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转换显示装置色域标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8857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转换显示装置色域标准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的,涉及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转换显示装置色域标准的方法。



背景技术:

rgbw像素排列液晶显示技术广泛使用于4k(uhd)及以上高分辨率、大尺寸显示装置,其特点是,具有高分辨率,同时又通过算法、彩膜材料优化等多种手段,在损失很小的色度学特性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面板的透过率。然而其与传统rgb像素排列的产品相比,由于w像素的加入,其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有所降低,如红色不够红、蓝色不够蓝、绿色不够绿等。

因此,关于液晶显示装置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提高色域、色彩纯度、画面表现细腻程度或实现不同色域标准转换等优点的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可变色子像素,所述可变色子像素用于根据预定色域标准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由此,可变色子像素所发出的预定颜色的光可以改善显示装置的色偏现象,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画面的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且可使得显示装置满足不同色域标准的要求,特别是要求该显示装置具有高分辨率和高透过率时,可变色子像素既能满足高分辨率和高透过率的要求,又不会因此而导致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激发光发光单元,且所述可变色子像素包括光致发光材料,所述激发光发光单元用于发出至少一种激发光,以激发所述光致发光材料发出所述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激发光发光单元为至少一个微型led。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激发光选择单元,所述激发光选择单元设置于所述激发光发光单元与所述可变色子像素之间或者所述可变色子像素远离所述激发光发光单元的一侧,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选择所述激发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激发光选择单元包括液晶面板,且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液晶面板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多个像素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液晶面板为多个,且每个所述液晶面板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可变色子像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背光模组,所述激发光发光单元与所述背光模组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所述可变色子像素;或者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黄色子像素和所述可变色子像素。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显示装置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显示面板的步骤,所述形成显示面板的步骤包括:提供显示基板;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且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可变色子像素,所述可变色子像素用于根据预定色域标准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由此,可以提升显示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且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可变色子像素的步骤包括:将光致发光材料和光学胶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将所述原料混合物涂覆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所述可变色子像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可变色子像素的步骤包括:将光致发光材料或所述光致发光材料和柱状隔垫物材料的混合物,以及光学胶依次涂覆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所述可变色子像素。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换显示装置色域标准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包括可变色子像素,所述可变色子像素用于根据预定色域标准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原始色域标准和目标色域标准;根据所述原始色域标准和目标色域标准,确定所述可变色子像素的发光颜色;激发所述可变色子像素发光,所述显示装置的色域标准由所述原始色域标准转换为所述目标色域标准。由此,根据目标色域标准的要求,激发可变色子像素发出所需颜色的光,进而实现不同色域标准之间的转换,达到提升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另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背光的频谱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中激发光发光单元出射光的频谱图。

