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地图差分数据分发方法、车辆用导航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3552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因此,对于(3)、(4),也可以根据地图差分数据生成预计的道路的信息求出。
[0191]在步骤S33中,判断在步骤S32中计算出的各时间的任意一个是否超过这些预先设定的允许时间。如果该判断为否,换句话说,在步骤S32中计算出的各时间全部在允许时间内,则能够预测为即使以与以往相同的方式将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给导航装置3,处理时间也不会变长到不能允许的程度,所以立即结束图12。
[0192]在步骤S33为是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34。在步骤S34中,决定如以往那样继续分发的情况下超过允许时间的分发期间。此外,对于(I)、(2),是下次的分发。
[0193]而且,在未图示的显示部发出超过允许时间的主旨、超过允许时间的分发期间、以及确定出预测为超过允许时间的导航装置3的警告。图12的处理是更新管理服务器2中的处理,上述警告被通知给管理更新管理服务器2的管理者。
[0194]管理者在警告被通知的情况下,为超过允许时间的预测的导航装置3的导航侧存储装置34进行不超过允许时间那样的处置。该处置例如是向导航装置3的控制装置41指示存储于该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差分数据中使用频度低的数据的删除的处置、限制下次的分发数据量的处置。
[0195]以上,根据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具备:对预测分发数据量进行预测(S2、S12、S14),比较下次的预测分发数据量或者总预测分发数据量与该时间点中的剩余容量,并基于比较结果,判定容量超出这样的功能降低的步骤S13、S15的处理。因此,能够预先把握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容量超出。
[0196]另外,具备根据下次的预测分发数据量或者总预测分发数据量,判断(I)更新时间(无线)、(2)更新时间(PCDL)、(3)路径计算时间、(4)地图描绘时间是否超过允许时间的步骤S31?S33的处理。因此,能够预先把握导航装置3中的上述(I)?(4)的计算处理时间是否变长到不能允许的程度。
[0197]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导航装置3的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剩余容量变少,无法分发所有针对下次的分发的分发计划所包含的差分组的情况(S13:否)下,将在不超过剩余容量的范围内数据量最大的记录的组合决定为分发组合(S22)。由此,能够在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存储更多的差分组。
[0198]<第二实施方式>
[0199]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以下的说明中,具有与之前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编号的符号的要素除了特别言及的情况以外,与之前的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的符号的要素相同。另外,在仅对构成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构成的其他的部分,能够应用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
[020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作为分发处理部的提取侧服务器控制部13具备第一限定部131、第二限定部132。第一限定部131的处理是如下的图14的步骤S21?S22,第二限定部132的处理是图14的步骤S23?S26的处理。另外,图14的处理是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图10的处理执行的处理。
[0201]但是,在图14中,最初也执行与图10相同的步骤S21、S22。通过执行该步骤S21、S22,来决定分发哪个记录(最小分发单位)。
[0202]图10在步骤S22中处理结束,但在图14中进一步执行步骤S23以后的处理。在步骤S23中,假定为分发所有在步骤S22中决定为分发的记录,在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存储有所有这些记录,计算在该地图数据存储区域还存在的剩余容量。这里计算的剩余容量相当于限定后剩余容量。
[0203]在接下来的步骤S24中,将剩余的应该分发的记录分解成地图差分数据,根据类别或者子类别的优先度对各地图差分数据进行排序。
[0204]记录如已经说明的那样,由差分组以及依存差分组构成,差分组由多个地图差分数据构成。这里,对构成差分组的地图差分数据进行具体说明。
