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54676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口腔消化区、胃消化区、小肠消化区、大肠前段酵解区、大肠后段酵解区。向装置顶端进口加入待测物,开启全部恒温水浴系统并保持37℃恒温,开启全部恒流泵和分流阀。待测物在该消化系统内实现全动态流动并依此经历口腔消化、胃消化、小肠消化、大肠前段和大肠后段酵解。模拟消化酵解过程重复三次,收集各部位的消化酵解产物,检测待测物质的消化酵解情况。本发明首次对于各个部位的消化酵解模拟完全按人体消化酵解过程及生理环境进行,各个消化酵解部位的过程实现了全动态模拟,可以对各种活性或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消化酵解情况进行观测,贴合真实的人的生理环境。
【专利说明】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世界权威期刊表示,研究食物或活性物质在人体体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至关重要,因为体内作用机制的阐明可以为最大化地利用食物或活性物质提供研究基础,使其在人体内最大化地发挥生理功效,同时对避免其产生可能的不良副作用具有指导意义。食物或活性物质实际发挥的生理功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人体消化酵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出于对于人体体内研究的道德伦理的考虑,体外模拟人体消化酵解就成为了食物或活性物质体内作用机制研究的技术关键。通过控制人体消化酵解过程的关键点如温度、消化液等来进行动态模拟。同时,模拟的消化酵解系统与人体的消化酵解系统相比具有较好的精确度,重现性好,容易控制,可以在任何时刻收集各个部位的消化或酵解产物,当实验涉及到有毒化学物质的情况,不会受到道德的约束,给活性物质作用机理的研究带来便利。因此,体外模拟消化酵解至关重要。
[0003]不同的食物或活性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酵解的情况不尽相同,这使得研究消化酵解的过程十分有意义,同时研究清楚不同物质在人体中的消化酵解能为该物质的整个消化酵解情况研究提供数据,同时对于认识和探索不同物质的消化酵解方式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涉及消化酵解模拟的相关专利有:“智能化生物体胃肠道消化系统模拟控制装置”(申请号:201220211927.6)动物胃肠道模拟消化器”(申请号:200920105937.X);“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及基于该系统模拟单胃动物消化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78147.1);“肉仔鸡体外消化模拟装置(200810100818.5); “一种消化道系统模拟装置”(申请号:200710078118.6)。这些专利报道极大地丰富了适用于消化酵解的装置及使用方法,但到目前为止,这些专利中对于模拟口腔具体消化没有详细说明。其次,这些专利在胃部的模拟中对于胃的排空过程没有详细的模拟及说明。同时这些专利对于控制小肠模拟体系和大肠酵解体系中参数的说明也不够详细。其中有些专利仅与动物相关参数为基础,与人的关联性不大。而本专利中,首次对于各个部位的消化酵解模拟完全按人体消化酵解过程及生理环境进行,对各消化酵解部位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各个消化酵解部位的过程实现了全动态模拟,贴合真实的人的生理环境。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对各种活性或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消化酵解情况进行观测,帮助探索各种活性或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消化酵解情况。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发明所述的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包括装置包括口腔消化区(A)、胃消化区(B)、小肠消化区(C)、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后段酵解区(E)。具体包括样品进口(I)、口腔消化室(2)、胃消化室(3)、小肠消化室(4)、大肠前段酵解室(5)、大肠后段酵解室
[6]、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第一透析室(12)、第二透析室(13)、密闭第一过滤筛(14)、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 )、口腔消化产物皿(16 )、胃消化产物皿(17 )、小肠消化产物皿(18 )、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
[0007]各部件连接关系。
[0008]口腔消化区(A):样品进口(I)通过连接阀和分流阀与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连接,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直通口腔消化室(2)内部。同时口腔消化室(2)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口腔消化室(2)左端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唾液皿(7)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口腔消化产物皿(16)连接。口腔消化室(2 )左端出口管的中部通过排空输送管和连接阀与胃消化室(3 )左端进样管连接。
[0009]胃消化区(B):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直通胃消化室(3)内部。胃消化室(3)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胃液皿(8)连接。胃消化室(3)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胃消化产物皿
(17)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连接。
[0010]小肠消化区(C):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直通小肠消化室(4)内部。小肠消化室(4)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小肠液皿(9)连接。小肠消化室(4)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小肠消化产物皿(18)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连接。
[0011]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前段酵解室(5 )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前段酵解室(5 )内部。大肠前段酵解室(5)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连接。大肠前段酵解室(5)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第一过滤筛(14)的一端连接,密闭第一过滤筛(14)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透析室(12)的一端连接,第一透析室(12)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后段酵解室(6)右端进样管连接。
[0012]大肠后段酵解区(E):大肠后段酵解室(6)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后段酵解室(6)内部。大肠后段酵解室(6)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连接。大肠后段酵解室(5 )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 一端连接,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二透析室(13) 一端连接,第二透析室(13)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连接。
