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744970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TFT等有源元件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能只在部分显示区域显示图象的,所谓能部分驱动的装置。
但是,在无源驱动的单纯矩阵型等图象显示装置中,由于不外加写入电压就不显示,所以可以每当扫描上述非显示区域时,只要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停止即可。与此相比,在利用上述有源元件的TFT有源矩阵型等图象显示装置中,在上述部分驱动之际,在变成不显示的像素上残留着总体显示时的前一帧的电荷。因此,在日本国特许公报即特开平11-184434号公报(
公开日1999年7月9日)中揭示的驱动方法中,仅在最初帧期间对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也施加作为不显示的截止电压,在以后的帧上,对该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不施加电压。即在上述公报的驱动方法中,最初帧以外,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停止。以此谋求减少与像素电容量相比电容量大的数据信号线的充电机会,降低电耗。
在近年来的图象显示装置中,强烈要求能应对高清晰度和动态图象,为了尽快将电荷写入像素,所以提高上述有元元件的迁移率。但是,有源元件的迁移率一高,截止时的漏电流也增大。因此,在上述已有的构成中存在着写入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写入电压影响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在该不显示区域上发生行缺陷之类能看得出的不希望的显示等问题。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驱动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具备有着有源元件的多个像素组成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至少设置两种像素再生速度,将上述显示部成多个区域,对于上述多个区域的各个区域,用上述任一个再生速度将数据写入像素。
用上述驱动方法,在显示部对被分成多个区域的各个区域,都能以至少两个再生速度中的任一个将数据写入像素。例如,在显示时钟那样的图象时,为简易地表现秒数,有时用双点()闪烁表示,这时,通过分割生成只包括该图象的区域,若只改写该变化的部分,则在该区域每一秒种改写一次,即可为1Hz的再生速度,另外,可在别的区域,如TV的图象那样,以60Hz的再生速度进行驱动。另外,静止图象在和上述区域不同的区域上显示时,设再生速度为15Hz等,使得在各个区域上再生速度不同。
如上所述,若再生期间根据像素的特性能自由地选择,就能以显示的数据的形态、即数据的传送速度、再生速度,在一个显示部划分区域,改变显示的再生速度。省略画面中不需要的再生,使每一个区域再生速度不同,即通过使帧速度不同,能够降低电耗。
其结果是,能提供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在用有源元件在显示部上进行显示及不不显示等多种形态的显示之际,能抑制电耗,提高显示品质。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中,驱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控制向显示部的像素写入数据的控制信号发生电路能至少利用两个再生速度对向像素写入数据进行控制,将上述显示部成多个区域,对上述多个区域的各区域,以上述任一再生速度控制对像素的数据写入。
上述的显示装置中,对显示部所分割成的多个区域的各个区域,至少以两个再生速度中的任一个将数据写入像素。其结果是,能提供在利用有源元件在显示部进行显示及不显示等多种形态的显示之际,能抑制电耗,提高品质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述将能充分理解。另外,本发明的优点在参照附图进行以下说明之后也将会更加明了。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的一形态的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
图2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内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内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一构成例的方框图。
图4为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各部分的波形图。
图5为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部分驱动时的显示例示意图。
图6为说明实现上述图5那样的显示的驱动方法用的波形图。
图7为表示实现上述图6所示动作的定时脉冲发生器的电路构成方框图。
图8为显示屏有源元件的局部断面图。
图9(a)至图9(c)为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例示意图。
图10为表示液晶上所加电压和透射率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构成方框图。
图12为表示图11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帧控制电路的一构成例的电路图。
图13为用于说明图11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一驱动例的波形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构成方框图。
图15为表示图14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传送位置指示电路的一构成例的电路图。
图16为用于说明图14所示液晶显示装置一驱动例的波形图。
图17为表示采用上述图16那样的驱动方式的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18为表示采用图14所示液晶装置之外的其他显示例的示意图。
图19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中,进行极性反转的电路的第一种构成方框图。
图20为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显示装置中,进行极性反转的电路的第二种构成的方框图。
实施例1现对本发明一实施例参照

如下。
