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装置和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807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传送装置和传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送装置和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涉及文档传送的传送装置的组合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该变化对图像读取速度进行调整。

[专利文献1]JP-A-2006-245927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片材在对片材执行处理的位置处的速度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多个辊,其设置在传送路径上,在所述传送路径上片材沿传送方向被传送并在处理位置处受到处理,并且所述多个辊通过所述多个辊的旋转将与所述多个辊的表面进行接触的片材沿所述传送方向传送;

在所述多个辊之中,第一辊设置为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在所述处理位置的下游侧与所述处理位置最接近;

在所述多个辊之中,第二辊设置为当从所述第一辊观察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在相对于所述处理位置的相反侧与所述第一辊最接近;以及

驱动单元,其驱动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旋转,使得至少在片材穿过所述处理位置时所述第一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二辊的表面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设置有根据第一方面的传送装置,还包括:

引导部件,其将所述片材沿所述传送路径从所述第一辊引导至所述第二辊,并且所述引导部件包括碰撞表面,所述碰撞表面设置在由所述第一辊馈送的片材的顶端与所述引导部件产生碰撞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设置有根据第二方面的传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送路径的设置有所述引导部件的部分中,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所述碰撞表面的上游侧的所述传送路径比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所述碰撞表面的下游侧的所述传送路径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设置有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多个辊之中,第三辊设置为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在所述处理位置的上游侧与所述处理位置最接近,

在所述多个辊之中,第四辊设置为在所述传送方向上在所述第三辊的上游侧与所述第三辊最接近,并且

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三辊和所述第四辊旋转,使得至少在所述片材穿过所述处理位置时所述第四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三辊的表面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设置有根据第四方面的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位置包括第一处理位置和第二处理位置,所述第二处理位置在所述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处理位置的下游侧,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有第五辊,所述第五辊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处理位置的下游侧的所述第一辊,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有第六辊,所述第六辊为设置在所述第三辊的下游侧的所述第二辊,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有第七辊,所述第七辊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处理位置的上游侧的所述第三辊,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有第八辊,所述第八辊为设置在所述第三辊的下游侧的所述第四辊,并且

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五辊和所述第六辊,使得至少在所述片材穿过所述第一处理位置时所述第五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六辊的表面速度快,并且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七辊和所述第八辊,使得至少在所述片材穿过所述第一处理位置之后所述第八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七辊的表面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设置有根据第五方面的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处理器,其通过扫描所述第一处理位置处的片材来执行读取图像的读取处理;以及

第二处理器,其通过以比所述第一处理器的速度慢的速度扫描所述第二处理位置处的片材来执行读取处理,

其中,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五辊、所述第六辊、所述第七辊以及所述第八辊,使得所述第五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六辊的表面速度快,所述第六辊的表面速度等于所述第八辊的表面速度或比所述第八辊的表面速度快,并且所述第八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七辊的表面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设置有根据第五方面的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五辊和所述第六辊,使得在所述片材穿过所述第一处理位置时所述第五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六辊的表面速度快,并且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七辊和所述第八辊,使得在所述片材穿过所述第一处理位置之后所述第七辊的表面速度等于所述第五辊的表面速度并且所述第八辊的表面速度比所述第七辊的表面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设置有根据第七方面的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送单元,其包括沿着与水平方向形成角度的第一方向的第一传送通道,并且所述第一传送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传送片材;

回转传送单元,其将由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传送的片材朝着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分量的第二方向传送;以及

第二传送单元,其包括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传送通道,并且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将由所述回转传送单元传送的片材沿所述第二方向传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设置有根据第八方面的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中,并且

所述第二处理位置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单元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设置有根据第九方面的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位置和所述回转传送单元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二处理位置和所述回转传送单元之间的距离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传送系统,所述传送系统包括:

