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装工装,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的角度定位压装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产品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列车转向架上有一些连杆(或牵引拉杆、吊杆)组件,其结构一般由球铰和杆体过盈配合而成,球铰往往成一定角度。以前,球铰的角度大多为89º±1º,现在要求公差为88.42º±0.5º。
常用的压装工装,通过定位筒来对球铰(球铰芯轴头部插入定位筒中)进行角度定位,而定位筒角度由支撑筒控制。支撑筒上有一刻度,将支撑筒刻度旋转对准到支撑座上的角度线即完成定位。由于支撑座上的角度每格单位为1º,所以这种角度调整方法只能精确到1º,难以满足精度要求。
现有技术中如果采用在工装上安装角度传感器提高精度,随可以满足需要,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现有压装工装角度定位误差,使其误差降至忽略不计的地步,并使工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角度定位压装工装,包括一个底板,在底板上设置支撑座,支撑座上刻有角度,每格最小单位为1 º,支撑座连接支撑筒,支撑筒上有一刻度线;其特征在于:支撑筒内设有弹簧,弹簧上端连接定位筒;定位筒口径与支撑筒口径紧密配合,定位筒可在支撑筒内上下位移,定位筒另一端设置压头,在支撑座和支撑筒之间,设有一个分度盘,分度盘上刻有分度盘刻度线,分度盘刻度线每格最小单位为58′,分度盘起始刻度与支撑筒刻度线相应对齐,并固定连接于支撑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和支撑筒通过螺钉锁紧,使分度盘不能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支撑筒、定位筒及其组件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采用激光刻字标印。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通过滑道嵌入式固定于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万能角度尺原理,在支撑筒内设有弹簧,弹簧上端连接定位筒;定位筒口径与支撑筒口径紧密配合,定位筒可在支撑筒内上下位移,定位筒另一端设置压头,在支撑座和支撑筒之间,设有一个分度盘,分度盘上刻有分度盘刻度线,分度盘刻度线每格最小单位为58′,分度盘起始刻度与支撑筒刻度线相应对齐, 这样角度精确度由1º提高到2′,满足对工装精度的要求,而原有底盘上的角度刻度每格为1º;而且用激光刻字标印刻度线,成本和技术难度不高,可有效地进行工程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度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头,2.支撑筒刻度线,3.分度盘,4. 分度盘刻度线,5.支撑座刻度线,6.底板,7.支撑座,8. 支撑筒,9.弹簧,10.定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角度定位压装工装,包括一个底板6,在底板6上设置支撑座7,支撑座7上刻有角度线5(如图3所示),每格最小单位为1 º,支撑座7连接支撑筒8。支撑筒8上有一支撑筒刻度线2,支撑筒8内设有弹簧9,弹簧9上端连接定位筒10。定位筒10口径与支撑筒8口径紧密配合,定位筒10可在支撑筒8内上下位移,定位筒10另一端设置压头1。使用时,将支撑筒8刻度旋转对准到支撑座7上的刻度线5即完成定位,再上紧螺钉固定。由于支撑座7上的角度每格单位为1º,所以这种角度调整方法只能精确到1º。
为提高产品精度,如图4所示,现在支撑座7和支撑筒8之间,增加一个分度盘3,分度盘刻度线4每格最小单位为58′,分度盘3起始刻度与支撑筒刻度线2相应对齐并固定连接于支撑筒。使用时,旋转分度盘3到所需角度,使分度盘3上的刻度线4对齐支撑座7上的刻度线5,根据万能角度尺原理,可使定位角度精确到2′。然后锁紧三个呈120º的螺钉,使分度盘3不能转动,角度定位调整完成,放入弹簧9、定位筒10于支撑筒8内,压装工装组装完成,下一步即可进行产品压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7、支撑筒8、定位筒10及其组件为2个。所述刻度线采用激光刻字标印。所述支撑座7通过滑道嵌入式固定于底板6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万能角度尺原理,增加一个分度盘3,分度盘每格为58′,而原有支撑座7上的角度刻度每格为1º,这样角度精确度由1º提高到2′,结构简单且能满足对工装精度的要求;用激光刻字标印刻度线,成本和技术难度不高,可有效地进行工程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