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6155发布日期:2020-05-12 18:4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下料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



背景技术:

当前软管送料机基本都是以单机形式出现,软管两端的去毛刺和倒角基本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形式。虽然市面上已开始出现软管送料机和双端倒角机一体机,但大部分都是只能适应短软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由设备集成平台和定长平台组成,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垂直设置于所述定长平台前端一侧,所述定长平台前端设置有软管送料机,所述定长平台上对应所述软管送料机设置有定长机构,所述定长机构与所述软管送料机之间设置有切断机,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分别设置有工作区一和工作区二,所述工作区一位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靠近所述定长平台一端的左侧,所述工作区二位于所述设备平台上另一端的右侧,所述工作区一与所述定长机构之间设置有下料移裁机构,所述工作区一与所述工作区二之间设置有换端机构,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部对应工作区一和工作区二均铺设有移裁轨道,所述移裁轨道与所述定长平台垂直,且所述移裁轨道首尾对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区一与工作区二均包括倒外角机、倒内角机、剥塑机,所述倒外角机、倒内角机、剥塑机构依次排列,且与对应的移裁轨道平行。

优选地、所述下料移裁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的下料导轨架,下料导轨架上朝下滑动设置有下料夹持爪,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对应所述下料夹持爪设置有承接夹持爪,所述承接夹持爪与所述工作区一的移裁轨道对接。

优选地、所述移裁轨道中轴排布有多个支撑夹持爪,所述移裁轨道靠近工作区的一侧设置有移裁夹持爪,另一侧排布有多个导正夹持爪。

优选地、所述倒外角机包括转座以及设置于转座上的磨端电机,所述磨端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磨盘,所述磨盘与所述移裁轨道之间竖立设置有软管旋转机构,所述软管旋转机构包括软管旋转夹头以及软管旋转电机,所述软管旋转夹头与所述软管旋转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倒内角机包括软管夹紧机构、内倒角头、倒角电机以及推台,所述软管夹紧机构对应所述移裁轨道固定于设备集成机构上,所述内倒角头套设于倒角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倒角电机设置于推台上,内倒角头向所述软管夹紧机构延伸。

优选地、所述换端机构包括换端夹持机构和驱动丝杆。

优选地、所述设备集成平台远离所述定长平台的一端设置有储料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利用定长机构、倒外角机、倒内角机、剥塑机、移裁轨道以及换端机构来实现对长软管定长并进行内外倒角和剥塑处理。并利用换端机构实现软管两端自动倒角去毛刺剥塑,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设备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减小占地空间,可实现下道工序自动衔接,易于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的总装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区二放大示意图。;

图中:1-切断机;2-导正夹持爪;3-定长机构;4-支撑夹持爪;5-移裁夹持爪;6-下料移裁机构;7-磨端电机;8-磨盘;9-转座;10-倒内角机;11-剥塑机;12-换端机构;13;承接夹持爪,14;软管旋转机构,15;工作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长软管下料双端自动倒角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由设备集成平台和定长平台组成,所述设备集成平台垂直设置于所述定长平台前端一侧,所述定长平台前端设置有软管送料机,所述定长平台上对应所述软管送料机设置有定长机构3,所述定长机构3与所述软管送料机之间设置有切断机1,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分别设置有工作区一和工作区二15,所述工作区一位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靠近所述定长平台一端的一侧,所述工作区二15位于所述设备平台上另一端的另一侧,所述工作区一与所述定长机构3之间设置有下料移裁机构6,所述工作区一与所述工作区二15之间设置有换端机构12,换端机构12将软管换端,并通过移裁轨道将软管移动至工作区二15,重复之前的工作,对软管的该端进行内外倒角和剥塑,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中部对应工作区一和工作区二15均铺设有移裁轨道,所述移裁轨道与所述定长平台垂直,且所述移裁轨道首尾相连。

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区一与工作区二15均包括倒外角机、倒内角机10、剥塑机11,所述倒外角机、倒内角机10、剥塑机11依次排列,且与对应的移裁轨道平行,由此在移裁轨道将软管移动时,能将软管的端头依次经过倒外角机、倒内角机10、剥塑机11的工作区域。

