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共用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2062发布日期:2019-06-11 22:5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共用模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共用模架。



背景技术:

模切工艺属于印刷包装行业趋尾端的加工工艺,应用于各不同类型的纸张及包装盒型。在现今的模切行业中,产品种类成千上万,各种模切的产品种类十分丰富。现有的方式是针对每一款产品设计专用于该款产品的模具,由此给企业造成高昂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快速开拓市场,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另外,由于每一款产品都有其对应的模具,模具的数量随着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多,模具的维护工作日渐繁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共用模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共用模架,包括有上模部分、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包括有上模座、上模中间板、切刀安装板、两块上模垫块、若干定位导柱,所述切刀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中间板,所述两块上模垫块对称安装于所述上模中间板,所述上模中间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设有数目相等的两排第一螺纹孔;

所述下模部分包括有下模座、下模中间板、两块导料块,所述下模中间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所述下模中间板开有相互对称的安装槽,所述两块导料块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两条安装槽,所述导料块与所述下模中间板之间设有导料槽口;所述下模座设有数目相等的两排第一通孔,所述下模中间板设有数目相等的两排第二通孔,所述导料块沿所述导料槽口设有一排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总数量相等,所述第一通孔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总数量相等,所述第三通孔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总数量相等。

进一步阐述,还包括有若干冲针,所述冲针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总数量相等。

进一步阐述,还包括有若干定位尖针,所述定位尖针的总数量与所述冲针的总数量相等。

进一步阐述,所述上模中间板开有第四通孔,所述上模垫块开有第五通孔,所述定位导柱依次贯穿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五通孔。

进一步阐述,所述切刀安装板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同时具有广泛的通用性,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的产品。生产时只需更换冲切模板,生产成本低,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部分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部分的分解图。

图5为冲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尖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成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的第一次冲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的第二次冲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的第一次冲压出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的第二次冲压出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的成品示意图。

附图标号:10、上模部分;11、上模座;111、第一螺纹孔;112、圆形凹槽;12、上模中间板;121、第四通孔;13、切刀安装板;131、第二螺纹孔;14、上模垫块;141、第五通孔;15、定位导柱;151、圆形凸台;16、冲针;160、冲孔;161、冲头;17、定位尖针;171、尖头;20、下模部分;21、下模座;211、第一通孔;22、下模中间板;221、安装槽;222、第二通孔;223、导向孔;23、导料块;231、导料槽口;232、第三通孔;31、第一冲切模板;311、五边形的孔;32、第二冲切模板;321、外边框;33、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共用模架,包括有上模部分10、下模部分20;结合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上模部分10包括有上模座11、上模中间板12、切刀安装板13、两块上模垫块14、若干定位导柱15,切刀安装板13固定安装于上模中间板12,两块上模垫块14对称安装于上模中间板12,上模中间板12固定安装于上模座11,上模座11设有数目相等的两排第一螺纹孔111;

结合附图1和附图4所示,下模部分20包括有下模座21、下模中间板22、两块导料块23,下模中间板22固定安装于下模座21,下模中间板22开有相互对称的安装槽221,两块导料块23分别固定安装于两条安装槽221,导料块23与下模中间板22之间设有导料槽口231;

结合附图1和附图4所示,下模座21设有数目相等的两排第一通孔211,下模中间板22设有数目相等的两排第二通孔222,导料块23沿导料槽口231设有一排第三通孔232,第一螺纹孔111的总数量与第一通孔211的总数量相等,第一通孔211的总数量与第二通孔222的总数量相等,第三通孔232的总数量与第二通孔222的总数量相等。第一螺纹孔111的具体总数量为26个,每一排第一螺纹孔111的数量为13个,第一螺纹孔111之间的间隙为10mm;第一通孔211的具体总数量为26个,每一排第一通孔211的数量为13个,第一通孔211之间的间隙为10mm;第二通孔222的具体总数量为26个,每一排第二通孔222的数量为13个,第二通孔222之间的间隙为10mm;每一块导料块23上有13个第三通孔232,第三通孔232的具体总数量为26个,第三通孔232之间的间隙为10mm。

结合附图5所示,还包括有若干冲针16,冲针16的总数量与第一通孔211的总数量相等,冲针16的一端为冲头161,冲针16的另一端可通过与第一螺纹孔111螺纹连接,以固定安装于上模座11;

结合附图6所示,还包括有若干定位尖针17,定位尖针17的总数量与冲针16的总数量相等,定位尖针17的一端为尖头171,定位尖针17的另一端可通过与第一螺纹孔111螺纹连接,以固定安装于上模座11。定位尖针17的具体总数量为26根,冲针16的具体总数量也为26根。

结合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上模中间板12开有第四通孔121,上模垫块14开有第五通孔141,定位导柱15依次贯穿第四通孔121、第五通孔141。定位导柱15的一端设有圆形凸台151,上模座11设有圆形凹槽112,圆形凸台151放置于圆形凹槽112,上模中间板12通过螺钉来固定安装于上模座11,进而将定位导柱15的圆形凸台151夹紧于上模座11和上模中间板12之间,从而将定位导柱15固定住。定位导柱15的具体总数量为四个,定位导柱15分别设置于上模中间板12的四个角处。合模时,定位导柱15插入导向孔223,使得上模部分10与下模部分20能够准确合模。

结合附图3所示,切刀安装板13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131。冲切模板可通过螺钉与第二螺纹孔131的螺纹连接来安装于切刀安装板13。另外,冲切模板也可通过粘贴的方式来固定安装于切刀安装板13。

实施例一:如附图7所示,冲切一款步距为50mm的产品(注:两个冲孔160之间的距离为10mm);

首先,料卷沿导料槽口231穿过,使得料卷覆盖于下模中间板22的上表面。

如附图8所示,在第一次冲切之前,先将第一冲切模板31固定安装于切刀安装板13,同时将冲针16固定安装于上模座11。在第一次冲切时,拉料机(图中未示出)拉动料卷的料带33,使得料带33在每完成一次冲切之后,都向前拉动50mm。如附图10所示,通过第一次冲切,料带33上被冲针16冲切出冲孔160、以及被第一冲切模板31冲切出五边形的孔311,冲针16冲切出冲孔160时所产生的废料经第一通孔211掉落;

如附图9所示,在第二次冲切之前,先将第一冲切模板31、冲针16拆卸下来,并替换上第二冲切模板32、定位尖针17,将第二冲切模板32固定安装于切刀安装板13,同时将定位尖针17固定安装于上模座11。并且,料卷将料带33卷回,并通过定位尖针17来定位,使得料带33准确地回到第一次冲切的初始位置。在第二次冲切时,同样地,拉料机(图中未示出)拉动料卷的料带33,使得料带33在每完成一次冲切之后,都向前拉动50mm。如附图11所示,通过第二次冲切,料带33上被第二冲切模板32冲切出外边框321。

经过第一次冲切和第二次冲切之后,最终成品如附图7所示。

实施例二:如附图12所示,冲切一款步距为30mm的产品;冲切的过程如实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的产品,如实施例一中步距为50mm的产品、如实施例二中步距为30mm的产品。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