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57875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更详细地,涉及通过使用多个显示 面板来得到一幅画面的显示装置和该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轻量薄型的显示器的需求高涨,特别是使用大型液晶面板的有源矩 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变得多见。但是,由于液晶面板的大型化有诸多技术制约,因此能够看 到将现有技术的多个液晶面板组合得到无接缝的一幅大画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菲涅尔透镜等光路转换机构将多个液晶显示元件 的显示图像以在屏幕上无间隙的方式合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参照日本特开平10-20270 号公报)。另外,在日本特开平8-136886号公报中记载了将多个液晶面板的图像光通过 凹透镜放大而投射到透过型屏幕上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结构。进一步在日本特开 2001-147486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将显示元件阵列、屏幕和显示元件阵列的视频在屏幕上 分别成像的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2027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136886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1-147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如上述专利文献1 3等记载的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光路转换机 构和屏幕等,显示图像整体的亮度和颜色明度会发生下降。另外,当部分地使用光路转换机 构时,由于在显示图像的该部分发生与其他部分不同的亮度和颜色明度下降,即使在显示 了无接缝的一幅图像的情况下也会让观看者产生不协调感。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产生由多个图像构成的一幅显示图像 的一部分的亮度和色度与其他部分不同所导致的作为一幅图像的不协调感,或是能够减轻 不协调感地显示的显示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第一局面是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根据从装置外部 提供的图像信号显示图像,上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中,用于显示上述 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呈矩阵状排列,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未排列上述显示元件的边 框区域;导光元件,其设置在上述边框区域附近的上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对从上述显示元 件发出的光进行光路转换而将该光向上述边框区域上引导;像素校正电路,其对上述图像 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中,要提供给发出的光被上述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以对透过上述导光元件的光的衰减进行补偿的方式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将乘法 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新的像素值;和驱动机构,其根据由上述像素校正电路得到的新 的像素值,驱动上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本发明的第二局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以 与至少其他一个上述显示面板接近或接触的方式设置有多个,上述导光元件被配置成与 设置在其他液晶面板上的其他导光元件接触,上述其他液晶显示面板与设置该导光元件的 液晶面板接近或接触。本发明的第三局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包 括发出不同颜色的多种显示元件,上述像素校正电路,对要提供给上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 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按照每个上述颜色预先确定的多个校正系数中与上述被进行光路 转换的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颜色对应的校正系数。本发明的第四局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校正电 路,对要提供给上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按照每个组预先确定的多 个校正系数中与上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配置位置对应的校正系数,上述组是将 上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根据显示位置分成多组的而得的。本发明的第五局面,在本发明的第四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多组包括第一组,其包括与第一端部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上述第一端部附近区域位 于与上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相对的上述导光元件的面中接近上述导光元件附近 的边框区域的一侧;第二组,其包括与第二端部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上述第二端部附 近区域位于上述面中远离上述导光元件附近的边框区域的一侧;和第三组,其包括与中央 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上述中央附近区域位于上述面中的上述第一端部附近区域和上 述第二端部附近区域之间。本发明的第六局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图像变形 部,其当要由被上述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显示的基于上述图像信号的图像, 被上述导光元件改变大小而显示时,以对上述大小的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使基于要提供给 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变形,由此生成新的图像信号,上述像素校 正电路,对由上述图像变形部生成的上述新的图像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乘以上述校正系数, 将乘法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新的像素值。本发明的第七局面,在本发明的第六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变形 部,根据上述显示面板被观看的方向,算出由上述导光元件显示的图像的放大率或缩小率, 根据算出的放大率或缩小率,以对上述大小的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使基于要提供给对应的 显示元件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变形,由此生成上述新的图像信号。本发明的第八局面,在本发明的第六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变形 部,通过按照以下方式使基于上述图像信号的图像变形来生成上述新的图像信号使包括 由上述导光元件显示的图像的显示在上述显示面板上的图像整体,相对于要根据上述图像 信号显示的图像整体,成为一定的放大率或缩小率,上述图像校正电路,对由上述图像变形 部生成的图像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中,要提供给发出的光被上述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 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上述校正系数,将乘法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上述新的像素值。本发明的第九局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局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元件作为上述显示元件。