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13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使用在能够进行转动网版印刷或者涂敷的印刷机或 者涂敷机等上的液体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进行转动网版印刷的印刷机,例如有专利文献1 (特
开平11一188852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 (特开2000—127351号公报)所 公开的印刷机。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印刷机具有压版滚筒;与上述压版滚筒对接 的凹版滚筒;与上述凹版滚筒对接的橡皮滚筒;与上述橡皮滚筒对接的 多个图案辊;将油墨分别供给至上述图案辊的多个第一油墨供给装置; 使用转动网版将油墨供给至上述橡皮滚筒的第二油墨供给装置。此外, 在该专利文献1中,上述转动网版隔着橡皮辊与上述橡皮滚筒对接。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印刷机为凹版印刷机,其具有在圆周面上安 装有凹版的印版滚筒;与上述印版滚筒对接的压版滚筒;与上述印版滚 筒对接且在圆周面上安装有橡皮布的油墨收集滚筒;将油墨供给至上述 油墨收集滚筒的上述橡皮布的第一油墨供给装置;与上述印版滚筒对接 且将油墨供给至上述凹版的第二油墨供给装置;以及与上述印版滚筒对 接的擦拭辊,其中,上述第二油墨供给装置具有转动网版。另外,在该 专利文献2中,上述转动网版隔着橡皮辊与上述印版滚筒对接。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印刷机都采用将转动网版设置在 橡皮辊的下方,并将油墨向网版的上方输出的转动网版印刷方式,所以 不可能期望刮板刮下来的油墨能切实地下落到网版中形成图案的部分 (小孔群),因而供给到图案部分的油墨不充分,从而会在印刷时产生 印刷不均等等现象,造成纸张浪费增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向印版部件的小孔群连续地供 给足量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液体供给装置具有孔版滚筒,由在圆 周面上形成有用于供给液体的小孔群且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的印版部件 和与该印版部件的内周面抵接的刮板所构成;转动件,与上述印版部件 中抵接上述刮板位置的外周面相对且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通过上述刮 板经上述印版部件上的小孔群供给有上述印版部件的内部所储存的液体 的液体被供给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液体引导装置,将未通过上述 刮板供给到上述印版部件的小孔群而剩余下来的液体,引导到上述印版 部件的小孔群。
上述液体引导装置收集未对应于上述小孔群的液体,将其引导到与 该小孔群相对应的位置。
上述液体引导装置不将上述液体引导到与小孔群不相对应的位置。
上述印版部件具有多个上述小孔群,这些小孔群沿着孔版滚筒的滚 筒轴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而且上述液体引导装置具有多个引导部分, 这些引导部分朝向上述小孔群,并与其对应。
上述液体引导装置设有多个在上述孔版滚筒的滚筒轴方向上互相隔 开的引导槽。
上述液体引导装置是引导通道,该引导通道形成在上述孔版滚筒的 滚筒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堤堰之间。
上述液体引导装置具有回收从上述刮板流落的液体的液体积存部 分,和该液体积存部分上形成的液体排出孔。
上述液体引导装置具有回收从上述刮板流落的液体的液体积存部 分;排入上述液体积存部分所积存的液体的储存罐;以及将储存在上述 储存罐内的液体供给至上述小孔群的液体供给孔。
上述液体积存部分是设置在上述刮板下方的回收盘。 上述液体积存部分与上述刮板的固定部件形成一体。 上述液体积存部分形成在上述刮板的压板上。
上述液体积存部分与上述储存罐之间,以及上述液体供给孔与上述 储存罐之间设置有管道,通过上述管道将上述部分连接起来。
上述液体供给装置还具有通过上述液体供给孔将上述储存罐内的液 体供给至上述小孔群的泵。
上述液体引导装置,使液体滴落在与上述印版部件的内周面中与上 述刮板抵接的位置相比位于上述印版部件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一侧的印版 部件上。
上述刮板与上述印版部件上部的内周面抵接。 上述孔版滚筒设置在上述转动件的下方。
上述液体供给装置还具有检测未通过上述刮板供给至上述印版部件 的小孔群而剩余下来的液体的传感器,和向上述印版部件的内周面供给 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上述液体供给装置对应于上述传感器的检测输出 而受到控制。
上述引导槽形成在将上述刮板支承在固定部件(32)上的刮板压板上。
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液体供给装置,能通过液体引导装置把剩余的 液体可靠且足量地供给至印版部件的小孔群,由此可避免印刷不均等现 象的发生,从而可防止纸张浪费的增大。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图1B是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凹版印刷机的示意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图4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图4B是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图5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图5B是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图6B是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21橡皮辊
