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喷墨记录方法

文档序号:249230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墨记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喷墨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喷墨记录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可调节颜色数量并可高效地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喷墨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喷墨记录方式因为能够记录所期望的图案、文字,从而被应用于众多领域。近几年来,人们对使用喷墨记录方式在其双面记录图案、文字的记录介质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用喷墨记录方式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进行记录的方法,有用同一喷墨记录装置分两次记录的间歇(batch)式方法。例如,在记录介质的一面用喷墨记录方式进行记录后,反转记录介质,用喷墨记录方式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的方法。不过,该间歇式方法中,由于有的图案需施加较多墨液,若不先使其干燥,图像会有洇出之虞。因而无法连续进行记录,生产效率低下。对此,已知一种具有两个打印单元和干燥机的喷墨记录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O通过该喷墨记录装置,可以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342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正反面打印装置中,对于在记录介质的单面进行记录配置有4处记录头,因而无法使用5种以上的颜色。亦即,其存在着限制了喷墨打印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的缺点。另一方面,若在记录介质的单面记录中仅使用1种颜色,则有3处记录头被闲置, 会造成喷嘴干涸、堵塞等问题。另外,若在一面使用5种颜色以上进行丰富多彩的表现,而在另一面仅使用1至3 种颜色,则会出现在另一面进行记录的记录头被闲置,而又必须增设在一面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的局面,造成浪费,缺乏效率。亦即,整体上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数会增加。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颜色数量并可高效地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喷墨记录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为了高效地利用所配设的记录头,通过使经过相邻的记录头间的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可进行切换,即可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可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其具备配设有多个的记录头、用于对由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进行干燥的干燥机、 和引导记录介质的引导辊;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可以切换,以使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记录头之间,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干燥机由对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干燥的第1干燥机和对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干燥的第2干燥机构成。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根据上述第2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进一步具备用于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的、配设有多个的追加记录头。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至3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其配置有多个引导辊,通过选择该引导辊,可切换行进路径。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至3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引导辊为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调节引导辊,通过改变该调节引导辊的位置,可切换行进路径。本发明的第6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至5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多个记录头的下表面被配设成拱状。本发明的第7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至6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干燥机为UV干燥机。本发明的第8方案为,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使用了上述第2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位于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1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位于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2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本发明的第9方案为,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使用了上述第3方案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追加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后,用临时干燥机进行干燥,位于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1 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位于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2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发明的效果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使记录介质通过相邻的记录头间,使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使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此时,通过对使记录介质通过的行进路径进行切换,可以对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的数量和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的数量进行调节。亦即, 可以调节在记录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使用的颜色数量。