本发明的第十局面是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 包括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中,用于基于从装置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显示图像的多个显 示元件呈矩阵状排列,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未排列上述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和导 光元件,其设置在上述边框区域附近的上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对从上述显示元件发出的光 进行光路转换而将该光向上述边框区域上引导,上述驱动方法包括像素值校正步骤,对上 述图像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中,要提供给发出的光被上述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 的像素值,乘以以对透过上述导光元件的光的衰减进行补偿的方式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 将乘法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新的像素值;和驱动步骤,根据上述像素值校正步骤中得 到的新的像素值,驱动上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局面,在上述边框区域附近的显示面板上,设置有通过对从显 示元件发出的光进行光路转换而将该光向边框区域上引导的导光元件,通过对要提供给被 该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以对透过导光元件的光的衰减进行补 偿的方式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来对该像素值进行校正,因此由导光元件产生的显示像素 的例如亮度(或显示像素颜色的色度)变化得到补偿。因此,能够使观看者不产生例如由 亮度(或色度)的部分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或者减轻这种不协调感地,显示典型的无接缝 的一幅图像。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局面,由于各显示面板以与至少其他一个显示面板接近或接触 的方式设置,某导光元件与设置在其他液晶面板上的其他导光元件接触配置,上述其他液 晶显示面板与设置该导光元件的液晶面板接近或接触,所以由上述多个显示面板,能够使 观看者不产生例如由亮度(或色度)部分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地,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局面,像素校正电路,对要提供给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 的像素值,乘以按照每个颜色预先确定的多个校正系数中与该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颜色对 应的校正系数,所以由导光元件产生的显示像素颜色的色度变化得到补偿。因此,能够使观 看者不产生由色度的部分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地,显示典型的无接缝的一幅图像。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局面,像素校正电路,对要提供给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 的像素值,乘以按照每个组预先确定的多个校正系数中与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配 置位置对应的校正系数,上述组是将该显示元件根据显示位置分成多组而得的,所以由导 光元件位置产生的显示像素的例如亮度(或色度)的变化得到补偿。因此,能够不依赖于 导光元件的位置使观看者不产生例如由亮度(或色度)的部分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地,显 示典型的无接缝的一幅图像。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局面,分成以下三组进行补偿第一组,其包括与第一端部附近 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上述第一端部附近区域接近导光元件附近的边框区域的一侧;第二 组,其包括与第二端部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上述第二端部附近区域远离导光元件附 近的边框区域的一侧;第三组,其包括与中央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上述中央附近区域 位于这些端部附近区域的中间附近,所以由导光元件的上述第一端部附近区域、上述第二 端部附近区域、上述中央附近区域的各个位置产生的显示像素的例如亮度(或色度)的变 化得到补偿。因此,能够不依赖于导光元件的位置,使观看者不产生例如由亮度(或色度)的部分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地,显示典型的无接缝的一幅图像。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局面,以对导光元件产生的与其他显示图像部分的大小(长 度)的不同进行补偿的方式使图像变形,所以能够抑制或消除由上述大小(长度)的不同 导致的不协调感。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局面,能够根据显示面板被观看的方向,正确地算出显示的图 像的放大率或缩小率,所以能够正确地抑制或消除由上述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局面,由导光元件产生的与其他显示图像部分的大小(长度) 的不同得到补偿,能够抑制或消除由此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进一步通过遍及显示面板整 体进行图像显示,由此能够显示放大的无接缝的图像。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局面,具有作为显示元件包括液晶元件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 显示装置,能够发挥与本发明的第一 第五局面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特别是由于液晶显示 面板在制造工序中必定会形成边框区域,为了得到成为典型的无接缝的一幅图像的显示图 像,多设置导光元件。由此,特别能够奏效。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局面,能够用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发挥与本发明的第一局面的 效果相同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和导光元件的构造进行说明的部分截面图。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部的示意图。图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部包括的像素形成部P(n,m)的等价电路图。图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的数据校正部的结构的框图。图8是对上述实施方式的导光元件的光学特性进行说明的xy色度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结构的框图。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导光元件的各区域光学特性的xy色度图。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的数据校正部结构的框 图。图12是用于说明上述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范围的图。图13是表示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控制电路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1.第一实施方式><1. 1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概略构造的立体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 括安装有导光元件12的显示图像的液晶面板11 ;和安装有导光元件14的显示图像的液 晶面板13。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1和液晶面板13被设置成它们的端部相互接近,以能够使它们的显示面的相对角度变化的方式通过未图示的可动机构(例如铰链等)连接。另 外,这样的可动机构是一个例子,也可以省略,例如液晶面板11和液晶面板13也可以被固 定成它们的端部在它们的显示面成为同一平面的位置相互接触。导光元件12是对从液晶面板11出射的光进行光路转换的纤维(面)板,具有改 变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显示面)的功能。另外,以与该导光元件12的端部接触的方 式设置的导光元件14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在这里,纤维板是将几Pm直径的单纤维成束的 形状,并且各个单纤维包括传导光的芯玻璃;以覆盖该芯玻璃的方式配置的具有与芯玻 璃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包层玻璃;和将从芯玻璃漏出的光吸收的吸收体。