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及切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977337发布日期:2020-11-19 23:1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及切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橡胶条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及切制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条是一种以天然及合成橡胶为原料生产的各种橡胶产品,其中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由于橡胶条具有弹性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电绝缘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性好,冲击弹性较好,且可以人工合成,价格低廉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

目前,在对橡胶条进行切割处理时,通常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的橡胶条切割方法,往往采用直线型推进的方式,对橡胶条进行推动使其进入切割设备,难以对所要切割的橡胶条的长度进行控制,且将橡胶条推入切割设备后,推进机构需要回到原位重新推进,减低了工作效率;2.传统的橡胶条切割方法,在对橡胶条进行切割时,通常采用直接切割的方式,未对切割处的两端进行固定,导致切割表面出现磨损,光滑程度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的橡胶条切割方法,往往采用直线型推进的方式,对橡胶条进行推动使其进入切割设备,难以对所要切割的橡胶条的长度进行控制,且将橡胶条推入切割设备后,推进机构需要回到原位重新推进,减低了工作效率;传统的橡胶条切割方法,在对橡胶条进行切割时,通常采用直接切割的方式,未对切割处的两端进行固定,导致切割表面出现磨损,光滑程度也不高等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包括固定底座、一号u型架、二号u型架、连接板、切制装置和收集箱,所述的固定底座的上端左侧固定有一号u型架,固定底座的上端右侧连接有二号u型架,固定底座上端中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二号u型架的右侧设有切制装置,切制装置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固定底座的上端右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收集箱。

所述的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底板、等距推动机构和滑动槽,固定底板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等距推动机构,固定底板的右端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滑动槽上滑动设置有收集箱,具体工作时,通过等距推动机构带动限位输送架上的橡胶条进行等距输送,通过滑动槽将收集箱插入到固定底板,使其对处理完成的橡胶条进行收集。

所述的切制装置包括工作箱、工作腔、圆形槽、预压紧机构和切制机构,固定底板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工作箱,工作箱内开设有工作腔,工作箱前后两端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均匀设置在工作箱上,工作腔上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预压紧机构,预压紧机构之间设有切制机构,具体工作时,通过圆形槽将橡胶条输送进入预压紧机构和切制机构,通过预压紧机构对橡胶条的切割处进行预先压紧,使其不易出现晃动和位移,通过切制机构对橡胶条进行切割。

所述的等距推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不完全齿轮、传动齿轮、一号转动辊、二号转动辊、传送带、一号推进块、二号推进块、限位板和限位输送架,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安装在固定底板的上端前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上啮合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安装在一号转动辊的前端,一号转动辊通过一号轴承安装在一号u型架的上端,二号转动辊通过二号轴承安装在二号u型架的上端,一号转动辊和二号转动辊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的上端左侧均匀设置有一号推进块,传送带的下端右侧均匀设置有二号推进块,连接板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下端均匀设置有限位输送架,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齿轮进行间歇式旋转,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一号转动辊间歇式转动,同时带动二号转动辊在传送带的作用下进行同步间歇式转动,传送带间歇式转动带动一号推进块向右运动对限位输送架内的橡胶条进行间歇式推动,使橡胶条进入切制机构的长度保持一致,当一号推进块运动到传送带最右侧时,二号推进块运动到传送带的最左侧,继续对放入的橡胶条进行等距推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预压紧机构包括限位滑槽、滑动杆、复位弹簧、工作槽、滑动块、缓冲弹簧、一号弧形压紧板、安装杆和二号弧形压紧板,工作腔前后两端的内壁上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的前后两端通过复位弹簧与限位滑槽连接,滑动杆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上端通过缓冲弹簧与工作槽连接,滑动块的下端安装有一号弧形压紧板,工作腔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上端固定有二号弧形压紧板,二号弧形压紧板与一号弧形压紧板为对应配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切制机构包括l型固定板、传动电机、凸轮、推进板、限位凹槽、t型连接块、压缩弹簧和方型切刀,固定底板的上端右侧安装有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的上端通过传动电机底座安装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凸轮,滑动杆的上端中部固定有推进板,滑动杆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凹槽,且限位凹槽与工作槽为交错布置,限位凹槽内滑动设置有t型连接块,t型连接块的上端通过均匀安装的压缩弹簧与限位凹槽,t型连接块的下端安装有方型切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输送架下端为半弧形设计,且下端开设有通过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一号弧形压紧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梯形凸块,二号弧形压紧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梯形凹槽,且梯形凸块与梯形凹槽为对应配合设置,防止一号弧形压紧板与二号弧形压紧板进行压紧后出现晃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推进板的上端开设有矩形凹槽,可以对凸轮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防止推进板出现晃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橡胶条放入到限位输送架上;

