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02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施工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建设施工的不断深化,施工线路也越来越复杂。箱梁架设施工中,遇到大坡度线路就会越来越频繁,因此对箱梁架桥机,尤其是一跨式架桥机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传统架桥机后支腿都是纯O型结构,只有驱动走行的功能,这就使得在一跨式架桥机走行过孔时,对前辅腿的伸缩行程要求特别多。当遇到17‰以上的大坡度时,前辅腿的伸缩量就要求达到几米,这样使得设计难度和操作风险都会增大。若利用前支腿来进行调节,又会降低施工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该浮动式后支腿设计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可实现30‰线路坡度的箱梁架设,有效地解决了大坡度箱梁架设中风险高、投入大和工期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 动式后支腿,其包括连接梁组件和走行组件,所述连接梁组件设置于所述走行组件和架桥机主梁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梁组件包含联系梁、柱体和下横梁,所述下横梁横向设置,所述柱体为两个且下端连接至下横梁的两端,所述联系梁的外端下缘与柱体的上端连接,内端相对设置以与架桥机主梁连接;

所述走行组件至少包含伸缩柱、走行机构和插销组件,所述伸缩柱和走行机构均为两个,各走行机构的上端连接于伸缩柱的下端,所述伸缩柱通过插销组件与下横梁连接。

其中:各所述伸缩柱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销定位孔,所述下横梁分别相对各所述伸缩柱设有供插销组件插入所述伸缩柱的其中一插销定位孔内的通孔。

其中:所述插销组件包括插销和导向筒,所述导向筒连接于下横梁的定位孔外侧,且所述导向筒设有供插销插入的导孔。

其中:所述下横梁分别相对各所述伸缩柱设有方形抱箍,所述方形抱箍的上端与下横梁连接,下端形成容置伸缩柱的包箍部。

其中:所述走行机构包括旋转座、旋转轴、均衡座、均衡轴和车架走行部,所述旋转座的上端连接至伸缩柱的下端,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旋转座且支撑于均衡座,所述均衡座的下端通过均衡轴铰接于车架走行部。

其中:所述车架走行部包含中间设有凹陷的本体,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走行轮,所述均衡座的下端通过均衡轴铰接于车架走行部的凹陷中。

其中:还设有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四个支座、四个拉杆和两个中间调节杆,所述四个支座两两一组的固定于各均衡座的两侧,各支座的内侧端分别与一拉杆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中间调节杆连接。

其中:所述中间调节杆的两端为中空且设有内螺纹,各中间调节杆两端的内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四个拉杆的另一端设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

其中:还设有两支撑机构,所述两支撑机构分别位于走行机构的内侧,其上端与下横梁连接。

其中:各支撑机构包括油缸、套筒、球铰头和球铰座,所述套筒的两端与下横梁的下表面和油缸缸体的下端连接,所述油缸的伸缩杆自由端固定于球铰头,所述球铰头与球铰座接触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具有如下效果:

1、架桥机在大坡度调平之前,顶升支撑机构的油缸,使支撑机构支撑在地面上,释放下横梁与伸缩柱之间的插销,使伸缩柱与下横梁分离,随后伸缩支撑机构的油缸,待架桥机调平之后,插入插销,使得伸缩柱与下横梁连接,通过转动中间调节杆,调节走行机构落在轨道上的位置,防止出现卡滞现象,最后进行油缸的复位工作,此时支撑机构离地,走行机构支撑在轨道之上,均衡座与车架走行部发生相对转动,起到均衡的作用,方形抱箍增加了伸缩接触长度,增加稳定性和可靠性;

2、在整个调平的过程中,不需要配备特殊机构和临时辅助措施,因此浮动式后支腿结构可靠、操作方便,可实现30‰线路坡度的箱梁架设,从而提高了架桥机的工作效率和综合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部分断面图。

图4是图1中走行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支撑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6为图1中连杆组件的放大俯视图。

附图标记:

1为联系梁;2为柱体;3为下横梁;4为伸缩柱;5为走行机构;6支撑机构;7为插销组件;8为连杆组件;9为轨道;3-1为方形抱箍;5-1为旋转座;5-2为旋转轴;5-3为均衡座;5-4为均衡轴;5-5为车架走行部;6-1为油缸;6-2为套筒;6-3球铰头;6-4为球铰座;7-1为插销;7-2为导向筒;8-1支座;8-2拉杆;8-3中间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大坡度箱梁架桥机的浮动式后支腿,其至少包括连接梁组件和走行组件,所述连接梁组件可包含联系梁1、柱体2和下横梁3,所述走行组件可至少包含伸缩柱4、走行机构5和插销组件7,所述走行组件设置于连接梁组件下端以实现整个支腿在轨道9上的行走,所述连接梁组件提供架桥机主梁的支撑,从而实现架桥机在轨道9上的运动。

如图1、2所示,所述下横梁3横向设置,所述柱体2为两个,两个柱体2的下端可通过周缘的多个螺栓连接至下横梁3的两端,参见图示可知,所述两柱体2相对弯曲设置,其上端垂直向上延伸,所述联系梁1为两个且横向相对设置,两个联系梁1的外端下缘分别通过多个螺栓与柱体2的上端连接,内端相对设置以可通过螺栓等结构与架桥机主梁连接,通过该结构,为架桥机主梁提供有效和稳固的支撑作用,以及架桥机主梁和走行组件之间的顺利联系。