由于该单纤 维能够与各个其他单纤维不干涉地传导光,所以提供给(作为全部的单纤维的入射面的) 纤维板的入射面的图像能够保持原样地从出射面得到。因此,通过用作为这样的纤维板的 导光元件12、14,对由两个液晶面板11、13显示的两幅图像的一部分进行光路转换,能够显 示没有切缝或接缝的(seamless 无接缝的)一幅图像。对此,以下进行详细说明。一般而言,在液晶面板的周围设置有不能进行显示的区域(以下称为“边框区 域”)。该边框区域是由于在制造时作为余隙(clearance)被需要而设计的。S卩,构成液晶 面板的基板(如后所述的TFT基板)是在一块元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后一块块切割制造的。 因此,边框区域作为被切割的部分的余隙被需要。另外,该边框区域用作涂敷密封液晶的密 封剂的区域。因此,具有这样的边框区域的液晶面板11、13,即使以其一边相互接触的方式 配置,作为整体也无法得到无接缝的一幅显示图像。于是,通过将上述导光元件12、14设置 在液晶面板11、12的显示部端部附近和边框区域上,将显示部端部附近的图像向边框区域 光路转换而显示。由此能够得到无接缝的一幅显示图像。以下,参照图2,对这样的液晶面 板11和导光元件12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液晶面板和导光元件的构造的部分截面图。另外,在图2中,将从液晶 面板11 (实际上是后述的背光源装置的导光板116)出射的光的路线(光路)0P1 0P4用 粗线和箭头例示。另外,图2所示的透明盖130,没有在图1中表示,是为了保护液晶面板 11和导光元件12而设置的。此图2主要表示将图1所示的液晶面板从长边方向截断的情况下,将导光元件12 附近部分放大后的液晶面板11和导光元件12的截面。作为纤维板的该导光元件12,来自 液晶面板11的光入射的底面(即构成纤维板的全部的单纤维的光入射面)粘着在液晶面 板11显示区域中的端部附近部分(以下简称为“显示区域端部”)A2上。另外,该导光元件 12的形状为,来自液晶面板11的光出射的上侧的斜面(即全部单纤维的光出射面)被包 含在从显示区域端部A2正上方到液晶面板11的边框区域A3正上方的范围中(笼罩该范 围)。因此,由于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端部A2出射并入射到导光元件12的光,被该导 光元件12光路转换,向边框区域A3正上方出射,所以能够显示宛如不存在无法显示的边框 区域A3 —样的无接缝的图像。该液晶面板11,按照每个像素对从背光源装置包括的未图示的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等光源提供的光的透过量进行控制,由此进行各种显示,因此包 括在其上表面粘贴有偏光板IlOa的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晶体管)基板111 ; 在其下表面粘贴有偏光板IlOb的CF (Color Filter 彩色滤光片)基板113 ;和被夹持在这 两个基板间的液晶层112。用于通过这些显示图像的具体结构容后详述。
另外,背光源装置包括导光板116,以使其上表面与液晶面板11的下表面接触的 方式设置,在该导光板的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上述光源,将来自该光源的光从照明面呈面 状发出;透镜片类115,其包括配置在该导光板的上表面侧(照明面侧)的透镜片和光扩散 片等;和反射片117,其粘贴在上述导光板的下表面侧(与照明面相反的一侧)。来自该背 光源装置的光源的光从导光板的规定的光入射面入射之后,在导光板整体扩散,由此从照 明面呈面状放射。在这样放射的光,以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端部A2出射的光通过导光 元件12、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端部A2以外的显示区域(以下称为“通常显示区域”) Al出射的光不通过导光元件12的方式向装置外部出射,并形成显示图像。接着,对用于形 成这样的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及其动作进行说明。<1. 2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动作>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框图。 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由显示控制电路200、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和扫描信号线驱动 电路(栅极驱动器)400构成的驱动控制部;显示部500;和共用电极驱动电路600。另外, 显示控制电路200和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多以单独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kale Integration Circuit 以下简称为“LSI”)芯片构成,但这里是由一个LSI芯片(RAM内置 型源极驱动器)构成的。另外,在此基础上加上栅极驱动器的驱动控制电路既可以由一个 LSI芯片构成,也可以不是芯片而是在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上呈单片形成。图3所示的显示部500,包括多根(M根)视频信号线SL(I) SL(M)、多根(N根) 扫描信号线GL(I) GL (N)、分别与这些多根视频信号线SL(I) SL(M)和多根扫描信号线 GL(I) GL(N)的交差点对应设置的多个(MXN个)像素形成部(以下,将与扫描信号线 GL(η)和视频信号线SL(m)的交差点对应的像素形成部用参考附图标记“P(n,m) ”表示。), 为如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在这里,图4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部500的结构,图 5表示该显示部500的像素形成部P(n,m)的等价电路。如图4和图5所示,各像素形成部P (n,m)包括TFT (Thin FilmTransistor 薄膜 晶体管)10,其为栅极端子与通过对应的交差点的扫描信号线GL (η)连接,并且源极端子与 通过该交差点的视频信号线SL(m)连接的开关元件;像素电极Epix,其与该TFTlO的漏极 端子连接;共用电极(也称为“对置电极”)Ecom,其共用地设置在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P(i, j) (i = 1 N,j = 1 Μ);液晶层,其作为共用地设置在上述多个像素形成部P (i,j) (i = 丄 N,j = i Μ)并被夹持在的像素电极Epix和共用电极Ecom之间的电子光学元件。另外,在图4中,标注在各像素形成部P(n,m)上的“R”、“G”、“B”的各附图标记, 表示由该像素形成部P(n,m)显示的颜色是“红”、“绿”、“蓝”中的哪一个。因此,实际上由 RGB的各像素形成部形成的RGB各色的像素成为一组而形成一个彩色像素。另外,在本实施 方式中,例如采用行反转驱动方式,该行反转驱动方式为使向像素液晶施加的施加电压的 正负极性按照显示部500的每行反转且按照每帧反转的驱动方式。如图5所示,在各像素形成部P(n,m)中,由像素电极Epix和与其夹着液晶层地相 对的共用电极Ecom形成有液晶电容Clc,在其附近形成有辅助电容Cs。当施加到扫描信号线GL(η)的扫描信号G(η)成为有效时,TFTlO选择该扫描信号 线,成为导通状态。然后,驱动视频信号S(m)通过视频信号线SL(m)被施加到像素电极Epix 上。由此,该被施加的驱动用视频信号S(m)的电压(以共用电极Ecom的电位为基准的电压),作为像素值被写入包括该像素电极Epix的像素形成部P (n, m)。另外,由于像素形成部P(n,m)通过对来自背光源装置(的导光板116)的光的透 过率进行控制来显示,所以在本说明书中将包括该背光源装置的像素形成部P(n,m)称为 显示元件。显示控制电路200接收从外部送来的显示数据信号DAT和定时控制信号TS,输 出数字图像信号DV和用于对在显示部500显示图像的定时进行控制的源极启动脉冲信号 SSP、源极时钟信号SCK、闭锁选通信号LS、栅极启动脉冲信号GSP、栅极时钟信号GCK和极性 反转信号Φ。另外,该显示控制电路200对接收到的显示数据信号DAT以对由导光元件12 导致的色度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适当校正,作为数字图像信号DV输出。此动作和详细的结 构容后再述。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接收从显示控制电路200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DV、源极 启动脉冲信号SSP、源极时钟信号SCK和闭锁选通信号LS,为了对显示部500内的各像素形 成部P(n,m)的像素电容充电,向各视频信号线SL(I) SL(M)施加驱动用视频信号。这 时,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中,在源极时钟信号SCK的脉冲发生的定时,将表示要施加 到各视频信号线SL(I) SL(M)的电压的数字图像信号DV依次保持。然后,在闭锁选通信 号LS的脉冲发生的定时,将上述保持的数字图像信号DV转换成模拟电压。转换后的模拟电 压,作为驱动用视频信号一齐施加到全部的视频信号线SL(I) SL(M)上。S卩,在本实施方 式中,视频信号线SL(I) SL(M)的驱动方式采用线依次驱动方式。另外,为了显示部500 的交流化驱动,施加到各视频信号线SL(I) SL(M)的视频信号的极性,根据极性反转信号 Φ反转。