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冲击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该装置在每次离合过程中能够产生圆周方向的冲击力,输入一个小扭矩旋转运动,该装置就会累积输出较大扭矩的旋转运动。这类装置主要在螺纹装卸类电动或者气动工具中。现有的冲击离合装置包括托架、环形打击块和输出轴,并采用在托架上穿入两个销轴来安装环形打击块,为了环形打击块能够安装及摆动,还要在托架径向上开个方形口,轴向的销轴孔与此方形口半孔交叉。传统的加工方法加工出这一方形口,还有过此方形口的半圆销轴孔需要较多工时,而且尺寸难以保证,废品率高;预留较大余量先加工出销轴孔,再用成行拉刀加工方形孔,造成试制周期长,拉削余量大使得拉刀过长,费用过高;力口 工完的托架形状复杂,在热处理后变形较大,且在方形口四角处产生应力,造成托架过早损坏。实用新型人经过对上述结构进行细致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托架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托架结构复杂,造成加工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冲击离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冲击离合装置托架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冲击离合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离合装置,包括动力输出轴、环形打击块和托架,所述输出轴和环形打击块位于所述托架内部,所述托架容纳所述环形打击块和动力输出轴的部分为圆桶形。有益效果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而且工作稳定性高,寿命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的A-A向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的B-B向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的C-C向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的D-D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I、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该冲击离合装置包括动力输出轴I、环形打击块21、22和托架3,动力输出轴I和环形打击块21、22位于托架3内部。动力输出轴I穿入托架3,托架3的旋转轴线与动力输出轴I的旋转轴线重合。托架3容纳环形打击块21、22和动力输出轴I的部分为圆桶形。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而且工作稳定性高,寿命长。托架3通过两个圆柱形销轴51、52来安装环形打击块21、22,托架3内壁表面上设置有与圆柱形销轴51、52相配合的弧形凹槽。两个圆柱形销轴51、52与弧形凹槽配合。请参阅图5、图6所示,环形打击块21、22的一侧外壁上具有与圆柱形销轴51、52相配合的凹槽,与之相对的另一侧外壁上具有在周向成一定长度的弧形凹槽,圆柱形销轴51、52相对于环形打击块21、22在弧形凹槽的范围内摆动。在两个圆柱形销轴51、52之间安装着一个或者两个环形打击块21、22,环形打击块21、22可绕其中一个圆柱形销轴51、52 沿托架3周向自由摆动,另一个圆柱形销轴51、52用于将环形打击块21、22的摆动范围限制在环形打击块在周向成一定长度的弧形凹槽的范围之内。以上圆柱形销轴51、52以及在托架3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弧形凹槽的设计可以在圆柱形销轴51、52磨损以后,方便进行更换,而且圆柱形销轴51、52和托架3可以分别加工,可以有效保证加工精度。动力输出轴I的工作截面为扇形。请参阅图3、图4所示,在托架3的圆桶形部分3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动力输出轴I的凹部31,凹部3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其中凹部31的底座上设置有导流孔32,并设置有堵塞导流孔32的堵塞装置33。导流孔32可以将托架3内的油脂导出。在托架3的圆桶形部分30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4,密封盖4与圆桶形部分30的顶部相配合,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将其固定到托架3上。其中密封盖4上设置有与圆柱形销轴51、52相配合的连通孔41、42。可以起到固定圆柱形销轴51、52的作用。通过上述设计,在冲击离合装置运转时,可以在环形打击块21、22和托架3之间的密封空间内加入油脂,从而可以极大地延长托架3和圆柱形销轴51、52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冲击离合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实用新型原理这种装置在使用时,通常是用马达带动托架3,托架通过环形打击块21、22带动动力输出轴I进行输出。马达带动托架3做旋转运动,托架的旋转轴线与动力输出轴I的旋转轴线重合;托架3上两个圆柱形销轴51、52直接安装着一个或两个环形打击块21、22,环形打击块21、22绕其中一个圆柱形销轴51、52摆动,另一个圆柱形销轴51、52用于将环形打击块21、22的摆动范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动力输出轴的工作截面为扇形,动力输出轴I穿入托架3并使其扇形截面部分在轴向上正好与环形打击块21、22的位置一致。主动旋转的托架带动环形打击块一起绕输出轴旋转,它们与输出轴的扇形截面之间位置的相对变化使得环行锤周期性的“脱离”又“接合”输出轴的扇形表面部分,每次“接合”都形成一次冲击,每次冲击产生的力矩推动动力输出轴I被动的做与托架同向的旋转,冲击产生的力矩随着冲击次数不断积累至一定值。托架3 (包含环形打击块21、22具有较大的质量和半径,也就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这一点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小扭矩输入,大扭矩输出的场合,而且可以实现扭矩的积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螺纹紧固件的作业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量繁重。也可以将这种冲击离合装置应用到螺纹紧固类工具中(包括手动、电动和气动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性能稳定,寿命长。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托架结构不合理,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离合装置,包括动力输出轴(I)、环形打击块(21、22)和托架(3),所述动力输出轴(I)和环形打击块(21、22)位于所述托架(3)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容纳所述环形打击块(21、22)和动力输出轴(I)的部分为圆桶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击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柱形销轴(51、52),所述托架(3)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销轴(51、52)相配合的弧形凹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击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的圆桶形部分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顶部相配合的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固定在所述托架(3)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4)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销轴(51、52 )相配合的连通孔(41、42 )。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冲击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的圆桶形部分(3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动力输出轴(I)的凹部(31),所述凹部(3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31)的底座上设置有导流孔(32),所述导流孔(32)上设置有堵塞所述导流孔(32)的堵塞装置(3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离合装置,包括动力输出轴、环形打击块和托架,所述输出轴和环形打击块位于所述托架内部,所述托架容纳所述环形打击块和动力输出轴的部分为圆桶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托架结构不合理,结构复杂,加工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冲击离合装置中托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而且工作稳定性高,寿命长。
文档编号B25F5/00GK202556375SQ2012202219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刘渊 申请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