图5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中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中复合光源出射光的频谱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背光源调节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中制备可变色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制备可变色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中又一个实施例的色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参照图1,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50和多个像素单元20,多个像素单元20设置于显示基板50的第一表面51上,且每个像素单元20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包括可变色子像素21,可变色子像素21用于根据预定色域标准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由此,可变色子像素所发出的预定颜色的光可以改善显示装置的色偏现象,进而提升显示装置画面的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且可使得显示装置满足不同色域标准的要求,特别是要求该显示装置具有高分辨率和高透过率时,可变色子像素既能满足高分辨率和高透过率的要求,又不会因此而导致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表面是用户使用该显示装置时靠近用户的一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除了可变色子像素之外,每个像素单元中多个子像素的具体种类和数量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显示需要灵活选择和设置。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多个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可变色子像素21;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子像素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黄色子像素y和可变色子像素21。由此,可以在保证正常显示功能的前提下,提升显示装置画面的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且可使得显示装置满足不同色域标准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所展示的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中的像素单元均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和可变色子像素21的像素单元为例,并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预定色域标准和预定颜色的光均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预定色域标准可以为本领域已知的任何色域标准,包括但不限于dci色域、adobe色域、ntsc色域、srgb色域等,预定颜色的光则根据显示装置要达到的色域标准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要求显示装置达到ntsc色域标准,则预定颜色的光为与显示装置的其他子像素配合能够使得显示装置实现ntsc色域的光,例如可以为单色光如红、蓝、绿等,也可以为复色光如通过三原色混合得到的复色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变色子像素发出预定颜色的光的具体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根据需要发出预定颜色的光即可,例如可以在可变色子像素中设置电致发光材料,通过对电致发光材料施加电流或电压使其发出预定颜色的光;也可以在可变色子像素中设置光致发光材料,通过对光致发光材料施加合适的激发光使其发出预定颜色的光;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合适的发光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可变色子像素可以包括光致发光材料,且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激发光发光单元,该激发光发光单元用于发出至少一种激发光,以激发光致发光材料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由此,激发光发光单元发出激发光,以激发可变色子像素中的光致发光材料发出预定颜色的光,可以方便的根据实际需要发出满足使用要求的预定颜色的光,且光致发光材料来源广泛,发光颜色可控,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光致发光材料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下面对光致发光材料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从发光机理来看,光致发光材料可包括反光材料、荧光材料、自发光体以及磷光物体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荧光材料又可选自无机发光材料或有机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无机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体由发光基质和发光中心两部分组成,其中发光中心对材料发光性能有重要影响,决定发光亮度和颜色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提高发光性能,可采取掺杂的手段以提升发光中心性能,掺杂物质主要以三价稀土离子和过渡族金属离子为主,其中,掺杂的稀土元素主要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副族——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元素-钇(y)和钪(sc)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由此,可以提升发光中心的发光性能,进一步提高发光亮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为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基质化合物主要有氟化物(重要的上转换材料)、氧化物、含氧酸盐、多元复合体系、可发光合金和有机化合物,并要求组成基质的阳离子具有惰性气体元素或闭壳层电子结构(体系中所有的电子均按自旋相反的方式配对充满某些壳层,其中,壳层指一个分子能级或能量相同的即简并的两个分子能级),且阳离子和阴离子都是光学透明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机基质可以选自于ia-viia族化合物(碱金属和卤素化合物)、iia-via族化合物(碱土金属硫属化合物荧光体)、iib-via族化合物(zn、cd、hg与o、s、se、te形成化合物,如zno、zns等)、iiia-va族化合物(b、al、ga、in与n、p、as、sb形成化合物),以及三元化合物(稀土硫氧化物,如y2o2s、稀土卤化物、复合氧化物、硫代镓酸盐、三元卤化物)、结构较为复杂的多元化合物、氧化物(y2o3和gd2o3等)、含氧酸盐(卤磷酸盐、硅酸盐、卤酸盐、锗酸盐、钨酸盐、磷酸盐、矾酸盐、硼酸盐等)等。