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吸附装置、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21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吸附装置、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吸附装置及使用了其的输送装置、使用了这些的图像形 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吸附记录介质等片的装置,知道有利用负压产生机构吸引片的单 面的装置。此外,知道有利用了静电力的装置、利用了通过磁铁等按压片 的方法的装置。
通过负压产生机构吸引片的装置在静电引起的对电部件的影响少的 方面、由于片的单面不存在磁铁等,因此,能够将片的单面的大致整个区 域利用于印刷等的方面等优越。
知道有在形成有多个空气孔的支撑板上,使具有形成有多个空气孔的 有孔吸附面的有孔带移动,利用负压产生机构经由形成于支撑板的空气孔 进行吸引,在有孔吸附面固定记录介质的吸附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若关于多个空气孔全部时常进行吸引,则在有孔吸附面上的记录介质 的大小变化的情况下,由记录介质覆盖的空气孔、和未覆盖的空气孔的比 率变化,得不到稳定的吸附效果,或产生空气流,噪音增大。因此,在有 孔带上预先配设对应于记录介质的大小的多个有孔吸附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07640号说明书(4页 5页、图3) 在记录介质的大小不对应于预先配设的有孔吸附面的情况下,或记录 介质倾斜而从有孔吸附面偏离的情况下,得不到稳定的吸附效果,或产生 空气流,增大噪音。另外,向负压产生机构的负荷变化,需要过剩的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一部分而做成的,通过以下的方式或 适用例来实现。
一种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片吸附面;吸引孔,其设置于 所述片吸附面;流路切换机构,其根据覆盖所述吸引孔的片的有无,切换 与所述吸引孔连通的连通流路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 流路剖面积比所述第一状态小,且不闭塞所述连通流路的状态。
根据该适用例可知,连通于未被片覆盖的吸引孔的连通流路的流路剖 面积与连通于被片覆盖的吸引孔的连通流路的流路剖面积的大小相比变 小。另外,流路切换机构根据覆盖吸引孔的片的有无来选择流路剖面积, 因此,未被片覆盖的吸引孔处的气体的流动变少。另一方面,在被片覆盖 的吸引孔中,连通流路未被闭塞,因此,气体的流动几乎不发生,吸引的 负荷的变动少。从而,无论吸附的片的大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 力,得到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噪音及吸引的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 片吸附装置。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备第一静 压单元,其与所述吸引孔连通;第二静压单元,其与所述第一静压单元连 通;阀,其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压差,部分地 开闭所述第一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之间的所述连通流路。
在该适用例中,在吸引孔未被片覆盖时,接近于大气压的第一静压单 元内的压力变得大于吸引的第二静压单元内的压力。由于部分地开闭连通 流路的阀,第一静压单元和第二静压单元之间的气体的流路剖面积变小, 因此,从吸引孔流入的气体的流动变小。另--方面,在吸引孔被片覆盖时, 从吸引孔流入的气体的流动变小。另一方面,在吸引孔被片覆盖时,来自 吸引孔的气体的流动被大致遮断,因此,第一静压单元内及第二静压单元 内的压力成为大致相同的负压,吸附片。从而,主要吸引被片覆盖的吸引 孔,无论吸附的片的大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力,得到空气的流 动引起的噪音及吸引的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片吸附装置。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流路具有第一流路部、 和第二流路部,所述阀开闭所述第一流路部。
在该适用例中,阀开闭第一流路部,因此,连通流路在第二流路部连 通。从而,即使关闭阀的状态下,也容易通过第二流路部调节连通流路内 的阀两侧处的压力。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具有在所述第一静压单 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之间设置的隔膜。
在该适用例中,阀通过隔膜部分地开放第一静压单元和第二静压单元 的连通流路,因此,以简单的结构构成流路切换机构。从而,流路切换机 构变得小型、薄型,得到小型、薄型片吸附装置。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备第一板 状部件,其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一静压单元的贯通部;第二板状部件,其形
成有构成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贯通部;第三板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
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之间,且形成有所述隔膜。
在该适用例中,流路切换机构由通过板状部件的层叠来形成的简单的 结构构成,因此,在选择被片覆盖的吸引孔时,不需要来自外部的电力。 从而,得到降低了消耗电力的片吸附装置。另外,通过层叠结构构成流路 切换机构,因此,流路切换机构变得小型、薄型,得到小型、薄型片吸附 装置。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通过在至少一个方向上 被双支撑的支撑部,在与至少所述一个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双支撑于 所述第三板状部件的基体。
在该适用例中,阀具有所谓的万向接头结构,因此,在隔膜移动时, 隔膜相对于气体的流动倾斜的情况少。从而,通过隔膜再现性良好地控制 气体的流动,得到可靠地选择被片覆盖的吸引孔的片吸附装置。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具有用于在所述第二
状态下贯通所述第一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贯通孔。 在该适用例中,通过变化贯通孔的大小,调节气体的流动引起的隔膜
的作用,选择对应于片未覆盖吸引孔时和覆盖时的适当的隔膜的作用。从 而,得到可靠地选择被片覆盖的吸引孔的片吸附装置。 [适用例8]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备第一板 状部件,其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一静压单元的贯通部;第二板状部件,其形 成有构成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贯通部;第三板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 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之间,且形成有所述隔膜;第四板状部件, 其夹持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三板状部件之间,该第四板状部件 形成有构成所述阀的阀盒的贯通部。