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00根据从显示驱动电路200输出的栅极启动脉冲信号GSP 和栅极时钟信号GCK,对各扫描信号线GL(I) (GL(N)依次施加有效的扫描信号。共用电极驱动电路600生成作为要提供给液晶的共用电极的电压的共用电压 Vcom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视频信号线的电压的振幅,使共用电极的电位也根据交流 化驱动变化。如上所述,通过施加驱动用视频信号到各视频信号线SL(I) SL(M),施加扫描信 号到各扫描信号线GL(I) GL(N),对液晶层的光透过率进行控制,从而在显示部500显示 图像。<1.3显示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动作〉<1.3. 1显示控制电路整体的结构和动作>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的整体结构的框图。该显示控制电路200 包括进行定时控制的定时控制部21 ;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其存储与配置在显示区域 端部Α2的显示元件对应的校正区域地址AD ;数据校正部23,其接收从装置外部提供的显示 数据信号DAT包括的像素值(显示灰度等级数据),根据存储在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中 的校正区域地址AD,对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值乘以规定的校正系数,由此对上述 像素值进行校正。图6所示的定时控制部21,接收从外部送来的定时控制信号TS,输出用于对数据 校正部23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CT和用于对在显示部500显示图像的定时进行控制 的源极启动脉冲信号SSP、源极时钟信号SCK、闭锁选通信号LS、栅极启动脉冲信号GSP、栅极时钟信号GCK和极性反转信号Φ。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存储有数据校正部23包括的后述的各色用RAM地址中, 储存有要对配置在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像素值的地址。另外,本实施方式中 配置在显示区域端部A2的各色的显示元件,具体而言,如参照图1、图2和图4可知那样,构 成显示区域右端附近的显示区域端部A2所包含的全部显示列。数据校正部23接收从装置外部提供的显示数据信号DAT包括的像素值(显示灰 度等级数据),(暂时)存储于后述的RAM中。接着,数据校正部23根据来自定时控制部 21的控制信号CT,将存储在上述RAM中的像素值依次读出,当读出的像素值的地址与从校 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读出的校正区域地址AD—致时,对该像素值乘以规定的校正系数,由 此校正上述像素值。对这样的数据校正部23的详细结构和动作,参照图7进行说明。<1. 3. 2数据校正部的结构和动作>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的数据校正部的结构的框图。该数据 校正部23包括将从装置外部提供的显示数据信号DAT中的红色数据信号DATr依次存储 的红色用RAM231 ;将显示数据信号DAT中的绿色数据信号DATg依次存储的绿色用RAM232 ; 将显示数据信号DAT中的蓝色数据信号DATb依次存储的蓝色用RAM233 ;对这些红色用 RAM231、绿色用RAM232和蓝色用RAM233 (以下总称为“各色用RAM”)进行控制的RAM控制 电路234 ;对从红色用RAM231读出的红色像素值Dr中位于显示区域端部A2的像素的像素 值进行校正的红色像素校正电路236 ;对从绿色用RAM232读出的绿色像素值Dg中位于显 示区域端部A2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校正的绿色像素校正电路237 ;对从蓝色用RAM233读 出的蓝色像素值Db中位于显示区域端部A2的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校正的蓝色像素校正电路 238 ;对这些红色像素校正电路236、绿色像素校正电路237、蓝色像素校正电路238(以下总 称为“各色像素校正电路”)进行控制的校正控制电路235。另外,各色用RAM是由三个半 导体芯片构成的,但也可以是一个半导体芯片的三个不同的存储区域,也可以是构成校正 区域地址存储部22的半导体存储器等的一部分。RAM控制电路234根据来自定时控制部21的控制信号CT,输出包括用于将分别存 储在各色用RAM中的各色的像素值依次读出的读出地址的RAM控制信号CS。各色用RAM根 据该RAM控制信号CS输出各色像素值Dr、Dg、Db。校正控制电路235接收来自RAM控制电路234的RAM控制信号CS,将包含在其中 的与当前读出的像素值对应的各色用RAM的地址,与从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读出的校正 区域地址AD进行比较,当两者一致时向各色像素校正电路提供校正指示信号&,该校正指 示^提供对该像素值进行校正的指示。红色像素校正电路236当没有从校正控制电路235接收校正指示信号&时,将接 收到的红色像素值Dr保持原样地作为红色数字像素信号DVr输出,而在接收到校正指示信 号^时,对该像素值Dr乘以预先确定的红色校正系数Kr,将其结果得到的像素值作为红 色数字图像信号DVr输出。另外,绿色像素校正电路237也同样地输出绿色数字图像信号 DVg,但在这里不是乘以红色校正系数Kr,而是根据情况乘以预先确定的绿色校正系数Kg。 进一步,蓝色像素校正电路238也同样地输出蓝色数字图像信号DVb,但在这里根据情况乘 以预先确定的蓝色校正系数Kb。在这里,这些各色的校正系数Kr、Kg、Kb,是根据导光元件12的光学特性预先确定的。图8是对该导光元件的光学特性进行说明的xy色度图。此图8与一般的xy色度图一 样,图中所示的虚线的三角形表示sRGB (standard RGB:标准RGB)的颜色范围,左上端部附 近对应绿色(G),左下端部附近对应蓝色(B),图的右侧端部附近对应红色(R)。另外,图8 所示箭头,在xyz表色系统中简易地表示透过导光元件12的光受到的衰减的样子。如参照此图8可知那样,透过导光元件12的光以向黄色移动的方式衰减,与液晶 面板11的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显示色的明度以向黄色移动的方式降低。因此,即使在 由导光元件12如上所述地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时,观看者也会产生不协调感。于是,以 对这种显示图像的色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是RGB各色明度降低)进行补偿的方式,决定各 色的校正系数Kr、Kg、Kb。另外,这些各色校正系数Kr、Kg、Kb的关系是Kb > Kr,Kb > Kg, Kr和Kg几乎等值。另外,当将这些校正系数看作针对向液晶施加的施加电压的校正值时, 该校正值是0. 2 5左右的值。当然,由于这些值根据导光元件12的材质和构造等变化, 能够以对如上所述的色度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值。另外,当液晶面板11是常黑 显示型时(即当向液晶施加的施加电压越大显示亮度越大时),当针对向液晶施加的施加 电压的上述校正值中的一个值不到1时,该颜色的亮度衰减,但通过将不同的与其他颜色 对应的上述校正值设定为1以上(典型的是最大值5),作为结果能够使上述其他颜色的明 度与上述衰减颜色的明度相对地(典型的是超过5倍)增加。另外,如上所述当通过乘以校正系数Kr、Kg、Kb来对色度的变化(各色明度的降 低)进行补偿时,为了进行完全的补偿,希望算出的像素值不超过能够显示的最大值。于 是,使通过乘以校正系数Kr、Kg、Kb而算出的像素值不超过能够显示的最大值,因此各色 像素校正电路也可以构成为对包括要在通常显示区域Al显示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全部像 素值乘以规定的衰减系数,使得要在液晶面板11的通常显示区域Al中显示的全部像素的 (颜色的)明度降低。具体而言,即使是在对各像素值的最大值乘以校正系数Kr、Kg、Kb的 最大值的情况下,该衰减系数也被设定成对该乘法运算值乘以衰减系数而得到的值不超过 能够显示的最大值。<1. 4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上所述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200的数据校正部23的液晶显示装 置,由于对由导光元件12产生的与液晶面板11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显示色的色度变 化(RGB各色明度的降低)进行补偿,能够使观看者不产生由色度不同导致的部分不协调感 地,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2.第二实施方式><2. 1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动作>由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参照图1 图3),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显示部500的结构(参照图4)、显示部500的像素形成 部P(n,m)的等价电路(参照图5)等也是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控制电路200的结构和动作方面与第一实施 方式的情况部分不同。以下,参照图9对该显示控制电路200的结构和动作进行详细说明。<2. 