图1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实施形态,是液晶显示装置11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11为TFT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大致具备显示部12,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和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
在上述显示部12,通过相互交叉的多条扫描线G1、G2、…、Gm(总称时,一并以参考符号G表示)及数据信号线S1、S2、…、Sn(总称时,一并以参考符号S表示),在所划分的各区域上呈矩阵状地配置像素PIX。上述各像素PIX如图2所示,是具备上述TFT组成的有源元件SW、以及像素电容Cp的结构。上述扫描信号线G一旦被选择扫描,有源元件SW就将数据信号线S的下述图象信号DAT或电位VB、VW取入上述像素电容Cp。图象信号DAT或电位VB、VW在非选择期间仍能保持在上述像素电容Cp中,上述像素电容Cp继续进行显示。上述像素电容Cp由液晶电容CL和辅助电容Cs构成。
图3为表示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的一构成例的方框图。该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是具备与上述各扫描信号线G1~Gm对应的m级的移位寄存器F1~Fm、NAND门A1~Am、和NOR门B1~Bm的结构。各移位寄存器F1~Fm与来自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的时钟信号CKG、其反相信号CKGB、及扫描开始信号SPG等定时信号同步,依次输出上述扫描开始信号SPG的脉冲。NAND门A1~Am分别取对应的移位寄存器F1~Fm的输入输出间的“非与”,分别向对应的NOR门B1~Bm的一方的输入进行输出。在上述NOR门B1~Bm的另一方的输入,共同输入来自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的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以此在上述NOR门B1~Bm求得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和来自NAND门A1~Am的输出的“或非”。
因此,在扫描信号线G1~Gm中,仅上述脉冲宽度信号PWC为有源的扫描信号线依次输出与该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的脉冲宽度对应的选择脉冲。将该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对于扫描信号G1、G3变成有源,对于扫描信号线G2变成非有源时的该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各部分的输出波形示于图4。
图3为具备与上述各扫描信号线G1~Gm对应的m级移位寄存器F1~Fm、NAND门A1~Am、和NOR门B1~Bm,构成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的示意图,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若将NOR门B1~Bm作为第一逻辑电路、NAND门A1~Am作为第二逻辑电路,则第二逻辑电路未必是需要的,也可将m级移位寄存器来的脉冲直接输入第一逻辑电路。另外,第一逻辑电路未不限于NOR门,第二逻辑电路也不限于NAND门。
另一方面,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由移位寄存器13及采样电路14构成。移位寄存器13与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来的时钟信号CKS、其反相信号CKSB及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I等定时信号同步,采集输入采样电路14的模拟开关的图象信号DAT。所采集的图象信号DAT根据需要写入各数据信号线S。
另外,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将多个灰度等级的图象信号DAT写入上述数据信号线S,与此相对,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写入上述电位VB或VW的双值数据。这些电位VB或VW根据对向电极的电位选择,在下述的部分驱动时成为不显示区域内的不显示数据。
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大致为具备移位寄存器15、锁存电路16、选择器17的结构。上述移位寄存器15和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的移位寄存器13一样,由多级纵向连接的触发电路组成。上述移位寄存器15中一输入来自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的时钟信号CKS、CKSB及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2,就从相互邻接的上述各触发电路间输出上述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2并成为锁存脉冲。锁存电路16响应该锁存脉冲,依次将从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输入的双值的图象信号RGB锁存。选择器17响应从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输入的控制信号TRF,根据上述图象信号RGB,从图中未示出的电源输入的液晶外加电压VB和液晶外加电压VW中任选一个,向各数据信号线S输出。
这里,外部供给的模拟数据通常通过外部的模拟放大器供给,但该模拟放大器电耗非常大。因此,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输出的双值模拟数据与通过模拟放大器从外部直接供给相比,用图象信号RGB选择输出由电源提供的液晶外加电压VB、VW的电耗较低。
还有,在图1的示例中,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设在数据信号线S的一端,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设置在另一端,这些电路即便设在显示部12的同一侧,也能发挥同样的效果。
