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抽出和牵伸合成纱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558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用于抽出和牵伸合成纱束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在合成纱的制造中常见的是,刚挤出的纱线在冷却之后通过多个导纱辊被抽出和牵伸,随后纱线在该工艺过程末尾被卷绕成筒子。在导纱辊周面上,纱线此时优选被加热以便在牵伸时获得纱线材料的尽量塑性状态。为此,纱线直接接触地在导纱辊周面上被引导,以便将纱线材料加热到预定的牵伸温度。这样的用于抽出并牵伸合成纱束的装置例如由WO2011/009497A1公开了。

在所述已知装置中,多个导纱辊悬伸保持在支座上,其中纱束分别部分包绕地在导纱辊周面上被引导移动。实际上现在已观察到,尤其在纱线引导区域内在导纱辊周面的表面上出现脏污,脏污例如由上油残余物或聚合物磨屑组成。但这种脏污可能在长时间运行时影响纱线的热处理。就此知道了要按照规定周期清理导纱辊表面。但这种清理工作原则上具有下述缺点,即,必须中断纱线制造过程。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在根据前言的用于抽出并牵伸合成纱束的装置中获得尽量长的运行时间而不需要在导纱辊表面处的附加清理工作。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将通过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特征完成。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通过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及其组合构成。

本发明也未被DE10114368A1的已知装置涉及。因此,通常在变形机的所谓夹紧运送单元中在接触输送辊之前横向于纱线走向地往复来回引导所述纱线,从而纱线在输送辊上的落纱点恒定变化。因此,获得输送辊表面磨损的均匀化。

但是,纱线的这种往复运动在熔纺工艺中的合成纱的抽出和牵伸时无法实现的。纱束的连续运动导致在导纱辊周面上的纱线的不稳定运动,所述纱线如已知地以较小间距相互并排平行延伸。

相比之下,本发明具有下述特殊优点,纱束的纱线总是通过固定不动的导纱器被引导。只是为了可选地调节在导纱辊周面上的纱线供给,所述导纱板条和/或导纱器被设计成可在导纱辊轴向上移动。导纱板条或导纱器的移动例如可以在常见的工艺过程中断时进行(如为了清洁纺纱嘴)或在断纱时进行。就此而言,在导纱辊周面上保证稳定的纱线移动以便抽出和牵伸。但是,通过可选地调节在导纱辊周面上的纱线供给,纱线能可选地在导纱辊周面上的多个周面区中被引导。因而,纱线可以不受到脏污显著影响地在导纱辊周面上被引导和处理的运行时间延长。

为了尽量保持用于移动导纱板条或导纱器的低的设备成本,优选设计下述的本发明改进方案,在此,所述导纱板条和/或导纱器分别可以在外侧位置与内侧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因此,已经可以通过调节在导纱器位置之间的预定错位造成生产运行时间的倍增。

在导纱板条或导纱器的外侧位置与导纱板条或导纱器的内侧位置之间延伸的调整行程此时被设计成最好小于相邻两个导纱器之间的距离。于是保证没有出现在导纱辊周面上的纱线轨迹的重叠。

为了移动,导纱板条最好被保持在托板上,托板安置在可移动的活塞的自由端上。借此,纱束可以在移动期间通过活塞移动引导。

活塞在壳体中被引导移动并且可以在外侧位置与内侧位置之间调整以调整托板。

所述调整此时最好根据本发明的改进方案进行,此时该活塞以末端凸缘在阶梯孔内被引导移动并在弹簧与形成在阶梯孔末端上的压力腔之间被张紧。压力腔此时可以通过空气管接头和控制阀与压缩空气源相连。

为了活塞移动,控制阀与控制装置相连,该压力腔通过该控制装置在工艺过程中断期间或者在预定时隔之后被进气或排气。

因为在导纱辊供给端通常设有在纺纱装置和在断纱时切断纱束并且共同通向废料容器以维持挤出过程的处理装置之间的接口,故优选设计下述本发明改进方案,在此,用于分开并收集纱束的纱线的纱线采集机构被保持在托板上。因此,在断纱情况下在导纱板条每次调节时在相同条件下集中和吸走纱束。为了移动调整该导纱器而规定,导纱器安置在一滑块上,滑块在导纱板条上的滑动引导部内被引导。因此,这些导纱器也可以另选地在导纱板条固定不动情况下改变纱线供给。

