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前支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541阅读:1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架桥机前支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施工领域,具体是型号为HJ900B的架桥机前支腿。
背景技术
HJ900B型架桥机为下导梁定点起吊式架桥机,主要用于时速200 350km 铁路客运专线20m、 24m、 32m双线整孔900吨预应力箱形混凝土梁的架设工程。 公知,架桥机在架设完一座桥后,需要转移到下一座桥完成其他桥梁的架设, 对于HJ900B型架桥机,其自重达六百多吨,设备庞大,系统复杂,人们以前 通常的做法是先拆解,然后搬运至要架设桥桥头,最后在桥头重新组装,这种 做法所需时间至少为两个月,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的吊车和运输车,既耽误工期, 又严重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该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采用运梁车以 及专用转移支架进行架桥机的桥间转移,但是由于现有架桥机前支腿由呈"L" 型的左立柱和右立柱通过法兰连接而构成,两者短边连接处正好位于前支腿中 上方,此结构最大的缺点是其上部结构影响了架桥机下导梁的提升高度,架桥 机无法完成自行装车,转移前需要拆除前支腿,另外还要加工辅助支腿,施工 工序仍然比较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该架桥机采用运梁车及专用转移支架进行桥间转移 时,由于架桥机前支腿结构的影响而存在施工工序繁琐、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提供一种HJ900B型架桥机前支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架桥机前支腿,包括"L"型左立柱和右立柱,还包括前支腿横梁,前支腿横梁两端分别与左立柱和右立柱的短 边端头通过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支腿由可拆卸的三部分构成,最重 要的是位于前支腿中上方的前支腿横梁可拆卸,当采用运梁车及专用转移支架 进行架桥机转移时,由原来的低位转移变成高位转移,而且不需要拆卸整个前 支腿,也不需要辅助支腿,转移工序简单,所需时间较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左立柱、右立柱短边和前支腿横梁的长度应与现有左立柱和右立柱短边之和相同,否则无法与现有HJ900B型架桥机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制作简便,使架桥机 的桥间转移由低位转移变为高位转移,工序简单、时间较短,节省了大量的人 力、物力投入,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图1为原有架桥机的前支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支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立柱2-右立柱3-前支腿横梁4-法兰具体实施方式
架桥机前支腿,包括"L"型左立柱1和右立柱2,还包括前支腿横梁3, 前支腿横梁3两端分别与左立柱1和右立柱2的短边端头通过法兰4连接。具体实施时,采用架桥机顶部自身的起升系统以及专用转移支架将下导梁 吊起,当下导梁贴上前支腿横梁下部时,拆除前支腿横梁与左、右立柱之间的 法兰联接后,移走前支腿横梁,使得下导梁穿过架桥机前支腿并进一步上升, 直至专用转移支架顶住架桥机上导梁底部,此时运梁车低位能够进入下导梁底 部,然后利用运梁车自身的液压系统将架桥机顶升,驮起架桥机,检査各部分 离地和稳定情况,无误后以低速驮运架桥机行走。
权利要求1、一种架桥机前支腿,包括“L”型左立柱(1)和右立柱(2),其特征是还包括前支腿横梁(3),前支腿横梁(3)两端分别与左立柱(1)和右立柱(2)的短边端头通过法兰(4)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HJ900B型架桥机前支腿,解决了HJ900B型架桥机采用运梁车及专用转移支架进行桥间转移时,由于架桥机前支腿结构的影响而存在施工工序繁琐、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包括“L”型左立柱和右立柱,还包括前支腿横梁,前支腿横梁两端分别与左立柱和右立柱的短边端头通过法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制作简便,使架桥机的桥间转移由低位转移变为高位转移,工序简单、时间较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文档编号E01D21/00GK201128877SQ20072013803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红卫, 梁培克, 峰 王 申请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