由此,材料来源广泛,选择性广,成本低,可提升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从转换发光情况来看,光致发光材料可以包括上转换发光材料和下转换发光材料,其中,上转换发光材料可以受到波长长的频率低的光激发而发出波长短的频率高的光,下转换发光材料可以受到波长短的频率高的光激发而发出波长长的频率低的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光致发光材料的转换发光情况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选取下转换发光材料,也可以选取上转换发光材料。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下转换材料,如(y,gd)bo3:er3+,其可以在147nm的激发光的激发作用下发射红光(波长范围大致为650-700nm)。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光致发光材料可选取上转换材料,如ba5gd8zn4o21:5%er3+,12%yb3+,其可在波长为980nm的激发光的激发作用下发射红光(650-700nm)。当然,也可选取其他光致发光材料,使得光致发光材料发出所需颜色的光。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光致发光材料可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存在,本发明对光致发光材料的形态也没有限制要求,可以采用的光致发光材料的形态包括但不限于粉体发光材料、玻璃发光材料、单晶发光材料或薄膜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由此,光致发光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发光效果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选取光致发光材料时,优选在没有激发光激发时呈透明或接近透明的光致发光材料,此时,在光致发光材料不被激发时,可变色子像素作为透明子像素,以达到较高的开口率,而在光致发光材料被激发时,其可根据预定色域标准发出预定颜色的光,以使显示装置满足不同的色域要求,提高显示装置的色域、画面细腻程度、色彩纯度等光学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一般显示装置的显示背光为波长在380~780nm波段的光,为了不对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选取光致发光材料时,优选激发光波段在非可见光波段的光致发光材料,由此,光致发光材料仅吸收非可见光波段的激发光,不会吸收可见光波段的显示背光,不会影响显示装置的亮度、光利用率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使得可变色子像素可以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在可变色子像素中设置的光致发光材料的种类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多种。具体的,当仅需要发出一种预定颜色的光时,可变色子像素中设置的光致发光材料可以为一种或多种,其在合适的激发光的作用下发出一种预定颜色的光;当需要发出多种预定颜色的光时,可变色子像素中设置的光致发光材料可以为一种也可以为多种,其中,一种光致材料可以在不同的激发光的作用下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多种光致发光材料可以分别在合适的激发光的作用下发出多种颜色的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激发光发光单元的种类、数量、设置位置等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根据需要发出适宜的激发光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为灯泡,led(发光二极管)、热阴极荧光管、冷阴极荧光管、扁平荧光灯、电致发光片、有机电致发光片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为多个微型led。由此,可以独立控制激发光波长,更加灵活的调整激发光波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激发光发光单元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为所有可变色子像素提供激发光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为一个,其发出的激发光可以照射到所有可变色子像素。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为多个,每个激发光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可以照射到部分可变色子像素,且该多个激发光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可以照射到所有可变色子像素。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激发光发光单元的数量与可变色子像素的相同,每个激发光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可以照射到一个可变色子像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保证良好的激发效果,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设置于显示基板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由此,光利用率高,激发效果理想,且不会对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和制程,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一体成型。具体的,参照图2,除了提供显示背光(频谱可参照图3)的光源12之外,可以在背光模组10中额外设置能够提供激发光(频谱可参照图4)的光源,构成激发光发光单元11。