[0013]使用方法:将待消化的物质以一定浓度溶解(或分散于)于蒸馏水中制成待测物溶液或分散液。将提前准备好的唾液、胃液、小肠液、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分别加入到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中。开启全部恒温水浴系统并保持37°C恒温。开启全部恒流泵和分流阀。全部恒流泵的速度控制在4-6 ml/min。将待测物溶液或分散液从消化酵解系统装置的最上端的样品进口(I)加入,唾液从唾液皿(7)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口腔消化室(2)中,进行口腔消化模拟,口腔消化10-15 min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胃消化区(B)中的胃消化室(3)中。胃液从胃液皿(8 )通过恒流泵和弓I流器加入到胃消化室(3 )中,进行胃消化模拟,胃消化5-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胃消化产物皿(17)中,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小肠消化区(C)中的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液从小肠液皿(9)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消化5-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前段酵解区(D)中的大肠前段酵解室(5 )中。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 )通过恒流泵和弓I流器加入到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10-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和第一透析室(12)收集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后段酵解区(E)中的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10-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和第二透析室(13)收集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 )中,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中。模拟消化酵解过程重复3次。
[0014]口腔消化产物皿(16)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几分钟以去除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待测物的口腔消化情况。胃消化产物皿(17)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几分钟以去除胃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胃消化产物皿(17)中待测物的胃消化情况。小肠消化产物皿(18)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几分钟以去除除胰酶(包括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待测物的小肠消化情况。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4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4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大肠后段酵解产物。
[0015]该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的工艺特色在于该装置及使用方法首次对于各个部位的消化酵解模拟完全按人体消化酵解过程及生理环境进行,对各消化酵解部位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各个消化酵解部位的过程实现了全动态模拟,贴合真实的人的生理环境。
[0016]该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的技术效果是:该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对各种活性或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消化酵解情况进行观测,帮助探索各种活性或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的消化酵解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口腔消化区出为胃消化区;c为小肠消化区;D为大肠前段酵解区;E为大肠后段酵解区。I为样品进口、2为口腔消化室、3为胃消化室、4为小肠消化室、5为大肠前段酵解室、6为大肠后段酵解室、7为唾液皿、8为胃液皿、9为小肠液皿、10为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为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2为第一透析室、13为第二透析室、14为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5为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6为口腔消化产物皿、17为胃消化产物皿、18为小肠消化产物皿、19为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为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1为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
[0018]图2为图1的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示意图中F-F上半部分放大图。
[0019]图3为图1的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示意图中F-F下半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植物多糖的人体消化酵解模拟。
[0022]1.原料准备。
[0023](I)唾液。
[0024]新鲜的澄清唾液样品从一个健康的志愿者收集而来。该志愿者没有慢性疾病并且至少3个月没有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在唾液收集前,该志愿者被限制饮食及喝水。收集采用直接吐唾液的方式。将收集好的唾液在1500 X g速度下离心10 min以去除细胞,上清液在_20°C下保存待用。
[0025](2)胃液。
[0026]胃液是称取30 mg胃脂肪酶,30 mg胃蛋白酶加入到150 g胃电解质中(胃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称取3 g NaCl,0.5 g KCl,0.1 g CaCl2,0.5 g NaHCO3,用去离子水定容于I L的容量瓶中,用0.1 M的HCl将电解质溶液pH调至3),然后加入I mL CH3COONa (I M,pH 5)。室温下磁力搅拌10 min,用0.1 M的HCl将溶液pH调至3,置于冰箱中备用。
[0027](3)小肠液。
[0028]小肠液是分别称取100 g肠电解质溶液(肠电解质溶液配制:称取5 g NaCl,0.5g KCl, 0.3 g CaCl2,用去离子水定溶于I L的容量瓶,用0.1 M的NaOH将溶液pH调至7),100 g (7%,w/w)胰酶溶液,12 mg的胰蛋白酶,180 g水。用0.1 M的NaOH将混合溶液pH调至7。同时加入胆汁粉(2%,w/v)于溶液中制成小肠液。
[0029](4)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
[0030]I L 酵解培养基中含:4 g NaCl, 4 g KCl, I g NaHCO3,0.6 g MgSO4.H2O, 0.5 gKH2PO4,0.5 g K2HPO4,0.05 g CaCl2,0.005 g FeSO4.7H20,I ml 吐温 80 和 3 ml 树脂天青溶液(0.025%,w/v,厌氧指示剂)。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15 min后待用。之后在酵解培养基中加入150 g人体粪便(粪便的志愿者通常情况下摄入正常的饮食,没有消化疾病,至少3个月没有服用抗生素)。
