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件及滑门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245发布日期:2018-12-11 21:0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限位件及滑门阻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门缓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限位件及滑门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滑门阻尼装置包括限位件及阻尼组件,在使用时,阻尼组件安装于滑门上,限位件通过螺丝固定于导轨上,在衣柜门关闭的过程中,限位件的抵顶柱与阻尼组件的挂钩配合同时触发阻尼组件内的阻尼器工作,从而使得阻尼组件对滑门进行缓冲。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当滑门刚好完全关闭时,阻尼器刚好完全收缩;但这对抵顶柱与阻尼器的触发位置有要求,即对限位件的安装位置要求十分准确。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限位件的安装位置一般是通过安装工人估算出来的,其要么衣柜门完全关闭但阻尼器未完全收缩,要么阻尼器完全收缩但衣柜门未完全关闭留出缝隙,难以达到最理想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限位件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的,这种安装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给安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安装效果好的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安装效果好的滑门阻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件安装于衣柜的导轨内与阻尼组件配合对滑门缓冲,包括限位主体,所述限位主体的两相对的侧边向下延伸出弹性脚,所述弹性脚的表面开设有开孔,所述弹性脚弹性地抵顶于所述导轨以固定于所述导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限位主体的侧边设置弹性脚,并在所述弹性脚的表面开设有开孔,从使得所述弹性脚具有一定的回弹能力,因此,所述弹性脚可以轻松地安装于所述导轨内,并且利用回弹能力抵压于所述导轨内,能使自身定位于导轨,因而,无需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安装。而在安装限位件时,可以先推动滑门,使滑门上的阻尼组件推动限位件在导轨内滑动,直到滑门完全关闭即可定位所述限位件的位置,因此,无需计算限位件的准确位置即可达到理想的安装效果,安装十分简单方便;另外,通过将所述弹性脚与所述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设定为大于所述阻尼器拉伸时所受到的拉力,因而,可以在推动滑门打开驱使阻尼组件与限位件分离时,避免拉动所述限位件移位,保证限位件与阻尼组件工作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开孔从所述弹性脚的表面延伸到所述限位主体的表面。

较佳地,所述弹性脚与所述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阻尼组件的弹簧拉伸时所受到的拉力。

较佳地,所述限位主体设有与其表面垂直的抵顶柱,所述抵顶柱与所述阻尼组件配合。

较佳地,所述抵顶柱的表面设有软胶,所述抵顶柱的端面铆接有对所述软胶限位的垫片。所述软胶可以减轻所述抵顶柱与阻尼组件的挂钩的碰撞冲击,同时降低碰撞产生的噪音。

较佳地,所述弹性脚的外侧表面设有凸块。

一种滑门阻尼装置,包括阻尼组件及所述限位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支架、阻尼器及挂钩,所述支架设有导向槽,所述挂钩上的导向块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槽,所述阻尼器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阻尼器的伸缩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导向槽的末端内侧边缘开设有弹性臂;所述限位件抵顶所述挂钩时,所述导向块抵压所述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挂钩摆动进而与所述限位件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导向槽的末端内侧边缘开设置弹性臂,利用所述弹性臂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挂钩抵顶时,能驱使所述挂钩在所述导向槽内摆动,从而达到使所述挂钩与所述限位件扣合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挂钩的前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可以引导所述抵顶柱进入所述挂钩内,保证抵顶柱与挂钩有效地扣合。

较佳地,两所述导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挂钩同一侧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弹性臂分别与所述导向块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导向槽的两相对的内侧边缘。

较佳地,所述导向槽的内侧边缘开设有开口槽,以形成所述弹性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滑门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门阻尼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阻尼组件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滑门阻尼装置100包括限位件1及阻尼组件2,所述限位件1安装于衣柜的导轨内,所述阻尼组件2安装于滑门的边缘,当滑门在导轨内滑动并关闭时,所述限位件1与所述阻尼组件2配合对滑门缓冲。

