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109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尤其是应用于塞拉门锁闭系统为连杆式过死点的自锁锁闭系统中的紧急解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动塞拉门系统为轨道车辆、公共客车重要组成部分,锁闭解锁装置又是自动塞拉门系统的重要组成,与车辆的安全性息息相关。根据塞拉门结构形式的不同,塞拉门锁闭系统分为很多种,包括电磁铁叉子锁锁闭系统、螺旋自锁锁闭系统、连杆式过死点自锁锁闭系统等。与各种锁闭系统配置的解锁系统也有不同。本实用新型为连杆式过死点自锁锁闭系统的解锁系统,此种连杆式过死点自锁的锁闭系统通常使用在含有承载小车的驱动机构上。

连杆式过死点自锁锁闭的解锁系统,通常安装在承载小车组件上,承载小车组件运动过程中解锁系统也同时跟着运动,通常是通过拉动钢丝绳带动锁杆转动实现解锁。此种装置安装在承载小车组件上,占用机构空间比较大;钢丝绳跟着小车运动,不停的折叠、放松会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同时还要给钢丝绳运动留出空间,这同样占用车体空间,以致于有些小型车体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大节省车体空间,结构简单、经久耐用的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了承载小车组件的占用空间;可以缩小整个承载驱动机构的体积的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

一种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其包括底座、拉丝盘、解锁拨臂、转轴和复位弹簧;

所述底座上设有与车辆相应位置固定的固连结构,使得所述底座安装在与塞拉门上的锁闭机构相匹配位置;

所述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安装;

所述拉丝盘固定在所述转轴上,该拉丝盘上连接可令拉丝盘转动的钢丝绳;

所述解锁拨臂头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解锁拨臂尾部设置在塞拉门上的锁杆组件下方,触压在锁杆组件上,以便于通过解锁拨臂的转动拨动该锁杆组件而实 现解锁;

所述复位弹簧为一扭簧,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解锁拨臂,以便于当拉丝盘上的钢丝绳施加的外力消失时,使得所述解锁拨臂自动复位,令锁杆组件恢复锁闭状态。

所述转轴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一轴承,所述转轴与该轴承的内圈固定,所述底座贴合固定在该轴承的外圈,该轴承外圈的一端抵在所述底座上的阶梯孔的凸肩上,其另一端通过卡设在底座阶梯孔壁上开设的嵌槽中的孔用弹性挡圈固定。

所述拉丝盘设置在该转轴上,其一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贴合,其另一端通过螺母轴向固定;和/或,

所述解锁拨臂固定于所述转轴上,其一端抵在该转轴上设置的轴肩上,其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该转轴上。

所述转轴上设置所述拉丝盘和/或解锁拨臂的部位为非圆截面的轴段。

所述非圆截面的轴段优选为四方形截面的四方轴段。

相应地,所述承载驱动机构包括底部支撑组件、承载小车组件。底部支撑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车体上,包括大底板、侧支架、上滑道、侧滑道、连杆支撑座。侧滑道安装在侧支架上,侧支架安装在大底板上。上滑道起到导向作用,安装在大底板上。连杆支撑座安装在侧支架上,用于连接锁杆组件的连杆组件。所述承载小车组件包括底板、支撑、锁杆组件、横向滚轮组件、携门架组件、导柱、传动组件等。所述携门架组件上设置有一滚轮,此滚轮在所述底部支撑组件中的上滑道内运动,上滑道起到导向作用。所述承载小车组件中的横向滚轮组件在所述底部支撑组件的侧滑道内,可支撑承载小车组件整体在侧滑道内横向运动。侧滑道起到承载及横向导向作用。所述锁杆组件包括锁杆、摇臂焊接件、连杆组件。锁杆安装在侧支架的轴承内,轴向由卡簧定位,可周向转动。摇臂焊接件安装在锁杆上,左右对称安装,与锁杆相对固定,连杆组件两头均设置有关节轴承,一头连接在摇臂焊接件上,一头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组件的连杆支撑座上。承载小车组件与底部支撑组件安装完成后,当承载小车组件中的锁杆组件锁到位时,连杆组件两头中心连线,与锁杆组件及摇臂焊接件形成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线均为负角度2~5°,锁杆组件中的连杆组件、摇臂焊接件、锁杆以及承载小车组件之间形成连杆自锁结构,实现锁闭。此时横向向外推动承载小车组件不产生位移。因车辆紧急情况下,如失电情况下需要开门,所以必须增加一个手动解锁装置。解锁,必须主动旋转锁杆,使锁杆组件脱离自锁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锁装置中的所述底座设置在车辆上设置的包括承载小车 组件和底板支撑组件的承载驱动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位于该承载驱动机构的端部。

