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铰链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3015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冰箱铰链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具体是一种冰箱铰链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冰箱上铰链一般都都是钣金冷冲压件,这种工艺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非常普遍。现有一种对开门冰箱,其上铰链为左右对称结构,这种铰链生产时需要单独加工,浪费工时,增加模具费用。

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089099A于2013年5月8日公开的一种冰箱铰链罩,包括铰链罩主体和盖板,所述铰链罩主体由边板围成一圈闭环且形成两个彼此贯通的开口面,所述盖板可拆地盖设于其中一个开口面上。

上铰链冲压工序一般分为落料,成型,冲孔。左右对称的上铰链结构第一道工序可以通用,但是,冷冲压工序存在毛刺的问题,使得后面的工序产生定位不准,从而产生定位误差。另外,成型及冲孔工序加工过程也产生误差,累计的对称度误差使得这两个对称铰链装配到冰箱上时产生定位误差,从而导致左右门体不平,对不齐,左右倾斜,影响美观。

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减少铰链加工工序,提高装配精度,减少模具数量,节约研发成本和生产工时的冰箱铰链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上铰链,包括铰链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本体上冲压成型有沉台;所述的两个沉台之间设置有铰链安装孔和铰链轴孔;所述的铰链本体经过切割形成左/右铰链,并且在沉台边缘形成凸台。

所述的沉台为等腰梯形;所述的铰链安装孔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所述的两个安装轴孔分别位于左/右铰链上。

所述的铰链轴孔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所述的两个铰链轴孔分别位于左/右铰链上。

所述的铰链轴孔为开口圆孔。

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相应规格的板材上冲压出左右对称的沉台,同时冲出用于步骤二中定位用的缺口;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加工过后的铰链本体切边,同时切出用于装配铰链盖的凸台,从缺口处冲出铰链安装孔和铰链轴孔;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加工过之后的铰链本体刻印标识,如地线标识;然后将铰链本体切断,从而形成对称的左/右铰链。

传统铰链设计方向是先进行功能设计,设计铰链轴位,铰链固定孔位,然后是装配铰链盖装配位置,最后进行工艺性设计(例如钣金加强筋设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逆向设计,先进行工艺性设计,减少加工工序,将两个对称的铰链设计在一起,最后增加一道工序将零件切开,一分为二;然后进行铰链盖装配位置设计,这时装配位置可与钣金加强筋合二为一;最后再进行功能设计,将铰链轴及铰链固定孔位进行设计。

本发明在进行模具制作时,减少了模具数量,节约研发成本;生产时,因模具数量减少,换模次数随之减少,节约生产工时;工人生产时,左右上铰链因精度高,装配门体时,减少调校门体倾斜次数,工作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铰链本体成型工序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链本体冲孔工序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铰链本体切割工序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铰链本体,1.1为沉台,1.2为铰链安装孔,1.3为铰链轴孔,1.4左铰链,1.5为右铰链,1.6为凸台,1.7为缺口,1.8为地线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冰箱上铰链,包括铰链本体1,铰链本体1经过切割形成左/右铰链1.4/1.5;左/右铰链1.4/1.5上冲压成型有相互对称的沉台1.1;沉台1.1内设置有铰链安装孔1.2和铰链轴孔1.3,并且在沉台边缘形成凸台1.6。

进一步的说,沉台1.1为左右对称的等腰梯形;铰链安装孔1.2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两个铰链安装孔分别位于左/右铰链1.4/1.5上。

进一步的说,铰链轴孔1.3设置有两个,并且左右对称;两个铰链轴孔1.3分别位于左/右铰链1.4/1.5上。

进一步的说,铰链轴孔1.3为开口圆孔。

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相应规格的板材上冲压出左右对称的沉台1.1,同时冲出用于步骤二中定位用的缺口1.7;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加工过后的铰链本体1切边,同时切出用于装配铰链盖的凸台1.6,从缺口处冲出铰链安装孔1.2和铰链轴孔1.3;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加工过之后的铰链本体1刻印标识,如地线标识1.8;然后将铰链本体1切断,从而形成对称的左/右铰链1.4/1.5。

设计时通过对铰链的功能,加工工艺合理性,装配工艺的准确性进行整理,发现进行逆向设计可以优化上述三点,先按本实施例方向去设计模具加工工艺路线,再将重要的孔位,形状确定。此设计方法有效地解决对开门冰箱铰链生产工时多,模具成本高,装配精度难保证等不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