在该适用例中,不是将基材加工而形成阀盒,而是层叠形成有贯通部 的板状部件来形成,因此,提高形状精度,还降低成本。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具有在所第一静压单元、 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之间能够变位地配置的阀体,该阀体通过施力部件的 施与力时常将所述连通流路向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方向施力,并且,在所 述第一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压差超过所述施力部件的施与力 的情况下,克服该施与力,使所述连通流路向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方向变 位。
在该适用例中,通过根据第一静压单元和第二静压单元的压差来使被 施力部件施力的阀体,变化连通流路的流路剖面积。因此,以简单的结构 构成流路切换机构。即,在吸引孔未被片覆盖时,接近于大气压的第一静 压单元内的压力变为比吸引的第一静压单元内的压力大。因此,在第一静 压单元和第二静压单元的压差超过施力部件的施与力时,阀体克服施力部 件的施与力而向成为连通流路的流路剖面积变小的第二状态的方向变位, 减少从吸引孔流入的气体的流动。另-- 方面,在吸引孔被片覆盖时,大致 遮断从吸引孔流向第一静压单元内的气体的流动,因此,第一静压单元和 第二静压单元的压力变得大致相等。因此,施力部件的施与力变得大于作 用于阀体的负压力,基于该施与力,阀体向增大连通流路的流路剖面积的 方向变位。从而,能够抑制来自未被片覆盖的吸引孔的吸引,并且,能够 向片适当地赋予吸引力。
在上述片吸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具有阀座,该阀座使克服 所述施力部件的施与力,并将所述连通流路向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方向进 行了变位的所述阀体落位,在所述阀体及所述阀座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连 通部,该连通部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使所述第--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 压单元连通。
在该适用例中,通过在阔体及阀座中的至少一方形成连通部,即使在 阀体向成为减小连通流路的流路剖面积的第二状态的方向变位的情况下, 也经由连通部使第一静压单元和第二静压单元连通。从而,以简单的结构 构成流路切换机构。
一种输送装置,其将片吸附于片吸附面而输送,其特征在于,具备 所述片吸附面的移动机构;所述的片吸附装置。
根据该适用例可知,具备上述片吸附装置,因此,无论吸附的片的大 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力,得到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噪音及吸引的 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输送装置。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片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的 片吸附装置、或所述的输送装置。
根据该适用例可知,具备上述片吸附装置或输送装置,因此无论吸附 的片的大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力,得到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噪音 及吸引的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在不使用输送装置的使用辊纸的大型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 也在片吸附装置直接吸附辊纸的同时输送,由此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方框图。
图2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局部立体图。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4是片吸附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5是从片吸附面侧观察的带及带支撑板的立体图。
图6是阔的放大图。
图7是片吸附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流路切换机构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静压控制部的概略剖面图。
图11是变形例1的流路切换机构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12是变形例2的流路切换机构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13 (a)是从上方观察的变形例3的阀体的立体图,(b)是从下方 观察的所述阀体的立体图。
图14 (a)是从上方观察的变形例4的阀体的立体图,(b)是从下方 观察的所述阀体的立体图。
图15 (a)是从上方观察的变形例5的阀体的立体图,(b)是从下方 观察的所述阀体的立体图。
图中IO —液体喷射头;ll一墨液;20、 85 —输送装置;30、 66、 80 一片吸附装置;40 —作为移动机构的带;41、 612—片吸附面;42、 613 — 吸引孔;50 —风扇;61、 68 —作为第一板状部件的带支撑板;62、 75 —作 为第三板状部件的阀板;63 —作为第四板状部件的间隔物板;64、 69 —作 为第二板状部件的主体;762、 810、 820、 830—阀体;70、 73、 74 —流路 切换机构;71—作为移动机构的送纸辊;72 —作为移动机构的纸巻取辊; 100、 200—图像形成装置;600 —连通流路;611、 682 —第一静压单元; 76、 620—阀;621、 750 —隔膜;622 —支撑部;623 —第一臂;624 —第二 臂;625 —贯通孔;630 —作为阀盒的贯通部;640、 691—第二静压单元; 684—抵接面;685 —阀座;764 —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686—作为连通部 的连通孔;812 —作为连通部的凹条;821—作为连通部的贯通孔;S —作 为片的记录介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结构方框图。 从作为外部装置的计算机300接受印刷数据的图像形成装置100通过
控制器90控制输送装置20及液体喷射头10,在作为片的记录介质S形成 图像。另外,由检测器组110监视图像形成装置100内的状况,基于该检 测结果,控制器90控制输送装置20及液体喷射头10。
控制器90是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的控制单元。接口部 (I/F) 91用于在计算机300和图像形成装置100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 收。CPU92是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0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 储器93用于确保储存CPU92的程序的区域或作业区域等。CPU92按照储 存于存储器93的程序,利用单元控制电路94控制输送装置20及液体喷 射头10。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局部立体图。另外,图 3中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剖面图。
