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2565发布日期:2020-11-10 17:4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买了汽车,随着汽车的增多,那么修建的停车场数量也会增加,每个停车场均会用到停车场管理系统,但是现有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不够人性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包括基座、收费亭和道闸装置,所述收费亭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道闸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收费亭的一端,所述道闸装置包括壳体、驱动件、第一杆体、立柱、第二杆体、支杆、栏杆、支耳、安装杆和车牌识别器;

所述壳体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壳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上具有槽口,所述驱动件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杆体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中部,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杆体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栏杆铰接,所述支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耳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槽口处,两个所述支耳分别与所述第二杆体铰接,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车牌识别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上。

其中,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支撑杆和放置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栏杆的下方,所述放置板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上方,且所述放置板与所述栏杆接触。

其中,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且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安装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车牌识别器的下方。

其中,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第一荧光条,所述第一荧光条设置在所述栏杆的外表壁。

其中,所述收费亭包括亭身和放置柜,所述亭身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放置柜与所述亭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亭身的上方。

其中,所述收费亭还包括广告灯箱,所述广告灯箱与所述亭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亭身的上方。

其中,所述收费亭还包括第二荧光条,所述第二荧光条设置在所述亭身的外表壁,且位于所述放置柜的下方。

其中,所述收费亭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且围合于所述亭身的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当车辆需要出场时,所述车牌识别器识别车辆车牌号,并交纳相应停车费后,所述驱动件启动,所述驱动件上升,带动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上升,由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中部与所述立柱铰接,因此在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上升时,所述第一杆体的另一端下降,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绕所述支杆旋转,所述第二杆体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栏杆绕两个所述支耳进行转动,随着所述驱动件的上升,直至所述栏杆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后,所述驱动件停止,缴费车辆即可通行,待车辆出场后,所述驱动件下降,所述第一支杆复位,继而所述栏杆复位,所述栏杆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所述道闸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便于维修人员保养和维修,给维修人员带来了方便,所述道闸装置设计更加人性化,进而使得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道闸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2的a-a线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4的b-b线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监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基座、2-收费亭、21-亭身、22-放置柜、23-广告灯箱、24-第二荧光条、25-护栏、3-道闸装置、31-壳体、311-槽口、32-驱动件、33-第一杆体、34-立柱、35-第二杆体、36-支杆、37-栏杆、38-支耳、39-安装杆、391-车牌识别器、392-支撑杆、393-放置板、394-限位板、395-照明灯、396-第一荧光条、397-竖杆、398-抵持杆、399-挡块、3991-缓冲块、3992-弹性件、3993-垫片、4-监控装置、41-固定杆、42-盖体、421-凸缘、43-外壳、431-凹槽、44-摄像头、45-保护罩、46-转动件、47-第一齿轮、48-第二齿轮、49-卡齿条、49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停车场管理系统,包括基座1、收费亭2和道闸装置3,所述收费亭2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所述道闸装置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并位于所述收费亭2的一端,所述道闸装置3包括壳体31、驱动件32、第一杆体33、立柱34、第二杆体35、支杆36、栏杆37、支耳38、安装杆39和车牌识别器391;

所述壳体31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壳体3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壳体31上具有槽口311,所述驱动件32置于所述壳体31内,所述驱动件3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杆体33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4的一端与壳体31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33铰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杆体33的中部,所述第二杆体35与所述第一杆体33铰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杆体33远离所述驱动件32的一端,所述支杆36的一端与所述壳体31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3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杆体35的另一端与所述栏杆37铰接,所述支耳3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耳38与所述壳体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3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槽口311处,两个所述支耳38分别与所述第二杆体35铰接,所述安装杆39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31的一侧,所述车牌识别器391设置在所述安装杆39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费亭2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车牌识别器391和所述驱动件3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驱动件32为气缸,当车辆需要出场时,所述车牌识别器391识别车辆车牌号,并交纳相应停车费后,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32启动,所述驱动件32上升,带动所述第一杆体33的一端上升,由于所述第一杆体33的中部与所述立柱34铰接,因此在所述第一杆体33的一端上升时,所述第一杆体33的另一端下降,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杆体35的一端绕所述支杆36旋转,所述第二杆体35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栏杆37绕两个所述支耳38进行转动,随着所述驱动件32的上升,直至所述栏杆37由水平状态变为竖直状态后,所述驱动件32停止,缴费车辆即可通行,待车辆出场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件32下降,所述第一支杆36、所述第二支杆36均复位,继而所述栏杆37复位,所述栏杆37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所述道闸装置3结构设计简单,便于维修人员保养和维修,给维修人员带来了方便,所述道闸装置3设计更加人性化,进而使得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