再请参阅图3,所述限位件1包括限位主体11,所述限位主体11的两相对的侧边向下延伸出弹性脚12,所述限位主体11与所述弹性脚12通过冲压成型而呈一体结构。所述弹性脚12的表面开设有开孔12a,所述开孔12a从所述弹性脚12的表面延伸到所述限位主体11的表面,使得所述弹性脚12的根部形成两个连接所述限位主体11的脚部12b,利用所述脚部12b从而产生回弹特性。所述弹性脚12弹性地抵顶于所述导轨以固定于所述导轨内;所述弹性脚12的外侧表面设有凸块12c,所述凸块12c与所述导轨的内壁抵触。所述弹性脚12的弹性力大小由所述开孔12a决定,可根据弹性力的大小开设所述开孔12a的大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性脚12抵顶于导轨而产生的在所述弹性脚12与所述导轨之间的摩擦力需要大于所述弹簧24在拉伸时的弹力。

再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主体11设有与其表面垂直的抵顶柱13,所述抵顶柱13与所述阻尼组件2配合。所述抵顶柱13的表面设有软胶14,所述抵顶柱13的端面铆接有对所述软胶14限位的垫片15。所述软胶14可以减轻所述抵顶柱13与阻尼组件2的挂钩23的碰撞冲击,同时降低碰撞产生的噪音。

再请参阅图2、图4及图5,所述阻尼组件2包括支架21、阻尼器22、挂钩23及弹簧24,所述挂钩23同一侧的前端及后端均设置有导向块23a,所述支架21设有导向槽21a,所述导向块23a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槽21a,所述导向槽21a的末端两相对的内侧边缘开设有弹性臂21b;具体地,所述导向槽21a的内侧边缘开设有开口槽21c,所述开口槽21c的边缘形成所述弹性臂21b。所述弹性臂21b与所述导向块23a对应地设置,两所述弹性臂21b相互呈错位地设置。所述阻尼器22固定于所述支架21,所述阻尼器22的伸缩端与所述挂钩23连接;所述挂钩23的前端设有导向斜面23b。所述限位件1抵顶所述挂钩23时,所述导向块23a抵压所述弹性臂21b,所述弹性臂21b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挂钩23摆动进而通过所述导向斜面23b与所述限位件1扣合。所述导向斜面23b可以引导所述抵顶柱13进入所述挂钩23内,保证抵顶柱13与挂钩23有效地扣合。所述弹簧2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2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挂钩23。

综合上述,在安装所述滑门阻尼装置100时,先分别将所述阻尼组件2安装于所述滑门的边缘,以及将所述限位件1放置于所述导轨内,所述限位件1的弹性脚12抵顶于所述导轨内,然后推动所述滑门向关闭的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使得所述限位件1的抵顶住抵顶所述阻尼组件2的挂钩23,通过所述导向斜面23b的引导下,所述挂钩23的导向块23a抵压与其对应的弹性臂21b,所述弹性臂21b产生变形,使得所述挂钩23发生摆动,这时,所述限位件1的抵顶柱13即可进入所述挂钩23并与所述挂钩23扣合。此时,继续移动滑门,所述阻尼组件2顶推所述限位组件在所述导轨内移动,当所述滑门移动到刚好呈关闭状态时,所述限位件1即可定位,此时即可完成安装。当需要打开门时,移动滑门,此时,所述限位件1定位于所述导轨内,所述阻尼组件2随滑门移动,所述挂钩23在所述抵顶柱13的拉动下从所述导向槽21a的末端滑动到开始端并拉伸所述阻尼器22及所述弹簧24;从而为滑闭在关闭时进行缓冲作准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限位主体11的侧边设置弹性脚12,并在所述弹性脚12的表面开设有开孔12a,从使得所述弹性脚12具有一定的回弹能力,因此,所述弹性脚12可以轻松地安装于所述导轨内,并且利用回弹能力抵压于所述导轨内,能使自身定位于导轨,因而,无需使用螺丝进行固定安装。而在安装限位件1时,可以先推动滑门,使滑门上的阻尼组件2推动限位件1在导轨内滑动,直到滑门完全关闭即可定位所述限位件1的位置,因此,无需计算限位件1的准确位置即可达到理想的安装效果,安装十分简单方便;另外,通过将所述弹性脚12与所述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设定为大于所述阻尼器22拉伸时所受到的拉力,因而,可以在推动滑门打开驱使阻尼组件2与限位件1分离时,避免拉动所述限位件1移位,保证限位件1与阻尼组件2工作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导向槽21a的末端内侧边缘开设置弹性臂21b,利用所述弹性臂21b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使所述限位件1与所述挂钩23抵顶时,能驱使所述挂钩23在所述导向槽21a内摆动,从而达到使所述挂钩23与所述限位件1扣合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