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9572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抓,特别涉及一种一次可抓取多个不同高度产品的可自动调节形成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



背景技术:

码垛、拆垛是产品在物流生产线上很普遍的流转方式,目前主要以人工和自动化方式实现,人工方式劳动轻度大、效率低;自动化方式效率高,但有很大局限性,市场上主流的机器人码垛、拆垛方式只能对货物规格一致的进行作业,如果一批货物尺寸高度不一致,这种方式就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自动化码垛、拆垛设备在作业过程中无法对不同高度规格产品进行作业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通过机器人连接法兰固定于机器人末端,包括安装基板、多个一维滑动模组、模组加强板、吸盘连接板、真空吸盘和基板加强板。

多个一维滑动模组呈两端对称排布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上,且通过所述模组加强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上。

所述安装基板装有多个用于保证整体结构刚度的基板加强板。

每个一维滑动模组下方均装设一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通过螺钉和吸盘连接板与所述一维滑动模组连接。

优选地,所述真空吸盘有选择地为海绵式真空吸盘或吸嘴式真空吸盘。

优选地,多个所述一维滑动模组以均布的形式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板上设有矩形镂空,且矩形的直角处设有圆角过渡。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连接法兰上设有安装定位销孔,用以保证每次安装手抓都处于同一位置。

优选地,所述基板加强板为6个,每一所述基板加强板上均设有三角形镂空,且三角形的尖角处设有圆角过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设有多个一维滑动模组,且每个一维滑动模组下方均装有真空吸盘,使得在抓取货物时一次可抓取多个,且对于不同高度规格的物品可同时抓取,不但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抓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其中:

1-一维滑动模组,2-模组加强板,3-吸盘连接板,4-真空吸盘,5-基板加强板,6-机器人连接法兰,7-安装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通过机器人连接法兰6固定于机器人末端,包括安装基板7、多个一维滑动模组1、模组加强板2、吸盘连接板3、真空吸盘4和基板加强板5。

多个一维滑动模组1呈两端对称且均匀排布安装于所述安装基板7上,且通过所述模组加强板2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7上。如此设置,使得占用最少的空间,且便于单次抓取最多的物品。

所述安装基板7装有多个用于保证整体结构刚度的基板加强板5。

每个一维滑动模组1下方均装设一真空吸盘4,所述真空吸盘4通过螺钉和吸盘连接板3与所述一维滑动模组1连接;所述真空吸盘4有选择地为海绵式真空吸盘或吸嘴式真空吸盘。

所述安装基板7上设有矩形镂空,实际使用过程中镂空位置为非固定所述一维滑动模组1的位置,且镂空形状为矩形,尖角出设有圆角过渡,如此设置,不但可减轻重量,避免应力集中现象,还可保证抓取质量和抓取安全的同时便于走线。

所述机器人连接法兰6上设有安装定位销孔,用以保证每次安装手抓都处于同一位置。

所述基板加强板5为6个,每一所述基板加强板5上均设有三角形镂空,且三角形的尖角处设有圆角过渡。如此设置,可在保证整体结构刚度的同时减轻重量,确保抓取安全可靠。

工作时,将所述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通过机器人连接法兰6固定于机器人末端,由机器人总控系统控制该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上的多个一维滑动模组1的行程调节及多个真空吸盘4的开合,根据待抓取物品的不同高度,总控系统发出调整信号给多个一维滑动模组1,使其各自调整到符合物品高度的行程,机器人带动该手抓下降到抓取位置,真空吸盘工作,抓取物品。

综上,所述可自动调节行程的码垛机器人吸附式手抓设有多个一维滑动模组,且每个一维滑动模组下方均装有真空吸盘,使得在抓取货物时一次可抓取多个,且对于不同高度规格的物品可同时抓取,不但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大大提高了抓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