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3977阅读:1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



背景技术:

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垫层,形成了路基之上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路面不但要承受车轮荷载的作用,而且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现流行使用的导水管的构造,一般导水管上方有渗透孔,为上方开孔的普通PVC管,无法规避沙土流入堵塞空隙的问题,从而影响雨水的导排放果,无法实现错峰调蓄,保证地表无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包括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彩色面层、原色底层、粗砂找平层、级配碎石层、LG导水管和素土层,所述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彩色面层下方设置为原色底层,所述原色底层下方设置为粗砂找平层,所述粗砂找平层下方设置为级配碎石层,所述级配碎石层下方设置为素土层,所述素土层和级配碎石层之间预埋有LG导水管。

优选的,所述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彩色面层厚度为3cm。

优选的,所述原色底层厚度为8cm。

优选的,所述粗砂找平层厚度为2cm。

优选的,所述级配碎石层厚度为20cm。

优选的,所述LG导水管内结构为V字型,管内中设置有T型集导流槽底部留有渗透孔道,且LG导水管末端排水口设置有玻璃轻石,V字型具有集水导流功能,玻璃轻石具有净化水质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在城市下雨或积水时能缓解城市内涝,相比其他透水路面铺装能更快速消减地面雨水径流,又可增加对区域雨水的消纳作用,增加地表空气湿度抑制和减轻地面扬尘污染,也可通过土基层逐渐渗透恃速补充地下水,且对雨水的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LG导水管在粗砂找平层和级配碎石层之间预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G导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彩色面层,2、原色底层,3、粗砂找平层, 4、级配碎石层,5、LG导水管,6、素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包括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彩色面层1、原色底层2、粗砂找平层3、级配碎石层4、LG导水管5和素土层6,所述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彩色面层1下方设置为原色底层2,所述原色底层2下方设置为粗砂找平层3,所述粗砂找平层3下方设置为级配碎石层4,所述级配碎石层4下方设置为素土层6,所述素土层6和级配碎石层4之间预埋有LG导水管5,且LG导水管5也可预埋在粗砂找平层3和级配碎石层4之间。

所述彩色透水整体路面彩色面层1厚度为3cm,所述原色底层2厚度为8cm,所述粗砂找平层3厚度为2cm,所述级配碎石层厚度4为20cm,所述T型LG导水管5内结构为V字型,管内中设置有T型集导流槽底部留有渗透孔道,且LG导水管5末端排水口设置有玻璃轻石,透水集水整体路面的密集孔隙对雨水径流中的落叶、废弃物等杂物过滤和初步净化作用;然后经过LG导水管5流经玻璃轻石净化池被二次净化。

工作原理:当酷热干燥季节或需恃速补充地下水时,可通过LG导水管5排放末端采取措施,将下凹式绿地等蓄积水设施储蓄的雨水压入LG导水管5,再通过级配碎石层4流入蓄积在透水集水整体路面内部,水份既可通过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孔隙蒸腾,增加地表空气湿度抑制和减轻地面扬尘污染,也可通过土基层逐渐渗透恃速补充地下水,当雨水通过生态透水集水整体路面渗透到土基层时,由于土基层对雨水的渗透相对速度较慢,导致雨水位沿级配碎石层4向上升,当雨水位超过预埋在级配碎石层4上部的LG导水管5时,因水位的压强差关系,使雨水从LG导水管5下方的渗透孔压入其管内T型排水槽,被压入排水槽的雨水则流经玻璃轻石净化池水质净化处理,再排放到下凹式绿地等蓄积水设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