根据第十方面的传送装置;以及

后处理装置,其对从所述传送装置排出的片材执行后处理,所述片材受到所述第一处理器和所述第二处理器两者对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第一辊的表面速度比第二辊的表面速度慢的情况相比,片材在对片材执行处理的位置处的速度变化可以被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没有在到达第二辊的路径上设置碰撞表面的情况相比,可以容易地使第一辊传送的片材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传送路径在碰撞表面的上游侧和碰撞表面的下游侧之间的宽度不改变的情况相比,即使当弯曲发生在与碰撞表面发生碰撞的片材中,弯曲部分也不太可能与引导部件进行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第四辊的表面速度比第三辊的表面速度慢的情况相比,片材在对片材执行处理的位置处的速度变化可以被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即使在两个位置处对片材执行处理的情况下,与在第三辊和第四辊的组合中以及在第五辊和第六辊的组 合中,下游侧辊的表面速度更快的情况相比,片材在对片材执行处理的位置处的速度变化也能够被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即使当辊的表面速度没有转换时,片材在对片材执行处理的位置处的速度变化也能够被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与片材在第二处理位置处的传送速度总是比片材在第一处理位置处的传送速度慢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片材穿过传送装置的时间减少。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述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检测系统的总体布置的视图;

图2是示出读取装置的硬件构造的视图;

图3是示出传送辊部分的细节构造的视图;

图4是辊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5是示出传送装置的功能构造的视图;

图6是示出表面速度表格的实例的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在片材中发生的弯曲实例的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在片材中发生的事件的视图;

图9是示出变型例的表面速度表格的实例的视图;以及

图10是示出变型实例的引导部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检测系统1的总体布置。图像检测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装置2、传送装置3及后处理装置4。传送装置3是本发明“传送装置”的实例。这些装置借助线路(图中未示出)彼此连接,并且借助线路在这些装置之间交换数据。

图像形成装置2采用例如电子照相方法在例如纸张、纸板或高架式投影仪(OHP)薄膜等片材上形成图像。此外,形成图像的方 法不限于此,并且也可以使用喷墨方法及热转印方法等。图像形成装置2在片材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图像,并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排出至传送装置3。此外,图像形成装置2将用于图像形成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后处理装置4。

传送装置3将从图像形成装置2排出的片材沿着传送路径B1传送至后处理装置4。传送路径B1以下述方式形成:从图像形成装置2侧的进入口B2沿水平方向朝后处理装置4侧延伸,并沿着竖直方向向下弯曲,并且形成“U”形。然后,传送路径B1沿水平方向弯曲并延伸至后处理装置4侧的排出口B3。传送装置3在传送片材的同时读取形成在片材两个表面上的图像。当读取到图像时,传送装置3将指示结果的结果数据发送至后处理装置4。

后处理装置4对从传送装置3排出的片材执行预定的后处理。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后处理装置4执行如下后处理:将片材分拣为图像准确地形成的片材和图像没有准确形成的片材。例如,后处理装置4计算从图像形成装置2发送的图像数据所指示的图像和从传送装置3发送的结果数据所指示的图像之间的相似性等级,并且当计算出的等级大于阀值时,则后处理装置4确定该图像准确地形成在片材上。图像检测系统1利用每个装置的上述功能检测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

图2示出传送装置3的硬件构造。传送装置3包括控制器5、第一扫描器6、第二扫描器7、马达部分8及传送辊部分9。控制器5除了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之外还包括诸如只读存储器(ROM)或硬盘等存储单元。CPU使用RAM作为工作区域,并且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程序来控制每个单元。第一扫描器6和第二扫描器7对沿着图1所示的传送路径B1所传送的片材进行扫描,以便对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执行读取的处理(下文中称为“读取处理”)。

传送辊部分9包括多个辊,并且每个辊均受到支撑以围绕其自身的旋转轴旋转。当多个辊旋转时,与多个辊的表面进行接触的片材沿着图1所示的传送方向A1被传送。马达部分8包括马达及齿轮 等,并且驱动包括在传送辊部分9中的多个辊的每一个辊旋转。利用控制器5控制马达部分8,使得每个辊以控制器5所指示的速度进行旋转。

图3示出传送辊部分9的特定构造。传送辊部分9包括十四个辊部分,这十四个辊部分包括辊部分10-1,10-2,…,10-14(当十四个辊部分不需要彼此区别时,称为“辊部分10”)。辊部分为如下设置:从进入口B2至排出口B3沿着传送路径B1顺序地布置。相邻辊部分10之间的距离短于片材的作为在传送方向A1上的最短尺寸的尺寸,使得辊部分10中的任意一个辊部分能够可靠地与片材进行接触。