参照图5,也可以在背光模组10中设置复合光源13(出射光频谱可参照图6),使其发出的光既包括显示背光,又包括激发光,构成激发光发光单元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背光模组1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照图7,该背光模组10中设置有激发光发光单元11。由此,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且不会额外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满足光致发光材料的不同发光要求,激发光也需要相应调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发出至少一种激发光。具体的,当仅需要发出一种激发光时,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仅发出一种激发光的光源;当需要发出多种激发光时,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为一个能够同时发出多种激发光的光源,或多个不同的仅发出一种激发光的光源。进一步的,当需要发出多种激发光时,较佳的,要求不同波段激发光的波长分离度高,不重叠,且分布于红外波长波段(0.78~300μm)或紫外波长波段(0.01~0.38μm)等不可见波段。由此,多种波段的激发光以及显示装置的显示背光之间可以互不影响,保证各自功能的良好发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使得同一显示装置可以满足不同色域标准,需要可变色子像素在不同色域标准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相应的可能需要激发光发光单元在不同条件下为光致发光材料提供不同波段的激发光,由此,则需要对激发光发光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其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提供合适的激发光。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激发光发光单元的控制实现对激发光的选择:第一种方式为激发光发光单元采用可以单独控制开关和激发光波长的光源;第二种方式为激发光发光单元采用可以同时发出多种波段的激发光的光源,通过设置激发光选择单元,以实现对激发光的有效选择;第三种方式为采用局部背光模组调节技术与上述两种方式的任一种配合使用,实现对激发光的有效选择。下面对上述不同的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上述第一种激发光发光单元控制方式时,激发光发光单元可以为多个可以独立开关、且分别发出不同波段的激发光的光源,例如,可以为多个微型led。由此,可以独立控制每个微型led的开关,及其发出的激发光的波长,例如,多个微型led可以分别发出不同波段的激发光,当需要单一波段的激发光时,可以仅打开发出相应波段的激发光的微型led,为光致发光材料提供激发光,关闭其他微型led;当同时需要多种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时,可以打开多个分别发出相应波长的激发光的微型led。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上述第二种激发光发光单元控制方式时,该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激发光选择单元,用于根据预定颜色的光选择激发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激发光选择单元的具体种类、设置方式等均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有效选择激发光,使得显示装置达到想要的色域标准即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激发光选择单元30设置于激发光发光单元11与可变色子像素21之间,由此,激发光选择单元30可以对激发光发出的多种不同波段的激发光进行筛选,仅允许需要的波段的激发光通过,将其他波段的激发光滤除;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激发光选择单元30可以设置于可变色子像素21远离激发光发光单元11的一侧,由此,激发光发光单元发出的多种不同波段的激发光均可到达可变色子像素,其中的光致发光材料可以吸收合适波段的激发光发出预定颜色的光,当预定颜色的光和其他波段的激发光通过激发光选择单元时,激发光选择单元仅允许预定颜色的光通过,将其他波段的激发光滤除。由此,可以灵活选择所需波段的激发光,以根据需要使得可变色子像素发出预定颜色的光,从而提高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0,激发光选择单元30可以包括液晶面板60,且液晶面板60包括: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液晶层33,液晶层33设置于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之间。由此,可以通过对液晶层施加不同的电压,实现对激发光的调节,具体的,通过对该液晶面板施加预定的电压,只允许正常显示需要的显示背光和激发光致发光材料发出预定颜色的光的激发光通过,进而在保证正常显示的同时,实现显示装置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的改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液晶面板的设置方式也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有效对激发光发光单元发出的激发光进行选择即可。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整面液晶面板,即液晶面板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显示装置的多个像素单元。由此,背光模组发出的光在到达人眼之前均需要通过该液晶面板,可以通过控制液晶面板使其允许显示背光和所需激发光通过,滤除其他光线。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液晶面板,每个所述液晶面板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可变色子像素。