中,再通过液压装置将桩体打入地基中,然而在起吊机将桩体吊至地基孔位上方时,由于设备本身没有设置校准定位机构,桩体的放入全靠操作人员的观察和经验判断,当操作人员判断失误或视线受到阻碍时,桩体容易偏离孔位,造成打桩失败,影响施工效率和进度,而且通过人眼判断桩体下方位置,速度太慢,施工效率低,失误率高,吊起的桩体在移动至桩孔位置时,不但操作缓慢而且在移动过程中容易磕碰到液压装置,造成装置损坏或桩体破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包括基座、液压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基座顶部一端设置有液压机构,所述基座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基座顶部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液压机构,所述基座顶部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机构,所述基座顶部开设有桩孔,所述桩孔位于液压机构一侧,所述桩孔顶部固定连接引导件,所述定位机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板、转盘、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基座,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转盘顶部固定安装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顶部固定安装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一端安装有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侧壁上设置有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引导件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桩孔,所述引导件为中空结构的倒立圆台形状,所述引导件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所述引导件由合金工具钢材质构成。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固定连接支撑件,所述支撑杆一设置有两组或四组,所述支撑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一侧壁外表面上,所述连接杆一上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支撑杆二一端,所述支撑杆二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二一侧底部外壁上,所述连接杆二另一侧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夹紧件,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由液压支撑杆构成。

优选的,所述夹紧件是由两组弧形金属件构成,所述夹紧件内侧外壁上设置有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设置有两组,所述保护层由工业橡胶材质构成。

优选的,所述液压机构设置有两组,所述基座顶部外表面开设有桩孔,所述桩孔设置在两组所述液压机构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连接杆二为圆柱形金属件,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由合金工具钢材质构成。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内部由可编程plc控制组件构成。

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的施工方法,具体还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控制器控制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顶部的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同步转动,将连接杆二一端的夹紧件转动至桩孔正上方;

s2,连接杆二一端设置的夹紧件,能够将吊起的桩体夹紧固定,控制器控制转盘回转至桩孔正上方;

s3,松开夹紧件,桩体通过吊机向下移动,直至桩体接触引导件导入桩孔中;

s4,液压机构将桩体向下打入地基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打桩机上设置定位机构,起吊机将桩体垂直吊起,通过定位机构中转地盘转动,带动定位机构上方的夹紧件,在液压机构一侧完成对桩体的夹紧和固定,然后通过底部转盘回转,与起吊机一起带动桩体移动至桩基孔的正上方,此时松开夹紧件,桩体位于底部桩基孔的正上方,达到自动定位的效果,再由吊机将桩体带吊入桩孔中,不需要操作人员将桩体吊至液压机构中间,在进行对准插入,同时,桩孔的上方设置引导部件,能够扩大桩体插入桩孔的面积,起到导入桩体的作用,避免出现因机器振动或桩体移动的惯性导致桩体发生位移,偏离桩基孔,操作时无需操作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桩体是否对准桩基孔,减少了因判断失误造成的打桩失败,提高了打桩速度、减少了失误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定位机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定位机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定位机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定位机构使用状态下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中:1基座、2液压机构、3桩孔、4引导件、5定位机构、6底板、7转盘、8连接杆一、9连接杆二、10支撑杆一、11支撑件、12支撑杆二、13转轴、14夹紧件、15保护层、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包括基座1、液压机构2和定位机构5,所述基座1顶部一端设置有液压机构2,所述基座1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基座1顶部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液压机构2,所述基座1顶部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机构5,所述基座1顶部开设有桩孔3,所述桩孔3位于液压机构2一侧,所述桩孔3顶部固定连接引导件4,所述定位机构5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底板6、转盘7、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所述底板6底部固定连接基座1,所述底板6顶部固定连接转盘7,所述转盘7顶部固定安装连接杆一8,所述连接杆一8顶部固定安装连接杆二9,所述连接杆二9一端安装有夹紧件14,所述夹紧件14侧壁上设置有保护层15,具体的,通过转盘7转动,带动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转动,连接杆二9一端固定连接的夹紧件14也随之转动至指定位置,对桩体进行加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件4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桩孔3,所述引导件4为中空结构的倒立圆台形状,所述引导件4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底部开口直径,所述引导件4由合金工具钢材质构成,具体的,引导件4起到引导桩体插入的作用,防止夹紧件14松开后,桩体由于自身惯性或设备的振动产生的位移,导致桩体无法顺利插入桩孔3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5还包括支撑杆一10和支撑杆二12,所述转盘7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一10,所述支撑杆一10固定连接支撑件11,所述支撑杆一10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件11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一8侧壁外表面上,所述连接杆一8上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支撑杆二12一端,所述支撑杆二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二9一侧底部外壁上,所述连接杆二9另一侧固定连接转轴13,所述转轴13转动连接夹紧件14,所述支撑杆一10和支撑杆二12由液压支撑杆构成,具体的,当夹紧件14夹紧桩体后,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承受桩体的一部分重力,支撑杆一10和支撑杆二12能够起到支撑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件14是由两组弧形金属件构成,所述夹紧件14内侧外壁上设置有保护层15,具体的,夹紧件14能够夹紧固定住吊起的桩体,并通过转盘7带动转动,将桩体移动至桩孔3正上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15设置有两组,所述保护层15由工业橡胶材质构成,具体的,保护层15能够在夹紧件14夹紧桩体时,将桩体与金属构成的夹紧件14隔开,防止夹紧件14过度夹紧对桩体表面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机构2设置有两组,所述基座1顶部外表面开设有桩孔3,所述桩孔3设置在两组所述液压机构2之间,具体的,液压机构2通过夹具(图中未标注)与桩体表面的摩擦力作用将桩打入地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一8、连接杆二9为圆柱形金属件,所述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由合金工具钢材质构成,具体的,由合金工具钢构成的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强度更高,使用寿命个更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16内部由可编程plc控制组件构成,具体的,编程plc控制组件是现有公开专利技术产品,通过控制器16能够控制转盘7转动固定角度,带动顶部的夹紧件14转动固定角度夹紧桩体,再通过转盘7回转至桩孔3正上方起定位效果。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本发明时,起吊机(图中未标注)吊起的桩体至液压机构2一侧,通过控制器16能够控制转盘7转动带动夹紧件14至桩孔3正上方,转盘7再次转动,将夹紧件14转动固定角度至液压机构2一侧,夹紧件14张开,将桩体吊至夹紧件14夹取范围内,通过夹紧件14将桩体夹紧并固定,此时,控制器16控制转盘回转固定角度至桩孔3正上方,夹紧件14松开桩体,通过起吊机将桩体送入桩孔3上方的引导件4中,通过引导件4将桩体导入桩孔3中,再通过液压机构2将桩体打入地基,完成打桩工作,操作时无需操作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桩体是否对准桩基孔,减少了因判断失误造成的打桩失败,提高了打桩速度、减少了失误的出现,同时,引导件4能够防止夹紧件14松开后,桩体由于自身惯性或设备的振动产生的位移,导致桩体无法顺利插入桩孔3中。

