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6052发布日期:2018-08-31 21:00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所属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撑杆。



背景技术:

以往门上面的撑杆来回拉动防止机器门快速关闭引发危险,但现有产品的撑杆都没有自锁功能,或者自锁功能十分复杂,导致撑杆的制造成本增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急需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带有自锁和快速解锁功能的撑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撑杆,该撑杆解决了现有门上面的撑杆来回可拉动导致机器门滑动关闭而引发危险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撑杆,包括内侧臂和滑动自如地嵌合该内侧臂的外侧臂,所述外侧臂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所述内侧臂具有一个A端和B端,所述内侧臂的B端从外侧臂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外侧臂在靠近其自由端处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内侧臂上靠近自身A端处设置有锁位板,所述锁位板的中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内侧臂上,锁位板呈长方形,锁位板的宽度小于外侧臂的宽度使得锁位板可在内侧臂上有限度地转动,锁位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端部开有弧形的凹槽,锁位板旋转可使锁位板端部凹槽的一角摆入到开口中,当内侧臂要缩入外侧臂时所述锁位板上的凹槽可以卡住开口的边缘锁定内侧臂与外侧臂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外侧臂靠近其自由端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弯钩形弹簧,所述弯钩形弹簧相对于开口更加靠近外侧臂的自由端,所述凹槽可从弯钩形弹簧上方经过挤压弯钩形弹簧。

进一步,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外侧臂上,定位板的位置靠近所述开口,所述内侧臂的A端处设置有卡钩,所述卡钩可卡钩在定位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撑杆,包括内侧臂和滑动自如地嵌合该内侧臂的外侧臂,所述外侧臂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所述内侧臂具有一个A端和B端,所述内侧臂的B端从外侧臂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外侧臂在靠近其自由端处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内侧臂上靠近自身A端处设置有锁位板,所述锁位板的中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内侧臂上。本实用新型的撑杆解决了现有门上面的撑杆来回可拉动导致机器门滑动关闭而引发危险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撑杆的另一种投影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撑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为弯钩形弹簧顶住凹槽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撑杆,包括内侧臂1和滑动自如地嵌合该内侧臂1的外侧臂2,所述外侧臂2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3,另一端形成自由端,所述内侧臂1具有一个A端1a和B端1b,所述内侧臂1的B端1b从外侧臂2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外侧臂2在靠近其自由端处的侧壁上设有开口2a,所述内侧臂1上靠近自身A端处设置有锁位板4,所述锁位板的中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内侧臂1上,锁位板呈长方形,锁位板的宽度小于外侧臂2的宽度使得锁位板可在内侧臂1上有限度地转动,锁位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端部开有弧形的凹槽4a,锁位板旋转可使锁位板端部凹槽的一角摆入到开口2a中,当内侧臂1要缩入外侧臂2时所述锁位板上的凹槽可以卡住开口的边缘锁定内侧臂1与外侧臂2的相对位置;所述外侧臂2靠近其自由端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弯钩形弹簧5,所述弯钩形弹簧相对于开口更加靠近外侧臂2的自由端,所述凹槽可从弯钩形弹簧上方经过挤压弯钩形弹簧;还包括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设置在外侧臂2上,定位板的位置靠近所述开口,所述内侧臂1的A端处设置有卡钩1c,所述卡钩可卡钩在定位板6上。当锁位板的长度方向与内侧臂1的长度方向一致时向外拉动内侧臂1可使所述弯钩形弹簧顶住凹槽推动锁位板板旋转转动,当继续拉动内侧臂1时所述凹槽可从弯钩形弹簧上方经过挤压弯钩形弹簧,当再次返回时由于弯钩形弹簧与锁位板之间的摩擦力使锁位板回位,即使锁位板的长度方向与内侧臂1的长度方向再次保持一致,使得内侧臂1顺利缩入到外侧臂2中。

本实用新型的撑杆可用在门上可防止机器门滑动导致关闭而引发危险,也可用于折叠桌椅等,第一次拉至尽头可锁死不可退回第二次拉至尽头解锁锁扣可完全退回。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