2显示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动作〉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200结构的框图。该显示控制电路200 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同样的定时控制的定时控制部2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没有设置的多组存储与校正区域地址AD对应的校正系数Kr、Kg、Kb的校正系数存储部25 ;存储后述 的2种校正区域地址的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 ;接收显示数据信号DAT包括的像素值(显 示灰度等级数据),根据存储在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中的校正区域地址AD,对与显示区 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值乘以从上述校正系数存储部25得到的校正区域地址AD对应的校 正系数Kr、Kg、Kb,由此对上述像素值进行校正的数据校正部33。首先,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存储后述的第一校正区域地址ADl和第二校正区 域地址AD2。另外,将第一校正区域地址和第二校正区域地址AD1、AD2总称为校正区域地 JatAD0另外,校正系数存储部25,存储与上述第一校正区域地址ADl对应的第一校正系 数Krl、KgU Kbl和与上述第二校正区域地址AD2对应的第二校正系数Kr2、kg2、kb2。另 外,将第一校正系数和第二校正系数Krl、Kgl、Kbl、Kr2、kg2、kb2总称为校正系数Kr、Kg、 Kb。进一步,数据校正部33包括进行与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23相 同的动作的红色用RAM231、绿色用RAM232、蓝色用RAM233和RAM控制电路234 ;和进行与 第一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23部分不同的动作的红色像素校正电路236、绿色像素校正电 路237、蓝色像素校正电路238和校正控制电路235。S卩,本实施方式的数据校正部33包括的校正控制电路23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 况同样,接收来自RAM控制电路234的RAM控制信号CS,将其中包含的与当前读出的像素 值对应的各色用RAM地址,与从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读出的第一校正区域地址和第二校 正区域地址AD1、AD2比较。然后,当各色用RAM的地址与这两个地址中的任一个一致时,与 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与同样的校正指示信号& 一起,进一步将与第一校正区域地 址ADl对应的第一校正系数Krl、Kgl、Kbl,或与第二校正区域地址AD2对应的第二校正系 数Kr2、Kg2、Kb2提供给各色像素校正电路。红色像素校正电路236,当没有从校正控制电路235接收到校正指示信号&和红 色校正系数Kr时,将接收到的红色像素值Dr保持原样作为红色数字像素信号DVr输出,此 外,在接收到校正指示信号&和红色校正系数Kr时,对该像素值Dr乘以接收到的红色校 正系数Kr (具体而言是Krl或Kr2),将其结果得到的像素值作为红色数字图像信号DVr输 出。另外,绿色像素校正电路237也同样地输出绿色数字图像信号DVg,但在这里乘以接收 到的绿色校正系数Kg (具体而言是Kgl或Kg2)。进一步,蓝色像素校正电路238也同样地 输出蓝色数字图像信号DVb,但在这里乘以接收到的蓝色校正系数Kb (具体而言是Kbl或 Kb2)。在这里,这些被提供给各色像素校正电路的各色校正系数Kr、Kg、Kb被存储在校 正系数存储部25中,这些校正系数根据导光元件12的光学特性而被决定。与第一实施方 式的情况最大的不同是,本实施方式的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存储有数据校正部33包括 的各色用RAM地址中的与三个区域的地址分别对应的不同的三组校正系数Kr、Kg、Kb,该三 个区域通过将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端部A2进一步分成的,容后详述,该液晶面板11的 显示区域端部A2为使被导光元件12进行光路转换的光透过的区域。以下,参照图10对导 光元件12的此三个区域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该导光元件各区域的光学特性的xy色度图。此图10表示使全部像素进行白显示时液晶面板上的各位置的色度(色度坐标),具体而言,分别表示(图中用虚 线Al包围)从通常显示区域Al出射的光的色度;(图中用虚线A22包围)从显示区域端 部A2中的中央部附近区域A22(以下,称为中央部A22)出射的光的色度;(图中用虚线A21 包围)从显示区域端部A2中的与通常显示区域Al接近的一侧的区域A21(在图2中是指 显示区域端部A2的左端部附近,以下,称为左端部A21)出射的光的色度;(图中用虚线A23 包围)从显示区域端部A2中的远离通常显示区域Al —侧的区域A23(在图2中是指显示 区域端部A2的右端部附近,以下称为右端部A23)出射的光的色度。另外,在图2中,光路 0P4表示从通常显示区域Al出射的光的光路中的一个,光路OPl表示从左端部A21出射的 光的光路中的一个,光路0P2表示从中央部A22出射的光的光路中的一个,光路0P3表示从 右端部A23出射的光的光路中的一个。如此图10所示,即使是透过同一导光元件12的光,由于从显示区域端部A2中的 中央部A22出射的光的色度、从左端部A21出射的光的色度、从右端部A23出射的光的色度 彼此不同,所以为了对由导光元件12产生的显示色的明度的降低即色度变化(不依赖于像 素位置)同样地进行补偿,需要按照各区域中的每个区域分别准备考虑了这些色度的不同 的校正系数Kr、Kg、Kb。于是,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存储如下地址各色用RAM地址中,储存有要对配置 在左端部A21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像素值的第一校正区域地址ADl ;储存有要对配置在上述 中央部A22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像素值的第二校正区域地址AD2 ;储存有要对配置在右端部 A23的显示元件提供的像素值的第三校正区域地址AD3。另外,校正系数存储部25存储如下 校正系数第一校正系数Krl、Kgl、Kbl,其为与第一校正区域地址ADl对应的校正系数,且 以对从上述左端部A21出射的光的色度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设定;第二校正系数Kr2、Kg2、 Kb2,其为与第二校正区域地址AD2对应的校正系数,且以对从中央部A22出射的光的色度 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设定;第三校正系数Kr3、Kg3、Kb3,其以对从上述右端部A23出射的光 的色度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设定。校正控制电路235,将来自RAM控制电路234的RAM控制信号CS包括的各色用 RAM地址,与从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读出的上述三个从第一校正区域地址到第三校正区 域地址ADl AD3分别进行比较,当与第一校正区域地址ADl —致时,将从校正系数存储部 25读出的第一校正系数Krl、Kgl、Kbl提供给各像素校正电路,当与第二校正区域地址AD2 一致时,将从校正系数存储部25读出的第二校正系数Kr2、Kg2、Kb2提供给各像素校正电 路,当与第三校正区域地址AD3 —致时,将从校正系数存储部25读出的第三校正系数Kr3、 Kg3、Kb3提供给各像素校正电路。<2. 3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上所述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电路200的数据校正部33的液晶显示装置, 因为对由导光元件12产生的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端部A2中的左端部A21、中央部A22、 右端部A23分别使用不同的合适的校正系数,由此对每个上述区域的色度变化(各色明度 的降低)进行补偿,所以能够不依赖于导光元件12(发出透过其的光的显示元件)的位置, 使观看者不产生由色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地,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3.变形例 ><3.1第一主要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红色用RAM231、绿色用RAM232和蓝色用RAM233, 按照各色中的每个设置校正系数Kr、Kg、Kb,但也可以不对各色中的每个设置专用的 RAM (或存储区域),而是不区分这些地只设置一个RAM (或存储区域),决定各色共用的校正 系数K,且只设置一个各色共用的像素校正电路。在此结构中,由于对各色进行同样的校正, 由导光元件12导致的亮度降低虽然得到了补偿,但是色度的变化没有得到完全的补偿。