由此,若在一面使用5种以上的颜色进行丰富多彩的表现,在另一面仅使用1 3 种颜色,可以消除或减少被闲置的记录头的数量,同时也省去了因增设记录头所造成的浪费。因此,通过上述喷墨记录装置,可以应对记录介质的一面和另一面的颜色数量的差异,也可高效地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设置有多个引导辊,在可以通过选择引导记录介质的引导辊来切换行进路径的情况下,由于引导辊的位置已经确定,因此可以配合图案所含的颜色数量,很方便地选择行进路径。另外,引导辊是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调节引导辊,在可以通过改变该调节引导辊的位置来切换行进路径的情况下,还可通过传感器加以控制,可以配合图案所含的颜色数量, 更加顺畅地选择行进路径。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如果进而具备用于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的、 配设有多个的追加记录头,则可以进行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多个记录头的下表面被配设成拱状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在与记录头相反的方向上对记录介质施加张力,因此可以防止记录介质发生晃动。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若干燥机为UV干燥机,由于使用简便的装置即足以使其干燥,因此不会占用空间。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中,由于使用上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因此可以调节颜色数量并可高效地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另外,若喷墨记录装置具备追加记录头,可以通过用临时干燥机先进行一次干燥, 从而获得更高品质的喷墨记录物。


图1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的多个例子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的多个例子的示意图。图4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的多个例子的示意图。图7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记录介质Ia----面Ib…另一面3a、13a···输入口3b、13b …输出口5a、15a...第1干燥机(干燥机)5b、15b…第2干燥机(干燥机)
6a、6b、16a、16b···干燥鼓11…轨道Ila…上轨道lib…下轨道20…临时干燥机100、101、102、103、104 …喷墨记录装置Aト··第1上引导辊(引导辊)A2…第2上引导辊(引导辊)A3…第3上引导辊(引导辊)A4…第4上引导辊(引导辊)A5…第5上引导辊(引导辊)A6…第6上引导辊(引导辊)A7…第7上引导辊(引导辊)AlO…上调节引导辊(引导辊)A1L···第11上引导辊(引导辊)A12…第12上引导辊(引导辊)A13…第13上引导辊(引导辊)Bト··第1左引导辊(引导辊)B2…第2左引导辊(引导辊)B3…第3左引导辊(引导辊)B4…第4左引导辊(引导辊)B5…第5左引导辊(引导辊)B6…第6左引导辊(引导辊)B7…第7左引导辊(引导辊)BlO…左调节引导辊(引导辊)B1L···第11左引导辊(引导辊)B12…第12左引导辊(引导辊)B13…第13左引导辊(引导辊)C1、C2、C3、C4…追加记录头Gト··第1右引导辊(引导辊)G2…第2右引导辊(引导辊)G3…第3右引导辊(引导辊)G4…第4右引导辊(引导辊)G5…第5右引导辊(引导辊)G6…第6右引导辊(引导辊)G7…第7右引导辊(引导辊)GlO…右调节引导辊(引导辊)G1L···第11右引导辊(引导辊)G12…第12右引导辊(引导辊)
G13, 第13右引导辊(引导辊)
Hl- 第1记录头(记录头)
H2- 第2记录头(记录头)
H3- 第3记录头(记录头)
H4- 第4记录头(记录头)
H5- 第5记录头(记录头)
H6- 第6记录头(记录头)
H7- 第7记录头(记录头)
H8- 第8记录头(记录头)
Hll,...第11记录头(记录头)
H12,■..第12记录头(记录头)
H13,■..第13记录头(记录头)
H14· 第14记录头(记录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根据需要參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同一要素标记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只要没有特別注明,均视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此外,附图的尺寸比率不限于图示的比率。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具备配设在基板上的多个记录头、可向所选的相邻的记录头间引导记录介质的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上引导辊”)、可将记录介质引导至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的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左引导辊”)、可将记录介质引导至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的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右引导辊”)、用于对由上游侧的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进行干燥的干燥机(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1干燥机”)、以及用于对由下游侧的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进行干燥的干燥机(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2干燥机”)。亦即,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引导辊由上引导辊、左引导辊和右引导辊三个构成。在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使记录介质通过相邻的记录头间,使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使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此时,可以适当选择所用的上引导辊、左引导辊和右引导辊。亦即,通过选择引导辊,可以对行进路径进行切換。[第1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在未图示的基板上配设的8个记录头(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1的左侧起依次也称为“第1记录头” “第8记录头”)Hl H8、向第4记录头H4和第5记录头H5之间引导记录介质1的上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4上引导辊”)A4、向第1记录头Hl 第4记录头H4 —侧引导记录介质1的左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4左引导辊”)B4、向第5记录头H5 第 8记录头H8 —侧引导记录介质1的右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4右引导辊”)