具体的,可以将显示装置划分为多个预定区域,每个预定区域中设置一个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至少覆盖该预定区域内的可变色子像素,其中,上述预定区域的划分方式没有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例如,一个预定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单元,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像素单元,还可以仅包括一个子像素,即可以根据可变色子像素的数量对应设置液晶面板,每个液晶面板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一个可变色子像素(结构示意图可参照图1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考虑到制作和组装方便,加工难度等问题,较佳的,在显示装置中设置整面的液晶面板作为激发光选择单元,即该整面的液晶面板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所有像素单元。此时,由于背光模组发出的光均需要通过该液晶面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液晶面板不能对显示背光产生不利影响。对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和13,将上述整面的液晶面板划分为多个第一调节光单元61和第二调节光单元62,其中,每个第一调节光单元61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一个可变色子像素,每个第二调节光单元62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至少一个其他子像素(除可变色子像素之外的子像素)。由此,可以通过控制液晶面板,使其不对背光模组发出的显示背光产生影响,仅对激发光产生选择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完善液晶面板的功能,且使其能够与显示装置的其他结构部件配合作用,参照图12和图13,上述液晶面板60进一步包括玻璃基板34、偏光片35、黑矩阵38、数据线39。由此,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4,液晶面板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之间,或者参见图15,液晶面板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无论是哪种情况,液晶面板与显示面板中相接触的两个偏光片中任一个可以省去,使两者共用一个偏光片,也可以两个偏光片都存在。下面以图15详细说明。液晶面板60的下偏振片35(靠近显示面板70一侧的偏振片55)可省去,此时若显示面板70上偏振片55(靠近液晶面板60一侧的偏振片)与液晶面板60的上偏振片35(远离显示面板70一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一致,即吸收轴平行,则液晶面板60为常白模式;若显示面板70上偏振片55(靠近液晶面板60一侧的偏振片)与液晶面板60的上偏振片35(远离显示用面板60一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则液晶面板60为常黑模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常白模式,由此,相比常黑模式更省电。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参照图14和15,显示面板60进一步包括玻璃基板53、黑矩阵56、数据线39、透明电极57,液晶层52。由此,能够更好的发挥显示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面板70和液晶面板60的分辨率接近或一致,优选一致。由此,可更精确地控制可变色子像素,最大程度降低因金属走线遮挡开口区带来的透过率损失。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取局部背光源调节技术配合激发光发光单元共同使用,局部背光源调节技术可以单独控制背光模组中激发光发光单元或共同控制激发光发光单元和显示背光的光源,实现背光源的局部控制,即局部背光源调节技术可以按照输出画面匹配的时序及匹配的区域点亮或关闭背光模组中的激发光发光单元和显示背光的光源。下面以显示面板70和液晶面板60组合使用,液晶面板采用常黑模式,以及绿色增强模式(即可变色子像素发出绿光)为例进行说明,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画面需要绿色子像素点亮时,由于存在一些偏差需要可变色子像素发出绿光以增强绿色,而如果显示画面不需要绿色子像素点亮时,相应的也不需要可变色子像素发出绿光,基于此,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绿色子像素是否亮起来判断是否需要激发可变色子像素发光。具体的,参见图16,根据显示画面进行数据分析,显示用面板绿色子像素亮起区域及亮起时序经过信号数据分析存储模块后,激发光发光单元按匹配的区域及时序打开,显示面板可发光,可变色子像素中的光致发光材料被激发;分析存储模块的信息经过时间和空间处理后,输出到液晶面板时序控制器,液晶面板相应区域完成开启动作(即液晶面板对光产生调节作用),并可以根据原画面的绿色强度通过电压变化调节液晶面板的光透过量,激发光透过液晶面板被人眼所见。由于激发光产生的绿色光强度是附加的,如果保持显示面板中的绿色亮度不变,势必会对混色产生影响,此时显示面板根据画面补偿数据相应的调节绿色子像素的透过率,从而达到画面补偿的效果。由于光致发光材料所发出的光为能级跃迁产生,往往频率固定,色纯度极高,该纯度较高的绿色成分的加入,使得显示面板的原有色域得到大大的提升。色域不需要改变时,即可选择将背光模组中的激发光发光单元全部关闭(即激发光发光单元不发光),液晶面板全部调节光单元保持关闭状态(即液晶面板不会对光产生调节作用),此时色域为显示面板原有色域。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具体示例,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7,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10和显示面板70,其中,背光模组包括显示背光的光源12和激发光发光单元11;显示面板的结构包括:在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55,在偏光片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玻璃基板53,在玻璃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交错设置的电极57和数据线38,在电极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液晶层52,在液晶层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多个像素单元20,在像素单元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阵列设置的黑矩阵56,在像素单元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玻璃基板53,玻璃基板覆盖黑矩阵,在玻璃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