在图2中,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多个液体喷射头10和输送装置20。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IOO是所谓的称为行式打印机的装置,是喷射 墨液,形成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图2中,没有描绘所有液体喷射 头10。
图2中用白色箭头示出了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记录介质S利用输 送装置20来输送。
在图2中,液体喷射头10配置于与利用输送装置20输送的记录介质 S的单面对置的位置。还有,液体喷射头10在与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 正交的方向上形成行而排列四行。四行中两行构成一组, 一组的两行的间 隔配置为狭窄,两组的间隔配置为宽阔。
另外, 一组的两行液体喷射头10的配置如下所述,即 一行相对于 另一行沿与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错卡而排列,配置成所谓 的交错状。
在图3中,输送装置20具备供给辊21、门辊(gate roll) 22、压纸 辊23、和驱动辊24。图中,用实线箭头表示辊的旋转方向。
记录介质S通过供给辊21送入输送装置20中。其次,记录介质S通 过门辊22及压纸辊23送到片吸附装置30。
记录介质S吸附于片吸附装置30,通过输送装置20输送到从液体喷 射头IO喷出墨液11的位置。
片吸附装置30具备作为移动机构的带40、作为吸引机构的风扇50、 静压控制部60。在带40和风扇50之间配置有静压控制部60。
带40架设在相互间隔地配置的驱动辊24及从动辊25、 26,设置为能 够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在图2及图3中,带40的单面是片吸附面41,在片吸附面41形成有 多个吸引孔42。在带40配置有吸引孔42在带40的输送方向上形成列。 相邻的列的吸引孔42在输送方向上错开而配置,设置为所谓的交错状。 吸引孔42设置在带40的片吸附面41的大致整个区域上。
记录介质S吸附于片吸附面41,通过带40被输送。
以下,对片吸附装置30详细说明。
图4是片吸附装置3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中也一同示出记录介质S。 片吸附装置30具备带40、风扇50、和静压控制部60。 静压控制部60配置于带40和风扇50之间,控制各吸引孔42的吸弓l 。 带40可以使用树脂薄膜,但优选具有柔软性但伸縮性小的薄膜。 风扇50的旋转叶片通过马达来驱动,产生负压。图4中的白色箭头
表示排气方向。作为负压产生机构,除了风扇50之外,使用活塞型负压
产生机构也可。
静压控制部60具备作为第一板状部件的带支撑板61、作为第三板 状部件的阀板62、间隔物板63、作为第二板状部件的主体64、和密闭板 65。
带支撑板61、阀板62。间隔物板63、主体64、密闭板65从带40侧 朝向风扇50侧依次层叠。
图5中示出了从片吸附面41侧观察的带40及带支撑板61的立体图。
用白色箭头表示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
在带支撑板61上,对应于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吸引孔42的列, 以交错状形成有多个槽610。槽610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上细长地形 成。槽610的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形成为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 向的排成列的两个吸引孔42的间隔程度,以在带40的移动的同时,吸引
孔42移动的情况下,吸引孔42的任意一个卡在槽610上。
从而,形成于带40的吸引孔42即使在带40沿输送方向移动的情况
下,也卡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槽610的任意一个。
在槽610的底部形成有作为第一静压单元611的贯通部(孔) 一个。
该贯通部可以为多个,位于槽610的底部的任意位置也可。
带支撑板61优选使用难以变形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金属、树脂
在图4中,在阀板62上,对应于第一静压单元611的位置,形成有 多个阀620。图6表示一个阀620的放大图。
图6中,阀620具备隔膜621、支撑部622、第一臂623、及第二臂
624。
隔膜621通过在一个方向上形成的两个第一臂623双支撑于环状支撑 部622。支撑部622通过在与第一臂623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两个第二臂 624,在阀板62双支撑于成为阀620的外侧区域的基体。这样,阀620具 有使位于直线上地形成的一对第一臂623和第二臂624的自中心的距离 不同而支撑隔膜621,在第一臂623和第二臂624的厚度方向上能够变位 的所谓的万向接头结构。
隔膜621的形状为圆盘状,贯通孔625形成于中心。
在支撑部622和阀板62的基体之间形成有间隙626,在支撑部622和 隔膜621之间形成有间隙627。
阀板62及阀620可以通过金属的蚀刻或冲裁、树脂的成形或冲裁来 形成。
在图4中,在作为第四板状部件的间隔物板63上,对应于阀620,形 成有多个作为阀盒的贯通部630。贯通部630的开口部的大小为阀620程 度的大小。
在主体64上,对应于隔膜621,形成有多个作为第二静压单元640的 贯通部(孔)。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开口部的大形成为比隔膜621小。 另外,多个第二静压单元640通过流路641分别连通。 在密闭板65上,对应于风扇50的吸入口 51,形成有孔650。风扇50 的吸入口 51通过孔650与流路641连通。从而,第二静压单元640与风
扇50连通。
图7中示出了片吸附装置30的局部剖面图。
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孔的中心、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孔的中心、和阀 620的中心配置成位于单点划线所示的轴上。第一静压单元611和第二静 压单元640经由阀620连通而构成连通流路600。连通流路600由虚线箭 头表示。
在此,通过第一静压单元611、阀620、贯通部630、和第二静压单元 640构成切换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流路切换机构70。
以下,详细说明流路切换机构70中的阀620的作用、以及连通流路 6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图8中示出了流路切换机构70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中箭头表示用 风扇50吸引的情况下的气体的流路。
在阀620中,支撑部622和阀板62之间的间隙626、及支撑部622和 隔膜621之间的间隙627构成第一流路部,贯通孔625构成第二流路部。
实线箭头表示气体流过第二流路部的样子,双点划线箭头表示流过第 一流路部的样子。