但 是,通过将RAM和像素校正电路减少到一个,能够简化数据校正部22的结构,另外能够使观 看者不产生由亮度不同导致的部分不协调感地,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另外,能够减轻由 色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另外,同样地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只设置一个RAM,设定 与上述显示区域端部A2中的三个区域对应的各色共用的校正系数ΚΙ、K2、K3,且设置一个 各色共用的像素校正电路。在此结构中由导光元件12导致的色度变化也没有完全得到补 偿,但通过将RAM和像素校正电路减少到一个,能够简化数据校正部22的结构,另外能够不 依赖于导光元件12 (发出透过其的光的显示元件)的位置,使观看者不产生由亮度不同导 致的部分不协调感地,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且能够减轻由色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端部A2分为其左端部A21、中 央部A22、右端部A23,设定各个对应的校正系数,但也可以将显示区域端部A2分为两个或 四个以上的区域,设定与每个区域对应的校正系数。在此情况下,也以对从各个组(区域) 的显示元件出射的光的色度变化分别进行补偿的方式,按照各组(区域)中的每个设定校 正系数。另外,在希望正确进行根据显示元件的配置位置的补偿的情况下(即,设定多个不 同的校正系数的情况),可以将组数(区域数)尽可能多地设定,只要存储容量和计算速度 等没有问题,最大能够设定为配置在显示区域端部A2的(各色中的每个)显示元件的个数 即视频信号线的根数。另外,在此情况下,一个显示元件与一个组对应。进一步,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按照各色中的每个设定一个校 正系数Kr、Kg、Kb或设定与区域数相应的个数的校正系数Kr、Kg、Kb,但这些校正系数Kr、 Kg, Kb也可以是根据像素值变化的值。以下,参照图11具体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的数据校正部结构的框图。此图11所 示的数据校正部23,具有与图7所示的数据校正部23同样的RAM控制电路234,具有与图7 所示的数据校正部23不同结构的红色用RAM431、绿色用RAM432、蓝色用RAM433和校正控 制电路435。红色用RAM431、绿色用RAM432和蓝色用RAM433,与图7所示的RAM同样地存储显 示数据DATr、DATg、DATb,并且存储将某像素值和与之一一对应的校正后的像素值关联的查 找表(以下称为“LUT”)。另外,将该LUT数据预先存储在未图示的EEPROM等中,在装置起 动时将其展开到RAM上。存储在该LUT中的校正后的像素值,是通过对该像素值乘以每个 根据像素值适当决定的像素值的校正系数Kr、Kg、Kb而算出的。因此,虽然也可以是不通过 该LUT而通过对应的算式算出的结构,但从处理速度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LUT的结构。校正控制电路435接收来自RAM控制电路234的RAM控制信号CS,将其中包含的 与当前读出的像素值对应的各色用RAM地址与从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读出的校正区域 地址AD比较,当两者一致时将校正指示信号&提供给各RAM,使得通过参照存储在该RAM 中的LUT来对该像素值进行校正。各RAM当没有接收到校正指示信号^时将读出的像素值保持原样输出,而当接收到校正指示信号^时,将通过LUT校正的像素值作为各色数据 图像信号Dvr、Dvg、Dvb输出。这样通过参照LUT,能够简单地得到对每个像素值乘以适当设定的校正系数而得 的校正像素值,使用该校正像素值进行导光元件12上的图像显示,所以能够遍及整个灰度 等级使观看者不产生由色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地显示。<3. 2第二主要变形例〉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使观看者不产生由色度不同导致的 部分不协调感地,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但如果进一步用以下结构,就能够以不产生由图 的左右方向的大小不同导致的部分不协调感的方式显示。以下参照图12进行说明。图12是用于说明第二主要变形例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范围的图。如图12所示,当 从第一方向观看导光元件12时,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被放大显示为第一视认区 域A4的大小(长度)。因此,为了抑制由上述大小(以下也将图的左右方向的大小只称为 “长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将上述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缩小显示。具体而言, 当设显示区域端部A2的(图左右方向的)长度为A2、第一视认区域A4的长度为A4时,在 显示区域端部A2上显示缩小到(A2/A4)的长度的图像。这样一来,由于在通常显示区域Al 显示的图像的像素间长度和在第一视认区域A4显示(看到)的图像的像素间长度相等,上 述大小(长度)的不同得到了补偿,能够抑制或消除由此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这种情况即使改变观看方向也一样,如图12所示,当从第二方向观看导光元件12 时,在显示区域端部A2中显示的图像被放大显示成第二视认区域A5的长度。因此,为了抑 制由上述大小(长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设第二视认区域A5的长度为A5时,在显示区 域端部A2上显示缩小到(A2/AO的长度的图像。这样一来,由于在通常显示区域Al显示 的图像长度和显示区域端部A2的长度相等,上述大小(长度)的不同得到了补偿,能够抑 制或消除由此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另外,虽然未图示,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外的方向,例如以第一方向为基准从 与第二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方向观看导光元件12,视认区域的长度也发生变化,所以与上述 同样地通过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缩小后的图像,由此能够抑制或消除由上述大小(长 度)的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另外,根据观看方向不同,也可以考虑视认区域的长度(在这里为A7)比A2小的 情况,但与上述同样地,通过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放大到(A2/A7)的长度的图像,由此能 够抑制或消除由上述大小(长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如上所述,要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通过对原来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 图像处理或间隔剔除动作,被缩小变形(因被观看的方向不同也可能是放大变形)。首先, 参照图13对此图像处理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包括进行上述图像处理的图像变形部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的框图。此 图13所示的显示控制电路,是在如上述图6所示的显示控制电路结构上追加图像变形部后 的电路,由于其他构成要素是一样的,所以对同样的构成要素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并且省 略说明。图像变形部27,从包括检测液晶面板11、13形成的角度的传感器的未图示的角度 检测部接收角度检测信号DG,根据由角度检测信号DG所示的液晶面板11、13形成的角度,算出相对于液晶面板11是从什么方向被观看的(例如从第一或第二方向观看等)。当然, 根据液晶面板11、13形成的角度正确地检测实际从什么方向被观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 当液晶面板11、13形成角度为180度(即几乎在同一平面)时,通常是从正面被观看的,所 以能够判定被观看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是检测液晶面板11、13形成的角度,而是(通过利用重力) 检测液晶面板11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的传感器,通过该倾斜检测上述被观看的角度。进 一步,也可以根据生成显示的图像的应用程序(例如显示电视图像的软件等)的种类,推定 被观看的方向。其他,也能够采用测量或推测上述被观看的方向的众所周知的结构。通过 这样检测观看角度,能够算出视认区域的长度(大小),能够正确地抑制或消除由上述大小 (长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另外,也可以将观看角度固定成一个。在此情况下也能够一 定程度抑制或消除上述不协调感。图像变形部27,根据如上所述基于角度检测信号DG判定的被观看的方向(以下, 称为视认方向),将要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缩小,由此将实际显示的图像以本来 的大小(长度)显示。即如上所述,导光元件12例如在从第一方向观看的情况下,在显示 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由导光元件12放大到第一视认区域A4的长度,即放大到(A4/A2) 倍。