22转动网版
29a、29b 油墨引导器
30小孔群
31中空滚筒
32固定杆
32a液体积存部分
33刮板压板
33a液体积存部分
35刮板
36引导槽
37储存罐
40堤堰
41引导通道
42回收盘
42a油墨排出孔
43油墨排出孔
44管道
45油墨供给管
45a油墨供给孔
46油墨回收泵
47管道
48油墨供给泵
49背板
50转动网版
51压版滚筒
W纸张
Wa巻筒纸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液体供给装置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A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图1B是 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凹版印刷机的示意结构图。
如图2所示,在装载了纸张(液体被供给件)W的供纸装置10上, 连接有挡板11,以接受该供纸装置IO的抽吸机构从上层开始逐张送出的 纸张W。在挡板11上,设有夹住该挡板11上的纸张W并使其摇动的摇 动装置12。
上述摇动装置12通过过渡滚筒13连接着压版滚筒14,压版滚筒14 在圆周方向上以相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图示例子中是三个)夹爪(装置) 14a。在过渡滚筒13上设有与上述压版滚筒14的上述夹爪同样的夹爪(装 置),以便将从摇动装置12递过来的纸张W传递到压版滚筒14的夹爪上去。
沿圆周方向可以安装多块凹版的印版滚筒15,与上述压版滚筒14 对接。上述印版滚筒15的上述凹版,与沿圆周方向可安装多块橡胶制橡 皮布的油墨收集滚筒16对接。而多个(图示例子中是四个)刮削滚筒17 在圆周方向上与油墨收集滚筒16对接。充填有印刷主图案的普通油墨的 油墨罐20,通过罐辊19和中间辊18分别与这些刮削滚筒17对接。
此外,内部填充有印刷防伪图案的OVI (Optical Variable Ink)等特
殊油墨(液体)的转动网版(孔版滚筒)22,通过橡胶辊(转动件)21 与上述印版滚筒15对接。
如图1A和图1B所示,上述转动网版22采用对应于图像刻蚀有小 孔群30的薄网版(印版部件采用不锈钢、镍等制成)做成圆筒状的中 空滚筒31,其内部设置有经刮板压板33通过螺栓34连接在支承在未图 示的架子上的固定杆(固定部件)32上的刮板(也称作刮刀刃)35,由 此中空滚筒31可转动地支承在架子上。另外,在图1B中,小孔群30通 过圆来表示。因此,在中空滚筒31上,小孔群30对应于图案形成部分 形成在多个部位上。
此外,在使该中空滚筒31转动的同时,通过刮板35将供给至中空 滚筒31内部的特殊油墨(图1A和图1B中用阴影线表示)从中空滚筒 31的上述小孔群30输送出去,由此通过上述橡皮辊21的橡皮布的未图 示的印刷图案(液体接受面),将特殊油墨供给到印版滚筒15的凹版上。 即,转动网版22每次都能以规定图案直接输送出一定量的特殊油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后述的液体引导装置,还能把在上述刮 板35,和与中空滚筒31中与该刮板35抵接的部位相比位于上述转动网 版22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一侧的中空滚筒31的部位之间的剩余的特殊油 墨,供给至和与上述转动网版22的上述橡皮辊21相对的位置相比位于 转动方向的上游一侧所形成的中空滚筒31的小孔群30。
作为上述液体引导装置,是在上述刮板压板33的上表面,沿着上述 转动网版22的滚筒轴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的多条引导槽36。形成这些引 导槽36的位置,沿着上述转动网版22的滚筒轴方向,与上述中空滚筒 31上的小孔群30的位置相对应。
此外,当需要时,储存在储存罐37中的特殊油墨,可仅以所需的量 通过泵38供给至中空滚筒31的内部。在图示例子中,泵38根据液面传 感器39的检测信号而启动,并通过未图示的控制器进行驱动控制。另外, 图1A和图1B中的29a、 29b是固定设置在固定杆32上的防止刮板产生
横向泄漏的油墨引导器。
按照这种结构,从供纸装置IO逐张输送到挡板11上的纸张W, 一
方面从摇动装置12经过过渡滚筒13被传递到压版滚筒14的夹爪14a上, 另一方面,由于来自油墨罐20内的普通油墨,通过罐辊19和中间辊18 被分别供给到刮削滚筒17上之后,又被分别供给到油墨收集滚筒16,然 后一并供给到印版滚筒15的凹版上,与此同时,特殊油墨从转动网版22 内经橡皮滚筒21逐次以一定的图案并以一定的量直接供给到印版滚筒15 的凹版上。在用擦拭辊23除去这些油墨的剩余部分之后,便对传送到压 版滚筒14上的纸张W进行转印印刷,然后通过排纸链26经排纸滚筒25 将纸张W运送出去。
此时,在转动网版22中,从上述刮板35流落下来的剩余的特殊油 墨,便可通过引导槽36可靠而足量地流下并供给到中空滚筒31的小孔 群30中。
这样,事先就能避免因为供给至中空滚筒31的小孔群30所构成的 图案形成部分的油墨不足而引起的印刷不均现象的发生,从而防止了纸 张浪费的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在上述刮板压板33的上表面形成引导槽36, 但也可以在刮板压板33的下表面形成引导槽36。此外,也可以另外制作 带有引导槽的部件,然后把它附设在刮板压板33上。
第二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这个实施例,是在作为液体引导装置的刮板压板33的上表面(下表 面也可以)上,沿着转动网版22的滚筒轴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多个堤堰 40,并且将相邻的堤堰40之间的空隙作为特殊油墨的引导通道41,以代 替第一实施例中的引导槽36的例子。