[0031](5)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
[0032]I L 酵解培养基中含:4 g NaCl, 4 g KCl, I g NaHCO3,0.6 g MgSO4.H2O, 0.7 gL-半胱氨酸 HCl.H2O, 0.5 g KH2PO4,0.5 g K2HPO4,0.4 g 胆汁盐,0.05 g CaCl2,0.005 gFeSO4.7H20,1 ml吐温80和3 ml树脂天青溶液(0.025%,w/v,厌氧指示剂)。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15 min后待用。之后在酵解培养基中加入250 g人体粪便(粪便的志愿者通常情况下摄入正常的饮食,没有消化疾病,至少3个月没有服用抗生素)。[0033]2.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过程。
[0034]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装置包括口腔消化区A、胃消化区B、小肠消化区C、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后段酵解区E。具体包括为样品进口 1、口腔消化室2、胃消化室3、小肠消化室4、大肠前段酵解室5、大肠后段酵解室6、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为第一透析室12、第二透析室13、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口腔消化产物皿16、胃消化产物皿17、小肠消化产物皿18、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
[0035]各部件连接关系。
[0036]口腔消化区A:样品进口 I通过连接阀和分流阀与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连接,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直通口腔消化室2内部。同时口腔消化室2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口腔消化室2左端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唾液皿7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口腔消化产物皿16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的中部通过排空输送管和连接阀与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连接。
[0037]胃消化区B: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直通胃消化室3内部。胃消化室3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胃液皿8连接。胃消化室3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胃消化产物皿17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连接。
[0038]小肠消化区C: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直通小肠消化室4内部。小肠消化室4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小肠液皿9连接。小肠消化室4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小肠消化产物皿18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连接。
[0039]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前段酵解室5内部。大肠前段酵解室5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连接。大肠前段酵解室5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的一端连接,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透析室12的一端连接,第一透析室12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后段酵解室6右端进样管连接。
[0040]大肠后段酵解区E:大肠后段酵解室6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后段酵解室6内部。大肠后段酵解室6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连接。大肠后段酵解室5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 —端连接,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二透析室13 —端连接,第二透析室13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连接。
[0041]使用方法:植物多糖溶液配成一定浓度溶液(5 mg/ml)。将提前准备好的唾液、胃液、小肠液、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分别加入到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中。开启全部恒温水浴系统并保持37°C恒温。开启全部恒流泵和分流阀。全部恒流泵的速度控制在5 ml/min。将植物多糖溶液从消化酵解系统装置的最上端的样品进口 I加入,唾液从唾液皿7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口腔消化室2中,进行口腔消化模拟,口腔消化10 min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得植物多糖口腔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胃消化区B中的胃消化室3中。胃液从胃液皿8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胃消化室3中,进行胃消化模拟,胃消化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胃消化产物皿17中得植物多糖胃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小肠消化区C中的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液从小肠液皿9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消化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得植物多糖小肠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前段酵解区D中的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和第一透析室12收集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得植物多糖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后段酵解区E中的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和第二透析室13收集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得植物多糖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15进入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中。模拟消化酵解过程重复3次。