在图7及图8中,在带40的吸引孔42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从吸引 孔42的气体的流入少。另外,第一静压单元611和第二静压单元640通 过贯通孔625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来自吸引孔42的气体的流入产 生的压力补偿小,因此,第一静压单元611内的压力、和第二静压单元640 内的压力之间不产生大的差异。从而,气体的流动引起的力并不施加于隔 膜621。
隔膜621停止在风扇50的吸引力和贯通孔625的大小等引起的施加 于隔膜621的力、和图6所示的第一臂623及第二臂624的弹簧力引起的 恢复力平衡的位置621A。另外,支撑部622停止在由虚线表示的位置 622A。在此,若支撑部622的宽度宽,则隔膜621难以响应。
气体流过第一流路部(通过间隙626及间隙627的路径)、和第二流 路部(通过贯通孔625的路径)。该状态为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在 带40的吸引孔42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第一静压单元611内的压力接 近于大气压。另一方面,通过风扇50吸引的第二静压单元640内的压力
成为负压。从而,气体流动为,将隔膜621向第二静压单元640的方向推压。
隔膜621克服图6所示的第一臂623及第二臂624的弹簧力而在贯通 部630中移动,在虚线所示的位置621B堵塞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幵口部。 另外,支撑部622停止在由虚线所示的位置622B。
气体流过第二流路部。该状态为连通流路600的第二状态。
第二状态是流路剖面积比第一状态小,连通流路600没有被第二流路 部闭塞的状态。从而,吸引孔42没有被记录介质S覆盖,连通流路600 处于第二状态时,也从吸引孔42吸引少许。
若该状态向利用记录介质S覆盖吸引孔42的状态转移,则由于来自 吸引孔42的气体的流入降低,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压力降低,隔膜621 移动至由622A所示的位置。
在此,考虑在隔膜621没有贯通孔625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吸引孔 42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状态是隔膜621位于位置621B,连通流路600 完全被闭塞的状态。
若在该状态下连通流路600 —旦闭塞,则即使之后吸引孔42被记录 介质S覆盖,也完全不进行自的吸引孔42的吸引,不吸附记录介质S。 即,第一静压单元611内为大气压的状态,第二静压单元640通过风扇50 成为负压状态。
这样,在第二状态下形成为没有完全闭塞连通流路600的结构的原因 是通过覆盖吸引孔42的记录介质S的有无,变动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压 力。
若形成贯通孔625,则第一静压单元611内的压力根据覆盖吸引孔42 的记录介质S的有无而变动。
还有,贯通孔625设置于带支撑板61、阀板62、间隔物板63、和主 体64,使第一静压单元6U和第二静压单元640连通也可。
阀620具有万向接头结构,因此,隔膜621相对于形成有第二静压单 元640的主体64的面保持平行,在贯通部630中移动,可靠地堵塞第二 静压单元640的开口部。
在此,间隔物板63通过其厚度规定连通流路600从第一状态向第二 状态转移时的隔膜621的行程。为了将连通流路600可靠地切换为第二状 态,重要的是对于各隔膜621精度良好地规定该行程,因此,如本实施方 式所示,优选使用板部件的结构。
还有,作为与使用间隔物板63的结构不同的结构, 一体地成形于主 体64也可,但与本实施方式相比,难以在各隔膜621之间将行程均一地 规定。
贯通孔625的大小、风扇50的吸引力、吸引孔42的大小、第一静压 单元611的容量、贯通部630的大小、和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容量等适当 设计为,在吸引孔42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克服第一臂623及第二臂 624的弹簧力,堵塞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开口部。
若将贯通孔625的大小设计得大,则在吸引孔42未被记录介质S覆 盖的情况下(连通流路600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大量气体通过贯通孔 625从吸引孔42被吸引,因此,由风扇50产生的负压的损失(loss)变大。 相反,若将贯通孔625的大小设计得小,则对应于覆盖吸引孔42的记录 介质S的有无的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压力变化花费时间,因此,降低隔膜 621的响应性。贯通孔625的大小鉴于这样的情况,优选适当设定。
另外,第一静压单元611及槽610的容积越小,对应于覆盖吸引孔42 的记录介质S的有无的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压力变化越迅速引起,因此, 隔膜621的响应性变好。
作为流路切换机构70,除了使用隔膜621的机构之外,也可以为通过 传感器等感知吸引孔42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情况,并驱动按吸引孔42每 一个设置的小的风扇而选择的机构。另外,也可以通过传感器等感知吸引 孔42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情况,使用遮蔽器和遮蔽器的驱动装置或电磁 隔膜,选择吸引孔42。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可知,具有以下的效果。 (1)与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连通的连通流路600的流路 剖面积与连通于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的连通流路600的流路剖 面积的大小相比变小。即,流路切换机构70对应于覆盖吸引孔42的记录 介质S的有无来适当选择流路剖面积。因此,能够相对减小未被记录介质 S覆盖的吸引孔42处的气体的流动。从而,无论吸附的记录介质S的大
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力,能够得到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噪音及吸 引的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片吸附装置30、输送装置20、图像
形成装置100。
(2) 在吸引孔42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接近于大气压的第一静压 单元611内的压力比被吸引的第二静压单元640内的压力大。此时,由于 部分地开闭连通流路600的阀620,第一静压单元611和第二静压单元640 之间的气体的流路剖面积变小,因此,能够减小从吸引孔42流入的气体 的流动。从而,主要吸引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无论吸附的记录 介质S的大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力,能够得到空气的流动引起 的噪音及吸引的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片吸附装置30、输送装置 20、图像形成装置100。
在通过记录介质S覆盖吸引孔42的状态下,连通流路600未被闭塞。 因此,根据覆盖吸引孔42的记录介质S的有无,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压 力变动,能够适当变化隔膜621的位置。
(3) 阀620开闭作为第一流路部的间隙626及间隙627,因此,连通 流路600通过作为第二流路部的一部分的贯通孔625连通。在阀620关闭 的状态下,也通过贯通孔625,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连通流路600内的阀 620两侧处的压力调节。
