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车门的门外把手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991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把手10的支承臂11的端部。
[0040]转动销31的横截面的椭圆形状同样具有短轴直径dl和长轴直径d2,其中在这个实施例中转动销31和导向槽32也这样相互取向,使得当门把手位于在图4和4a中所示的摆出位置II时外表面31a作为转动销31的轮廓面与导向槽32的轮廓面32a和32b —起形成间隙配合。当门把手10从这个摆出位置II摆回到其静止位置I时,这个间隙配合经过渡配合过渡到过盈配合。
[0041]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转动销31通过其椭圆横截面形状这样设置在支承弓20的支承段22上,使得长轴直径d2的方向与车辆X向成锐角。由此实现,在门把手10的摆出位置II中使转动销31轮廓面31a和轮廓面32a、32b的接触区域Kla与Klb相连的弦SI具有这样大的值,该值与支承叉12的两个轮廓面32a和32b之间的距离a —起实现间隙配合。这个弦SI的长度在门把手10摆回到其静止位置I期间连续地一直增加到接触区域K2a与K2b之间的弦S2的长度,其中这个弦S2的长度具有这样大的值,该值与导向槽32的两个轮廓面32a和32b —起形成过盈配合。在这个静止位置I中两个轮廓面32a和32b沿车辆的X向延伸。
[0042]按照图6、6a和7的最后的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的区别同样也仅仅在于铰接结构30 ο
[0043]按照图6、6a和7的铰接结构的转动销31设置在门外把手结构I的支承弓20的支承段22上并且具有多边形、即五角形的横截面,其中在背离门把手的侧上成形有短臂31b。门把手10具有支承臂11,该支承臂具有端侧的支承叉12,该支承叉作为导向槽32通过两个平行的且平面的轮廓面32a和32b围卡转动销31。
[0044]转动销31的外表面31a与支承叉12的轮廓面32a和32b —起在图6和6a中所示的门把手10摆出位置II中形成间隙配合,该间隙配合在摆回到按照图7的静止位置I时经过渡配合过渡到过盈配合。
[0045]为了实现这个效果,支承叉12的轮廓面32a和32b这样定向,使得在门把手10的静止位置I中连接轮廓面31a和32a、32b的接触区域K2a与K2b的弦SI具有这样的长度,该长度与支承叉12的两个轮廓面32a和32b之间的距离a —起产生间隙配合。在门把手10摆回到其按照图7的静止位置I期间,这个弦的长度一直加大到位于接触区域K2a与K2b之间的弦S2,该弦S2相当于转动销31的五角形横截面形状的两个对置的角之间的距离。在这个静止位置I中轮廓面32a和32b定向成与车辆x向成锐角,并且由于从摆出位置II摆回而引起转动销31卡棱在导向槽32里面并由此引起过盈配合。
[0046]附图标记列表:
[0047]I 门外把手结构
[0048]10 门把手
[0049]11 支承臂
[0050]12支承叉
[0051]13 拉钩
[0052]20支承弓
[0053]21支承弓20的中间部件
[0054]22支承弓20的支承段
[0055]23支承弓20的端部段
[0056]24支承弓20的操纵孔
[0057]25支承弓20的支承孔
[0058]30铰接结构
[0059]31铰接结构30的转动销
[0060]31a转动销31的轮廓面
[0061]31b转动销31的短臂
[0062]32铰接结构30的导向槽
[0063]32a导向槽32的轮廓面
[0064]32b导向槽32的轮廓面
[0065]40 车门
[0066]Kla轮廓面31a与轮廓面32a之间的接触区域
[0067]Klb轮廓面31a与轮廓面32b之间的接触区域
[0068]K2a轮廓面31a与轮廓面32a之间的接触区域
[0069]K2b轮廓面31a与轮廓面32b之间的接触区域
[0070]S 转动销31的弦
[0071]SI转动销31的弦
[0072]S2转动销31的弦
[0073]I门把手10的静止位置