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移裁机构6包括安装于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的下料导轨架,下料导轨架上朝下滑动设置有下料夹持爪,可带动下料夹持爪在定长机构3与移裁轨道之间来回运动,在切断机1切断后,下料夹持爪夹住定长的软管移动至承接夹持爪13上,所述设备集成平台上对应所述下料夹持爪设置有承接夹持爪13,所述承接夹持爪13与所述工作区一的移裁轨道对接,承接夹持爪13将软管转运至最近的支撑夹持爪4上,并通过对应的导正夹持爪2进行初次导正。

实施例中:所述移裁轨道中轴排布有多个支撑夹持爪4,所述支撑夹持爪4均匀分布,所述移裁轨道靠近工作区的一侧设置有移裁夹持爪5,移裁夹持爪5设置有两个,另一侧排布有多个导正夹持爪2,该导正夹持爪2避开倒外角机、倒内角机10、剥塑机11进行分布,以免对软管进行对应的工作区形成阻碍,而支撑夹持爪4与导正夹持爪2以及倒外角机、倒内角机10、剥塑机11均对应分布,由此使得软管能够准确位移。

实施例中:所述倒外角机包括转座9以及设置于转座9上的磨端电机7,转座9可带动磨端电机7转动以及左右移动,以便对软管倒角,所述磨端电机7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磨盘8,所述磨盘8与所述移裁轨道之间竖立设置有软管旋转机构14,所述软管旋转机构14包括软管旋转夹头以及软管旋转电机,所述软管旋转夹头与所述软管旋转电机连接(其连接方式为常规的连接方式,如链条连接,齿轮连接等),软管旋转电机带动软管旋转夹头旋转使得磨盘8对软管的端部进行全方位倒角。

实施例中:所述倒内角机10包括软管夹紧机构、内倒角头、倒角电机以及推台,所述软管夹紧机构对应所述移裁轨道固定于设备集成平台上,所述内倒角头套设于倒角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倒角电机设置于推台上,内倒角头向所述软管夹紧机构延伸,在软管夹紧机构将软管夹紧后,内倒角头在倒角电机的带动下工作,而推台则带动倒角电机平移,从而实现对软管端部内自由前进后移,实现倒内角。

实施例中:所述换端机构12包括换端夹持机构和驱动丝杆,换端夹持机构架住软管一端,驱动丝杆带动换端夹持机构移动,从而实现换端,工作区二15上的移裁夹持爪5配合夹持软管的另一端,并进行移裁,重复上述倒内外角和剥塑工序。

实施例中:所述设备集成平台远离所述定长平台的一端设置有储料斗,处理好的软管收集至储料斗内

工作原理:

软管送料机将软管送入定长平台的定长机构3上,当软管长度达到指定的长度后,定长机构3给送料机信号,软管送料机停止送料,切断机1启动,将软管切断。软管切断时,由下料移栽机构将定长切断的软管,转运至转运承接夹持爪13上。承接夹持爪13将软管转移至移栽夹持爪5上,移裁夹持爪5可沿移裁轨道进行来回运动,还可以垂直于移裁轨道前后运动,将软管转运的倒外角或倒内角或剥塑的工作区域内,完成相对应的加工,移栽夹持爪首先将定长切断的软管移栽至最近的支撑夹持爪4上,并通过对应的导正夹持爪2进行导正以及缓冲工作(确定软管端部延伸至对应工作区的长短,并行调整,使得软管端部能够内有效处理),接下来经过下个支撑夹持爪4和导正夹持爪2进行第二次导正,完成导正和缓冲工作后,移裁夹持爪5将工件送至倒外角机工区夹紧,夹紧后软管旋转夹头带着软管做旋转运动,同时磨端电机7启动,通过转座9的左右移动和旋转可实现对软管多规格多角度倒角磨端,倒角磨完后,移裁夹持爪5将软管转运移裁轨道后半段的支撑夹持爪4以及导正夹持爪2上进行第二次导正和缓冲工作,导正和缓冲工作完成后,移裁夹持爪5将软管转运至倒外角机的工位区,实现软管倒外角,完成倒外角后进行第三次导正和缓冲工作,接下来完成剥塑,软管在这一端完成所有的工序后,软管进入推移换端机构12,实现换端,换端完成后,在工作区二15内重复上述工序后,实现软管两端自动倒角去毛刺剥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