这个实施例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作用与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4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图4B是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这个实施例,是将回收从作为液体引导装置的刮板35掉落下来的特
殊油墨的回收盘(积存液体的部分)42,设置在刮板35的下方,并且在 回收盘42的底壁部分开设多个与中空滚筒31的小孔群30相对应的油墨 排出孔(液体排除孔)42a,以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引导槽36的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液面传感器39设置在回收盘42的内部。
这个实施例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作用与效果。
第四实施例
图5A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图5B是 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这个实施例,使剖面呈半圆状的液体积存部分32a与刮板35的固定 杆32形成一体,同时通过管道44将开在上述液体积存部分32a的一个 端部上的油墨排出孔43与储存罐37连接,以便通过设置在转动网版22 内的油墨供给管(液体分配供给管)45将特殊油墨从该储存罐37供给至 中空滚筒31的小孔群30,来代替实施例3的回收盘42。
在这种情况下,在油墨供给管45上开设了多个与中空滚筒31上的 多个小孔群30相对应的油墨供给孔(液体供给孔)45a。此外,剖面呈 半圆状的液体积存部分32a的底壁部分朝着油墨排出孔43向下方倾斜。 另外,在连接油墨排出孔43与储存罐37的管道44的途中安装了油墨回 收泵46,在连接储存罐37与油墨供给管45的管道47的途中安装了油墨 供给泵48。
采用这个实施例,除了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作用和效果之外, 由于不是将从刮板35上流到液体积存部分32a的特殊油墨直接供给到中 空滚筒31的小孔群30,而是暂时回收到储存罐37中,因而具有能有效 地应用在需要不断地使用一定性质的油墨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优点。艮P, 在油墨的浓度、粘度和温度等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就可以把能适应这个 目的的装置设置在储存罐37中。
第五实施例
图6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图6B是
转动网版的内部结构图。
这个实施例是使刮板压板33上的油墨引导板29a、 29b和背板49形 成一体而构成液体积存部分33a,以代替实施例4中的液体积存部分32a, 其它各部分与实施例3的结构相同。
这个实施例也能获得与第四实施例同样的作用与效果。
第六实施例
图7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这个实施例是将以往结构的转动网版50对接在第一实施例(第二 第五实施例也可以)的转动网版22的上方,以使本发明从适用于单张纸 的印刷机改变为适用于巻筒纸的轮转印刷机,是一种对巻筒纸Wa的两面 进行转动网版印刷的例子。
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转动网版22来说,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第 二 第五实施例)同样的作用与效果。
第七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这个实施例是把以往结构的转动网版50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压版滚筒 51的其中一方的上方并予以对接,而在上述两个相邻的压筒51的另一方 的下方设置第一实施例(第二 第五实施例也可以)的转动网版22并予 以对接,由此可与第六实施例一样,是一种对巻筒纸Wa的两面进行转动 网版印刷的例子。
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转动网版22来说,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第 二 第五实施例)同样的作用与效果。
第八实施例
图9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转动网版印刷部分的放大图。
这个实施例是把第一实施例(第二 第七实施例也可以)的转动网 版印刷部分,从适用于单张纸的印刷机改变为适用于巻筒纸的轮转印刷机的例子(参见图9中的巻筒纸Wa)。
在这个实施例中,对于转动网版22来说,也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第 二 第七实施例)同样的作用与效果。
另外,本发明并不是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 明的发明构思的范围内,能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各实 施例中,所公开的是用油墨作为液体来进行印刷的例子,但也适用于使 用清漆进行涂敷的情况。此外,本发明并不是只限于应用在印刷机上, 也可以应用在具有孔版滚筒的其它液体供给装置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具有孔版滚筒(22),由在圆周面上形成有用于供给液体的小孔群(30)且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的印版部件(31)和与该印版部件的内周面抵接的刮板(35)所构成;转动件(21、50、51),与上述印版部件中抵接上述刮板位置的外周面相对且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通过上述刮板经上述印版部件上的小孔群供给有上述印版部件的内部所储存的液体的液体被供给件(W);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液体引导装置(36、40、41、42、42a、32、32a、43、44、46、37、48、47、45、45a、33a),将未通过上述刮板供给到上述印版部件的小孔群而剩余下来的液体,引导到上述印版部件的小孔群。