(4) 阀620通过隔膜621部分地开放第一静压单元611和第二静压 单元640的连通流路600,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构成流路切换机构70。 从而,流路切换机构70变得小型、薄型,能够得到小型、薄型的片吸附 装置30、输送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IOO。
(5) 流路切换机构70由层叠了形成有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带支撑板 61、阀板62、间隔物板63及形成有第二静压单元640的主体64的简单的 结构构成,因此,不需要来自外部的电力。从而,能够得到降低消耗电力 的片吸附装置30、输送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IOO。另外,流路切换机构 70由层叠结构构成,因此,能够使流路切换机构70小型、薄型,能够得 到小型、薄型的片吸附装置30、输送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IOO。
(6) 阀620具有所谓的万向接头结构,因此,隔膜621在作为阀盒 的贯通部630中移动时,能够减少隔膜621相对于气体的流动倾斜的程度。
从而,再现性良好地通过隔膜62控制气体的流动,能够得到能够可靠地
选择由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的片吸附装置30、输送装置20、图像 形成装置100。
(7) 层叠形成有贯通部630的间隔物板63而形成,因此,与将阀盒 作为基材加工而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形状的精度,还能够降低成本。
(8) 通过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抑制吸引,因此,能够抑 制记录介质S的外缘附近处的空气的流动,能够得到抑制了从液体喷射头 10喷射的墨液11的飞行弯曲的图像形成装置100。
(9) 在由记录介质S覆盖时,第一静压单元611和第二静压单元640 内成为负压即可,因此,不仅可以使用风量型风扇,而且还可以使用活塞 型泵。
(10) 通过改变贯通孔625的大小、支撑部622的宽度、间隙626、 627的大小,能够确定隔膜621的停止的位置及响应性。
(11) 在风扇50的驱动时,带40抑制来自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 引孔42的吸引,另一方面,对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赋予大的吸 引力。因此,带40在载置记录介质S而输送时,在风扇50与多个吸引孔 42连通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输送方向上对记录介质S的前端及后端赋予适 当的吸附力。即,能够对载置于带40而输送的记录介质S,向其输送方向 的前端至后端为止的整体适当赋予吸附力,能够将记录介质S稳定地支撑 于带40的表面上的同时输送。另外,在使用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 的尺寸与其他记录介质S不相同的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或使用一片记录介 质S的宽度在中途变化的记录介质S的情况下,也根据吸引孔42上的记 录介质S的有无,变化连通流路的剖面积,因此,通过仅对被记录介质S 覆盖的吸引孔42赋予大的吸引力,能够在吸附包括记录介质S的端部的 整个面的状态下稳定地输送。
(第二实施方式)
图9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概略剖面图。本实施 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00连续于作为辊纸的记录介质S而印刷。与第一实 施方式不相同的点在于带40未包含于输送装置85中这一点。
在图9中,输送装置85具备送纸辊71、纸巻取辊72、和片吸附装
置80。
记录介质S吸附于片吸附面612的同时,从送纸辊71向纸巻取辊72 被输送。片吸附装置80具备作为吸引机构的风扇50、和静压控制部60。
在本实施方式的片吸附装置80中,片吸附面612成为第一实施方式 的图5、图7及图8所示的带支撑板61的设置有槽610的面。从而,记录 介质S直接吸附于设置有槽610的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图7所示的带 40形成的吸引孔42,作为第一静压单元611的孔还作为吸引孔613发挥 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设置图5、图7及图8所示的槽610也可。在这 种情况下,记录介质S覆盖吸引孔613。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知,具有以下的效果。 (12)在使用辊纸的大型图像形成装置20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 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还有,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 上述以外的各种变更。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片吸附装置66的概 略剖面图。图中,箭头表示用风扇50吸引的情况下的气体的流路。另外, 白色箭头表示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片吸附装 置66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具体来说,配置于片吸附装置66 中的带40和风扇50之间的静压控制部67控制各吸引孔42的吸引状态, 因此,切换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如图10所示,片吸附装置66具备作为第一板状部件的带支撑板68, 其能够经由带40支撑载置于带40上的记录介质S;作为第二板状部件的 主体69;密闭板65。还有,带支撑板68、主体69、及密闭板65从上方 的带40侧朝向下方的风扇50侧依次层叠。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支撑板61相同地,在带支撑板68的上表面,对 应于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吸引孔42的列,交错状形成有多个槽681。 槽681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上细长地形成。槽681的记录介质S的输
送方向的长度形成为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的排成列的两个吸引孔42
的间隔程度,以在带40的移动的同时,吸引孔42移动的情况下,吸引孔 42的任意一个卡在槽681上。
还有,在该带支撑板68中的槽681的底部凹陷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第 一静压单元682,并且,在该第一静压单元682的底部形成有贯通带支撑 板68的下表面的贯通孔683。还有,该贯通孔683的成为第一静压单元 682侧的上侧的开口缘部分被倒角,由此形成为上侧扩径的具有圆锥面状 抵接面684的阀座685。