s2、等距输送: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传送带向右间歇式运动,使一号推进块推动橡胶条向右等距运动;

s3、压紧处理:通过传动电机带动凸轮转动,进而使推进板向下运动,带动一号弧形压紧板和二号弧形压紧板对切割处的两端进行压紧;

s4、切割:一号弧形压紧板和二号弧形压紧板对切割处的两端进行压紧压紧后,推进板在凸轮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方型切刀对橡胶条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的橡胶条掉入收集箱中收集。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及切制方法,采用了一种纯机械的循环式等距推进机构,可以对橡胶条进行等距推进,确保橡胶条的切割长度统一,且该循环式的等距推进机构可以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无需将橡胶条推入切割设备后再复位,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且在切割时设计了一种压紧机构对切割处的两端进行压紧,避免出现切割表面出现磨损,光滑程度也不高的问题,提高了橡胶条的生产质量;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及切制方法,通过驱动电机与不完全齿轮带动的间歇转动,进而使一号推进块在对橡胶条完成等距推进后,二号推进块也可以对橡胶条继续进行等距推进,缩短了工作时间;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及切制方法,通过预压紧机构将橡胶条切割处的两端首先进行压紧,以便于后续切割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作箱、工作腔和预压紧机构之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推进板和方型切刀之间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限位输送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4的x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包括固定底座1、一号u型架2、二号u型架3、连接板4、切制装置5和收集箱6,所述的固定底座1的上端左侧固定有一号u型架2,固定底座1的上端右侧连接有二号u型架3,固定底座1上端中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板4,二号u型架3的右侧设有切制装置5,切制装置5安装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固定底座1的上端右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收集箱6。

所述的固定底座1包括固定底板11、等距推动机构12和滑动槽13,固定底板11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等距推动机构12,固定底板11的右端开设有滑动槽13,滑动槽13,滑动槽13上滑动设置有收集箱6,具体工作时,通过等距推动机构12带动限位输送架1210上的橡胶条进行等距输送,通过滑动槽13将收集箱6插入到固定底板11,使其对处理完成的橡胶条进行收集。

所述的切制装置5包括工作箱51、工作腔52、圆形槽53、预压紧机构54和切制机构55,固定底板11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工作箱51,工作箱51内开设有工作腔52,工作箱51前后两端的外壁上对称开设有圆形槽53,且圆形槽53均匀设置在工作箱51上,工作腔52上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预压紧机构54,预压紧机构54之间设有切制机构55,具体工作时,通过圆形槽53将橡胶条输送进入预压紧机构54和切制机构55,通过预压紧机构54对橡胶条的切割处进行预先压紧,使其不易出现晃动和位移,通过切制机构55对橡胶条进行切割。

所述的等距推动机构12包括驱动电机121、不完全齿轮122、传动齿轮123、一号转动辊124、二号转动辊125、传送带126、一号推进块127、二号推进块128、限位板129和限位输送架1210,驱动电机121通过电机底座安装在固定底板11的上端前侧,驱动电机12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不完全齿轮122,不完全齿轮122上啮合有传动齿轮123,传动齿轮123的安装在一号转动辊124的前端,一号转动辊124通过一号轴承安装在一号u型架2的上端,二号转动辊125通过二号轴承安装在二号u型架3的上端,一号转动辊124和二号转动辊125之间通过传送带126连接,传送带126的上端左侧均匀设置有一号推进块127,传送带126的下端右侧均匀设置有二号推进块128,连接板4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129,限位板129的下端均匀设置有限位输送架1210,具体工作时,通过驱动电机121带动不完全齿轮12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齿轮123进行间歇式旋转,传动齿轮123转动从而带动一号转动辊124间歇式转动,同时带动二号转动辊125在传送带126的作用下进行同步间歇式转动,传送带126间歇式转动带动一号推进块127向右运动对限位输送架1210内的橡胶条进行间歇式推动,使橡胶条进入切制机构55的长度保持一致,当一号推进块127运动到传送带126最右侧时,二号推进块128运动到传送带126的最左侧,继续对放入的橡胶条进行等距推进。