所述伸缩柱4和走行机构5均为两个,各走行机构5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伸缩柱4的下端,所述伸缩柱4通过插销组件7与下横梁3连接,所述走行机构5支撑在轨道9上。

如图3所示,各所述伸缩柱4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插销定位孔,所述下横梁3分别相对各所述伸缩柱4设有供插销组件7插入所述伸缩柱4的其中一插销定位孔内的通孔,所述插销组件7通过通孔插入其中一插销定位孔后,可将伸缩柱4定位于下横梁3,且通过多个间隔的插销定位孔设置,可调节伸缩柱4相对下横梁3的位置,从而调 节整个浮动式后支腿的支撑高度,以此来达到架桥机的调平作用。

所述插销组件7可包括插销7-1和导向筒7-2,所述导向筒7-2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于下横梁3的定位孔外侧,且所述导向筒7-2设有供插销7-1插入的导孔,插销7-1放置于导向筒7-2内进行导向插入,以提供操作人员方便的插入,所述下横梁3分别相对各所述伸缩柱4设有方形抱箍3-1,所述方形抱箍3-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下横梁3的下盖板连接,下端形成容置伸缩柱4的包箍部,由此,该方形抱箍3-1增加伸缩柱的接触长度,增加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走行机构5还包括旋转座5-1、旋转轴5-2、均衡座5-3、均衡轴5-4和车架走行部5-5,所述旋转座5-1的上端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连接至伸缩柱4的下端,下端可旋转的支撑于均衡座5-3,为实现可旋转的支撑,所述旋转轴5-2贯穿所述旋转座5-1且支撑于均衡座5-3的容置槽内,由此,走行机构5可以实现微转动,以适应曲线架梁,所述车架走行部5-5包含中间设有凹陷的本体,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走行轮,所述均衡座5-3的下端通过均衡轴5-4铰接于车架走行部5-5的凹陷中,从而可通过均衡座5-3与车架走行部5-5之间发生相对的转动,旋转座5-1与伸缩柱4连接,走行机构5会随着伸缩柱4在下横梁3内上下移动,当插销7-1固定后,走行机构5支撑在轨道9上,均衡座5-3和车架走行部5-5的自身发生相对转动,起到均衡的作用,使得浮动式后支腿始终保持在竖直状态。

如图1所示,架桥机在调平的过程中,浮动式后支腿所受的压力通过联系梁1、柱体2、下横梁3与伸缩柱4连接的插销7-1,传递给走行机构5,走行机构5通过轨道9传递给地面。

其中,本实用新型还可设有连杆组件8和两支撑机构6,所述两支撑机构6可分别位于走行机构5的内侧,其上端可通过螺栓与下横梁3连接,另一端支撑在地面上,所述连杆组件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走行机构5,从而提供走行机构5的连接。

如图5所示,各支撑机构6可包括油缸6-1、套筒6-2、球铰头6-3和球铰座6-4,所述套筒6-2的两端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下横梁3的下表面和油缸6-1缸体的下端连接,所述油缸6-1的伸缩杆自由端固定于球铰头6-3,所述球铰头6-3与球铰座6-4接触设置,通过球铰座6-4来支撑于地面,并通过伸缩油缸6-1行程达到改变浮动式后支腿高度的目的,由此,该支撑机构6即提供了支腿下端的附加支撑力,还能有效地适应支腿的角度和高度调节。

如图6所示,所述连杆组件8包括四个支座8-1、四个拉杆8-2和两个中间调节杆8-3,所述四个支座8-1两两一组的可通过焊接等固定方式分别固定于在各均衡座5-1的两侧,各支座8-1的内侧端分别与一拉杆8-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中间调节杆8-3连接。

所述中间调节杆8-3的两端为中空且设有内螺纹,各中间调节杆8-3两端的内螺纹旋转方向相反,四个拉杆8-2的另一端设有与之配合的外螺纹,所述中间调节杆8-3通过螺纹方式与两端拉杆8-2连接,由此,通过转动中间调节杆8-3,可以带动两端的拉杆8-2相对或相 向运动,以此来调节走行机构5与轨道9的相对位置,即保证了走行机构5的稳定,还避免防止出现卡滞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操作时,在架桥机在大坡度调平之前,顶升支撑机构6的油缸6-1,使支撑机构6的球铰座6-4刚好支撑在地面上,此时拔出下横梁3与伸缩柱4之间的插销7-1,使伸缩柱4与下横梁3分离,随后伸缩支撑机构6的油缸6-1,调整浮动式后支腿的高度,以此来调平架桥机,待架桥机调平之后,插入插销7-1,使得伸缩柱4与下横梁3连接,通过转动中间调节杆8-3,调节走行机构5与轨道9之间的相对位置,防止出现卡滞现象,最后进行油缸6-1的复位工作,使得球铰座6-4与地面分离,此时走行机构5支撑在轨道9之上,均衡座5-3与车架走行部5-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起到均衡作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架桥机调平的过程中,不需要配备特殊机构和临时辅助措施,可减少投资、缩短工期;

2、自身具有均衡的作用,并能实现曲线架梁;

3、结构可靠、操作方便,可实现30‰线路坡度的箱梁架设,且降低了风险,减少了投入,缩短了工期,从而提高了架桥机的工作效率和综合利用率。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特定 例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