7G4、用于对由第1记录头Hl 第4记录头H4的4个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1的一面Ia 进行干燥的第1干燥机5a、以及用于对由第5记录头H5 第8记录头H8的4个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干燥的第2干燥机恥。另外,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为了使切換记录介质1的行进路径成为可能,配设有多个上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1的左侧起依次也称为“第1上引导辊” “第 7上引导辊”)A1 A7、多个左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1的左侧起依次也称为“第1 左引导辊” “第7左引导辊”)B1 B7、以及多个右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1的左侧起依次也称为“第1右引导辊” “第7右引导辊”)G1 G7。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中,第1记录头Hl 第8记录头H8以成为一列的方式定位于基板。因此,可以对记录介质1进行连续记录。另外,第1记录头Hl 第8记录头H8可以从基板拆卸,可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更换。第1记录头Hl 第8记录头H8分别容纳有墨液。这些墨液可以是相同的颜色, 也可以是不同的颜色。而且,墨液既可以是染料,也可以是颜料,水性、油性不限。例如,如果用容纳有黄色、品红、青色、黒色墨液的记录头进行记录,则可以表现全色。另外,如果进一歩具备容纳有这些颜色浓淡不同的墨液的记录头,使用全部记录头进行记录吋,则会扩大能够表现的颜色的范围。而且,除此以外,也可以将紫外线固化剂、上光剂、阻燃剂、底涂剂等溶解后的液体作为墨液使用。第1上引导辊Al 第7上引导辊A7和第1左引导辊Bl 第7左引导辊B7配置在第1记录头Hl 第8记录头H8之间,第1右引导辊Gl 第7右引导辊G7配置在第1 记录头Hl 第8记录头H8的下面。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在相邻的记录头间对记录介质1的行进方向进行转换。此外,在喷墨记录装置100中,为了不阻碍记录介质1通过相邻的记录头间的行进路径,在基板上设置有孔。第1上引导辊Al 第7上引导辊A7、第1左引导辊Bl 第7左引导辊B7、第1右引导辊Gl 第7右引导辊G7相互对应使用。亦即,如上所述,若通过第4上引导辊A4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4左引导辊B4和第4右引导辊G4。此时,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记录头Hl 第4记录头H4的4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5记录头H5 第8记录头H8的4个。在此,对切換记录介质1的行进路径时的情形进行说明。图2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的多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例如,若要通过第1上引导辊Al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1左引导辊Bl和第1右引导辊Gl。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 1记录头Hl共1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2记录头H2 第8记录头H8的7个。若要通过第2上引导辊A2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2左引导辊B2和第2右引导辊G2。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记录头Hl和第 2记录头H2的2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3记录头H3 第8记录头H8的6个。若要通过第3上引导辊A3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3左引导辊B3和第3右引导辊G3。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记录头Hl 第 3记录头H3的3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4记录头H4 第8记录头H8的5个。若要通过第5上引导辊A5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5左引导辊B5和第5右引导辊G5。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记录头Hl 第 5记录头H5的5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6记录头H6 第8记录头H8的3个。若要通过第6上引导辊A6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6左引导辊B6和第6右引导辊G6。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记录头Hl 第 6记录头H6的6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7记录头H7和第8记录头H8的2个。若要通过第7上引导辊A7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7左引导辊B7和第7右引导辊G7。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记录头Hl 第 7记录头H7的7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8记录头H8共 1个。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中,第1干燥机fe和第2干燥机5b配置在第1记录头Hl 第8记录头H8的下方。由此,能够使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设置空间变得紧凑。第1干燥机fe在内部具备加热器,以通过该热量加热干燥鼓6a表面的方式形成。 另外,第1干燥机fe设置有未图示的吹送喷嘴,该吹送喷嘴向干燥鼓6a的表面吹送热风。 亦即,在第1干燥机fe中,通过这两种干燥功能来对卷绕在干燥鼓6a表面的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干燥。此外,第2干燥机恥形成为与第1干燥机fe相同的结构。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记录介质1的材质为纸、布帛、膜、金属箔等,没有特別限制。另外,记录介质1连续行进。接着,对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在所述喷墨记录方法中,位于记录介质1通过相邻的记录头间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Ia进行记录后,用第1干燥机fe对该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位于记录介质1通过记录头彼此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后,用第2干燥机恥对该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亦即,被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输入口 3a输入的记录介质1,首先通过第1记录头 Hl 第4记录头H4的上方,经第4上引导辊A4的引导,通过第4记录头H4和第5记录头 H5之间。接着,记录介质1经第4左弓I导辊B4被弓I导至第1记录头Hl 第4记录头H4 — 侧,第1记录头Hl 第4记录头H4依次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然后,记录介质1被引导至配置于下方的第1干燥机5a,以沿干燥鼓6a的圆周大致环绕1周的方式卷绕,使记录介质1的一面Ia得以干燥。此时,使与记录介质1的经过记录的一面Ia相反的一侧与干燥鼓6a接触。由此,既可高效地对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又能抑制干燥鼓的污染。接着,记录介质1由第4右引导辊G4引导至第5记录头H5 第8记录头H8 —侧, 第5记录头H5 第8记录头H8依次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然后,记录介质1被引导至配置于下方的第2干燥机5b,以沿干燥鼓6b的圆周大致环绕1周的方式卷绕,使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得以干燥。此时,使与记录介质1的经过记录的另一面Ib相反的一侧与干燥鼓6b接触。由此,既可高效地对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又能抑制干燥鼓的污染。