[0042]口腔消化产物皿16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植物多糖的口腔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胃消化产物M 17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胃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胃消化产物M 17中植物多糖的胃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并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还原糖量变化。小肠消化产物皿18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除胰酶(包括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植物多糖的小肠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并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还原糖量变化。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4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植物多糖的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4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植物多糖的大肠后段酵解产物。
[0043]检测结果:该植物多糖在人体口腔消化中不会被分解。经过胃部模拟消化后,分子量显著降低,还原糖量显著升高,表明该植物多糖在人体胃部消化中被分解,同时部分糖苷键被打断。随后经过小肠模拟消化后,分子量少量降低,还原糖量有一定的升高,表明该植物多糖在人体小肠液消化中少量被分解,同时少量糖苷键被打断。经过大肠前段酵解并经过大肠后段酵解后,能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显著增加乙酸,丙酸和丁酸的量,这将有利于人体大肠健康。
[0044]实施例2。
[0045]玉米淀粉的人体消化酵解模拟。[0046]1.原料准备。
[0047](I)唾液。
[0048]新鲜的澄清唾液样品从一个健康的志愿者收集而来。该志愿者没有慢性疾病并且至少3个月没有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在唾液收集前,该志愿者被限制饮食及喝水。收集采用直接吐唾液的方式。将收集好的唾液在1500 X g速度下离心10 min以去除细胞,上清液在_20°C下保存待用。
[0049](2)胃液。
[0050]胃液是称取30 mg胃脂肪酶,30 mg胃蛋白酶加入到150 g胃电解质中(胃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称取3 g NaCl,0.5 g KCl,0.1 g CaCl2,0.5 g NaHCO3,用去离子水定容于
IL的容量瓶中,用0.1 M的HCl将电解质溶液pH调至3),然后加入I mL CH3COONa (I M,pH 5)。室温下磁力搅拌10 min,用0.1 M的HCl将溶液pH调至3,置于冰箱中备用。
[0051](3)小肠液。
[0052]小肠液是分别称取100 g肠电解质溶液(肠电解质溶液配制:称取5 g NaCl,0.5g KCl, 0.3 g CaCl2,用去离子水定溶于I L的容量瓶,用0.1 M的NaOH将溶液pH调至7),100 g (7%,w/w)胰酶溶液,12 mg的胰蛋白酶,180 g水。用0.1 M的NaOH将混合溶液pH调至7。同时加入胆汁粉(2%,w/v)于溶液中制成小肠液。
[0053](4)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
[0054]I L 酵解培养基中含:4 g NaCl, 4 g KCl, I g NaHCO3,0.6 g MgSO4.H2O, 0.5 gKH2PO4,0.5 g K2HPO4,0.05 g CaCl2,0.005 g FeSO4.7H20,I ml 吐温 80 和 3 ml 树脂天青溶液(0.025%,w/v,厌氧指示剂)。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15 min后待用。之后在酵解培养基中加入150 g人体粪便(粪便的志愿者通常情况下摄入正常的饮食,没有消化疾病,至少3个月没有服用抗生素)。
[0055](5)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
[0056]I L 酵解培养基中含:4 g NaCl,4 g KCl, I g NaHCO3,0.6 g MgSO4.H2O,0.7 gL-半胱氨酸 HCl.H2O, 0.5 g KH2PO4,0.5 g K2HPO4,0.4 g 胆汁盐,0.05 g CaCl2,0.005 gFeSO4.7H20,1 ml吐温80和3 ml树脂天青溶液(0.025%,w/v,厌氧指示剂)。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15 min后待用。之后在酵解培养基中加入250 g人体粪便(粪便的志愿者通常情况下摄入正常的饮食,没有消化疾病,至少3个月没有服用抗生素)。
[0057]2.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过程。
[0058]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装置包括口腔消化区A、胃消化区B、小肠消化区C、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后段酵解区E。具体包括为样品进口 1、口腔消化室2、胃消化室3、小肠消化室4、大肠前段酵解室5、大肠后段酵解室6、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为第一透析室12、第二透析室13、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口腔消化产物皿16、胃消化产物皿17、小肠消化产物皿18、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
[0059]各部件连接关系。
[0060]口腔消化区A:样品进口 I通过连接阀和分流阀与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连接,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直通口腔消化室2内部。同时口腔消化室2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口腔消化室2左端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唾液皿7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口腔消化产物皿16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的中部通过排空输送管和连接阀与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连接。
[0061]胃消化区B: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直通胃消化室3内部。胃消化室3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胃液皿8连接。胃消化室3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胃消化产物皿17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连接。
[0062]小肠消化区C: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直通小肠消化室4内部。小肠消化室4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小肠液皿9连接。小肠消化室4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小肠消化产物皿18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连接。
[0063]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前段酵解室5内部。大肠前段酵解室5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连接。大肠前段酵解室5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的一端连接,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透析室12的一端连接,第一透析室12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后段酵解室6右端进样管连接。
[0064]大肠后段酵解区E:大肠后段酵解室6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后段酵解室6内部。大肠后段酵解室6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连接。大肠后段酵解室5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 —端连接,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二透析室13 —端连接,第二透析室13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连接。