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 装置收集未对应于上述小孔群(30)的液体,将其引导到与该小孔群相 对应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 装置不将上述液体引导到与小孔群(30)不相对应的位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印版部件 (31)具有多个上述小孔群(30),这些小孔群沿着孔版滚筒的滚筒轴方向以规定间隔设置,而且上述液体引导装置(36、 40、 41、 42、 42a、 32、 32a、 43、 44、 46、 37、 48、 47、 45、 45a、 33a)具有多个引导部分 (36、 41、 42a、 45a),这些引导部分朝向上述小孔群,并与其对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 装置设有多个在上述孔版滚筒的滚筒轴方向上互相隔开的引导槽(36)。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 装置引导通道(41),这些引导通道形成于上述孔版滚筒的滚筒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堤堰(40)之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 装置具有回收从上述刮板流落的液体的液体积存部分(42),和该液体 积存部分上形成的液体排出孔(42a)。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 装置具有回收从上述刮板流落的液体的液体积存部分(32a、 33a); 排入上述液体积存部分所积存的液体的储存罐(37);将储存在上述储 存罐内的液体供给至上述小孔群的液体供给孔(45a)。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积存 部分是设置在上述刮板下方的回收盘(42)。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积 存部分(32a)与上述刮板的固定部件(32)形成一体。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积 存部分(33a)形成在上述刮板的压板(33)上。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积 存部分(32a、 33a)与上述储存罐(37)之间,以及上述液体供给孔(45a) 与上述储存罐(37)之间设置有管道(44、 47),通过上述管道将上述 部分连接起来。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通过 上述液体供给孔将上述储存罐内的液体供给至上述小孔群的泵(48)。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 导装置,使液体滴落在与上述印版部件的内周面中与上述刮板抵接的位 置相比位于上述印版部件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印版部件上。
1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刮板(35) 与上述印版部件(31)上部的内周面抵接。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孔版滚 筒(22)设置在上述转动件(21、 50、 51)的下方。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 未通过上述刮板(35)供给至上述印版部件的小孔群而剩余下来的液体 的传感器(39),和向上述印版部件的内周面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37、 38),上述液体供给装置对应于上述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而受到控 制。
1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槽 (36)形成在将上述刮板(35)支承在固定部件(32)上的刮板压板(33)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向印版部件上的小孔群连续供给足量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本发明的液体供给装置具有转动网版(22),由在圆周面上形成有用于供给特殊油墨的小孔群(30)且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的中空滚筒(31),和与该中空滚筒的内周面抵接的刮板(35)所构成;橡皮辊(21),与中空滚筒中抵接刮板位置的外周面相对且转动自如地受到支承;通过刮板经中空滚筒的小孔群供给有上述中空滚筒内部所储存的特殊油墨的纸张(W),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特殊油墨引导装置,如引导槽(36)等,将未通过上述刮板供给至纸张而剩余下来的特殊油墨引导到中空滚筒的小孔群中。
文档编号B41F11/00GK101168316SQ20071016318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3日
发明者小室惠佐夫, 日下明广 申请人:小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