第一扫描器6通过扫描传送路径B1的第一位置C1处的片材来执行读取图像的读取处理。第一位置C1为如下位置:在传送方向A1上位于辊部分10-5的下游侧并且在传送方向A1上位于辊部分10-6的上游侧。在第一位置C1处设置有将传送路径B1连通至外部空间的开口,并且第一扫描器6穿过该开口发光并执行读取处理。第二扫描器7通过扫描传送路径B1的第二位置C2处的片材来执行读取图像的读取处理。第二位置C2为如下位置:在传送方向A1上位于辊部分10-10的下游侧并且在传送方向A1上位于辊部分10-11的上游侧。在第二位置C2处设置有将传送路径B1连通至外部空间的开口,并且第二扫描器7穿过该开口发光并执行读取处理。

第一位置C1和第二位置C2两者均是对传送路径B1上所传送的片材执行处理的位置(在下文中称为“处理位置”)。换言之,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位置包括第一位置C1和第二位置C2,其中第一位置C1为第一处理位置,而第二位置C2是第二处理位置,该第二处理位置设置为比第一位置C1更接近传送方向A1的下游侧。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传送方向A1上第一位置C1和第二位置C2之间的距离比最大片材的尺寸长。

图4是一个辊部分10的放大视图。辊部分10包括辊11和辊12这一对辊(在辊不用彼此区别的情况下,称为“辊100”),并且辊11和辊12形成挤压区N1。辊11围绕轴13沿图中箭头所指示 的旋转方向A11旋转,而辊12围绕轴14沿图中箭头所指示的旋转方向A12旋转。辊部分10设置成使得挤压区N1出现在传送路径B1上。借助引导部件20形成传送路径B1。引导部件20是沿着传送路径B1引导片材的部件。

辊100具有圆柱(或圆筒)外形。辊11包括外周面11S,而辊12包括外周面12S。在外周面不用彼此区别的情况下,外周面称为“辊的表面110”。在图4中,示出了处于通过挤压区N1期间的片材30。片材30的第一表面31在挤压区N1中与辊11的外周面11S进行接触,而第二表面32在挤压区N1中与辊12的外周面12S进行接触。当驱动辊100受到图2所示的马达部分8驱动而围绕旋转轴(轴13或轴14)旋转时,与辊100的表面110(外周面11S或外周面12S)进行接触的片材30沿着传送方向A1被传送。上述多个辊100设置在传送路径B1上。

当表面110没有在片材30上发生滑动时,与旋转辊100的表面110进行接触的片材30沿着传送方向A1以如下速度(在下文中,称为“表面速度”)被传送:该速度是表面110在挤压区N1中沿传送方向A1移动的速度。辊100的表面速度随着辊100的快速旋转而增加,因此随着辊100的快速旋转,片材30沿传送方向A1传送的速度(在下文中,称为“传送速度”)也增加。这里,当对片材30施加力以将片材30朝传送方向A1的上游侧或下游侧拉引时,可能存在表面110在片材30上发生滑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例如,当将片材30朝上游侧拉引时,传送速度变得比表面速度低,而当将片材30朝下游侧拉引时,传送速度变得比表面速度高。例如,在分别包括在相邻辊部分10中的多个辊100的表面速度彼此不同的情况下,将产生上述拉力。

如图2所示的传送装置3的控制器5通过执行程序来控制每个单元,因此可以实现下述功能。

图5示出传送装置3的功能构造。传送装置3包括第一处理器301、第二处理器302及驱动单元303。第一处理器301对传送路径B1的第一位置C1处的片材执行处理,片材在传送路径B1上沿传送 方向A1传送。第二处理器302对传送路径B1的第二位置C2处的片材执行处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处理器301和第二处理器302两者均以相同的速度扫描片材来执行上述读取处理。更具体地说,第一处理器301和第二处理器302具有光源和图像传感器,并且通过从光源朝片材发光以及然后利用图像传感器接收反射光来执行读取处理。

此外,第一处理器301通知驱动单元303:片材是否处于通过第一位置C1的“通过期间”。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301存储当片材穿过第一位置C1时由上述图像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在接收到的反射光具有存储在第一处理器中的强度的情况下通知驱动单元303:片材通过,并且在接收到的反射光具有另外强度的情况下通知驱动单元303:第一位置C1处不存在片材。