[0065]使用方法:玉米淀粉溶液配成一定浓度溶液(5 mg/ml)。将提前准备好的唾液、胃液、小肠液、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分别加入到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中。开启全部恒温水浴系统并保持37°C恒温。开启全部恒流泵和分流阀。全部恒流泵的速度控制在6 ml/min。将玉米淀粉溶液从消化酵解系统装置的最上端的样品进口 I加入,唾液从唾液皿7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口腔消化室2中,进行口腔消化模拟,口腔消化15 min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得玉米淀粉口腔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胃消化区B中的胃消化室3中。胃液从胃液皿8通过恒流泵和弓I流器加入到胃消化室3中,进行胃消化模拟,胃消化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胃消化产物皿17中得玉米淀粉胃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小肠消化区C中的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液从小肠液皿9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消化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得玉米淀粉小肠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前段酵解区D中的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和第一透析室12收集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得玉米淀粉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后段酵解区E中的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和第二透析室13收集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得玉米淀粉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15进入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中。模拟消化酵解过程重复3次。
[0066]口腔消化产物皿16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玉米淀粉的口腔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胃消化产物M 17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胃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胃消化产物M 17中玉米淀粉的胃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并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还原糖量变化。小肠消化产物皿18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除胰酶(包括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玉米淀粉的小肠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并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检测还原糖量变化。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玉米淀粉的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玉米淀粉的大肠后段酵解产物。
[0067]检测结果:该玉米淀粉经过口腔模拟消化后,分子量显著降低,还原糖量显著升高,表明该玉米淀粉在人体口腔消化中被分解,同时部分糖苷键被打断。经过胃部模拟消化后,分子量部分降低,还原糖量有一定的升高,表明该玉米淀粉在人体胃部消化中被少量分解,同时少量糖苷键被打断。随后经过小肠模拟消化后,分子量显著降低,还原糖量显著升高,表明该玉米淀粉在人体小肠消化中被大量分解,同时大量糖苷键被打断。最后经过大肠前段和后段的酵解后,能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显著增加乙酸,丙酸和丁酸的量。
[0068]实施例3。
[0069]大豆蛋白的人体消化酵解模拟。
[0070]1.原料准备。
[0071](I)唾液。
[0072]新鲜的澄清唾液样品从一个健康的志愿者收集而来。该志愿者没有慢性疾病并且至少3个月没有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在唾液收集前,该志愿者被限制饮食及喝水。收集采用直接吐唾液的方式。将收集好的唾液在1500 X g速度下离心10 min以去除细胞,上清液在_20°C下保存待用。
[0073](2)胃液。
[0074]胃液是称取30 mg胃脂肪酶,30 mg胃蛋白酶加入到150 g胃电解质中(胃电解质溶液的配制:称取3 g NaCl,0.5 g KCl,0.1 g CaCl2,0.5 g NaHCO3,用去离子水定容于I L的容量瓶中,用0.1 M的HCl将电解质溶液pH调至3),然后加入I mL CH3COONa (I M,pH 5)。室温下磁力搅拌10 min,用0.1 M的HCl将溶液pH调至3,置于冰箱中备用。[0075](3)小肠液。
[0076]小肠液是分别称取100 g肠电解质溶液(肠电解质溶液配制:称取5 g NaCl,0.5g KCl, 0.3 g CaCl2,用去离子水定溶于I L的容量瓶,用0.1 M的NaOH将溶液pH调至7),100 g (7%,w/w)胰酶溶液,12 mg的胰蛋白酶,180 g水。用0.1 M的NaOH将混合溶液pH调至7。同时加入胆汁粉(2%,w/v)于溶液中制成小肠液。
[0077](4)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
[0078]I L 酵解培养基中含:4 g NaCl, 4 g KCl, I g NaHCO3,0.6 g MgSO4.H2O, 0.5 gKH2PO4,0.5 g K2HPO4,0.05 g CaCl2,0.005 g FeSO4.7H20,I ml 吐温 80 和 3 ml 树脂天青溶液(0.025%,w/v,厌氧指示剂)。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15 min后待用。之后在酵解培养基中加入150 g人体粪便(粪便的志愿者通常情况下摄入正常的饮食,没有消化疾病,至少3个月没有服用抗生素)。
[0079](5)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
[0080]I L 酵解培养基中含:4 g NaCl,4 g KCl, I g NaHCO3,0.6 g MgSO4.H2O,0.7 gL-半胱氨酸 HCl.H2O, 0.5 g KH2PO4,0.5 g K2HPO4,0.4 g 胆汁盐,0.05 g CaCl2,0.005 gFeSO4.7H20,1 ml吐温80和3 ml树脂天青溶液(0.025%,w/v,厌氧指示剂)。培养基在121°C下灭菌15 min后待用。之后在酵解培养基中加入250 g人体粪便(粪便的志愿者通常情况下摄入正常的饮食,没有消化疾病,至少3个月没有服用抗生素)。
[0081]2.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过程。
[0082]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装置包括口腔消化区A、胃消化区B、小肠消化区C、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后段酵解区E。具体包括为样品进口 1、口腔消化室2、胃消化室3、小肠消化室4、大肠前段酵解室5、大肠后段酵解室6、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为第一透析室12、第二透析室13、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口腔消化产物皿16、胃消化产物皿17、小肠消化产物皿18、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
