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326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隧道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其适用于隧道管幕钢管施工完成后,浆液(混凝土)灌注之前管幕钢管内壁的清洗,属于地下工程施工及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断面隧道施工,需预先于岩土断面中打入钢管,形成管幕,作为初期支护结构,而后在管幕支护区内进行土方开挖和衬砌结构施工,并最终形成贯通隧道。

在管幕钢管打入土中后,灌注浆液之前,需对管幕钢管内的残留土体进行清洗。现有技术中,管幕钢管内壁的清洗多采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法,此种方法钢管端部的清洗质量较高,中部相对较低,随着管幕钢管长度和直径的增大,清洗的难度亦会随之增加,且无法可靠控制污水流向,难以保证施工场地的干燥整洁。

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用于隧道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可沿管幕轴向对钢管进行全长清洗,在得到有效清洗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场地的干净整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的一种隧道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可有效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

(1)管幕钢管中部清洗难于直接冲刷,清洗后残留较多;

(2)较大直径钢管内壁冲洗易存遗漏面,清洗质量差;

(3)清洗污水无序排放,污染施工场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由清洗结构、牵引结构、进水结构、出水结构和钢管12组成。清洗结构负责管幕钢管的清洗,牵引结构负责拖拽清洗结构、进水结构和出水结构沿钢管12作轴向运动;进水结构负责将高压水送入钢管清洗区;出水结构负责将废水及冲洗掉的泥浆定向流出钢管清洗区,导入污水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隧道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该装置由清洗结构、牵引结构、进水结构、出水结构和钢管12组成,钢管12的内壁为清洗对象;清洗结构、牵引结构、进水结构和出水结构均设置在钢管12内。

清洗结构包括橡胶垫1、花管2、外侧钢垫板3和内侧钢垫板4;

牵引结构包括固定套管8、固定套管螺栓9、牵引线挂钩10和牵引线11;

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管5、进水管固定螺栓6、进水皮管14、四口接头15和进水软管16;

出水结构包括出水管7、出水皮管13和出水管固定螺栓17。

各根平行并列的花管2端部焊接在两块内侧钢垫板4之间,橡胶垫1设置在外侧钢垫板3与内侧钢垫板4之间,橡胶垫1、外侧钢垫板3与外侧钢垫板4上均设有预留孔洞;

进水皮管14通过四口接头15与各个进水软管16连接,进水软管16与进水管5承插连接,进水管5通过进水管固定螺栓6固定在外侧钢垫板3上,花管2与进水管5焊接连通;出水管7与出水皮管13承插连接,出水管7通过出水管固定螺栓17固定在外侧钢垫板3上,两块橡胶垫1与钢管12之间组成容水腔,出水管7穿过橡胶垫1后与容水腔连通;固定套管8及出水管7与内侧钢垫板4焊接一体,固定套管8焊接在内侧钢垫板4的中间,固定套管螺栓9将固定套管8固定在外侧钢垫板3上,牵引管挂钩10焊接于固定套管8的前端,牵引线11与牵引管挂钩10通过套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清洗结构通过花管2喷射高压水及橡胶垫1与钢管管壁摩擦双重作用保证管幕钢管内壁的清洗质量;

(2)牵引结构拖拽清洗结构、进水结构和出水结构沿钢管12通长运动,保证对钢管12全长清洗;

(3)进水结构利用外接高压水源将清洗水体压入清洗结构,以对钢管内壁进行有效冲刷。

(4)出水结构将冲洗后就的污水定向排出钢管清洗区,流入污水池,确保清洗结构内水体的循环流动和施工场地的干燥整洁。

附图说明

图1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2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3管幕钢管内壁清洗装置3D示意图。

图4管幕钢管清洗装置3D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管幕清洗装置实施过程如下:

(1)牵引线11穿过需要清洗的钢管,并于牵引装置连接;

(2)将安装完成后的清洗装置放置于管幕钢管内部;

(3)利用水泵,通过进水皮管14将清水送入钢管清洗区;

(4)通过花管2喷射高压水及橡胶垫1与管壁的摩擦,对钢管进行清洗;

(5)废水及清洗掉的泥浆经出水管7及出水皮管13流入污水池,即保证了清洗区内部水的流动,又保证了施工场地的整洁;

(6)钢管管壁第一段清洗完成,利用牵引结构拖拽整套清洗装置向前移动;

(7)重复过程(3)(4)(5)(7),对钢管内壁通长进行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