图5为如上所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11在部分驱动时的显示例。在图5的示例中,在显示部12,将任意的扫描信号线Gi作为边界,扫描信号线G1~Gi-1的区域成为部分显示区域P1,剩余的扫描信号线Gi~Gm的区域为不显示区域P2。在该例中,上述部分显示区域P1靠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力SD1驱动进行多灰度等级显示,上述不显示区域P2靠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驱动进行空白显示,即白或黑(灯亮或灯灭)的显示。还有,在部分显示区域P1为双值显示时,也可由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驱动。
图6为用于说明上述驱动方法的波形图。来自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的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在与上述部分显示区域P1对应的扫描信号线G1~Gi-1的选择期间,对于每一帧都变成有源。与其相对应,从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向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输出的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1也在扫描信号线G1~Gi-1的期间,对于每一帧都变成有源。这样,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在与上述部分显示区域P1对应的扫描信号线G1-1~Gi的选择期间,与来自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的时钟信号CKS、其反相信号C对CKSB、以及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1等定时信号同步,对每一帧,将图中未示出的图象信号DAT写入各数据信号线S。另外,在与不显示区域P2对应的扫描信号线Gi~Gm的选择期间,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停止。
与此相对,上述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每15帧仅一次在与上述不显示区域P2对应的扫描信号线Gi~Gm的选择期间也变成有源(图6中第1帧及第16帧)。与其对应,从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向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输出的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2每15帧上仅一次在扫描信号线Gi~Gm的选择期间变成有源,这样,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每15帧仅一次在与不显示区域P2对应的扫描信号线Gi~Gm的选择期间将图中未显示出的与双值图象信号RGB对应的变成不显示的液晶外加电压VB或VW写入各数据信号线S。该写入与来自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的时钟信号CKS、其反相信号CKSB、及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2等定时信号同步进行。另外,在上述的帧中,也在与部分显示区域P1对应的扫描信号线G1~Gi-1的选择期间,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停止。
因此,在部分显示区域P1上,由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以例如15Hz的再生速度改写图象信号DAT。另外,在不显示区域P2,由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以1Hz的再生速度改写变成不显示的液晶外加电VB或VW。
通过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在分成部分显示区域P1和不显示区域P2的显示部12,在上述不显示区域P2的像素上,作为不显示用的液晶外加电压VB或VW不仅是在最初的帧,而且在每15帧写入1次。
再者,本发明中所谓的帧不是从图象信号方面而是从图象显示装置方面看的,例如,设想隔行方式的图象信号的情况,在奇数帧和偶数帧各帧上,向图象显示装置的全部像素进行写入时,图象信号的一场就变成图象显示装置的一帧。在隔行方式中,所谓在奇数帧和偶数帧各帧中向图象显示装置的全部像素进行写入的情况,考虑到以下的情况。例如图象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和一帧的扫描线相同时,将图象信号1行份额的数据分在两行写入,或者在图象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线和1场份额的扫描线相同的情况下,在每一行上写入一行份额的图象信号的数据。
图7为表示实现上述动作的定时信号发生电路20的电路构成方框图。该定时信号发生电路20内置于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生成上述时钟信号CKS、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1、SPS2以及上述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等。该定时信号发生电路20大致具备接口部18、计数器19、与上述各种信号CKS、SPS1、SPS2、PWC对应的寄存器R1~RK及比较器COMP1~COMPk。
上述接口部18接受来自外部的、指示全画面显示模式和部分显示模式的切换等各种指令,生成规定脉冲的定时用的波形整形指示数据Data。另外,上述接口部18通过以地址数据Address指定各寄存器RI~Rk,从而将波形整形指示数据Data设置在该寄存器RI~Rk。另一方面,计数器19由上述接口部18复位,对外部来的时钟信号CK计数。该计数值和设置在上述各寄存器RI~Rk的数据分别在比较器COMP1~COMPk中比较,在应成为有源的定时,输出与上述信号CKS、SPS1、SPS2、PWC等对应的脉冲。因此,能按照上述指令任意规定各脉冲的定时,即能任意地设定部分显示区域P1和不显示区域P2的边界。
因此,对于例如上述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在全部画面显示模式,如上述图6第1帧和第16帧所示,在所有的扫描信号线G1~Gm的选择期间输出脉冲。然而,在部分显示画面模式,如上述图6第2~第15帧所示,只在扫描线G1~Gi-1的选择期间(在图6中为G1~G7)输出脉冲。这样能进行上述部分显示。
这样,通过以比部分显示区域P1大的间隔再生上述不显示区域P2,从而提高上述有源元件SW的迁移率,在截止时漏电流大的情况下也能提高部分显示的显示品质。即,能防止图象信号DAT写入部分显示区域P1的像素对不显示区域P2的像素的影响,在该非显示区域P2中,将不定的电位加在液晶上,能防止串扰等不希望的显示发生。