[0083]各部件连接关系。
[0084]口腔消化区A:样品进口 I通过连接阀和分流阀与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连接,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直通口腔消化室2内部。同时口腔消化室2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口腔消化室2左端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唾液皿7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口腔消化产物皿16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的中部通过排空输送管和连接阀与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连接。
[0085]胃消化区B: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直通胃消化室3内部。胃消化室3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胃液皿8连接。胃消化室3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胃消化产物皿17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连接。
[0086]小肠消化区C: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直通小肠消化室4内部。小肠消化室4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小肠液皿9连接。小肠消化室4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小肠消化产物皿18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连接。
[0087]大肠前段酵解区D: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前段酵解室5内部。大肠前段酵解室5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连接。大肠前段酵解室5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的一端连接,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透析室12的一端连接,第一透析室12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后段酵解室6右端进样管连接。
[0088]大肠后段酵解区E:大肠后段酵解室6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后段酵解室6内部。大肠后段酵解室6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连接。大肠后段酵解室5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 —端连接,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二透析室13 —端连接,第二透析室13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连接。
[0089]使用方法:大豆蛋白溶液配成一定浓度溶液(5 mg/ml)。将提前准备好的唾液、胃液、小肠液、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分别加入到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中。开启全部恒温水浴系统并保持37°C恒温。开启全部恒流泵和分流阀。全部恒流泵的速度控制在5 ml/min。将大豆蛋白溶液从消化酵解系统装置的最上端的样品进口 I加入,唾液从唾液皿7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口腔消化室2中,进行口腔消化模拟,口腔消化15 min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得大豆蛋白口腔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胃消化区B中的胃消化室3中。胃液从胃液皿8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胃消化室3中,进行胃消化模拟,胃消化5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胃消化产物皿17中得大豆蛋白胃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小肠消化区C中的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液从小肠液皿9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消化5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得大豆蛋白小肠消化产物,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前段酵解区D中的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和第一透析室12收集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得大豆蛋白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后段酵解区E中的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和第二透析室13收集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得大豆蛋白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15进入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中。模拟消化酵解过程重复3次。
[0090]口腔消化产物皿16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大豆蛋白的口腔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胃消化产物M 17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胃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胃消化产物M 17中大豆蛋白的胃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小肠消化产物皿18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5分钟以去除除胰酶(包括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大豆蛋白的小肠消化情况(分子量变化)。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大豆蛋白的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大豆蛋白的大肠后段酵解产物。