更优选地,所述底座置于底板支撑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底板支撑组件中的侧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解锁装置,安装在底部支撑组件的侧支架上,在不影响承载小车组件正常运动的情况下,可实现手动解锁。解锁方式如下:

拉丝盘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可拉动拉丝盘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拨臂旋转,解锁拨臂旋转时拨动锁闭机构的自锁连杆组件向解锁方向旋转,连杆组件两头中心连线,与锁杆及摇臂焊接件形成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线均为负角度大于0°时,脱离自锁位置,向外侧推动承载小车组件产生位移,从而实现解锁。当钢丝绳不受力时,复位弹簧即扭簧带动解锁拨臂自动复位。自动开关门过程中,此解锁装置不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锁装置,采用拉丝盘带动解锁拨臂,解锁拨臂拨动锁杆组件中的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带动锁杆解锁。同时解锁拨臂具有自复位功能。解锁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强,便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在塞拉门承载驱动机构的底部支撑组件的侧支架上,减少了承载小车组件的占用空间;可以缩小整个承载驱动机构的体积。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在底部支撑组件的侧支架上,有效解决了小型车体无法安装的问题。钢丝绳不用再跟着承载小车运动,避免了因运动造成的损伤,同时减少了钢丝绳的运动空间,更提高了本装置的可靠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A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的塞拉门的上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的塞拉门的上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D为图1B中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E为图1C的A向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紧急解锁装置待机状态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紧急解锁装置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紧急解锁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A的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E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塞拉门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在车体上固定的承载驱动机构上。其中的图1B的图中所示的是其中半边除去了大底板的结构。

所述承载驱动机构包括底部支撑组件1和承载小车组件2。

底部支撑组件1通过螺钉安装在车体上,其包括大底板101、侧支架102、上滑道105、侧滑道104和连杆支撑座103。侧滑道104安装在侧支架102上,侧支架102安装在大底板101上。上滑道105起到导向作用,安装在大底板101上。连杆支撑座105安装在侧支架102上,用于连接锁杆组件3的连杆组件。

承载小车组件2包括底板201、侧支撑202、锁杆组件3、横向滚轮组件203、携门架组件204、导柱、传动组件等。携门架组件204上设置有一滚轮204a,此滚轮204a在底部支撑组件1的上滑道105内运动,上滑道105起到导向作用。承载小车组件2中的横向滚轮组件203在底部支撑组件1的侧滑道104内,可支撑承载小车组件2整体在侧滑道104内横向运动。侧滑道104起到承载及横向导向作用。侧支撑202连接在侧支架102上。所述锁杆组件3包括锁杆301、摇臂焊接件302、连杆组件303,锁杆301安装在侧支撑202的轴承内,轴向由卡簧定位,可周向转动。摇臂焊接件302安装在锁杆301上,左右对称安装,与锁杆301相对固定,连杆组件303两头均设置有关节轴承,一头连接在摇臂焊接件302上,一头安装在底部支撑组件1的连杆支撑座103上。承载小车组件2与底部支撑组件1组装完成后,当承载小车组件2锁到位时,连杆组件303两头中心连线,与锁杆301及摇臂焊接件302轴心形成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线均为负角度2~5°(如图2A所示),锁杆组件3的锁杆301、摇臂组件302、连杆303以及承载小车2之间形成连杆自锁结构,此时横向向外推动承载小车组件2,不产生位移,实现锁闭。因车辆紧急情况下,如失电情况下需要开门,所以必须增加一个手动解锁装置4解锁,必须主动旋转锁杆301,使锁杆组件3脱离自锁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解锁装置4,安装在底部支撑组件1的侧支架102上,在不影响承载小车正常运动的情况下,可实现手 动解锁。