驱动单元303驱动上述多个辊100的每一个辊,即,多个辊100旋转以将与辊100的表面进行接触的片材沿着传送方向A1传送,使得多个辊100围绕着自身旋转轴旋转。具体而言,在下文中将描述驱动单元303采用特定的方法驱动多个辊100之中的第一辊101、第二辊102、第三辊103及第四辊104。

驱动单元303驱动在多个辊100之中作为第一辊101的辊100,其中作为第一辊101的辊100设置成在处理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位置C1和第二位置C2)的传送方向A1的下游侧最接近处理位置。上文提及的术语“最接近处理位置”表示沿着传送路径B1距处理位置的距离最短。这里,考虑到辊100形成为辊对,即使当辊对中的一个辊100比另一个辊100更严格地接近处理位置,也假设这两个辊100均设置为“最接近处理位置”。

驱动单元303驱动在多个辊100之中作为第二辊102的辊100,其中作为第二辊102的辊100设置成当从第一辊101观察时在传送方向A1上在处理位置的相反侧最接近第一辊101。此外,驱动单元303驱动在多个辊100之中作为第三辊103的辊100,其中作为第三辊103的辊100设置成在处理位置的上游侧最接近处理位置,并且驱动单元303驱动在多个辊100之中作为第四辊104的辊100,其中 作为第四辊104的辊100设置成当从第三辊103观察时在处理位置的相反侧最接近第三辊103。

总之,第一辊101为包括在辊部分10-6和辊部分10-11中的辊100,而第二辊102为包括在辊部分10-7和辊部分10-12中的辊100。此外,第三辊103为包括在辊部分10-5和辊部分10-10中的辊100,而第四辊104为包括在辊部分10-4和辊部分10-9中的辊100。

此外,驱动单元303采用更特殊的方法驱动第一辊至第四辊中的一些辊。具体地说,驱动单元303驱动在第一辊101之中设置在第一位置C1(即,上游侧处理位置)的下游侧的那些辊(包括在辊部分10-6之中)作为第五辊105,并且驱动设置在第五辊105的下游侧的第二辊102(包括在辊部分10-7中)作为第六辊106。此外,驱动单元303驱动在第三辊103之中设置在第二位置C2(即,下游侧处理位置)的上游侧的那些辊(包括在辊部分10-10之中)作为第七辊107,并且驱动设置在第七辊107的上游侧的第四辊104(包括在辊部分10-9中)作为第八辊108。

例如,驱动单元303存储表面速度表格,在该表面速度表格中确定了当辊100被驱动旋转时每个上述辊100的表面速度(图4所示的辊100的表面110在挤压区N1中沿传送方向A1移动的速度)。

图6示出表面速度表格的实例。在表格中,确定了位于第一位置C1处片材30的每个状态的表面速度。如片材30的状态所示出的,“通过期间”指示穿过第一位置C1的状态,而“通过之前或通过之后”指示在通过之前或在通过之后的状态。在该实例中,包括在辊部分“10-1至10-5”、“10-6”、“10-7”、“10-8”、“10-9”、“10-10”和“10-11至10-14”的辊100的表面速度在“通过期间”的情况下分别与“V1”、“V1”、“V2”、“V2”、“V2”、“V2”以及“V1”相对应,并且在“通过之前或通过之后”的情况下分别与“V1”、“V3”、“V3”、“V3”、“V3”、“V1”以及“V1”相对应。V1是比V2快而比V3慢的表面速度。换言之,形成V2<V1<V3的关系。

如上所述,第一处理器301通知驱动单元303:片材30是否处 于通过第一位置C1的“通过期间”。当通知驱动单元处于“通过期间”的意图时,驱动单元303驱动每个辊100以与表面速度表格中的“通过期间”对应的表面速度旋转,而当通知驱动单元不处于“通过期间”的意图时,驱动单元驱动每个辊100以与表面速度表格中的“通过之前或通过之后”对应的表面速度旋转。

具体地说,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五辊105(包括在辊部分“10-6”之中的一对辊100)在“通过期间”以表面速度“V1”旋转,而在“通过之前或通过之后”以表面速度“V3”旋转,并且驱动单元303驱动第六辊106(包括在辊部分“10-7”之中的一对辊100)在“通过期间”以表面速度“V2”旋转,而在“通过之前或通过之后”以表面速度“V3”旋转。