[0091]检测结果:该大豆蛋白在口腔模拟消化中不会被分解。经过胃部模拟消化后,分子量显著降低,表明该大豆蛋白在人体胃部消化中被显著分解。经过小肠模拟消化后,分子量显著降低,表明该大豆蛋白在人体小肠消化中被大量分解。该大豆蛋白经过大肠前段酵解和后段酵解后能产生一定量的短链脂肪酸,并能增加乙酸,丙酸和丁酸的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样品进口(I)、口腔消化室(2)、胃消化室(3)、小肠消化室(4)、大肠前段酵解室(5)、大肠后段酵解室(6)、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第一透析室(12)、第二透析室(13)、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口腔消化产物皿(16)、胃消化产物皿(17)、小肠消化产物皿(18)、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 )、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 样品进口( I)通过连接阀和分流阀与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连接,口腔消化室(2)右端进样管直通口腔消化室(2)内部;同时口腔消化室(2)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口腔消化室(2)左端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唾液皿(7)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口腔消化产物皿(16)连接;口腔消化室(2)左端出口管的中部通过排空输送管和连接阀与胃消化室(3 )左端进样管连接; 胃消化室(3)左端进样管直通胃消化室(3)内部;胃消化室(3)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胃液皿(8)连接;胃消化室(3)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胃消化产物皿(17)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 输送管与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连接; 小肠消化室(4)右端进样管直通小肠消化室(4)内部;小肠消化室(4)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小肠液皿(9)连接;小肠消化室(4)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与一导管连接,该导管另一端通过连接阀和恒流泵与小肠消化产物皿(18)连接;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前段酵解室(5)左端进样管连接; 大肠前段酵解室(5 )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前段酵解室(5 )内部;大肠前段酵解室(5 )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连接;大肠前段酵解室(5)右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的一端连接,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一透析室(12)的一端连接,第一透析室(12)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大肠后段酵解室(6)右端进样管连接; 大肠后段酵解室(6 )左端进样管直通大肠后段酵解室(6 )内部;大肠后段酵解室(6 )分为两个分室,两个分室全部外侧装有恒温水浴循环系统,同时两个分室通过两个固定阀固定连接;在两个分室的连接处通过引流器和一个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连接;大肠后段酵解室(5)左端出口管通过分流阀和导管与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 —端连接,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第二透析室(13) —端连接,第二透析室(13)另一端通过一恒流泵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分流阀连接处还通过排空输送管与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连接。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人体消化酵解系统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将待消化的物质以一定浓度溶解或分散于蒸馏水中制成待测物溶液或分散液,将提前准备好的唾液、胃液、小肠液、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分别加入到唾液皿(7)、胃液皿(8)、小肠液皿(9)、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中;开启全部恒温水浴系统并保持37°c恒温;开启全部恒流泵和分流阀;全部恒流泵的速度控制在4-6 ml/min ;将待测物溶液或分散液从消化酵解系统装置的最上端的样品进口( I)加入,唾液从唾液皿(7 )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口腔消化室(2 )中,进行口腔消化模拟,口腔消化10-15 min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胃消化区(B)中的胃消化室(3)中;胃液从胃液皿(8)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胃消化室(3)中,进行胃消化模拟,胃消化5-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胃消化产物皿(17)中,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小肠消化区(C)中的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液从小肠液皿(9)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小肠消化室(4)中,小肠消化5-6 h后,一部分消化后的产物收集于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另一部分消化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前段酵解区(D)中的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前段酵解培养基皿(10)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前段酵解室(5)中,大肠前段酵解10-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一过滤筛(14)和第一透析室(12)收集于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另一部分酵解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大肠后段酵解区(E)中的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从大肠后段酵解培养基皿(11)通过恒流泵和引流器加入到大肠后段酵解室(6)中,大肠后段酵解10-12 h后,一部分酵解后的产物通过密闭的第二过滤筛(15)和第二透析室(13)收集于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中,另一部分酵解 产物随排空输送管进入剩余酵解产物回收皿(21)中;模拟消化酵解过程重复3次; 口腔消化产物皿(16)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几分钟以去除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口腔消化产物皿(16)中待测物的口腔消化情况;胃消化产物皿(17)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几分钟以去除胃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胃消化产物皿(17)中待测物的胃消化情况;小肠消化产物皿(18)置于沸水浴(提前准备)几分钟以去除除胰酶(包括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之后用液相法检测小肠消化产物皿(18)中待测物的小肠消化情况;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4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厌氧皿(19)中大肠前段酵解产物;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在沸水浴中(提前准备)30-40分钟以去除剩余菌群的活性,并用气相法检测大肠后段酵解产物厌氧皿(20 )中大肠后段酵解产物。
【文档编号】G09B23/28GK103926375SQ201410089160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2日
【发明者】聂少平, 胡婕伦, 谢明勇 申请人:南昌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