另外,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SD2即使在上述非显示区域P2的扫描时,不进行写入时也不对大容量的数据信号线S充电,而完全停止。写入上述液晶外压电压VB或VW的双值数据的情况和写入多种灰度等级的数据的情况因为图象显示装置的电耗相差不大,所以,通过将双值数据的写入机会设在最低限度,能减少电耗。
这里,对上述部分驱动时的不显示区域P2的再生速度的选择方法作了说明。最好是在不影响显示品质的范围内,再生速度选最低的频率。左右该显示品质的参数为显示形态、有源元件SW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Cs及部分显示区域P1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上述元件的种类是非晶型、微晶、多晶等晶粒的大小等,上述元件的尺寸为沟道长L及沟道宽W等。
所述显示形态,是透射型和反射型的不同,也就是是否使用后照灯的不同,对上述显示品质的影响最大。现对这一点作详细叙述。图8为显示屏的有源元件SW的断面图。这一结构在作反射型使用时,从来自距前面侧(图8的上侧)足够远的光源射入的光,在屏的底面反射向前面侧输出。与此相反,在使用上述透射型时,从底面(图8的下侧)射入的光,透过屏向前面侧输出。这时,通过靠来自极接近有源元件SW的半导体层的后照灯用光源的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在该半导体层上激励起电荷,像素电位发生变化。这样,能够理解作为反射型使用时的再生速度可能降低。
另外,上述有源元件SW的种类、元件尺寸及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影响上述有源元件SW截止时的漏电流,例如,有源元件SW的半导体层的晶粒依照非晶型、微晶、多晶为序晶粒越大,上述有源元件SW的截止电阻越小,漏电电流越大。另外,和对向电极的电位差越大,上述漏电流亦越大。另外,辅助电容Cs越大,即使漏电流相同,对显示品质的影响也越小。这样,根据上述各参数,能决定上述不显示区域P2的再生速度。
下面对用如上所述决定的再生速度的再生定时的选择方法进行说明。在进行帧反驱动时,对于上述部分显示区域P1,因为每一帧都再生,所以各像素PIX不会只保持特定的极性。但是对于上述不显示区域P2,因不是在每一帧都再生,故若以等间隔的再生速度再生各像素PIX,则有时产生仅以特定的极性不断地再生的情形。因此就有必要研究再生定时,以使得在不显示区域P2不发生仅以特定的极性进行再生的情况。而且在进行行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时,各像素PIX的外加极性可以每一帧都反转即可。
这里,设想例如奇数帧为+极性,偶数帧为-极性,部分显示区域P1的帧频(全帧频)为60Hz的情形。表1表示在不显示区域P2,以上述等间隔的再生速度单纯地抽帧时的再生极性。表2表示考虑到上一次的再生极性进行抽帧时的再生极性。
表1

表2

从图1可知,对于部分显示区域P1的帧频,在1/2的帧频的30Hz及1/4帧频的15Hz的情况下,在每次再生时都能每次都保持相同的+极性。另外,在50Hz、8Hz及5Hz的情况下也能每次都保持相同的+极性。因此,即使如上所述决定了再生速度,在不显示区域P2,这些帧频在进行帧反转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上不能单纯地使用。
因此,如表2所示,在16帧期间等某一定的帧期间见到时,通过改变特定的帧的极性,从而能防止偏向某一种极性再生。即,在不显示区域P2的帧频为50Hz时,第7~11帧的极性反转。同样,在30Hz时,第3、7、11、15帧的极性反转,15Hz时,第5、13帧的极性反转,8Hz时,第9频的极性反转,5Hz时,第13帧的极性反转。
另外,在40Hz时,第4、5、7、8、16、17帧的极性反转。以此可以考虑不使相同极性长时间延续。还可以不是如上所述使帧的极性从原来的极性反转,而是以不等间隔进行上述抽帧。这时,虽然相同极性长时间延续的可能性增加,但是能取帧的极性为本来的极性,简化控制。
为了进行表2所示的极性反转,将与极性反转有关的数据(例如,以表2为依据的数据)作为检查表存储起来。可以用图19所示的结构的极性设定电路(极性设定手段)40读出。极性设定电路40预先存储一连串的设定极性,借助于此,写入不显示区域P2的像素的各写入极性设定为与直至上一次为止写入的极性相对应的极性。极性设定电路40具备帧计数器41、表ROM42、选择器43、及交流转换驱动电路44。
帧计数器41根据帧频进行计数,将帧NO(图19的FN)输入表ROM(检查表)42。选择器43用于选择对应的帧频,选择器43选出的信号s43被输入表ROM42。然后,表ROM42按照帧NO(FN)和来自选择器43的信号s43,将指定对应的极性信号PO、以及指定是否相应于极性信号PO发生正、负极性驱动信号的信号ACT/INACT向交流转换驱动电路44输出。
又可以采取不用检查表而自动进行极性反转的方式。图20中表示实现自动进行极性反转的方式的极性自动调整电路(极性设定手段、极性自动调整手段)50的构成。极性自动调整电路50根据直至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不显示区域P2的像素的写入极性。极性自动调整电路50具备累加器(accumulator)51、比较器52、开关53、加法器54、55、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锁存电路57、脉冲允许通过部58。
累加器51的输出信号S51输入比较器52,该输出信号S51若大于0,则自比较器52的+端子输出有源信号S521。另外,若该输出信号S51小于0,则自比较器52的-端子输出有源信号S522。比较器52来的信号(有源信号S521、S522)通过开关53及加法器54、55,输入累加器51及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
上一次,在自比较器52的+端子输出有源信号S521时,累加器51的-端子上输入有源信号S521,计数-1。另外,在自比较器52的-端子输出有源信号S522时,累加器51的+端子上输入有源信号S522,计数+1。而且,在有源信号输入累加器51的+端子时,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发生正极性的驱动信号,在有源信号输入累加器51的一端子时,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发生负极性的驱动信号。
这里,在不进行再生的帧期间,扫描执行定时信号EXT也变为非有源,开关53断开。扫描执行定时信号EXT也被输入到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及锁存电路57,但这时,上次来自比较器52的信号(有源信号S521或S522)存在锁存电路57中。而且,一旦扫描非执行定时信号NXT变成有源,来自锁存电路57的信号(向加法器54输出的有源信号S571、或向加法器55输出的有源信号S572)通过脉冲允许通过部58被输入累加器51及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脉冲允许通过部58在扫描非执行定时信号NXT为有源时允许信号通过。