另外,在带支撑板68的下表面从贯通孔683的附近位置形成有与贯 通孔683的轴线平行地朝向上方延伸后向水平方向弯曲而向第一静压单元 682的内侧面开口的作为连通部的连通孔686。还有,该连通孔686的直 径形成为小于在上侧开口缘部分形成有阀座685的贯通孔683 (即,流路 剖面积小)。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大径的贯通孔683构成连通流 路600的第一流路部,并且,利用小径的连通孔686构成连通流路600的 第二流路部。
另外,在主体69的上表面凹陷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第二静压单元691, 该第二静压单元691在记录介质S的输送方向上卡在两个第一静压单元 682上。还有,该两个第一静压单元682经由一端向各第一静压单元682 内开口的贯通孔683及连通孔686与第二静压单元691内连通。还有,第 二静压单元691的容积形成为大于第---静压单元682,在其底部形成有向 主体69的下表面贯通的贯通孔692。在主体69形成有多个这样的第二静 压单元691 ,各第二静压单元691经由与各自的贯通孔692连通的流路693 相互连通。
另外,密闭板65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密闭板65相同的结构,对应于 风扇50的吸入口 51而形成有孔650。还有,吸入口 51通过该孔650与主 体69的流路693连通,由此风扇50与各第二静压单元691连通。
进而,在主体69内的第二静压单元691内,与主体69—体地形成有 具有支撑孔694的支撑板695,以与上侧的各第一静压单元682的贯通孔 683对置。在该支撑孔694中能够滑动移动地插通构成阀76的圆柱状杆部 件761的下端侧。该杆部件761的上端位于第一静压单元682内,在该杆
部件761的上端一体地形成有能够与阀座685的抵接面684面接触的大致 圆锥梯形状阀体762。还有,该阀体762中的呈圆锥面状的抵接面763与 阀座685的抵接面684抵接,闭塞连通流路600的第一流路部。
另外,在支撑板695和阀体762之间插入安装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 764,阀76通过该弹簧764的施与力,将阀体762向增大连通流路600的 流路剖面积的方向施力。即,阀76时常形成为阀体762从阀座685远离 的开阀状态(第一阀状态)。在此,弹簧764的施与力是小于不被记录介 质S覆盖而成为大气压状态的第一静压单元682和利用风扇50吸引的第 二静压单元691的压差的力,且在第一静压单元682和第二静压单元691 的压力相同时,成为能够使阀体762从阀座685远离的大小。还有,在本 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静压单元682、第二静压单元691、阀76、及阀座 685,构成切换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流路切换机构70。
以下,详细说明流路切换机构70中的阀76的作用、以及连通流路600
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还有,图10所示的左右两个阀76通常通过弹簧764的施与力向阀体 762从阀座685远离的方向被施力,形成为开放了作为第一流路部的贯通 孔683的开阀状态(第-一阀状态)。还有,若在该状态下驱动风扇50,则 第二静压单元691内的压力由于风扇50的吸引力而成为负压,与大致大 气压的第一静压单元682内的压力的压差变得超过弹簧764的施与力。这 样,阀76成为其阀体762克服弹簧764的施与力而朝向落位于阀座685 的方向移动,闭锁作为第一流路部的贯通孔683的闭阀状态(第二阀状态) (参照图10中的左侧的阀76),连通流路600形成为第二状态。
其次,在该状态下,抑制载置记录介质S而输送的带40中的吸引孔 42中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伴随带40的移动而成为与第一静压单 元682对应的位置状态下,气体从外部经由所述吸引孔42流入第一静压 单元682内的情况。还有,气体从第一静压单元682内经由作为第二流路 部的连通孔686少量流入第二静压单元691内,第一静压单元682和第二 静压单元691的压差逐渐变小,最后变得小于弹簧764的施与力。这样, 阀76成为其阀体762通过弹簧764的施与力朝向从阀座685远离的方向 移动,开放了作为第一流路部的贯通孔683的开阀状态(第一阀状态)(参
照图10中的右侧的阀76),将连通流路600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移。 还有,从该状态下,载置记录介质S而输送的带40中的吸引孔42中 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的吸引孔42伴随带40的移动而成为与第一静压单元 682对应的位置状态下,气体从外部经由所述吸引孔42流入第一静压单元 682内的情况。这样,第一静压单元682内的压力成为接近于大气压的压 力,与成为负压的第二静压单元691内的压力的压差超过弹簧764的施与 力。这样,阀76成为其阀体762克服弹簧764的施与力而朝向落位于阀 座685的方向移动,闭锁了作为第一流路部的贯通孔683的闭阀状态(第 二阀状态)(参照图10中的左侧的阀76),将连通流路600从第一状态向 第二状态转移。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知,具有以下的效果。
(13) 不根据隔膜,而具备形成为能够相对于阀座685落位的阀体762、 和设置为将阀体762时常向从阀座685远离的方向施力的弹簧764而构成 阀76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构成流路切换机构70。
(14) 进而,在吸引驱动风扇50时成为负压室的第二静压单元691 不是层叠由弹簧钢构成的阀板、和由弹簧钢以外的材料构成的主体69而 密闭形成的结构。因此,例如,在为了促进对记录介质S喷射的墨液的干 燥而具备加热机构(例如,加热器或温风器)的情况下,也与热膨胀系数 与主体69不同的阀板以密闭形成第二静压单元691的方式层叠于主体69 的情况不同,不引起通过热传导引起的变形。从而,能够扩大构成静压控 制部67的带支撑板68或形成主体69的部件的选择宽度。
(15) 第一静压单元682和第二静压单元691的各容积形成如下,艮口 伴随风扇50的驱动而先成为负压的作为第一负压室的第二静压单元691 的容积大于后成为负压的作为第二负压室的第一静压单元682的容积。由 此,在连通流路600从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转移时,能够向记录介质S赋 予大的吸引力。因此,能够在输送方向上适当吸附记录介质S的前端。
(变形例1)
图11中示出了变形例1中的流路切换机构73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流路切换机构73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具体来说,代替
隔膜621 ,使用可动部700和弹簧730,切换图7所示的连通流路600的
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图11中,流路切换机构73具备第一静压单元611、可动部700、
弹簧730、贯通部630、第二静压单元640、和连通第一静压单元611及贯
通部630和第二静压单元640的贯通孔740。
可动部700具备隔板701和球体部702,并被弹簧730支撑。在隔板
701、和第一静压单元611及贯通部63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703。
以下,详细说明流路切换机构73中的可动部700的作用、及连通流
路6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图11中箭头表示用风扇50吸引的情况下的气体的流路。 在图11中,间隙703构成第一流路部,贯通孔740构成第二流路部。 实线箭头表示气体流过第二流路部的样子,两点划线箭头表示流过第
一流路部的样子。
