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片框架的双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刀片框架是单一锁定刀片结构,通常利用长方形钢片,通过中心支点使用铆钉固定,一端通过弹簧撑紧,另一端卡榫锁住刀片,由于其只有纵向锁定,从而容易出现误碰脱锁伤害使用者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片框架的双锁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刀片框架单一锁定结构容易出现误碰脱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刀片框架的双锁结构,包括第一框架本体、第二框架本体、刀片固定架、纵向锁定部件、横向锁定部件、第一弹簧以及若干个固定件,其中,刀片固定架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本体和第二框架本体之间;第一框架本体和第二框架本体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片,并通过固定件固定;纵向锁定部件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本体和第二框架本体之间的一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纵向锁定部件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刀片固定架上;横向锁定部件贯穿第一框架本体和第二框架本体,并通过固定螺帽锁定。
进一步的,纵向锁定部件采用长方形钢片。
进一步的,横向锁定部件包括锁定主体、套接在锁定主体上的第二弹簧以及套接在第二弹簧上的套筒。
进一步的,第一弹簧采用弹簧片。
进一步的,若干个固定件采用铆钉、螺钉或螺栓。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纵向锁定部件纵向锁定,通过横向锁定部件横向锁定,从而实现横向、纵向的双重锁定,以防止刀片脱锁问题,彻底达到对使用者的零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片框架的双锁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框架本体,2、第二框架本体,3、刀片固定架,4、纵向锁定部件,5、横向锁定部件,6、第一弹簧,7、固定件,8、固定片,9、固定螺帽,10、锁定主体,11、第二弹簧,12、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刀片框架的双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框架本体1、第二框架本体2、刀片固定架3、纵向锁定部件4、横向锁定部件5、第一弹簧6以及若干个固定件7,其中,刀片固定架3通过固定件7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本体1和第二框架本体2之间;第一框架本体1和第二框架本体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固定片8,并通过固定件7固定;纵向锁定部件4通过固定件7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本体1和第二框架本体2之间的一侧;第一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纵向锁定部件4上,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刀片固定架3上;横向锁定部件5贯穿第一框架本体1和第二框架本体2,并通过固定螺帽9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纵向锁定部件4可以采用长方形钢片;第一弹簧6可以采用弹簧片;若干个固定件7可以采用铆钉、螺钉或螺栓。横向锁定部件5可以包括锁定主体10、套接在锁定主体10上的第二弹簧11以及套接在第二弹簧11上的套筒12。
平时不使用时,刀片锁入第一框架本体和第二框架本体之间,并通过纵向锁定部件纵向锁定,通过横向锁定部件横向锁定,从而实现横向、纵向的双重锁定,以防止刀片脱锁问题,彻底达到对使用者的零伤害。若要使用时,则通过轴向按下锁定主体,从而使得固定螺帽跟随避让,让出空间给纵向锁定部件,纵向按下该纵向锁定部件,使得刀片解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