在有源信号S522存储在锁存电路57的+端子上时,继续上一次,有源信号被输入累加器51的+端子,计数+1。另外,在有源信号S521存储在锁存电路57的-(负)端子上时,继续上一次,有源信号被输入累加器51的一(负)端子,计数-1。来自锁存电路57的输出信号(有源信号S571或S572)也被输入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但因为扫描非执行定时信号NXT为有源,所以在输入扫描非执行定时信号NXT的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中不会产生驱动信号。
这里,利用图20的电路构成,试分析帧频为60Hz的情形(不存在不进行再生的帧期间)。这时,因为扫描执行定时信号总是有源,所以如果累加器51的初始值为0,则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产生的驱动信号就为-、+、-、+、-、+、-、+、-、+、-、+、-、+、-、+。可知即+和-的保持期间相等。
试分析帧频为40Hz的情形(和表2相同,将不进行再生的帧期间设为帧NO.3、6、9、12、15)。这时扫描执行定时信号EXT在帧NO.1、2、4、5、7、8、10、11、13、14为有源,扫描非执行定时信号NXT在帧NO.3、6、9、12、15为有源。因此,若累加器51的初始值为0,则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产生的驱动信号变为-、+、(+)、-、-、(-)、+、+、(+)、-、-、(-)、+、+、(+)、-。(+)及(-)不驱动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但表示上一帧的极性的驱动信号被保持着,这时,+和-的保持期间也相等。
试分析帧频为30Hz的情形(和表2相同,将不进行再生的帧期间假设为NO.2、4、6、8、10、12、14、16)。这时,扫描执行定时信号EXT在帧NO.1、3、5、7、9、11、13、15为有源,扫描非执行定时信号NXT在帧NO.2、4、6、8、10、12、14、16为有源。因此,若累加器51的初始值为0,则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产生的驱动信号变为-、(-)、+、(+)、-、(-)、+、(+)、-、(-)、+、(+)、-、(-)、+、(+)。(+)及(-)设有驱动交流转换驱动电路56,但是表示保持着上一帧的极性的驱动信号,这时,+和-的保持期间也相等。可以说在其他帧频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情形。
在使用检查表的情况下和自动进行极性翻转的情况下,都在16帧期间等某一定的帧期间见到时,能防止偏向某一极性再生的情况发生。使用检查表的好处,从帧频为40Hz的情形可知,是可以考虑使相同极性不长时间延续,以能够提高显示品质为优先考虑。也就是说,若分析本次例举的16帧期间中,在检查表中相同极性连续保持3个期间为2次,而在自动进行极性反转的方式的情况下,相同极性连续保持3个期间为4次。
另外,作为在显示部的多个区域上使再生频率不同的构成,在使用检查表时,用一个图19所示的电路构成就能对应。即可以做成用选择器43切换每个区域使用的帧频。与此相反,在自动进行极性反转方式时,可能必须用多个图20所示的电路构成。例如,在两个区域上,一个为60Hz,另一个为30Hz时,对于60Hz因为也可不设置图20所示的电路,只用一个电路就能实现,但是在一个为40Hz,另一个为30Hz时,就要两个电路。
另一方面,在使用检查表的情况下,为了与各种帧频对应,必须稍些增加存储器的容量。对此,自动使极性反转的方式的情况下,因为电路构成不变,所以在能与各种帧频对应这一点上占优。
这样,即使进行帧反转驱动,也能防止显示品质下降,而且,这样的想法并不限于部分驱动,为了降低电耗,能在使帧频从全帧频开始降低的情况下全面地予以实施。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进行尽可能使+的期间和-的期间均等的极性反转。这是因为,在对不显示区域P2的像素以两种极性进行间歇写入时,在像素上施加电压的期间,使一种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与另一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的缘故。
液晶显示装置的实际驱动过程中,设加在像素电极上的电压的正侧的电压值为V+、负侧的电压值为V-,设通过液晶材料,加在对向基板上的电压为Vcom,则在显示上进行整个面一样的显示时,在正侧和负侧,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分别为Vpix+=|Vcom-V+|、Vpix=|Vcom-V-|。而且,所谓+的期间和-的期间的电压相等是指ΔVpix=(Vpix+)-(Vpix-)=0,意即Vpix+=Vpix-。这时,如从液晶材料可靠性的角度出发,最好是ΔVpix<150mv。另外,在显示上,ΔVpix值变大会出现闪烁,这时,从显示品质的角度出发,希望将ΔVpix的允许范围设定在不产生闪烁的范围内。因此,在进行+的期间与-的期间的电压接近均等的极性反转时,一般不仅考虑各极性的期间,还考虑电压的大小,可以取正极性的电压有效值和负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差小于规定值。
通过将上述规定值设成小的值,从而能不偏向某一极性地间歇进行写入。因此,即使是降低再生速度的写入,也能进行抑制液晶材料劣化用的像素极性反转驱动,还能够无闪烁地进行将该极性反转驱动。
实施例2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形态说明如下。
图9(a)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实施形态的图象显示装置即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示例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2中可以使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1。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上述图象信号RGB作为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1中把不显示区域P2作为不显示用的数据使用,而在实施例2中,又可以作为显示用的数据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1中,例如在不进行行反转驱动或点反转驱动时,在被再生的帧内,上述液晶外加电压VB、VW中,对于对向电极的电位只有成为不显示的一方的电位根据图象信号RGB选择。另一方面,在本实施咧2,上述液晶外加电压VB、VW中,对于对向电极的电位,也包含选择显示的另一方的电位。