如上所述,至少当片材30穿过第一位置C1时,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五辊105和第六辊106,使得第五辊105的表面速度(在该实例中为“V1”)比第六辊106的表面速度(在该实例中为“V2”)快。

此外,驱动单元303驱动第八辊108(包括在辊部分“10-9”之中的一对辊100)在“通过期间”以表面速度“V2”旋转,而在“通过之前或通过之后”以表面速度“V3”旋转,并且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七辊107(包括在辊部分“10-10”之中的一对辊100)在“通过期间”以表面速度“V2”旋转,而在“通过之前或通过之后”以表面速度“V1”旋转。如上所述,至少在片材30穿过第一位置C1之后,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七辊107和第八辊108,使得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设置为第五辊105的表面速度(在该实例中为“V1”),并且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在该实例中为“V3”)比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快。

如上所述,即使在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五辊105作为第一辊101并驱动第六辊106作为第二辊102的情况下以及即使在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七辊107作为第一辊101并驱动第八辊108作为第二辊102的情况下,驱动单元303也驱动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使得在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之中的上游侧的辊(第五辊105和第八辊108) 的表面速度比下游侧的辊(第六辊106和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快。

当驱动单元303以该方式驱动置于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之间的传送路径B1上的辊100时,下游侧的辊100的表面速度缓慢,因此在片材30中发生弯曲。

图7A和图7B示出在片材30中发生的弯曲的实例。在图7A中,示出了在第五辊105和第六辊106正传送片材30的状态下发生弯曲33。弯曲33发生在第五辊105的下游侧和第六辊106的上游侧的传送路径B1上。在图7B中,示出了在第七辊107和第八辊108正传送片材30的状态下发生弯曲34。弯曲34发生在第八辊108的下游侧和第七辊107的上游侧的传送路径B1上。

与该示例性实施例相反,如果驱动辊100使得下游侧的辊100具有更高的表面速度,就不会发生图7A和图7B所示的弯曲,并且将在片材30中发生下述事件。

图8A和图8B是示出在片材30中发生的事件的视图。在图8A和图8B中,示出了以与该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方式执行驱动的传送装置3x。也就是说,在传送装置3x中,第六辊106的表面速度比第五辊105的表面速度快。因此,如图8A所示,第六辊106处于施力(沿着图中箭头D1的方向施加力,在下文中称为“拉力”)的状态以将片材30朝传送方向A1的下游侧拉引。

当由于拉力而使片材30在第五辊105的挤压区中发生滑动时,第五辊105的传送速度增加,因此片材30在第一位置C1处在传送方向A1上的速度(在下文中称为“处理位置速度”)也增加了。因此,在发生滑动之前或发生滑动之后,处理位置速度发生改变。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当片材30的后端30E穿过辊部分(该实例为辊部分10-5)的时刻,由辊部分所施加的摩擦力消失,因此因拉力而使滑动程度增加并且使处理位置速度更大程度地改变。

此外,在传送装置3x中,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比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快。因此,如图8B所示,第八辊108处于产生力(沿着图中箭头D2的方向施加拉力)的状态以将片材30朝传送方向A1上的上游侧拉引。当因拉力而使片材30在第七辊107的挤压区中发 生滑动时,第七辊107的传送速度下降,因此片材30在第二位置C2处的处理位置速度也下降。即使在该情况下,在发生滑动之前或发生滑动之后,使处理位置速度改变。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借助于允许产生弯曲33,则第六辊106没有产生拉力。因此,与驱动如传送装置3x中的辊100的情况相比,在第五辊105的挤压区中不太可能发生片材30的滑动,因此第一位置C1处的处理位置速度不太可能发生改变。此外,如图7B所示,借助于允许产生弯曲34,则第八辊108没有产生拉力。因此,与驱动如传送装置3x中的辊100的情况相比,在第七辊107的挤压区中不太可能发生片材30的滑动,因此第二位置C2处的处理位置速度不太可能发生改变。

如上所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与传送装置3x中下游侧的辊的表面速度更快的情况相比,在对片材执行处理的位置处片材的速度变化被抑制。此外,因为对如上所述表面速度基于片材是否处于通过第一位置C1的“通过期间”进行转换,所以即使对包括第一位置C1和第二位置C2这两个位置处的片材执行处理,片材的速度变化也被抑制。此外,因为在片材穿过第一位置C1之后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设置为第五辊105的表面速度,所以相比于第七辊107的速度不改变的情况(即,片材在第二位置C2处的传送速度总是比片材在第一位置C1处的传送速度慢的情况),片材穿过传送装置的时间减少了。