在图11中,在带40的吸引孔42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从吸引孔42 的气体的流入少。另外,通过贯通孔740和间隙703,连通第一静压单元 611和第二静压单元640。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吸引孔42的气体的流入产 生的压力补偿小,因此,第一静压单元611内的压力和第二静压单元640 内的压力之间不产生大的差异。从而,气体的流动引起的力并不作用于可 动部700。
可动部700停止在风扇50的吸引力和作用于可动部700的力、和弹 簧730的弹簧力引起的恢复力平衡的两点划线所示的位置700A。
气体流过第一流路部和第二流路部。该状态为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
在带40的吸引孔42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第一静压单元611内的 压力接近于大气压。另一方面,利用风扇50吸引的第二静压单元640内 的压力成为负压。从而,气体流动为,将可动部700的隔板701向第二静 压单元640的方向推压。
可动部700克服弹簧730的弹簧力而在贯通部630中移动,球体部702 在由两点划线所示的位置700B堵塞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开口部。
气体流过第二流路部。该状态为连通流路600的第二状态。
(变形例2)
图12示出了变形例2中的流路切换机构74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具体 来说,隔膜750的形状不同。
流路切换机构74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图12中,隔膜750具有半球壳形状,通过悬臂支撑利用臂751固 定于阀板75。在隔膜750形成有贯通孔752。
以下,详细说明流路切换机构74中的隔膜750的作用、及图7所示 的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图12中箭头表示用风扇50吸引的情况下的气体的流路。
在图12中,悬臂支撑的隔膜750的没有悬臂支撑的一侧的间隙753 构成第一流路部,贯通孔752构成第二流路部。
实线箭头表示气体流过第二流路部的样子,两点划线箭头表示流过第 一流路部的样子。
在图12中,在带40的吸引孔42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从吸引孔42 的气体的流入少。另外,通过贯通孔752及间隙753,第一静压单元611 和第二静压单元640连通。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吸引孔42的气体的流入 产生的压力补偿小,因此,第一静压单元611内的压力和第二静压单元640 内的压力之间不产生大的差异。从而,气体的流动引起的力并不作用于隔 膜750。
隔膜750停止在风扇50的吸引力和作用于隔膜750的力、和臂751 的弹簧力引起的恢复力平衡的由两点划线所示的位置750A。
气体流过第一流路部和第二流路部。该状态为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
根据贯通孔752及间隙753的大小,确定这些的停止位置。
在带40的吸引孔42未被记录介质S覆盖时,第--静压单元611内的 压力接近于大气压。另一方面,利用风扇50吸引的第二静压单元640内 成为负压。从而,气体流动为,将隔膜750向第二静压单元640方向推压。
隔膜750克服臂751的弹簧力而在贯通部630中移动,在由两点划线 所示的位置750B堵塞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开口部。
气体流过第二流路部。该状态为连通流路600的第二状态。
通过与隔膜750对置的位置的阀板75的突出部756,能够确定间隙 753的宽度。该突出部756也可以没有。 (变形例3)
图!3 (a)、 (b)中示出了变形例3中的阀体810的立体图。 阀体810以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具体来说,通过形成于阀 体810中的圆锥面状抵接面811的凹条812形成在阀体810的抵接面811 和阀座685的抵接面684抵接时,连通第一静压单元682和第二静压单元 691的作为第二流路部的连通部。
因此,在阀体810从阀座685远离的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下,与 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地,阀体810和阀座685的间隙及贯通孔683成 为第一流路部,对记录介质S赋予吸引力。另一方面,在阀体810落位于 阀座685的连通流路600的第二状态下,阀体810的抵接面811与阀座685 的抵接面684抵接,通过凹条812和阀座685的抵接面684的间隙形成第 二流路部。
根据此可知,能够在主体69不形成连通孔686的情况下,以简单的 结构形成第二流路部。进而,利用两条凹条812形成两条第二流路部,因 此,即使在由于纸粉或干燥的墨液而导致一条凹条812堵塞的情况下,也 能够通过其他一条凹条812向第一状态的第一静压单元682传递负压。 (变形例4)
图14 (a)、 (b)中示出了变形例4中的阀体820的立体图。 阀体820以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具体来说,在阀体820的 中央部沿轴线方向形成贯通孔821,形成在阀体820的抵接面822和阀座 685的抵接面684抵接吋连通第一静压单元682和第二静压单元691的作
为第二流路部的连通部。
因此,在阀体820从阀座685远离的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下,与 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阀体820和阀座685的间隙及贯通孔683成为第一 流路部,对记录介质S赋予吸引力。另一方面,在阀体820落位于阀座685 的连通流路600的第二状态下,利用形成于阀体820的贯通孔821形成第 二流路部。
根据此可知,通过在阀体820的中央部形成的贯通孔821,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形成第二流路部。 (变形例5)
图15 (a)、 (b)中示出了变形例5中的阀体830的立体图。 阀体830以外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具体来说,代替连通孔686, 在阀体830的抵接面831的全部形成多个凸部832,形成在阀座685落位 于阀座685时连通第一静压单元682和第二静压单元691的作为第二流路 部的连通部。
因此,在阀体830从阀座685远离的连通流路600的第一状态下,与 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地,阀体830和阀座685的间隙及贯通孔683成为第一 流路部,对记录介质S赋予吸引力。另一方面,在阀体830落位于阀座685 的连通流路600的第二状态下,阀体830的凸部832与阀座685的抵接面 684抵接,通过阀体830的抵接面831和阀座685的抵接面684的间隙形 成第二流路部。
根据此可知,通过多个凸部832,在阀体830的抵接面831和阀座685 的抵接面684之间形成多个第二流路部。从而,即使在由于纸粉或干燥的 墨液而导致相邻的凸部832之间堵塞的情况下,也通过其他多个凸部832 相互之间来确保第二流路部。
除了变形例以外,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代替设置作为第四板状部件的间隔物板63,在作为第二板状部 件的主体64形成阀盒也可。
另外,吸引孔42、 613的孔的数量、形状、大小、配置、槽610的形 状、大小、配置可以根据处理的记录介质S适当选择。
另外,阀620及隔膜621的材质、形成于隔膜621的贯通孔625的大 小及形状、支撑部622及臂623、 624的形状等能够以使隔膜621能够根 据记录介质S是否被覆盖的情况将第二静压单元640的开口部堵塞或开放 的方式选择。