进一步地,所述道闸装置3还包括支撑杆392和放置板393,所述支撑杆392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栏杆37的下方,所述放置板393与所述支撑杆39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杆392的上方,且所述放置板393与所述栏杆37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栏杆37放下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栏杆37与所述放置板393相互抵持,所述支撑杆392和所述放置板393配合,能够增加所述栏杆37放下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道闸装置3还包括限位板394,所述限位板39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394分别与所述放置板39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放置板393的两侧,且两个所述限位板394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限位板394的设置能够对所述栏杆37放下后位置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道闸装置3还包括照明灯395,所述照明灯395与所述安装杆39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车牌识别器391的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夜间光线不充足的情况下,所述照明灯395发出亮光,照射在待出场车辆上,以便所述车牌识别器391能够更加快速精准的识别待出场车辆的车牌号,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道闸装置3还包括第一荧光条396,所述第一荧光条396设置在所述栏杆37的外表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第一荧光条396设置在所述栏杆37的外表壁,能够对夜间出场的车辆起到警示作用,提升安全性,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收费亭2包括亭身21和放置柜22,所述亭身21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所述放置柜22与所述亭身2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亭身21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亭身21上设置所述放置柜22,所述放置柜22用于放置二维码,以便车主在出厂时扫码缴费。

进一步地,所述收费亭2还包括广告灯箱23,所述广告灯箱23与所述亭身2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亭身21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广告灯箱23的设置不仅提升了所述亭身21的造型效果,使得所述亭身21造型新颖,并且能够有效增加路面照度和拓宽其使用性能,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收费亭2还包括第二荧光条24,所述第二荧光条24设置在所述亭身21的外表壁,且位于所述放置柜22的下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荧光条24的设置,能够在夜间提醒车主注意,这里有所述收费亭2,提醒车主减速慢行,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收费亭2还包括护栏25,所述护栏25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且围合于所述亭身21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护栏25的设置能够对所述亭身21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道闸装置3还包括竖杆397、抵持杆398、挡块399、缓冲块3991和弹性件3992,所述竖杆397的一端与所述栏杆3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栏杆37远离所述第二杆体35的一端,所述抵持杆398与所述竖杆397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竖杆397远离所述栏杆37的一端,且所述抵持杆398位于所述竖杆397的内部,所述挡块399与所述竖杆39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竖杆397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抵持杆398的上方,所述缓冲块3991与所述抵持杆39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抵持杆398远离所述挡块399的一端,所述弹性件3992的一端与所述挡块399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3992的另一端与所述竖杆39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竖杆397内,且所述弹性件3992套设在所述抵持杆398的外部。所述道闸装置3还包括垫片3993,所述垫片3993与所述缓冲块399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缓冲块3991远离所述抵持杆398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车辆出场后,所述栏杆37放下,此时所述栏杆37远离所述第二杆体35的一端的所述缓冲块3991与地面发生抵持,所述抵持杆398朝向所述挡块399的一端移动,并与所述挡块399发生抵持,进而所述弹性件3992受力拉伸,通过所述弹性件3992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以此减小所述栏杆37放下时受到的震荡力,并且所述垫片399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能够进一步减少所述栏杆37放下时受到的震荡力。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还包括监控装置4,所述监控装置4包括固定杆41、盖体42、外壳43、摄像头44和保护罩45,所述固定杆41的一端与所述亭身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4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43与所述盖体42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42的下方,所述摄像头44设置在所述外壳43内,所述保护罩45与所述外壳43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摄像头44的外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杆41对所述外壳4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保护罩45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能够对所述摄像头44起到防水防尘的保护作用,通过在所述亭身21上设置所述监控装置4,并且利用所述外壳43内的所述摄像头44对停车场出口收费处进行监控,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42的内侧壁上具有凸缘421,所述外壳43的外侧壁上具有凹槽431,所述凸缘421与所述凹槽431相互适配,所述监控装置4还包括转动件46、第一齿轮47、第二齿轮48、卡齿条49和隔板491,所述转动件46与所述盖体4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43内,所述转动件4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4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48与所述第一齿轮4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8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齿轮48呈圆周分布在所述第一齿轮47的外周,所述卡齿条49与所述外壳4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壳43的内部,且所述卡齿条49与三个所述第二齿轮48啮合,所述隔板491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并位于所述卡齿条49的下方,且所述隔板491与所述摄像头4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件46为电机,所述转动件4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当需要对所述摄像头44进行位置调节时,可通过所述转动件46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7转动,由于三个所述第二齿轮48呈圆周分布在所述第一齿轮47的外周,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47啮合,因此随着所述第一齿轮47的转动,三个所述第二齿轮48同样进行转动,并且由于所述卡齿条49与三个所述第二齿轮48啮合,所述凸缘421与所述凹槽431相互适配,因此三个所述第二齿轮48的转动,带动所述外壳43相对与所述盖体42进行圆周转动,进而带动与所述隔板491连接的所述摄像头44转动,以此实现调整所述摄像头44的监控位置,使得所述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更加人性化,提升用户体验感。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