但或者有以下可能,将两个系统组合,从而导纱器的移动和导纱板条的移动可以被用于改变在导纱辊周面上的纱线供给。最好在相邻纱线的纱线间距较大时选择此替代方式,从而在导纱辊周面上的在两根纱线之间的区域可以通过多次错开的纱线供给来利用。

现在,以下将结合用于抽出并牵伸合成纱束的本发明装置的几个实施例参照附图来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该实施例在导纱辊供给侧区域内的侧视图;

图3.1和图3.2示意性示出图1的实施例的导纱板条在多个运行状况下的俯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5.1和图5.2示意性示出在各不同的运行状况下在导纱板条上方的区域内的横剖视图。

在图1至图3中以多个视图示出就像例如可用在熔纺装置中的用于抽出并牵伸合成纱束的本发明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图1中以前视图示出该装置,在图2中以侧视图示出该装置的供纱区域,在图3.1和3.2中以俯视图示出进纱导向机构。就不明确参照其中一幅图而言,以下说明适用于所有的图。

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在用于抽出并牵伸纱束6的运行状况下的本发明装置的实施例的前视图。此实施例具有保持在安装壁1上的多个导纱辊4.1-4.6。导纱辊4.1-4.6以其各自被驱动的导纱辊套5.1-5.6在安装壁1的正面突出。导纱辊套5.1-5.6的直径和其性能被设计成是不同的。因此,直接在喂给侧10设置导纱辊4.1的未被加热的导纱辊套5.1,所述导纱辊套的直径小于导纱辊4.2的相邻导纱辊套5.2。导纱辊4.2-4.5被设计成具有被加热的导纱辊套5.2-5.5。通常,这种被加热的导纱辊隔热地保持在导纱辊箱中。为了牵伸或松弛所述纱线,可以调节在这些单独的导纱辊4.1-4.6之间的任何速度差。

具有未被加热的导纱辊套5.6的导纱辊4.6布置在输出侧29上。

图1所示的导纱辊的所述布置、分布和数量是示例性的。纱束6的供给对本发明是重要的,这种供给在此实施例中在供给侧10通过导纱板条2进行。导纱板条2针对纱束6的每根纱线分别具有一个单独的导纱器。关于导纱板条2的说明,还参照图2和图3.1以及图3.2。

尤其如图2和图3.1中的视图所突显,在长条形滑块7上保持有共四个导纱器3.1-3.4。导纱器3.1-3.4呈U形且分别通过陶瓷嵌件30构成。滑块7被保持在导纱板条2上的滑动引导部8内并且可以在内止挡9.1与外止挡9.2之间在导纱辊4.1的轴向上来回移动。

在图2和图3.1中示出下述运行状况,此时滑块7抵靠外止挡9.2,从而导纱器3.1-3.4处于外侧位置。在导纱器3.1-3.4的该位置上,纱束6的纱线在供给侧10被直接供给后面的导纱辊4.1。滑块7停在此位置上,从而纱线制造以选定的至导纱辊4.1-4.6的纱线喂给进行。

在工艺过程例如因维修或断纱而中断的情况下,滑块7可以通过手动调整朝向内止挡9.1移动。这种状况如图3.2所示。在图3.2中,导纱器3.1-3.4相对于导纱辊4.1处于内侧位置。在导纱器的外侧位置与导纱器的内侧位置之间延伸的调整行程在图2、图3.1和图3.2用标记V标示。也示出了在相邻的导纱器3.1、3.2之间形成的距离并且用标记字母B标示。在此情况下,行程V被设计成小于相邻导纱器3.1和3.2之间的距离B。为了最佳利用在导纱辊4.1-4.6周面上的表面,调整行程V最好被设计成等于相邻两个导纱器3.1、3.2之间距离B的一半。

导纱器3.1至3.4之间的纱线间距在所述实施例中总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导纱器3.1至3.4的移动,以纱线间距的一半改变沿导纱辊轴向的纱线供给。借此可以明显延长在导纱辊4.1至4.6周面上的尤其用于热处理的运行时间,或者没有过早出现因脏污而不希望的干扰作用。