[2]变型实例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仅是实现发明的一个实例,并且可以进行如下变型。

此外,必要时可以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将在以下描述的变型实例进行结合。

[2-1]固定的表面速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驱动单元303基于片材30是否处于 通过第一位置C1的“通过期间”来转换表面速度,所以在两个处理位置处片材速度的变化被抑制。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图9示出该变型实例的表面速度表格的实例。在该表面速度表格中,包括在每一个辊部分10中的辊100的表面速度仅以一种方式来确定。在该实例中,包括在辊部分“10-1至10-5”、“10-6”、“10-7”、“10-8”、“10-9”、“10-10”和“10-11至10-14”中的辊100的表面速度分别与“V1”、“V1”、“V2”、“V2”、“V2”、“V4”以及“V4”相对应。V4是比V2慢的表面速度。换言之,形成V4<V2<V1的关系。

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五辊105和第六辊106分别以表面速度“V1”和“V2”旋转,并且驱动单元303驱动第八辊108和第七辊107分别以表面速度“V2”和“V4”旋转。即使在该情况下,借助驱动单元303的驱动,在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之中,上游侧的辊(第五辊105和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比下游侧的辊(第六辊106和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快。此外,在该实例中,第六辊106的表面速度和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等于V2。然而,只要表面速度的关系如上所述进行设置,例如,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可以比第六辊106的表面速度快。

如上所述,该变型实例的驱动单元303驱动第五辊105、第六辊106、第七辊107及第八辊108,使得第五辊105的表面速度比第六辊106的表面速度快,第六辊106的表面速度等于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或比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快,并且第八辊108的表面速度比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快。

在该变型实例中,第二处理器302通过以比第一处理器301的扫描速度更慢的速度对第二位置C2处的片材30进行扫描来执行读取处理。更具体地说,当第一位置C1处的处理位置速度为第二位置处C2处的处理位置速度的X倍时,第二处理器302执行读取处理,使得第一处理器301在读取处理中的扫描速度为第二处理器302在读取处理中的扫描速度的X倍。在第五辊105和第七辊107没有在片材30上发生滑动的情况下,在第一位置C1处的处理位置速度和 第二位置处C2的处理位置速度之间的比由第七辊107的表面速度与第五辊105的表面速度的比(在下文中称为“表面速度比”)表示。因此,第二处理器302可以以将第一处理器301在读取处理中的扫描速度乘以表面速度比所得到的扫描速度执行读取处理。在该变型实例中,即使辊100的表面速度没有转换,片材的速度变化也能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一样被抑制。

[2-2]促进弯曲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改变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的表面速度来允许片材弯曲。然而,可以借助引导部件的形状来允许片材容易地弯曲。

图10示出该变型实例的引导部件20a。引导部件20a将片材从在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之中的上游侧辊(该实例为第一辊101)沿着传送路径B1引导至在第一辊101和第二辊102之中的下游侧辊(该实例为第二辊102)。

引导部件20a包括碰撞表面21a,该碰撞表面设置在由作为上游侧辊的第一辊101所传送的片材30的顶端30F与引导部件发生碰撞的位置。在包含于引导部件20a之中并面向传送路径B1的表面中,碰撞表面21a为包括与一虚拟平面相交的部分的表面,该虚拟平面在第一辊101的挤压区N1中与第一辊101的表面110接触。当由第一辊101传送的片材30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前进时,在片材30与上述虚拟平面重叠的同时片材30前进,因此顶端30F与上述部分表面碰撞。

当片材30的顶端30F与碰撞表面21a碰撞时,碰撞表面21a和片材30形成角度θ1。值得注意的是,当θ1太接近于90°时,片材30可能弯曲并阻塞传送路径B1,因此碰撞平面21a可以形成如下的θ1,例如,θ1等于或小于45°。片材30的与碰撞区域21a碰撞的顶端30F朝偏离上述虚拟平面的方向且沿着碰撞表面21a前进,因此,片材30发生弯曲。如上所述,因为设置有碰撞表面21a,所以与没有在到达下游侧辊100的路径中设置碰撞平面21a的情况相比,上 游侧辊100所传送的片材30更容易弯曲。

