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744发布日期:2018-08-10 19:17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装配工艺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模块化的装配方式,但受到造型及产品特点的限制很多模块实现起来非常困难。目前主流的主机厂均采用车门模块化的转配方式,车门在焊装车间装调后经涂装电泳后随整车一同送入总装车间,在总装车间内饰线将车门拆卸,在车门分装线将车门附件装配后在最终线将车门模块装回到车身上。这就要求车门铰链能够拆卸,且重新装配后车门的间隙面差不发生变化。

现有的车门拆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车门铰链与车门连接段设置主副定位孔,采用自定位螺栓与车门连接;另一种是铸造成型的铰链,其铰链轴是可以拆卸的,铰链轴通过螺栓固定,通过拆卸铰链轴上的螺栓将铰链拆下。这两种拆卸方式都需要采用气动或电动工具进行拆装,受整车造型的限制,拆卸车门铰链时工具空间不足,大多需采用特殊工具,部分采用手动工具进行拆装,造成生产线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增大,影响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安装结构。

一种车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端、车门端、耐磨垫片、弹性卡圈以及铰链轴;所述车身端上设置有伸出臂,所述伸出臂上焊接有铰链轴;所述车门端上设置有与所述铰链轴相配合的安装部,所述铰链轴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垫片,并且所述铰链轴穿过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后设置耐磨垫片并通过弹性卡圈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安装结构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安装结构,在车门拆卸时对工具的操作空间要求不大,且不需要使用气动或电动工具拧紧操作,只需使用卡钳将弹性卡圈拆下就可完成车门铰链的拆卸,提高了生产线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车门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车门安装结构的应用示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门安装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车门安装结构,包括车身端60、车门端30、耐磨垫片20、弹性卡圈10以及铰链轴50构成。所述车身端60上设置有伸出臂,所述伸出臂上焊接有铰链轴50。所述车门端30上设置有与所述铰链轴50相配合的安装部,所述铰链轴50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垫片20,并且所述铰链轴50穿过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然后设置耐磨垫片20并通过弹性卡圈10固定。图2-3为实施例1的车门安装结构的应用示图以及局部放大图。具体来说,在焊装车间采用车门安装夹具在车身端的伸出臂上焊接铰链轴,在车门端上焊接安装部,调整好间隙面差。当白车身总成经涂装电泳喷漆后进入总装车间,在内饰线进行拆车门操作。拆卸车门时使用卡钳将弹性卡圈拆下,取下上面的耐磨垫片,借助拆门机械手将车门端的安装部一同拆下,通过输送链送至车门分装线完成车门模块的分装工作。装车门时借助撞车门机械手将车门端连同安装部一同装入该铰链的车身端,放上耐磨垫片,用卡圈将弹性卡圈卡装在铰链轴的卡槽中,车门模块装配完成。本实施例的结构拆装车门不需使用气动工具,对空间要求小,省时省力;大大提升了装配效率。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