因此,图像变形部27将要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缩小到(A2/A4)倍。另外,在 从第二方向观看的情况下,将要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缩小到(A2/AO倍。像这样,图像变形部27,以将显示区域端部A2除以视认区域的长度得到的比率 (缩小率),将显示图像的(图中左右方向的)长度缩小。然后,由于视认区域的长度能够 基于上述视认方向容易地算出来,图像变形部27根据由角度检测信号DG所示的角度,基于 规定的算式或查找表等,算出上述缩小率(因被观看的方向不同也可能是放大率)。然后, 图像变形部27基于算出的比率将根据显示数据信号DAT要显示的图像缩小,作为新的显示 数据信号DAT提供给数据校正部23。另外,基于图像变形部27的上述图像的缩小,能够通过众所周知的图像处理(例 如将显示图像中的缩小对象部分的像素列适当间隔剔除的处理等)进行,但也可以不这样 做,而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中,通过将提供给信号线SL(I) SL(M)的视频数据适当 间隔剔除(間引 < )来进行。例如,在从视频信号线SL(701)到视频信号线SL(SOO)之间 的位置设置有导光元件12,当希望将图像缩小到原来的1/2时,能够通过按照每个视频信 号线将对应的视频信号间隔剔除(例如只对从视频信号线SL(701)到视频信号线SL(750) 依次提供奇数列的数据)来实现。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说通过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 来实现图像变形部27的上述功能。另外,例如(使显示图像逆时针旋转90度)在从扫描信号线GL(501)到扫描信号线GL(600)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导光元件12,当希望将图像缩小 到原来的1/2时,将对应的视频信号保持原样,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00中,使从扫描信 号线GL(501)到扫描信号线GL(550)为止以其他信号线的情况的2倍长度的间隔有效,能 够由此来实现。为了像这样以两倍长度间隔有效,例如在使从扫描信号线GL(501)到扫描 信号线GL(550)有效的期间,将这些中的扫描信号线依次每有效一个,就将提供给扫描信 号线驱动电路400的栅极使能信号在一个扫描期间内关闭,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等容易地 实现。在这样的结构中,可以说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00或显示控制电路200的一部分实现了图像变形部27的上述功能。但是,当像上述变形例那样将在显示区域端部A2显示的图像缩小,由于会产生不 显示图像的区域(具体而言是显示区域端部A2中的图的左端附近区域),实际能够显示的 区域浪费了。于是,为了全部使用显示区域端部A2,将在通常显示区域Al显示的图像适当 放大,将本来要在通常显示区域Al显示的部分(右端附近)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区域端部A2 上。这样一来,能够由在通常显示区域Al显示的图像、(通过显示在显示区域端部A2,)在 第一视认区域和第二视认区域A4、A5等视认区域显示的图像,作为一个整体显示被放大后 的无接缝的图像。具体而言,例如在从第一方向观看的情况下,在通常显示区域Al和(通过导光元 件1 视认区域A4显示的图像,实际上是在通常显示区域Al和显示区域端部A2上显示。 于是,将整体图像放大到(A1+A4)/(A1+A2)倍后的图像的一部分、即放大后的该图像的Al/ (A1+A2)的部分显示在通常显示区域Al,将放大后的该图像的A2/(A1+A》部分缩小到(A2/ A4)倍后,显示在显示区域端部A2。这样一来,由于在视认区域A4上显示放大到(A4/A2) 倍的图像,作为结果能够在通常显示区域Al和第一视认区域A4上显示放大后的无接缝的 图像。为了像这样显示无接缝的图像,图像变形部27基于(基于角度检测信号DG如上 所述算出来的)视认方向,首先将根据显示数据信号DAT显示的图像以对应的放大率(因 被观看的方向不同也可能是缩小率)放大(具体而言是将图像数据中的不足像素列的数 据进行适当补充的处理),由此将实际显示的图像放大为比本来的大小(长度)大。例如 导光元件12从例如第一方向观看的情况下,根据显示数据信号DAT显示的图像被放大到 (A1+A4)/(A1+A2)倍。接着,图像变形部27将该放大后图像的一部分如上所述地作为要在 通常显示区域Al显示的图像数据提供,并且将放大后的图像的剩余部分根据视认方向缩 小(因被观看的方向不同也可能是放大),显示在显示区域端部A2上。由此,能够在通常显 示区域Al和第一视认区域A4上显示放大的无接缝的图像。另外,上述放大比率和缩小比 率,与根据由角度检测信号DG所示的角度同样地基于规定的算式和查找表等算出。另外,上述缩小能够通过由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等(图像数据的)的间隔剔除来 同样地实现。另外,上述放大也能够通过众所周知的图像处理方法(例如基于相邻的两列 数据生成一列插值数据,将该补充数据作为追加列插入对应的两列之间等方法)、使视频信 号线驱动电路300的样本频率或(根据情况为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400的)时钟频率增大 (例如增大到2倍)等方法,容易地实现。通过如上的图像变形部27的动作,在导光元件12产生的上述大小(长度)的不 同得到补偿,能够抑制或消除由此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进一步通过遍及视认区域整体进 行显示,能够显示放大的无接缝的图像。<3. 3其他变形例〉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是将从装置外部提供的显示数据信号DAT由 红色用RAM231、绿色用RAM232、蓝色用RAM233暂时存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将这些各色用 RAM和RAM控制电路234省略,将显示数据信号DAT保持原样提供给各色像素校正电路的 结构。在此结构中,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不存储各色用RAM地址,而存储与显示区域端 部A2对应的像素值的显示数据信号DAT的配置位置信息(例如与数据编号和数据位置对应的定时),校正控制电路235基于该配置位置信息,对显示数据信号DAT包括的像素值中 要提供给配置在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规定的校正系数,由此进行像 素值的校正。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是各色像素校正电路包括在显示控制电 路200内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包括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内的结构。例如,各色像素校 正电路是模拟电压乘法电路,以如下方式设置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内通过视频信 号线驱动电路300包括的未图示的D/A转换电路,将作为数字信号的显示数据信号DAT转 换为模拟电压,对该模拟电压乘以规定的校正系数,将与由此得到的电压值对应的模拟电 压提供给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形成部P (n,m)。另外,当显示数据信号DAT是模 拟信号时,各色像素校正电路同样是模拟电压乘法电路,以如下方式设置在视频信号线驱 动电路300内在将显示数据信号提供给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300内具有的未图示的取样 开关之前,对该显示数据信号的电压值乘以规定的校正系数,将与由此得到的电压值对应 的模拟电压提供给取样开关。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导光元件12如图2所示是三角柱状的截 面,但只要以使在边框区域A3上显示图像的方式引导来自显示区域端部A2(或其他显示区 域)的光,也可以具有曲面的截面形状等任意形状或构造,例如,也可以使用棱镜片和透镜 等众所周知的光路转换元件或导光元件。另外,导光元件12是包含直到液晶面板11的边 框区域A3正上方的范围的形状,但也可以是只包含边缘区域A3上方一部分的范围的形状。 另外,导光元件12是不包含边框区域A3上方的范围的形状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是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的,但 只要是矩阵型显示装置,并不限定于使用液晶的显示装置。例如也可以不是液晶,而是使用 例如无机EL (ElectroLuminescence 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EL元件等电光学元件的显示 装置。在这里电光学元件,是指EL元件以外,FED (Field Emission Display 场发射显示 器)、LED、电荷驱动元件、电子墨水等通过提供电,光学特性发生变化的全部元件。工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适用于例如包括液晶面板这样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适用于在显示面板上具有用于进行光路转换的导光元件的显示装置。附图标记说明10……TFT (薄膜晶体管)11、13 ……液晶面板12、14 ……导光元件21……定时控制部22……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3,36 ……数据校正部25……校正系数存储部27……图像变形部200……显示控制电路231、431 ......红色用 RAM232,432 ......绿色用 RAM