[0074]II门把手10的摆出位置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车辆车门(30)的门外把手结构(1),包括: -门把手(10), -支承弓(20),和 -铰接结构(30),该铰接结构具有一转动销(31)和一接纳该转动销(31)的导向槽(32),用于以能摆动运动的方式连接门把手(10)与支承弓(20),其中,为了使门把手(10)从静止位置(I)摆动到摆出位置(II),支承在导向槽(32)中的所述转动销(31)形成门把手(10)的摆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以及导向槽(32)的处于作用连接的且决定门把手(10)摆动运动的轮廓面(31a,32a,32b)形成这样的配合,使得在门把手(10)的摆出位置(II)存在间隙配合,该间隙配合在摆动运动到静止位置(I)时经过渡配合过渡到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具有椭圆横截面,其中,该转动销的作为轮廓面(31a)的外表面与作为导向槽(32)轮廓面(32a,32b)的平行延伸的表面处于作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这样设置转动销(31),使得在门把手(10)从摆出位置(II)摆动到静止位置(I)时转动销(31)的椭圆横截面形状的位于轮廓面(31a,32a,32b)的接触区域(Kla,Klb,K2a,K2b)之间的弦(S)的长度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当门把手(10)位于其静止位置(I)时,所述导向槽(32)的平面的轮廓面(32a,32b)沿车辆的纵向(车辆的x向)延伸。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与门把手(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与支承弓(20)连接,为了形成具有平面的轮廓面(32a,32b)的导向槽(32),所述门把手(10)在端侧具有支承叉(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具有多边形横截面,其中,该转动销的作为轮廓面(31a)的外表面与作为导向槽(32)轮廓面(32a,32b)的平行延伸的表面处于作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这样设置,使得在门把手(10)从摆出位置(II)摆动到静止位置(I)时,所述转动销(31)的多边形横截面形状的位于轮廓面(31a,32a,32b)的接触区域(Kla,Klb,K2a,K2b)之间的弦(S)的长度从具有产生间隙配合的长度的弦(SI)变长到具有产生过盈配合的长度的弦(S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与支承弓(20)连接,为了形成具有平面的轮廓面(32a,32b)的导向槽(32),所述门把手(10)在端侧具有支承叉(12),其中,所述支承叉(12)和转动销(31)相对彼此这样取向,使得在门把手(10)的静止位置(I)中在轮廓面(31a,32a,32b)的接触区域(Kla,Klb,K2a,K2b)之间出现产生过盈配合的弦(S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门外把手结构(I),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销(31)和轮廓面(32a,32b)相对彼此这样取向,使得在门把手(10)的摆出位置(II)中所述支承叉(12)的轮廓面(32a,32b)基本沿车辆的纵向(x向)延伸,并且此时在轮廓面(31a,32a,32b)的接触区域(Kla,Klb,K2a,K2b)之间出现产生间隙配合的弦(SI)。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车门的门外把手结构。用于车辆车门(30)的门外把手结构(1)包括门把手(10)、支承弓(20)和铰接结构(30),该铰接具有一转动销(31)和一接纳转动销(31)的导向槽(32),用于可摆动运动地连接门把手(10)与支承弓(20),其中,为了使门把手(10)从静止位置(I)摆动到摆出位置(II),支承在导向槽(32)里面的转动销(31)形成门把手(10)的摆轴,按照本发明规定,所述转动销(31)与导向槽(32)的处于作用连接且确定门把手(10)摆动运动的轮廓面(31a,32a,32b)形成这样的配合,使得在门把手(10)的摆出位置(II)存在间隙配合,该间隙配合在摆动运动到静止位置(I)时经过渡配合过渡到过盈配合。
【IPC分类】E05D11-08, E05B85-16, E05B77-42, E05B77-36
【公开号】CN104718337
【申请号】CN201380053546
【发明人】W·勘墨波尔
【申请人】奥迪股份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2日
【公告号】DE102012020265B3, EP2906766A1, US20150225988, WO2014056624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