偏光片5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5,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10、液晶面板60和设置于背光模组10与液晶面板60之间的显示面板70,其中,背光模组包括显示背光的光源12和激发光发光单元11;显示面板的结构包括:在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偏光片55,在偏光片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玻璃基板53,在玻璃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交错设置的电极57和数据线38,在电极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液晶层52,在液晶层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多个像素单元20,在像素单元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阵列设置的黑矩阵56,在像素单元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玻璃基板53,玻璃基板覆盖黑矩阵,在玻璃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偏光片55;液晶面板的结构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偏光片55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偏光片35,在偏光片35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玻璃基板34,在玻璃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交错设置的第二电极32和数据线38,在第二电极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置有液晶层32,其中液晶层中的每个第二调节光单元62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一个其他子像素(除可变色子像素之外的子像素),在液晶层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31,在第一电极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阵列设置的黑矩阵38,在第一电极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玻璃基板34,玻璃基板覆盖黑矩阵,在玻璃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设有偏光片35。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4,显示装置的结构包括背光模组10、显示面板70和设置于背光模组10与显示面板70之间的液晶面板60,其中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和液晶面板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图15中的结构设置一致,区别在于液晶面板的每个第二调节光单元62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覆盖rgb三个子像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显示装置的具体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显示器、游戏机、电视机、显示屏幕、可穿戴设备及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生活电器或家用电器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前面所述的背光模组、像素单元等,本发明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常规显示装置所具有的必要的结构和部件,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除了前面所述的背光模组、像素单元等结构,其还可以具有触控屏、外壳、cpu、照相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声音处理系统等等常规手机所具有的结构和部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显示装置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显示面板的步骤,形成显示面板的步骤包括:提供显示基板;在显示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且多个子像素包括可变色子像素,可变色子像素用于根据预定色域标准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由此,可以提升显示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且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像素单元通常设置于彩膜基板上,而彩膜基板通常包括玻璃基板、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的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黑矩阵和光学胶层,形成方法通常包括:在玻璃基板的一侧形成黑矩阵,在黑矩阵之间的间隙处形成子像素,然后形成光学胶层。下面仅描述可变色子像素的具体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18,形成可变色子像素的步骤可以包括:将光致发光材料120和光学胶130混合,得到原料混合物100;将原料混合物100涂覆在显示基板50的第一表面51上,形成可变色子像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18,当光致发光材料120不会被可见光激发时,光学胶130可以与可变色子像素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9,形成可变色子像素的步骤可以包括:将光致发光材料120或光致发光材料120和柱状隔垫物材料160(也可称为ps材料)的混合物200,以及光学胶300依次涂覆在显示基板50的第一表面51上,形成可变色子像素。