接着,记录介质1被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输出口;3b输出。如此,即可在记录介质1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在喷墨记录方法中,作为记录介质1的输入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将卷取在卷取辊上的记录介质1输入喷墨记录装置100的方法。另外,作为记录介质1的输出方法,例如, 可列举出通过将经过记录的记录介质1用卷取辊卷取进行输出的方法。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中,配置有多个引导辊,通过适当地选择引导记录介质1的引导辊,可以切換行进路径。因此,可以配合图案的颜色数量,很简便地选择行进路径。因此,根据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及使用该装置的喷墨记录方法, 可以调节颜色数量并可高效地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第2实施方式]图3为示出本发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行进路径的多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1中,除了将多个记录头的下表面配设成拱状以外,其他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1中,多个记录头的下表面被配设成拱状, 因此,可以在与记录头相反的方向上对记录介质1施加张力。由此,可以防止记录介质1发生晃动,可以抑制因记录头Hl H8与记录介质1接触而发生堵塞记录头Hl H8或污染记录介质1等问题。[第3实施方式]图4为示出本发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2进ー步具备替代多个上引导辊Al A7的调节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上调节引导辊” )A10、替代多个左引导辊Bl B7的调节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左调节引导辊”)B10、替代多个右引导辊Gl G7的调节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右调节引导辊”)G10、可滑动地安装有上调节引导辊AlO的上轨道11a、以及可滑动地安装有左调节引导辊BlO和右调节引导辊GlO的下轨道11b,除此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相同。亦即,第3 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2中,取消上引导辊Al A7而采用可滑动的ー根上调节引导辊A10,取消左引导辊Bl B7而采用可滑动的ー根左调节引导辊B10,取消右引导辊 Gl G7而采用可滑动的ー根右调节引导辊G10,进而具备安装有它们的一对轨道11 (上轨道Ila和下轨道11b),在这些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不同。
因此,在第3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2中,调节引导辊由上调节引导辊、左调节引导辊和右调节引导辊的3个构成。上调节引导辊A10、左调节引导辊BlO和右调节引导辊GlO互成一体滑动。例如, 若要将记录介质1引导至第4记录头H4和第5记录头H5之间,使上调节引导辊AlO滑动到与上述第4上引导辊A4相当的位置定位,使左调节引导辊BlO滑动到与上述第4左引导辊B4相当的位置定位,使右调节引导辊GlO滑动到与上述第4右引导辊G4相当的位置定位即可。此外,若要将记录介质1的行进路径切換到别的位置,同样,只要使上调节引导辊 A10、左调节引导辊BlO和右调节引导辊GlO滑动到规定的位置定位即可。在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2中,通过使上调节引导辊A10、左调节引导辊BlO和右调节引导辊GlO整体地滑动来改变位置,可切換行进路径。因此,可以配合图案的颜色数量,更顺畅地选择行进路径。另外,也可以用传感器控制上调节引导辊A10、左调节引导辊BlO和右调节引导辊 GlO的滑动。此外,各滑动可分别控制同时定位,亦可整体控制同时定位。[第4实施方式]图5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进ー步具有用于在记录介质 1的一面Ia进行记录而配设的4个追加记录头Cl C4。亦即,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具备在未图示的基板上配设的4个记录头(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4的右侧起依次也称为“第11记录头” “第14记录头”)Hll H14、向第11记录头Hll和第12 记录头H12—侧引导记录介质1的右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12右引导辊”) G12、向第12记录头H12与第13记录头H13之间引导记录介质1的上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12上引导辊”)A12、向第13记录头H13和第14记录头H14—侧引导记录介质1的左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也称为“第12左引导辊”)B12、对由4个追加记录头 Cl C4以及第11记录头Hll和第12记录头H12的2个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干燥的第1干燥机15a、对由第13记录头H13和第14记录头H14的2个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干燥的第2干燥机15b。另外,在喷墨记录装置103中,为了使切換记录介质1的行进路径成为可能,配设有多个上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4的右侧起依次也称为“第11上引导辊” “第 13上引导辊” )A11 A13、多个左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4的右侧起依次也称为“第 11左引导辊” “第13左引导辊”)B11 B13、以及多个右引导辊(以下为方便起见,从图 4的右侧起依次也称为“第11右引导辊” “第13右引导辊”)G11 G13。在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追加记录头Cl C4和第11记录头 Hll 第14记录头H14以各成一列的方式定位于未图示的基板上。因此,可以对记录介质 1连续地进行记录。另外,追加记录头Cl C4和第11记录头Hll 第14记录头H14可自基板拆卸下来,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进行更换。追加记录头Cl C4和第11记录头Hl 1 第14记录头H14如同上述记录头Hl H8 一祥,分别容纳有墨液。此外,这些墨液可以是相同的颜色,也可以是不同的颜色。而且, 墨液可以是染料,也可以是颜料,水性、油性不限。
