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1806发布日期:2020-05-06 23:5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定位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梁段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岸边先完成梁段的整体预制,再采用千斤顶将整个梁板精准顶推到位,传统的单向千斤顶已经无法满足施工的要求,因此需要多向调节功能的千斤顶才能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方向调节的定位调节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滑台、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台之间的滑板组件,以及水平固定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滑台侧壁的水平千斤顶和设于所述滑台中心位置的竖向千斤顶。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竖向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一侧壁,所述水平千斤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劲肋。

优选地,所述底座周向设有至少两处独立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为设有凸出边缘的十字交叉形状,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凸出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在任一径向设有共线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在垂直相交的两个径向方向设置四个所述第一侧壁。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用以调整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的水平千斤顶组。

优选地,所述滑台设于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滑台包括第二底板与竖向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侧壁。

优选地,所述滑台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一一对应的第二侧壁,以供所述水平千斤顶的前端抵靠;所述第二侧壁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滑板组件包括靠近所述底座的第一滑块与靠近所述滑台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滑块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为不锈钢板,所述第二滑块为四氟滑板。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竖向千斤顶上方的调节垫,所述调节垫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的摩擦系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点:

1.本申请通过在底座上设水平千斤顶、在滑台上设置竖向千斤顶,且在底座与滑台之间增设滑板组件,形成了将水平千斤顶与竖向千斤顶整合于一体,且具有多方向调节功能的定位调节装置。

2.本申请通过在底座上设若干用以安装水平千斤顶的第一侧壁,实现了定位调节装置在水平多个方向的调节。

3.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底板的径向设共线的两个第一侧壁,能够防止调节过程中滑台超出定位调节装置的行程范围之外。

4.本申请通过在滑台上设有与第一侧壁一一对应的第二侧壁,能够为水平千斤顶提供相应的抵靠,从而保证调节过程的稳定性。

5.本申请的定位调节装置具有安装简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定位调节装置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定位调节装置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描述,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参见图1-2,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滑台2、设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滑台2之间的滑板组件3,以及水平固定于所述底座1朝向所述滑台侧壁的水平千斤顶4和设于所述滑台2中心位置的竖向千斤顶5。

所述底座1包括第一底板11和竖向设于所述第一底板11上的第一侧壁12,所述水平千斤顶4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12上。为了增强第一底板11与第一侧壁12之间的连接同时为水平千斤顶4提供坚实的受力结构基础,所述第一侧壁12与所述第一底板11之间可以加设第一加劲肋6。

所述底座1周向设有至少两处独立的第一侧壁12,所述第一侧壁12设于所述第一底板11的边缘,以用于根据方向调节需要装设水平千斤顶4。所述第一底板11为设有凸出边缘的十字交叉形状,所述第一侧壁12设于所述第一底板11的凸出边缘处。第一底板11设有凸出边缘,能够为施工人员预留充分的空间,以便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定位调节装置进行实时调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11在任一径向设有共线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一方面,便于根据滑台2与两个共线的第一侧壁12之间的相对距离,判断所述水平千斤顶4的调节行程,另一方面,延长了第一底板11的距离能够增加水平千斤顶4的调节行程,并且在共线的第一侧壁12的限制之下,能够保证调节过程中滑台2不会超出定位调节装置的行程范围之外。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11在垂直相交的两个径向方向设置四个所述第一侧壁12。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设有用以调整横向位移和纵向位移的水平千斤顶组(未示出)。通过在第一底板11垂直相交的两个径向方向设置四个所述第一侧壁12,当在相邻的两个第一侧壁12装设两个水平千斤顶4时,能够保证每个水平千斤顶4在其调节方向上都具有足够的调节行程。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可以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对梁段进行调节,也可以在底座1四周增设限位板(未示出)进行固定,具体地,可以在底座1凸出边缘的端部分别增设限位板,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限位板与底座1固定连接。

所述滑台2设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所述滑台2包括第二底板21与竖向设于所述第二底板21上的第二侧壁2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台2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12一一对应的第二侧壁22,以供所述水平千斤顶4的前端抵靠。优选地,所述滑台2底部轮廓呈多边形,所述第二侧壁22设于所述第二底板21边缘的中部并与所述第一侧壁12正相对,从而保证所述第二侧壁22与水平千斤顶4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减少水平千斤顶4对滑台2的作用力。优选地,为了增强第二底板21与第二侧壁22之间的连接同时为水平千斤顶4提供坚实的受力结构基础,所述第二侧壁22与所述第二底板21之间可以加设第二加劲肋7。

所述滑板组件3包括靠近所述底座1的第一滑块(未示出)与靠近所述滑台2的第二滑块(未示出),所述第一滑块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滑块的面积,以为所述滑台2提供足够的行程足够。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为不锈钢板,所述第二滑块为四氟滑板。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为不锈钢板或四氟滑板。此外,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也可以选用其他摩擦力小,而且二者接触能够产生相对滑动的材料,比如mge滑板(工程塑料合金滑板)等。

进一步地,本申请定位调节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竖向千斤顶5上方的调节垫(未示出),所述调节垫的摩擦系数大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的摩擦系数。所述调节垫可以根据定位调节装置与梁段之间的间隙需要布置一层或一层以上,所述调节垫可以选用钢板。所述调节垫的增设能够保证调节垫与竖向千斤顶5之间、调节垫与待调节梁段之间不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减少调节阻力,保证梁段的顺利调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大节段梁段的调整中同步采用若干个本申请的定位调节装置,以实现梁段竖向高程、纵向和横向多个方向的精确调整,优选地,将定位调节装置按照对称的方式分布对大节段梁段进行调整。

本申请定位调节装置所采用水平千斤顶4为薄型千斤顶,薄型千斤顶的体积小,轻便灵活,工作压力大,适用于本申请的定位调节装置中,能够节约空间,且适用于大吨位梁段的调整。

本申请定位调节装置的安装及使用步骤如下:

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底座1、滑板组件3和滑台2,并底座1与滑台2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安装竖向千斤顶5,在梁段与竖向千斤顶5之间加设调节垫;

安装水平千斤顶4;

确认水平千斤顶4和竖向千斤顶5的油泵连接正常,则可开始调整梁段。

本申请定位调节装置通过在底座1上设水平千斤顶4、在滑台2上设置竖向千斤顶5,且在底座1与滑台2之间增设滑板组件3,形成了将水平千斤顶4与竖向千斤顶5整合于一体,且具有多方向调节功能的定位调节装置。同时,通过在第一底板11的径向设共线的两个第一侧壁12,能够防止调节过程中滑台2超出定位调节装置的行程范围之外,通过在滑台2上设有与第一侧壁12一一对应的第二侧壁22,能够为水平千斤顶4提供相应的抵靠,从而保证调节过程的稳定性。此外,还具有安装简便,实用性强的优点,能够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中梁段的精确调整。

虽然上面已经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做出改变,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