233,433 ......蓝色用 RAM234......RAM 控制电路235,435……校正控制电路236……红色像素校正电路237……绿色像素校正电路238……蓝色像素校正电路300……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400……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500......显示部600……共用电极驱动电路Al……通常显示区域A2......显示区域端部A3......边框区域A4……第一视认区域A5……第二视认区域P(n,m)……像素形成部(像素)Epix……像素电极Ecom……共用电极(对置电极)G(k)……扫描信号(k = 1,2,3···)GL(k)……扫描信号线(k = 1,2,3···)D(J)……视频信号(j = 1,2,3···)SL(J)……视频信号线(j = 1,2,3···)AD......校正区域地址CT, CS……控制信号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根据从装置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显示图像,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中,用于显示所述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呈矩阵状排列,在该显 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未排列所述显示元件的边框区域;导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域附近的所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对从所述显示元件发 出的光进行光路转换而将该光向所述边框区域上引导;像素校正电路,其对所述图像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中,要提供给发出的光被所述导光元 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以对透过所述导光元件的光的衰减进行补偿的 方式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将乘法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新的像素值;和驱动机构,其根据由所述像素校正电路得到的新的像素值,驱动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 的显示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以与至少其他一个所述显示面板接近或接触的方式设置有多个, 所述导光元件被配置成与设置在其他液晶面板上的其他导光元件接触,所述其他液 晶面板与设置该导光元件的液晶面板接近或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发出不同颜色的多种显示元件,所述像素校正电路,对要提供给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按照 每个所述颜色预先确定的多个校正系数中与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发出的光的 颜色对应的校正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校正电路,对要提供给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按照 每个组预先确定的多个校正系数中与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配置位置对应的 校正系数,所述组是将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根据配置位置分成多组而得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组包括第一组,其包括与第一端部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所述第一端部附近区域位于与 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相对的所述导光元件的面中接近所述导光元件附近的边 框区域的一侧;第二组,其包括与第二端部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所述第二端部附近区域位于所 述面中远离所述导光元件附近的边框区域的一侧;和第三组,其包括与中央附近区域相对的显示元件,所述中央附近区域位于所述面中的 所述第一端部附近区域和所述第二端部附近区域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图像变形部,其当要由被所述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显示的基于所 述图像信号的图像,被所述导光元件改变大小而显示时,以对所述大小的变化进行补偿的 方式使基于要提供给被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变形,由此生成新的图 像信号,所述像素校正电路,对由所述图像变形部生成的所述新的图像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乘以 所述校正系数,将乘法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新的像素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变形部,根据所述显示面板被观看的方向,算出由所述导光元件显示的图像 的放大率或缩小率,根据算出的放大率或缩小率,以对所述大小的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使 基于要提供给对应的显示元件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变形,由此生成所述新的图像信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变形部,通过按照以下方式使基于所述图像信号的图像变形来生成所述新的 图像信号使包括由所述导光元件显示的图像的显示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图像整体,相对 于要根据所述图像信号显示的图像整体,成为一定的放大率或缩小率,所述图像校正电路,对由所述图像变形部生成的图像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中,要提供给 发出的光被所述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所述校正系数,将乘法 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所述新的像素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元件作为所述显示元件。
10.一种驱动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在该显示面板中,用于基于从装置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 显示图像的多个显示元件呈矩阵状排列,在该显示面板的端部设置有未排列所述显示元件 的边框区域;和导光元件,其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域附近的所述显示面板上,通过对从所述显 示元件发出的光进行光路转换而将该光向所述边框区域上引导,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像素值校正步骤,对所述图像信号包括的像素值中,要提供给发出的光被所述导光元 件进行光路转换的显示元件的像素值,乘以以对透过所述导光元件的光的衰减进行补偿的 方式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将乘法运算的结果得到的值作为新的像素值;和驱动步骤,根据所述像素值校正步骤中得到的新的像素值,驱动所述被进行光路转换 的显示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电路(200)的校正区域地址存储部(22),存储将从装置外部提供的像素值暂时存储的RAM的地址中,与配置在使被导光元件进行光路转换的光透过的显示区域端部(A2)的显示元件对应的校正区域地址AD,数据校正部(23)根据校正区域地址AD,对与显示区域端部(A2)对应的像素值,乘以以对由导光元件产生的显示图像的色度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设定的校正系数,由此对上述像素值进行校正。由此,使观看者不产生由色度不同导致的不协调感,显示无接缝的一幅图像。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132338SQ200980133510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今村健太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