第11上引导辊All 第13上引导辊A13和第11左引导辊Bll 第13左引导辊 B13配置在第11记录头Hll 第14记录头H14之间,第11右引导辊Gll 第13右引导辊G13配置在第11记录头Hll 第13记录头H13的下面。亦即,通过这些记录头来进行记录介质1行进方向的转换。此外,在喷墨记录装置103中,为了不阻碍记录介质1通过相邻的记录头间的行进路径,在基板上设置有孔。第11上引导辊All 第13上引导辊A13、第11左引导辊Bll 第13左引导辊 B13、第11右引导辊Gll 第13右引导辊G13相互对应使用。亦即,如上所述,若通过第12 右引导辊G12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12上引导辊A12和第12左引导辊B12。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追加记录头Cl C4及第11记录头 Hll和第12记录头H12的6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3 记录头H13和第14记录头H14的2个。在此,对切換记录介质1的行进路径时的情况进行说明。图6为示出本发明所述喷墨记录装置第4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的多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例如,若使第11右引导辊Gll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11上引导辊 All和第11左引导辊B11。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追加记录头Cl C4及第11记录头Hll的5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2记录头H12 第14记录头H14的3个。若使第13右引导辊G13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13上引导辊A13和第13左引导辊B13。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追加记录头Cl C4及第11记录头Hll 第13记录头H13的7个,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4记录头H14的1个。在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第1干燥机1 和第2干燥机1 配置在第11记录头Hll 第14记录头H14的下方。由此,能够使喷墨记录装置103的设置空间变得紧凑。此外,第1干燥机1 和第2干燥机15b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中的第1干燥机fe的结构相同。下面,对使用了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的喷墨记录方法进行说明。在该喷墨记录方法中,追加记录头Cl C4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上进行记录, 然后,位于记录介质1通过相邻的记录头间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Ia进行记录后,用第1干燥机1 对该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位于记录介质1通过记录头彼此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后,用第2干燥机1 对该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亦即,被从喷墨记录装置103的输入口 13a输入的记录介质1被引导至追加记录头Cl C4,由追加记录头Cl C4依次在记录介质的一面Ia进行记录。接下来,记录介质1首先被引导至第11记录头Hll 第14记录头H14的下方,并由第12右引导辊G12引导至第11记录头Hll和第12记录头H12侧,进而由第11记录头 Hll和第12记录头H12依次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此后,记录介质1被引导至配置在下方的第1干燥机15a,以沿干燥鼓16a的圆周大致环绕1周的方式卷绕,对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干燥。此时,使与记录介质1的已记录的一面Ia相反的一侧与干燥鼓16a接触。由此,既可高效地对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 又能抑制干燥鼓造成的污染。接着,记录介质1被弓I导至第11记录头Hl 1 第14记录头H14的上方,并经第12 上引导辊A12的引导,使其通过第12记录头H12和第13记录头H13之间。接下来,记录介质1被第12左引导辊B12引导至第13记录头H13和第14记录头 H14侧,由第13记录头H13和第14记录头H14依次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此后,记录介质1被引导至配置在下方的第2干燥机15b,以沿干燥鼓16b的圆周大致环绕1周的方式卷绕,对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干燥。此时,使与记录介质1的经过记录的另一面Ib相反的一侧与干燥鼓16b接触。由此,既可高效地对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又能抑制干燥鼓造成的污染。然后,记录介质1被从喷墨记录装置103的输出口 1 输出。如是,即可在记录介质1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在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通过具备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 Ia进行记录的、配设有多个的追加记录头Cl C4,可以进行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虽然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1和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2中,使用了 8个记录头,但只要是2个以上即不受此限,可以是7个以下,也可以是9个以上。同样地,虽然在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使用了 4个追加记录头,但只要是1个以上即不受此限。另外,虽然使用了 4个记录头,但只要是2个以上即不受此限,可以是3个以下,也可以是5个以上。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和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101中,在第7上引导辊A7的外侧(与第6上引导辊A6相反的ー侧)可以进ー步具备第8 上引导辊A8(參照图1)。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第8上引导辊A8引导记录介质1,使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用8个记录头Hl H8进行记录成为可能。此时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Ib 不进行记录。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2中,通过将轨道11延长至与上述第8上引导辊A8相当的位置,使上调节引导辊A10、左调节引导辊BlO和右调节引导辊 GlO可滑动至该位置即可。而且,在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在第13上引导辊A13的外侧 (与第12上引导辊A12相反的ー侧)可以进ー步具备第14上引导辊A14(參照图6)。在该情况下,也可通过使第14上引导辊A14引导记录介质1,使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用4 个追加记录头Cl C4和4个记录头Hll H14进行记录成为可能。此时,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Ib不进行记录。第1上引导辊Al 第7上引导辊A7、第1左引导辊Bl 第7左引导辊B7、第1右引导辊Gl 第7右引导辊G7相互对应使用。亦即,如上所述,若通过第4上引导辊A4引导记录介质1,则使用第4左引导辊B4和第4右引导辊G4。在该情况下,用于在记录介质 1的一面Ia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1记录头Hl 第4记录头H4的4个,用于在记录介质 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为第5记录头H5 第8记录头H8的4个。在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中,可以设置不使用的记录头。例如,若要通过第4上引导辊A4引导记录介质1,可以将用于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的数量定为4个以下。亦即,通过第4上引导辊A4将记录介质1引导至第4记录头 H4和第5记录头H5之间,通过第4左引导辊B4引导至第1记录头Hl 第4记录头H4 — 侧进行记录后,通过第5右引导辊G5而非第4右引导辊G4引导记录介质1,使之由第6记录头H6 第8记录头H8的3个记录头进行记录。此时,不使用第5记录头H5。此外,使其他上引导辊Al A7引导记录介质1时的情况也是如此,也可以配合另一面Ib的颜色数量适当地选择右引导辊Bl B7。