[0205]图15是概念上对一个差分组(即最小单位差分)进行说明的图。在图15中,ID1、ID2、ID3分别是差分组ID。各差分组由多个地图差分数据,即,表示多个地图要素的数据构成,为了使说明容易明白,而在图15仅具体示出构成IDl的差分组的地图要素。IDl的差分组是包括道路101、道路102、设施103、池塘104的4个地图要素的构成。此外,道路101是国道,道路102是狭窄的街道。
[0206]图16是定义了类别以及子类别的优先度的列表的例子。在图16的例子中,类别“道路”中子类别“类5”以外的类被设定为优先度1,在类别“道路”中子类别“类5”被设定为优先度2。类5的道路这里是指狭窄的街道。另外,意味着设施的POI中的一部分的子类被设定为接下来的优先度3,POI的剩余的子类被设定为优先度4。优先度5是类别“背景”中的子类别“3D地标”,优先度6是类别“背景”的子类别“文字”,优先度7是类别“背景”的某子类别。另外,优先度8是与类别“道路”、“背景”、“Ρ0Ι”不同的某整个类别。
[0207]这些优先度能够由用户利用导航装置3的功能、或者使用自己家的个人计算机来通过互联网线路与更新管理服务器2连接等,在任意的时机设定。也可以在购入时登录。
[0208]另外,该优先度既可以为默认的优先度被设定,用户能够仅变更想变更的部分的方式,也可以为从空白的状态,用户对必要的部分输入优先度的方式。
[0209]若按照图16所示的优先度,则构成图15的皿的差分组的地图要素,道路101为优先度1,道路102为优先度2,设施103为优先度3,池塘104为优先度7。
[0210]在步骤S24中,根据这样附加的优先度,对分别表示作为地图要素的道路101、102、设施103、池塘104的地图差分数据进行排序。
[0211]在步骤S25中,从优先度高的一侧依次选择在步骤S24中排序的地图差分数据,选择在不超过步骤S23中计算出的剩余容量的范围内最大数量的地图差分数据。然后,将选择出的地图差分数据决定为分发地图差分数据。
[0212]在步骤S26中,在基本的差分组的单位内汇总在步骤S25中决定分发的地图差分数据,将其作为各分发用数据。
[0213]该分发用数据在ACC接通时,在与其他的差分组数据相同的条件下作为分发数据被提取,分发给导航装置3。
[0214]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导航装置3的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剩余容量变少,无法分发所有下次的版本的分发计划所包含的差分组的情况(S13:否)下,在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存储更多的差分组,所以进行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S21?S22。
[0215]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最小分发单位的记录,S卩,由多个差分组构成的数据的集合分解成比差分组更小的单位的地图差分数据(S24)。然后,基于类别、子类别的优先度选择地图差分数据,来生成分发用数据(S25?S26)。由此,在无法存储记录的少量的剩余容量(步骤S23中计算出的剩余容量)也能够存储地图差分数据。
[0216]<第三实施方式>
[0217]第三实施方式代替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4的处理,执行图17的处理。图17的处理与图14的不同在于,不执行图14的步骤S21?S23的点、以及、代替步骤S24执行与其类似的处理亦即步骤S24 -1的点。
[0218]在步骤S24 -1中,将最初计划的下次的分发计划所包含的所有的记录分解成地图差分数据,根据类别或者子类别的优先度对各地图差分数据进行排序。接下来的步骤S25、S26与图14相同。
[0219]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无法分发下次的版本的分发计划所包含的差分组的情况(S13:否)下,将记录分解成地图差分数据的对象是最初计划的下次的分发计划所包含的所有记录(S24 -1)。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对于用户重视的类别或者子类别的地图差分数据,能够分发更多的数据。
[0220]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如下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的范围,并且,除了下述以外,也能够在不脱离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
[0221]<变形例I >
[0222]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按照每个车辆用导航装置3,进行是否有可能产生容量超出的判定、是否有可能处理时间超出允许时间的判定,但分发给在相同的地域存在的车辆用导航装置3的差分数据一定程度上类似。因此,也可以将各车辆用导航装置3与市、县、省等预先设定的地域建立关联,按照每个上述地域进行上述判定。但是,基本地图的版本需要区别,所以按照每个地域,并且,按各基本地图的版本进行判定。
[0223]而且,在判定为在存储有某地域的某基本地图的版本的车辆用导航装置3中有可能产生功能降低的情况下,对于适合该地域以及该基本地图的版本的所有车辆用导航装置3,判定为有可能产生功能降低。
[0224]此外,在按各地域进行判定的情况下,使用在该地域中预先设定的地点(例如重心地点等)作为图8的步骤S122中的用户的住所。
[0225]<其他的变形例>
[0226]也可以使人进行上述的步骤的一部分(例如步骤S141等)(变形例2)。也可以不将长期预测数据作为地域别,而作为全国共用的一个长期预测数据(变形例3)。
