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池自动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93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池自动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间用的自动冲洗装置。
目前,卫生间所用的便池冲水装置,均为便后拉绳或转动旋钮才能完成冲洗过程。这类装置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拉绳或旋钮经过许多人的手,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倘若不拉绳或转动旋钮,又会导致卫生间不清洁,同样影响人们的健康;其次,该装置没有考虑消除入厕时发出的尴尬声音,造成人们心理紧张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文明方便的便池自动冲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水箱(1)、浮球(2)、踏板(3)、浮球支杆(11)等构成,固定座(4)固定在水箱(1)的外缘上,并与压杆(5)采用销钉连接,压杆(5)与堵水塞(7)之间由连杆(6)连接,芯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箱(1)的外缘及压杆(5)上,弹簧(9)套装在芯轴(8)上,踏板(3)由挂在压杆(5)端部的拉绳(10)将其一端悬空,连绳(12)连接在压杆(5)及浮球支杆(1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不用手动,便可达到自动冲水的目的,避免了病菌的传播,2、入厕时水箱进水,掩盖了尴尬的声音,起到文明入厕的效果;3、具有节水功能;4、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踏板部份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水箱部份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踏板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如
图1、图2、图4所示,安装本装置前,首先在便池(或马桶)两边的地板(或底座)上挖两个圆洞,使踏板(3)底部的两圆球与其凹凸配合,当人们入厕时,踩(或坐)在踏板(3)上,踏板(3)被压下,拉绳(10)联动压杆(5)下移,连杆(6)在压杆(5)的带动下同时下放,堵水塞(7)随之堵住水箱(1)底部的出水口,此时,连绳(12)放松,浮球(2)及浮球支杆(11)在重力作用下下移,打开水箱(1)的进水口,当入厕完毕,人离开踏板(3),压杆(5)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上提,连绳(12)随之提起浮球支杆(11),使进水口关闭,同时堵水塞(7)被提起,水箱(1)中的水流出将便池冲洗干净;如果便时过长,则当水充至适量时,浮球(2)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关闭进水口,可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水箱部份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固定座(4)固定在水箱(1)的底面,压杆(5)的一端与固定座(4)采用销钉连接,另一端与撑杆(13)连接,弹簧(9)套装在撑杆(13)上,撑杆(13)下部穿过水箱(1)的底面与拉绳(10)连接,上部呈叉形,用以支撑浮球支杆(11)。
踏板(3)后端离地20mm~40mm为最佳距离,这是因为与进水口相连的浮球支杆(11)上下移动20mm~40mm就能使进水口完全关闭或充分打开,既能保证充足的进水量又不致压死弹簧(9)。
权利要求1.一种便池自动冲洗装置,由水箱(1)、浮球(2)、浮球支杆(11)、踏板(3)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水箱(1)的边缘有固定座(4),它与压杆(5)通过销钉连接,连杆(6)一端与压杆(5)连接,一端连接堵水塞(7),芯轴(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箱(1)的外缘及压杆(5)上,弹簧(9)套装在芯轴(8)上,压杆(5)的端部有拉绳(10)将踏板(3)的后端悬空,连绳(12)连接压杆(5)及浮球支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池自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座(4)位于水箱(1)的底面,压杆(5)的一端与固定座(4)采用销钉连接,另一端与撑杆(13)连接,弹簧(9)套装在撑杆(13)上,撑杆(13)上端呈叉形,支撑浮球支杆(11),其下端与拉绳(10)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池自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3)通过两底面端部的圆形凹凸连接方式固定于便池边沿或环绕装于坐式马桶座上,拉绳(10)位于踏板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池自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3)后端离地20mm~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池自动冲洗装置,由水箱(1)、浮球(2)、踏板(3)、浮球支杆(11)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压杆(5)通过销钉与固定座(4)连接,其端部的拉绳(10)与踏板(3)相连,连杆(6)通过压杆(5)的升降控制堵水塞(7)的提放,芯轴(8)上套装有弹簧(9),其两端分别与水箱(1)及压杆(5)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须手动,便可达到卫生冲水的目的,并且起到避免旁人听到入厕时的尴尬声音的效果。
文档编号E03D5/00GK2188605SQ94205710
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8日
发明者李长龙 申请人:李长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