此外,在引导部件20a中,在碰撞表面21a的上游侧形成比在碰撞表面21a的下游侧形成的空间E2更宽的空间E1。在图10中,分别用虚线封闭示出空间E1和空间E2。当片材30的第一表面31侧的引导部件20a和片材30的第二表面32侧的引导部件20a之间的距离称为“传送路径B1的宽度”时,空间E2的任意位置的宽度约为L2。与之相反,在空间E1中,传送路径B1的任意位置的宽度等于或大于L2,并且该传送路径B1的宽度为L1,该L1在最大值时为L2的1.5倍。

因此,与传送路径B1的宽度在碰撞表面21a的上游侧和碰撞表面21a的下游侧之间不改变的情况相比,即使片材30与碰撞表面21a进行碰撞而发生片材弯曲,弯曲部分也不太可能与引导部件20a接触。因此,不太可能发生例如因为与引导部件20a接触产生的摩擦力而导致在第一辊101和片材30彼此接触的位置处滑动。

此外,在图10的实例中,当片材30与碰撞表面21a发生碰撞而弯曲时,第二表面32侧隆起。然而,空间E1中的传送路径B1在第二表面32侧的宽度比空间E1中的传送路径B1在第一表面31侧的宽度宽。因此,例如,与传送路径B1的宽度关系是相反的情况(第二表面32侧的宽度比第一表面31侧的宽度窄)相比,片材30和引导部件20a不太可能彼此接触。

[2-3]在片材上执行处理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执行读取片材的图像的处理。然而,处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执行将墨滴喷射到片材上的处理,并且在电子照相方法中的图像形成期间也可以执行二次转印处理。在任意情况下,具有执行这种处理功能的处理器可以设置为对处理位置处的片材执行处理。具体而言,在片材在处理位置处的传送速度容易影响处理结果的情况下,通过应用如本实施例的本发明,使得处理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的变化被抑制,因此提高了处理精度。

[2-4]处理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传送装置包括两个处理器。然而,传送装置不限于此,并且传送装置可以包括单处理器或也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此外,在传送装置的传送路径上的处理位置处,包括在外部装置中的处理器可对片材执行处理。总之,只要处理器在处理位置处对传送路径上传送的片材执行处理,就可以使用任意处理器。即使当使用任意处理器时,因为驱动单元如上文所述驱动辊100,所以可以如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那样抑制片材在处理位置处的速度变化。

[2-5]第一辊和第二辊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上述特定的方法驱动包括在图3中所示的辊部分10-6中的辊100。然而,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驱动包括在辊部分10-11中的辊100。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与驱动包括在辊部分10-7中的辊100的相同方法驱动包括在辊部分10-12中的辊100。在该情况下,辊部分10-11的下游侧的片材发生弯曲,因此辊部分10-12不对穿过第二位置C2的片材沿传送方向A1拉引。如上文所述,可以采用该特定的方法在第二位置C2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两者执行驱动。

[2-6]第三辊和第四辊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特定的方法驱动包括在图3中所示的辊部分10-10中的辊100。然而,此外,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驱动包括在辊部分10-5中的辊100。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与驱动包括在驱动辊部分10-9中的辊100相同的方法驱动包括在辊部分10-4中的辊100。在该情况下,在辊部分10-5的上游侧的片材发生弯曲,因此辊部分10-4不对正穿过第一位置C1的片材沿传送方向A1相反的方向拉引。如上文所述,可以采用该特定的方法在第一位置C1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两者执行驱动。

[2-7]传送路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U形传送路径B1上传送片材。然而,传送路径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在线性传送路径上传送片材,或者可以在具有其他形状的传送路径上传送片材。此外,传送路径也可以沿着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以及与竖直方向、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形成。

[2-8]发明所属类别

本发明被认为是传送装置以及设置有传送装置的图像检测系统。此外,在处理器执行读取图像的处理情况下,本发明可以被认为是检测装置或者是输出读取结果的图像读取装置,并且在处理器执行喷墨处理或二次转印处理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被认为是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对所传送片材执行处理的任意装置,并且在该装置中期望使片材在处理位置处的传送速度稳定。

为了说明和描述目的,以及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描述。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