即在本实施例2涉及的显示例中,如图9(a)所示,将上述扫描信号线G1-1~Gi的区域作为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将上述扫描信号线Gi~Gm区域作为双值显示区域P2a,在双值显示区域P2a,设加在不显示像素上的电压为例如上述的VW时,加在显示的像素上的电压为上述VB,从而能在双值显示区域P2a显示两个灰度等级的图象。
而且,将双值显示区域P2a的再生速度设得比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的再生速度低,从而能抑制显示品质下降,谋求降低电耗。
双值显示区域P2a的再生速度即使设得比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的再生速度低,仍能抑制显示品质下降,这是基于如下的理由。图10表示液晶的外加电压V和透射率T间关系。在上述多种灰度等级区域P1a,根据上述外加电压V使用透射率T变化的线性区域H1,在上述双值显示区域P2a,使用即使上述外加电压多少有变化而透射率T也几乎不变的非线性区域H2、H3。即将双值显示区域P2a的再生速度设得比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的再生速度低,显示品质降低依然不多。
在这样的构成中,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根据两种灰度等级的图象信号RGB向数据信号线S输出上述电位VB或VW。这样,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1适宜于如手机的显示装置等用途,在使用时,利用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发挥良好的显示性能,而在待机时,利用该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以较低的显示性能实现最低限度的显示实施例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又一实施形态说明如下。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又一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21的电路构成的方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21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1类似,对应的部分注上相同的参照符号,不再进行说明。
该液晶显示装置21中,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分成GD1、GD2两个扫描信号线驱动部,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GD2能独立或同步动作。与此相应,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a输出帧控制信号FRCTL,输入到帧控制电路22。帧控制电路22响应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的输出,对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2进行控制。上述时钟信号CKG、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G及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共用于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GD2。
图12为表示上述帧控制电路22的一构成例的电路图。这一帧控制电路22具备由P、N两极性的并联FET组成的模拟开关Q1、驱动它的反相器(inverter)INV、以及由N型FET组成的开关Q2。上述帧控制信号FRCTL直接提供给模拟开关Q1的N型FET的栅极的同时,在反相器INV反相后,也提供给P型FET的栅极。模拟开关Q1的源极上输入来自与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扫描信号线Gi-1相应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SRi-1的传送脉冲,从漏极向与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2的扫描信号线Gi对应的最前面一级的移位寄存器SRi输出传送脉冲。在上述模拟开关Q1的漏极上又连接开关Q2的漏极。开关Q2的源极接地,经过反相器INV反相的上述帧控制信号FRCTL加在栅极上。
在这样构成的帧控制电路22上,一旦帧控制信号FRCTL变成有源(高电平),模拟开关Q1导通,开关Q2截止。这样,向移位寄存器SRi输出来自上述移位寄存器SRi-1的传送脉冲。相反,一旦帧控制信号FRCTL变成非有源(低电平),模拟开关Q1就截止,开关Q2导通。这样一来,禁止了来自上述移位寄存器SRi-1的传送脉冲向移位寄存器SRi的输出。
图13为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21的一驱动示例用的波形图。在图13中,参考符号SR上分别注上单元号1~i-1、i、i+1……,表示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GD2的移位寄存器各单元的状态。
在第1~第3帧,帧控制信号FRCTL为有源,其间,上述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及双值显示区域P2a都被再生。而在第4~6的帧中,帧控制信号FRCTL为非有源,其间,只有上述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被再生。在第7帧中,上述帧控制信号FRCTL再度变为有源。
这样,在预先定作为上述图9(a)所示的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和双值显示区域P2a边界的扫描信号线(上述图12及图13中Gi-1和Gi之间)的情况下,不再生双值显示区域P2a的期间,通过使上述扫描控制信号FRCTL为非有源,不进行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2内的移位寄存器的传送,不向扫描信号线Gi~Gm输出选择电压。因此,能谋求进一步降低电耗。
图9(a)中列举了将显示部分成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和双值显示区域P2a的例子,但如图9(b)所示,对于采取双值显示区域P1b、多种灰度P2b、以及双值显示区域P3b的显示形态,本发明也能适用。