所述的预压紧机构54包括限位滑槽541、滑动杆542、复位弹簧543、工作槽544、滑动块545、缓冲弹簧546、一号弧形压紧板547、安装杆548和二号弧形压紧板549,工作腔52前后两端的内壁上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541,限位滑槽541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杆542,滑动杆542的前后两端通过复位弹簧543与限位滑槽541连接,滑动杆542的下端均匀开设有工作槽544,工作槽544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滑动块545,滑动块545的上端通过缓冲弹簧546与工作槽544连接,滑动块545的下端安装有一号弧形压紧板547,工作腔52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安装杆548,安装杆548的上端固定有二号弧形压紧板549,二号弧形压紧板549与一号弧形压紧板547为对应配合设置。

所述的切制机构55包括l型固定板551、传动电机552、凸轮553、推进板554、限位凹槽555、t型连接块556、压缩弹簧557和方型切刀558,固定底板11的上端右侧安装有l型固定板551,l型固定板551的上端通过传动电机底座安装有传动电机552,传动电机55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凸轮553,滑动杆542的上端中部固定有推进板554,滑动杆542的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限位凹槽555,且限位凹槽555与工作槽544为交错布置,限位凹槽555内滑动设置有t型连接块556,t型连接块556的上端通过均匀安装的压缩弹簧557与限位凹槽555,t型连接块556的下端安装有方型切刀558,具体工作时,通过传动电机552带动凸轮553旋转,当凸轮553较长的一端与推进板554接触时,挤压推进板55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滑动杆542在限位滑槽541内向下滑动,同时压缩复位弹簧543,滑动杆54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一号弧形压紧板547向下运动,直到一号弧形压紧板547与安装杆548上的二号弧形压紧板549相接触,滑动块545在缓冲弹簧546的弹性作用下向工作槽544内滑动,避免两压紧板直接接触带来损害,此时,一号弧形压紧板547与二号弧形压紧板549对橡胶条的切割处进行压紧;凸轮553继续推动滑动杆54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方型切刀558向下运动,与橡胶条接触,从而带动t型连接块556在压缩弹簧557的作用下向限位凹槽555内滑动较小的距离,避免方型切刀558直接对橡胶条进行切割所带来的损害,方型切刀558继续向下运动,对橡胶条进行切割。

当凸轮553运动到较短一端,未与推进板554接触时,在复位弹簧543的弹性作用下,带动滑动杆54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一号弧形压紧板547与方型切刀558上升复位。

所述的限位输送架1210下端为半弧形设计,且下端开设有通过槽。

所述的一号弧形压紧板547下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梯形凸块,二号弧形压紧板549上端的前后两侧对称安装有梯形凹槽,且梯形凸块与梯形凹槽为对应配合设置,防止一号弧形压紧板547与二号弧形压紧板549进行压紧后出现晃动。

所述的推进板554的上端开设有矩形凹槽,可以对凸轮553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防止推进板554出现晃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橡胶条定长切制加工机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橡胶条放入到限位输送架1210上;

s2、等距输送:通过驱动电机121带动不完全齿轮122旋转,进而带动传送带126向右间歇式运动,使一号推进块127推动橡胶条向右等距运动;

s3、压紧处理:通过传动电机552带动凸轮553转动,进而使推进板554向下运动,带动一号弧形压紧板547和二号弧形压紧板549对切割处的两端进行压紧;

s4、切割:一号弧形压紧板547和二号弧形压紧板549对切割处的两端进行压紧压紧后,推进板554在凸轮553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方型切刀558对橡胶条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的橡胶条掉入收集箱6中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