在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2和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103中,记录头配设成平面状,但也可以如同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1的记录头,将记录头的下表面配设成拱状。此外,也可将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的追加记录头Cl C4的下表面配设成拱状。在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由配设有追加记录头Cl C4的基板和配设有记录头Hll H14的基板形成2段式,也可以为3段式以上。亦即,可以进一歩增设配设有追加记录头的基板。在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中,可以在用追加记录头Cl C4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后,先进行一次临时干燥。图7为示出本发明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4除了具备在用追加记录头Cl C4进行记录后先进行一次临时干燥的临时干燥机20之外,其他与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3相同。此外,临时干燥机20与第1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100中的第1干燥机fe的结构相同。在喷墨记录装置104中,追加记录头Cl C4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后, 用临时干燥机20先进行一次临时干燥,然后,位于通过第12记录头H12和第13记录头H13 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的第11记录头Hll和第12记录头H12在记录介质1的一面Ia进行记录后,用第1干燥机1 对该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接着,位于记录介质1通过第12记录头H12和第13记录头H13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的第13记录头H13和第14记录头H14在记录介质1的另一面Ib进行记录后,用第2干燥机1 对该记录介质1进行干燥。这样,在喷墨记录装置104中,通过用临时干燥机先进行一次干燥,使记录面接触引导辊的路径得以实现,可以获得简捷的走纸路径。在第1 第4实施方式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鼓式干燥机,但若墨液中含有紫外线固化剂,也可以使用UV干燥机。在该情况下,由于使用简便的装置即足以达到干燥的效果,因此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可以作为在记录介质的双面通过喷墨方式进行记录的装置来利用。通过本喷墨记录装置,可以调节颜色数量,并可高效地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可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地进行记录,具有 配设有多个的记录头,用于对由所述记录头记录过的所述记录介质进行干燥的干燥机,以及引导所述记录介质的引导辊;所述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可以切换,以使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所述记录头之间,位于所述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上游侧的所述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 位于所述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下游侧的所述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所述干燥机由对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干燥的第1干燥机和对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干燥的第2干燥机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进一步具备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的、配设有多个的追加记录头。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其配设有多个所述引导辊,通过选择该引导辊,可切换所述行进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所述引导辊为可在轨道上滑动的调节引导辊,通过改变该调节引导辊的位置,可切换所述行进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多个所述记录头的下表面被配设成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所述干燥机为UV干燥机。
8.—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使用了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位于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所述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1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位于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所述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2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
9.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使用了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所述追加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后,用临时干燥机进行干燥, 位于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所述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1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位于所述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所述记录头之间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后,用第2干燥机对该记录介质进行干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颜色数量并可高效地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喷墨记录方法。喷墨记录装置可在记录介质的双面连续记录,其具备配设在基板上的多个记录头、对由记录头记录过的记录介质进行干燥的干燥机、以及引导记录介质的引导辊。记录介质的行进路径可切换,以使记录介质通过所选的相邻的记录头间的任一处。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上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一面进行记录,位于记录介质通过的位置下游侧的记录头在记录介质的另一面进行记录。
文档编号B41J2/21GK102555505SQ201110349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井泽秀男, 山崎祐一, 高桥健次 申请人:株式会社宫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