具体来说,根据风扇50的吸引力和吸引孔42的形状及大小、第一静 压单元611及吸引孔613的形状及大小、贯通部630的形状及大小、第二 静压单元640及静压单元642的形状及大小,选择阀620及隔膜621等的 适当的大小、形状、材质等。
另外,可以在阀体落位的阀座685形成凸部及凹部,也可以在阀体和
阀座685两者形成凸部及凹部。此时, 一方的凹部不需要向第一静压单元 682和第二静压单元691两者开放,形成为利用形成于阀体和阀座685的 两者的凹部连通第一静压单元682和第二静压单元691的结构即可。
另外,通过能够使气体通过,且流路阻力大的材料(例如,烧结体之 类的多孔性部件)形成阀体,将通过阀体中的气体的流路作为第二流路部 也可。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适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但适用对象 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适用于所谓的形成单色图像的黑白图像形成装置。
进而,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片吸附装置30、 80及输送装置20、 85不 是仅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0、 200。例如,可以适用于X—Y记录器、揭 示用面板、住宅的壁、车的仪表盘等中的片固定用、制造工序中的基板的 输送。
权利要求
1. 一种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片吸附面;吸引孔,其设置于所述片吸附面;流路切换机构,其根据覆盖所述吸引孔的片的有无,切换与所述吸引孔连通的连通流路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流路剖面积比所述第一状态小,且不闭塞所述连通流路的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备第一静压单元,其与所述吸引孔连通; 第二静压单元,其与所述第一静压单元连通;阀,其根据所述第一静压单元与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压差,部分地开 闭所述第一静压单元与所述第二静压单元之间的所述连通流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流路具有第一流路部、和第二流路部, 所述阀开闭所述第一流路部。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具有在所述第一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之间设置的隔膜。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备第一板状部件,其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一静压单元的贯通部; 第二板状部件,其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贯通部; 第三板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之 间,且形成有所述隔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通过在至少一个方向上被双支撑的支撑部,在与至少所述一个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双支撑于所述第三板状部件的基体。
7. 根据权利要求4 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具有贯通孔,该贯通孔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静 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贯通。
8. 根据权利要求4 7中任一项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机构具备第一板状部件,其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一静压 单元的贯通部第二板状部件,其形成有构成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贯通部;第三板状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二板状部件之间,且形成有所述隔膜;第四板状部件,其夹持在所述第二板状部件和所述第三板状部件之 间,且该第四板状部件形成有构成所述阀的阀盒的贯通部。
9.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具有在所述第一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之间能够变位地配置的阀体,该阀体通过施力部件的施与力通常将所述连通流路向处于所述第一 状态的方向施力,并且,在所述第一静压单元与所述第二静压单元的压差 超过所述施力部件的施与力的情况下,克服该施与力,使所述连通流路向 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方向变位。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具有阀座,该阀座使克服所述施力部件的施与力,并将所述连通流路向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方向进行了变位的所述阀体落位,在所述阀体及所述阀座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连通部,该连通部用于在 所述第二状态下使所述第一静压单元和所述第二静压单元连通。
11. 一种输送装置,其将片吸附于片吸附面而输送,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片吸附面的移动机构;权利要求1 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片吸附装置。
12.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片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片吸附装置、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吸附装置、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无论吸附的片的大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力,得到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噪音及负压产生机构的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片固定装置、输送装置、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流路切换机构(70)根据覆盖吸引孔(42)的记录介质的有无来选择流路剖面积。因此,能够相对减少未被记录介质覆盖的吸引孔(42)处的气体的流动。从而,无论吸附的片的大小、倾斜度,均得到稳定的吸附力,得到空气的流动引起的噪音及吸引的负荷的变动少,消耗电力降低的片吸附装置(30)。
文档编号B41J13/00GK101386236SQ20081012969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7日
发明者依田兼雄, 林贵人, 盐原悟, 矢岛康司, 金田聪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