[0227]在图8的步骤S121中将重心坐标作为数据基准点,但也可以为(x,y) = (x坐标范围的中点,I坐标范围的中点)等,将重心坐标以外作为数据基准点(变形例4)。
[0228]在图9的步骤S142、S143中,通过修正系数进行了修正,但也可以计算实际数据量与预测分发数据量的差作为修正量,并利用该修正量来修正预测分发数据量(变形例5)。
[0229]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侧,对预测为分发给导航装置3的预测分发数据量等的预测量进行推测,并且,在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侦U,根据该预测量判定导航装置3的功能降低。S卩,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的装置亦即更新管理服务器2具备预测部231、功能降低判定部232。但是,如已经说明的那样,导航装置3也能够执行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的一部分的功能。因此,导航装置3也可以具备预测部231。换句话说,车辆用导航装置3也可以基于过去的差分数据的分发实绩,推测预测分发数据量等(变形例6)。并且,车辆用导航装置3也可以具备功能降低判定部232。此外,在具备容量超出判定部232a作为功能降低判定部232的情况下,车辆用导航装置也具备剩余容量决定部233 (变形例7)。
[0230]而且,若根据推测结果,判定为有可能产生自身的功能降低,则也可以以使得由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限制分发量的方式通知给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 (变形例8)。另外,也可以限制为不接收从地图差分数据分发系统100分发的差分数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变形例9)。另外,接收到所有的分发数据之后,进行与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I进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也可以将储存在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数据限制为分发数据的一部分(变形例10)。此外,如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利用地图差分提取服务器1,接收预先调整为不超过导航侧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剩余容量的数据量的分发数据来进行更新处理(图6的til)的方式也是导航装置的本公开中的更新处理部的一实施方式。
[0231]上述的公开包括如下的方式。
[0232]本公开的第一方式的地图差分数据分发装置100具备:差分数据存储部12,其将多个差分数据作为通过预先决定的规则汇总的差分组数据,并为了向上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分发而存储多个差分组数据,并且存储依存列表,并且,每次经过规定的差分更新周期均更新这些差分组数据以及依存列表,其中,该多个差分数据是在车辆用导航装置3所具备的地图存储装置34的地图数据存储区域与作为基准的整个地图亦即原始地图数据一起存储的、未包含于上述原始地图数据的更新部分的地图数据,该依存列表描述了若这些多个差分组数据中依存对象差分组数据不被更新则在依存于该依存对象差分组数据的差分组数据与其他的地图要素之间产生不匹配的关系亦即依存关系;分发处理部13,其从多个上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分别获取坐标信息和确定上述导航装置的装置确定信息,将存储于上述差分数据存储部的差分组数据中,未分发给获取了上述装置确定信息的上述车辆用导航装置并且包含于基于上述坐标信息规定的范围的差分组数据、以及、基于该差分组数据和上述依存列表规定的依存对象差分组数据分发给获取了上述装置确定信息的上述车辆用导航装置;预测部231、S12,其基于是存储于上述差分数据存储部的差分组数据中的未分发的差分组数据,并且,上述车辆用导航装置的用户的住所与按照每个上述未分发的差分组数据规定的数据基准点的距离,预测该未分发的差分组数据是否通过上述分发处理部的处理分发,并且,也根据基于上述距离预测为分发的差分组数据和上述依存列表,预测分发的依存对象差分组数据,对于由上述差分更新周期规定的下次的分发期间预测这些差分组数据和依存对象差分组数据的合计数据量亦即预测分发数据量;剩余容量决定部233、S11,其决定上述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当前时间点的剩余容量;以及容量超出判定部232a、S13、S15,其根据上述预测部预测出的上述预测分发数据量和上述剩余容量决定部决定的上述剩余容量,判定是否有可能在下次的上述分发期间产生上述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容量超出,上述分发处理部基于上述容量超出判定部判定为有可能在下次的上述分发期间产生上述地图数据存储区域的容量超出这一情况,以设为不超过上述剩余容量决定部决定的剩余容量的数据量,并且基于为了有效利用剩余容量而预先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