实施例2:

参照附图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液压静压双管复合扩底桩机,包括基座1、液压机构2和定位机构5,所述基座1顶部一端设置有液压机构2,所述基座1顶部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基座1顶部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液压机构2,所述基座1顶部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机构5,所述基座1顶部开设有桩孔3,所述桩孔3位于液压机构2一侧,所述桩孔3顶部固定连接引导件4,所述定位机构5一侧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底板6、转盘7、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所述底板6底部固定连接基座1,所述底板6顶部固定连接转盘7,所述转盘7顶部固定安装连接杆一8,所述连接杆一8顶部固定安装连接杆二9,所述连接杆二9一端安装有夹紧件14,所述夹紧件14侧壁上设置有保护层15,具体的,通过转盘7转动,带动连接杆一8和连接杆二9转动,连接杆二9一端固定连接的夹紧件14也随之转动至指定位置,对桩体进行加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5还包括支撑杆一10和支撑杆二12,所述转盘7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一10,所述支撑杆一10固定连接支撑件11,所述支撑杆一10设置有四组,所述支撑件11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一8侧壁外表面上,所述连接杆一8上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支撑杆二12一端,所述支撑杆二1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二9一侧底部外壁上,所述连接杆二9另一侧固定连接转轴13,所述转轴13转动连接夹紧件14,所述支撑杆一10和支撑杆二12由液压支撑杆构成,具体的,设置的四组支撑杆一10对连接杆一8支撑保护效果更好,均匀的分散连接杆一8顶部收到的压力。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本发明时,起吊机(图中未标注)吊起的桩体至液压机构2一侧,通过控制器16能够控制转盘7转动带动夹紧件14至桩孔3正上方,转盘7再次转动,将夹紧件14转动固定角度至液压机构2一侧,夹紧件14张开,将桩体吊至夹紧件14夹取范围内,通过夹紧件14将桩体夹紧并固定,此时,控制器16控制转盘回转固定角度至桩孔3正上方,夹紧件14松开桩体,通过起吊机将桩体送入桩孔3上方的引导件4中,通过引导件4将桩体导入桩孔3中,再通过液压机构2将桩体打入地基,完成打桩工作,操作时无需操作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桩体是否对准桩基孔,减少了因判断失误造成的打桩失败,提高了打桩速度、减少了失误的出现,同时,引导件4能够防止夹紧件14松开后,桩体由于自身惯性或设备的振动产生的位移,导致桩体无法顺利插入桩孔3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