这时,关于考虑显示的劣化设定再生速度已作过叙述,但是在例如时钟显示中,所显示的图象中为了简易地表现秒数,有时做成双点()闪烁显示。这时,如只改写该变化的部分,则取那样的显示形态,因此每秒种改写,即可以用1Hz再生双值显示区域P3b。这时,在P1b的区域能以10Hz改写数据,在P2b的区域可以做成能像TV图象那样以60Hz改写图象。因此,在双值显示区域P1b、双值显示区域P2b、以及双值显示区域P3b各个显示区域,再生速度都不同。如上所述,如果在像素特性上再生期间能自由选择,则在一个显示部上也可划分区域改变显示的再生速度。
又,如图9(c)所示,在双值显示区域P1c,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2c、以及不显示区域P3c的显示形态中,也可使再生速度各不相同。甚至也可以显示部上的区域不是分为3个,而可以分成4个或4个以上。任何情况下都能以适合该显示形态的方式实现输入图3所示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的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或输入图11所示的帧控制电路22的帧控制信号FRCTL。
图9(b)及图9(c)中,示出了使显示部上三个区域的再生速度不同的情形,但也可以使其中两个再生速度相同。下面对该情形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在图9(b),可设双值显示区域P1b和双值显示区域P3b的再生速度为10Hz,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2b的再生速度为60Hz。这时,双值显示区域P1b和双值显示区域P3b不一定以相同的定时写入,可在不同的帧上写入各区域。
可以说在将显示部上的区域分成4个以上时也是相同的。设想显示部上的4个区域为P1d、P2d、P3d、P4d(未予图示),各个区域的再生速度并不一定要不同。例如,也可以是区域P1d和区域P4d的再生速度为1Hz,区域P2d的再生速度为10Hz,区域P3d的再生速度为60Hz,另外,也可以是区域P1d和区域P4d不用相同定时写入,而以不同的帧写入各区域。
另外,作为另一例子,也可以设区域P1d和区域P3d为10Hz、区域P2d和区域P4d为60Hz,区域P1d和区域P3d可在不同的帧写入各区域,区域P2d和区域P4d也可在不同的帧写入各区域。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这里列举过的示例。
图11中表示作为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分割成两个扫描信号线驱动部的情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分割成三个以上的扫描信号线驱动部。该情况下,设置两个以上的帧控制电路22,可分别对其输入帧控制信号FRCTL。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可以将三个扫描信号线驱动部作记为GD11、GD12、GD13,将输入设在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1和扫描信号线GD12间的帧控制电路的帧控制信号作为FRCTL1,将输入设在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2和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3之间的帧控制电路的帧控制信号作为FRCTL2来考虑。当在某帧只使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1动作时,帧控制信号FRCTL1及FRCTL2可取低电平。另外,在只使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1及GD12动作时,帧控制信号信号FRCTL1可为高电平,帧控制信号FRCTL2可为低电平。在使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1、GD12、及GD13全部动作时,可设帧控制信号FRCTL1及FRCTL2为高电平。
另外,如果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使用的移位寄存器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则也可以不是从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1侧,而是从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3侧输入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G。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只使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3动作,帧控制信号FRCTL1及FRCTL2为低电平即可。另外,为了只使扫描信号线驱动部GD12及GD13动作,帧控制信号FRCTL1为低电平,帧控制信号FRCTL2为高电平即可。可以说在将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分割成4个以上的扫描信号线驱动部也是相同的。
实施例4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其他形态说明如下。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形态的液晶显示装置31的电路构成方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31类似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1、21,对应的部分注上相同的参考符号,不再说明。在该液晶显示装置31中,上述显示部12分成显示部12a、12b两部分,与此相对应,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也分成SD1a、SD1b两个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另外,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也分割成两个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a、GDb。
在上述显示部12a、12b间,扫描信号线断成如参考符号G1a~Gma;G1b~Gmb所示。这样一来,上述显示部12a、12b可利用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SD1b个别地扫描,同时也能同步扫描。