在图4、图5.1和图5.2中以多个视图示出用于抽出并牵伸合成纱束的本发明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示意性示出该实施例的前视图,在图5.1和图5.2中分别示出在安装有导纱板条的托板的供给侧的横截面。

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供给侧10上,托板11活动保持在安装壁1处。在上侧区域中,在托板11处设置一个纱线采集机构12,它具有至少一个抽吸机构13和集纱器14。这种纱线采集机构12是为了在纱束中的一根纱线断裂时使纱线分开和纱束集中所需要的,以便能将从熔纺装置连续挤出的纱线无中断地经过抽吸机构13连续引导至废料容器。

在纱线采集机构12下方设置导纱板条2,导纱板条针对纱束6的每根纱线具有一个导纱器。以下将结合图5.1和图5.2来更详述导纱板条2。

托板11在安装壁1处配设有多个导纱辊4.1-4.6,这些导纱辊按照在此实施例中错开的布置形式保持在安装壁1上。导纱辊4.1-4.6与根据图1的实施例相同地构成并且分别以回转的导纱辊套5.1-5.6在安装壁1的正面突出。在此情况下,未被加热的导纱辊的数量和被加热的导纱辊的数量原则上可以改变。因而也有以下可能,导纱板条12在供给侧10首先配属一个被加热的导纱辊。但是,导纱辊系统和导纱辊布置与本发明无关地可以自由选择。

为了能可选地调节在导纱辊套5.1-5.6周面上的纱线供给,导纱板条2可通过活动的托板11移动到在安装壁1上的外侧位置或内侧位置。在图5.1中示出在装有导纱板条2的安装壁1上的托板11的横剖视图。导纱板条2具有共四个导纱器3.1-3.4,每个导纱器通过U形陶瓷嵌件30构成。导纱板条2上的导纱器的数量针对被引导的纱束6的纱线的数量。这在此实施例中是示例性的。

导纱板条2悬伸安装在托板11上。托板11通过连接件16与活塞15相连。活塞15在壳体19的阶梯孔18内滑动引导,其中活塞15在与托板11对置的一端具有直径增大的末端凸缘17。活塞15的末端凸缘17可在阶梯孔18内在外止挡9.2和内止挡9.1之间来回引导。为此在封闭阶梯孔18的盖子20与末端凸缘17的端部之间形成压力腔23。压力腔23通过压缩空气管接头21和管路22与控制阀27相连。控制阀27与压缩空气源31相连,其中控制阀27通过控制装置28被控制以对压力腔23进气或排气。

在图5.1所示的运行状况下,压力腔23被进气,从而活塞15以末端凸缘17抵靠外侧止挡9.2。导纱板条2在此情况下保持在外侧位置以将纱束6供给后面的导纱辊4.1-4.6。

在背对压力腔23的一侧,在活塞15周面上设置一弹簧24,弹簧在壳体1和末端凸缘17之间被张紧。因此,活塞15可以在压力腔23排气之后通过弹簧24从外止挡9.2移向内止挡9.1。这种情况如图5.2所示。

当压力腔23排气时,活塞15的末端凸缘17抵靠止挡9.1,该止挡在此情况下由盖子20构成。活塞15通过弹簧24被移动,从而使得托板11连同导纱板条在安装壁1正面上被保持在内侧位置中。在图5.1和图5.2中用标记字母V标示的调整行程小于相邻导纱器3.1和3.4之间的距离。导纱器3.1和3.4的距离在图5.1和图5.2中用标记字母B标示。在内侧位置与外侧位置之间简单调整的情况下,如此设计活塞15的调整行程,即,V=1/2B。

用于改变在导纱辊4.1-4.6周面上的纱线供给的功能在此实施例中被设计成与根据图1的前述实施例相同。就此参照前述功能描述。

当导纱板条处的相邻导纱器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在这些实施例中示出的两个系统也可有利地相互组合以便可选地调节纱线供给。因此例如可用如图3.1所示的导纱板条变型代替如图5.1所示的导纱板条。在此情况下能可选地调节导纱器的共四个位置以改变至导纱辊的纱线供给。

在此要明确指出,导纱板条及导纱器的结构设计是示例性的。对本发明重要的是,在供给侧在例如可通过维修周期或其它过程中断来确定的较长时间段内改变至导纱辊的纱线供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