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换显示装置色域标准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显示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包括可变色子像素,可变色子像素用于根据预定色域标准发出至少一种预定颜色的光,上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原始色域标准和目标色域标准;根据原始色域标准和目标色域标准,确定可变色子像素的发光颜色;激发可变色子像素发光,显示装置的色域标准由原始色域标准转换为目标色域标准。由此,根据目标色域的要求,激发可变色子像素发出所需颜色的光,进而实现不同色域标准之间的转换,达到提升画面表现细腻程度、色彩纯度、色域等多种光学特性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人员熟知,通常显示面板的色域与背光模组、色阻频谱有关,对于一款色阻材料、色阻厚度确定的成品光学胶,其色阻频谱便为固定分布,背光模组开发过程中,当led灯组选取固定时,该背光模组频谱分布便固定。色阻频谱固定分布的光学胶与具有特定背光模组频谱的背光搭配时,其色域便会固定,无法改变,即为显示装置的原始色域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变色子像素为透明子像素时,即可变色子像素的发光材料不被激发时,其色域为原始色域标准。根据不同产品的定位,可选择不同的原始色域。如显示装置用做电视使用,则根据一般电视对色域的基本要求,设置原始色域,如有的tv要求产品色域srgb>99%,有的产品则要求色域dci>86%等等,上述色域均可以作为原始色域标准。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lcd面板的色域提升或调整过程中,由于红色色阻及蓝色色阻现有色阻材料限制,其单色纯色色坐标调整空间是极为有限的,很难通过改善红色或蓝色色阻来调节色域;而绿色色阻调整的空间是极大的,因此往往是通过不断提升绿色色阻材料的色坐标,提升绿色色纯度,从而来实现面板色域的调整或提升。然而,对于高色域的rgbw显示模式的lcd面板,由于用于提升亮度的w像素的加入,配合高纯度的绿色色阻,往往在显示某些中间色时会出现明显偏绿的色差,如容易导致绿色与红色混色成最大亮度黄色时有黄色偏绿,而非正黄色,这种偏绿主要是由于黄色混色过程中,最大亮度的绿色的刺激值高于最大亮度的红色的刺激值。同样的原因,也会出现青色偏绿等其他色差。虽然这种色差可通过算法调整,即通过降低绿色色阻亮度或调整其他颜色的混色比例来解决上述色差问题,但该色差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而且这种算法调整势必降低了面板整体的亮度,违背了rgbw显示模式高亮的初衷,同时也会牺牲其他颜色的色纯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黄偏绿改善为例,可以通过可变色子像素中增加可激发红光的光致发光材料,需要混合成正黄色时,背光模组协同发射激发光致发光材料发光的激发光,使可变色子像素发射补充混色的红光成分,从而矫正黄色偏绿的现象,在保证较高的色域的同时,不降低画面整体亮度,不损失其他颜色的色纯度。

下面以adobe色域与dci色域之间的转换为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在色域转换中的应用,其中,以rgbw四个子像素组成一个像素单元,且以绿色光需要补偿时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该例子只是举例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显示面板其固有色域满足dci色域匹配率100%,dci色域面积比100%,adobe色域匹配率88.3%,adobe色域面积比100.6%,参照图20,其r/g/b最饱和单色色坐标为r(x:0.680,y:0.320);g(x:0.265,y:0.690);b(x:0.150,y:0.060),但如果该产品在做tv使用的同时,还要求可应用到专业印刷领域,要求其具备较好的影像信息还原能力,此时则要求色域满足adobe色域面积比108.8%,adobe色域匹配率100%,即r/g/b最饱和单色色坐标为r(x:0.680,y:0.320);g(x:0.21,y:0.71);b(x:0.150,y:0.060),从图20中可以明显的看到,两个不同色域标准所表现色域空间是不重合的,主要区别为绿色坐标差异。本发明通过在可变色子像素中增加光致发光材料,该光致发光材料可以被激发产生不同于绿色色阻的绿色成分,被激发产生的绿色的发光强度变化会使得显示面板整体的绿色坐标沿着图20中虚线移动(即x:0.21,y:0.71与x:0.265,y:0.69之间移动)。使显示面板色域实现dci色域与adobe色域两种色域间动态转换。这样可使显示面板的整体色域范围推展为如图20中虚线所表示的范围,使得该产品的色域可以为多边形而非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述色坐标均为cie1931色域标准下的色坐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可变色子像素中光致发光材料是否被激发根据是否需要转换色域来确定。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色域转换功能开启时,一个像素中绿色的亮起,则该像素中相应的可变色子像素同步被激发,发射出色域切换所需补偿光成分。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某个区域中绿色子像素开启的数量或亮度(透过率)设定阈值,则判定该区域绿色子像素对画面贡献极大,此时色域标准切换功能开启,对绿色光进行补偿,以提升色域,使得屏幕该区域表现出更丰富的色彩。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色域转换功能常开或常关,常关则为显示装置的原始色域标准,常开则切换到需要的另一目标色域标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若某一画面信息中的某个区域绿色子像素没有亮起,也就是不需要对绿色成分的光进行补偿,此时也没必要激发可变色子像素发射绿色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色域标准转换不局限于对绿色坐标的调整来实现,也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调整红或蓝的色坐标,或直接增加非三原色发光材料来实现色域的转换及拓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除了前面所述的adobe色域标准和dci色域标准之间的转换,其他色域标准转换、色域面积调整原理与上述原理相同,即在产品开发阶段,根据需求设定合理的一个或多个可切换目标色域,根据显示面板原始有色域标准与目标色域标准之间的差异,合理的选取一种或多种最优光致发光材料,光致发光材料可被激发发射出用于色域切换的红、绿、蓝或黄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的光,或其他一切能够实现显示面板原始色域标准向目标色域标准转换的补偿色,从而实现色域切换功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