参见图1A~图3C,本实用新型塞拉门解锁装置4,包括底座401、轴承406、转轴又称为即四方轴403、拉丝盘402、垫片、解锁拨臂404、复位弹簧即为扭簧405、孔用弹性挡圈407、螺母409、螺钉408等组成。轴承406安装在底座401内,轴承406的外圈一端与底座401靠紧,另一端由孔用弹性挡圈407固定;四方轴403上有两段正方形轴段,其间有圆柱及台阶,在一段正方形轴段外面有螺纹段。四方轴403的圆柱段安装在轴承406内,圆柱段一头的台阶与轴承406内圈配合,拉丝盘402通过其上的四方孔安装在四方轴403上的其外面设有螺纹段的正方形轴段上,与四方轴配合,拉丝盘402一头与轴承406内圈贴合,另外一头用螺母409紧固在四方轴403上,四方轴403与拉丝盘402形成一个整体,四方轴403能够通过轴承406与底座401实现自由转动。解锁拨臂404头部固定安装在转轴即四方轴403的另外一头的正方形轴段上,其一端抵在台阶上,另一端用螺钉410紧固。解锁拨臂404尾部设置在塞拉门上的锁杆组件3下方,触压在锁杆组件3上,以便于通过解锁拨臂的转动拨动锁杆组件而实现解锁;解锁拨臂404和底座401之间设置有一个复位弹簧即扭簧405,用于解锁拨臂404的自动复位,解锁拨臂404上有一个小孔,底座401上也设置有一个小孔,用于安装扭簧405。扭簧405使得当拉丝盘402上的钢丝绳施加的外力消失时,使得解锁拨臂404自动复位,令锁杆组件3恢复锁闭状态。底座401用螺钉408安装在塞拉门底部支撑组件1的两侧支架102上。拉丝盘402与钢丝绳(图中未示出)连接,钢丝绳可拉动拉丝盘402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拨臂404旋转,解锁拨臂404旋转拨动锁杆组件3的自锁连杆303旋转(见图2B),从而实现解锁。

解锁方式如下:

拉丝盘402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受力移动时,可拉动拉丝盘402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拨臂404旋转,解锁拨臂404旋转时拨动锁闭机构的自锁的连杆组件303向解锁方向旋转,连杆组件303两头中心连线,与锁杆301及摇臂焊接件302连接轴形成的中心线,相对于水平线角度均大于0°时,脱离自锁位置,向外侧推动承载小车组件2,产生位移,从而实现解锁。当钢丝绳不受力时,扭簧405带动解锁拨臂404自动复位。

自动开关门过程中,因为有扭簧405的预紧力,解锁装置4不动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解锁装置,底座用螺钉408安装在塞拉门承载驱动装置的两侧底板或侧支架上。拉丝盘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可拉动拉丝盘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拨臂旋转,解锁拨臂旋转带动锁闭机构的自锁连杆旋转,从而实现解锁。解锁拨 臂和底座之间安装有扭簧,使得解锁拨臂具有自复位功能功能。采用拉丝盘带动解锁拨臂,解锁拨臂拨动连杆,连杆带动锁杆解锁。所述解锁装置安装在机构的端部,减少机构的整体体积;开关门时不运动,与车体相对固定,同时减少了对钢丝绳的磨损,及运动空间。

此装置安装在一种塞拉门上,例如专利号为201220298714.1,名称为“客车塞拉门电动装置”中公开的塞拉门上。

此种塞拉门为承载小车式运动方式,锁闭系统结构为包括连杆组件的锁杆组件,通过连杆组件过死点自锁的原理锁闭。本实用新型的解锁装置,拉丝盘与钢丝绳连接,钢丝绳受力移动时,可拉动拉丝盘旋转,从而带动解锁拨臂旋转,解锁拨臂旋转时拨动锁闭机构的自锁连杆组件向解锁方向旋转,连杆组件两头中心连线、与锁杆及摇臂焊接件连接轴形成的中心线的角度,相对于水平线角度均大于0°时,脱离自锁位置,向外侧推动承载小车组件2,产生位移,从而实现解锁。当钢丝绳不受力时,扭簧405带动解锁拨臂自动复位。正常的电动开关门过程中,解锁装置不动作,同时,因为有扭簧的预紧力,解锁装置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保持静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