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098阅读:10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闸管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道闸管控技术和系统用于停车场、门区对出入车辆识别、记录、阻止、放行等管控功能。

道闸系统包括基础、闸机(箱体、电机、离合器、传动机械、电子控制等)、挡车器(闸杆)和辅助设备(地感线圈、抓拍摄像机等)组成。其中:基础普遍采用水泥浇筑,形成水泥岛(安全岛),用于承载闸机和部分辅助设备,并分离不同车道。

现在道闸系统的基础部分,因普遍采用水泥浇筑,施工后,一旦现场环境变化无法调整和移动;在临时环境中,无法采用。同时,环境变化后需要进行清除处理。

中国实用新型CN201520960443.5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移动升降式道闸档杆器,多功能移动升降式道闸挡杆器是由柱体、行走轮升降转向机构、传动转向机构、前行走轮、后行走轮、手动控制和遥控装置、道闸挡杆器、广告板组成,行走轮升降转向机构、传动转向机构设置在柱体内,前行走轮及后行走轮设置在柱体的底部,广告板设置在柱体的前部,道闸挡杆器设置在柱体的后部。多功能移动升降式道闸挡杆器,是由:柱体、前行走轮、后行走轮、手动控制摇杆插孔、广告板、道闸挡杆器、挡车杆、接收天线和电源线组成,在柱体内设有行走轮升降转向机构、传动转向机构,柱体上设有手动控制摇杆插孔,前行走轮及后行走轮设置在柱体的底部,广告板设置在柱体的前部,道闸挡杆器设置在柱体的后部,在道闸挡杆器上设有接收天线和电源线。道闸挡杆器,是由:挡车杆、道闸挡杆器箱体、接收天线、电源线、电机、减速器、拉簧和挂钩组成,在道闸挡杆器箱体内设有电机、减速器和拉簧,通过电机、减速器和拉簧与挡车杆传动连接,在道闸挡杆器箱体的后面设有挂钩,通过将挂钩插入设置在柱体上的挂板内,将道闸挡杆器与柱体固定连接。

上述实用新型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操作不方便,不适于临时设置道闸。

中国实用新型CN201420858872.7公开了一种道闸机箱,包括4条支腿、4个螺钉和4个车轮,4个车轮安装在箱底的底部;箱体中部的4个转角部位各包括一个螺纹孔,支腿的顶端和中部各包括一个螺钉孔;在使用状态下,螺钉穿过支腿顶端的螺钉孔,旋入箱体中部转角部位的螺纹孔,降至退顶端固定在箱体中部的转角部位,4条支腿的下端向外斜向伸出撑地;在移动状态下,螺钉穿过支腿中部的螺钉孔,旋入箱体中部转角部位的螺纹孔,将4条支腿固定在箱体的转角部位。

该实用新型不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移动,需要构筑水泥岛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了成本。但是室外地面的状况通常是凸凹不平的,固定道闸箱体后,该实用新型不能进行调平操作,而导致道闸设置歪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本体和安装于所述底座本体下平面的至少4个锁止万向轮,所述4个锁止万向轮分别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对称布置,所述底座本体的上平面用于固定道闸箱体和立杆。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平面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在宽度方向上对称地设有两个调节螺栓,用于调整所述底座本体,使得所述装置能够水平并且稳定地放置于地面。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的底座本体为箱体,其壁厚为2~10mm。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的底座本体长为2米~6米,宽为300mm~800mm。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的上平面至地面高度为100mm~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满足现场变更、临时环境等状态下的快速、高效地进行道闸系统部署;避免了道闸撤除后现场的清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水平并且平稳地设置道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的下平面布置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道闸承载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本体,2-下平面,3-锁止万向轮,4-调节螺栓,5-上平面,6-道闸箱体,7-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本体1,所述本体1具有上平面5和下平面2,道闸箱体6与立杆7安装于上平面5上,在下平面2,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对称地安装至少4个锁止万向轮3。移动所述装置时,松开所述锁止万向轮3;固定所述装置时,压下所述锁止万向轮3。在所述下平面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设置两个调节螺栓4。当所述装置固定后,根据地面凸凹情况,通过普通扳手调节所述两个调节螺栓4,直到装置达到水平。在移动装置时,将所述两个调节螺栓4旋入箱体,使其离开地面,以免妨碍装置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1为箱体结构,其壁厚为2mm~10mm,长度为2米~6米,宽度为300mm~800mm,所述上平面5至地面的总高度为100mm~400mm。

如图4所示,其表示了所述装置的上平面5,在安装道闸箱体6和立杆7时的布置情况。其中,道闸箱体6是常用的道闸箱体,安装于所述装置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用于单行道时)或两侧(用于双行道时,两个道闸箱体在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立杆7用于安装摄像头,同样安装于所述装置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用于单行道时)或者两侧(用于双行道时,两个道闸箱体在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并且相对于道闸箱体6,立杆7布置于更靠近底座本体1长度方向的中心。在移动所述装置时,立杆7作为推手使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