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由移位寄存器13a及采样电路14a构成,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b由移位寄存器13b及采样电路14b构成。并且,在移位寄存器13a、13b之间设置有切换电路32。切换电路32响应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b来的脉冲传送信号PTL,对是否将来自移位积存器13a最后一级的采样脉冲输入移位寄存器13b的最前一级别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是具备两个移位寄存器15a、15b、锁存电路16、及两个选择器17a、17b的构成。上述锁存电路16响应移位寄存器15a、15b的输出,依序锁存上述双值的图象信号RGB。选择器17a、17b响应上述控制信号TRF,选择与锁存电路16的输出相应的上述液晶外加电压VB和液晶外加电压VW中某一个向各数据信号线S输出。另外,与该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相关地设置传送位置指示电路33。传送位置指示电路33进行切换,可以将上述控制信号TRF只提供给选择器176,或同时提供给选择器17a、17b。
图15为表示上述传送位置指示电路33一构成示例的电路图。如上所述,上述控制信号TRF作为选择选择器17b用的选择信号SELb直通输出,同时,提供给由P型FET构成的模拟开关Q11的源极。从该模拟开关Q11的漏极输出选择选择器17a用的选择信号SELa,来自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b的传送控制信号TRFT加在栅极上。上述模拟开关Q11的漏极又连接由N型FET构成的开关Q12的漏极,该开关Q12的源极接地,上述传送控制信号TRFT加在栅极上。
在这样构成的传送位置指示电路33上,在一个水平期间内的空白期间供给高有源传送信号TRF。这时,如果低有源传送控制信号TRFT为低水平,则模拟开关Q11导通,开关Q12截止。这时,传送信号TRF采用选择信号SELa、SELb,同时向选择器17a、17b输出。因此,选择器17a、17b一起根据图象信号RGB选择液晶外压电压VB和液晶外加电压VW的某一个。选出的液晶外加电压在上述空白期间,向各数据信号线S一并输出。
与此相反,如果上述传送控制信号TRFT为高电平,则模拟开关Q11截止,开关Q12导通。这样,上述选择信号SELa固定在非有源的低电平,只输出选择信号SELb。因此,只用选择器17b,根据图象信号RGB选择液晶外压电压VB和液晶外加电压VW中某一个向各数据信号线S输出。
图16为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31一驱动示例用的波形图。在该图16中,在参考符号SR1a上注上单元号1~j后表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的移位寄存器13a各单元的状态。另外,在参考符号SR1b上注上单元号1、2、…后表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b的移位寄存器13b各单元的状态。同样,在参考符号SR2a上注上单元号1~j后表示数据信号驱动电路SD2a的移位寄存器15a各单元的状态,在参考符号SR2b上注上单元号1、2、…后表示移位寄存器15b各单元的状态。
在该图16的例子中,还表示进行以数据信号线S1~Sj-1和数据信号线Sj、Sj+1、…分割的控制的示例。即上述显示部12a为由数据信号线S1~Sj-1驱动的区域,显示部12b为由数据信号线Sj~Sm驱动的区域。还表示进行用扫描信号线G1~Gi-1和扫描信号线Gi、Gi+1、…分割的控制的示例。
至上述第i-1线为止,上述脉冲传送信号PTL为有源的高电平,借助于此,在显示部12a、12b上分别写入来自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SD1b的多种灰度等级的图象信号DAT。这时,对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不输入上述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2及上述传送信号TRF,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停止动作。即禁止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进行的电位VB或VW的写入,能抑制电耗。
与此相对,从上述第i行开始,上述脉冲传送信号PTL成为非有源的低电平。借助于此,禁止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的移位寄存器13a最后一级的单元SR1aj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b的移位寄存器13b最前的一级的单元SR1b1传送脉冲。即只向显示部12a写入来自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的多种灰度等级的图象信号DAT,禁止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b进行的写入。
这时,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输入上述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2,另外,上述传送控制信号TRFT成低电平。因此,在上述传送信号TRF成为有源的高电平的空白期间,由该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只向显示部12b写入电位VB或VW。即从上述第i行开始,显示部12a、显示部12b分别利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SD2a写入数据。
图17为表示进行图16所示的驱动时的显示例的示意图。显示部12a的全部及到显示部12b的第i-1行为止作多种灰度等级显示,从显示部12b的第i行开始作双值显示。这样,能够把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和双值显示复杂地组合显示。而且(在图16中被省略),通过将双值区域的再生速度设得比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的再生速度低,能抑制显示品质下降,并谋求降低电耗。
另外,图18为表示如上所述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31的其他显示例子的示意图。在该例中,设显示部12a为显示部,显示部12b为不显示部。显示部12a可由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的任一个驱动,显示部12b由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驱动。显示部12b的再生速度设得比显示部12a的再生速度低。另外,在显示部12b中,通过均一地写入上述电位VB或VW,虽然不用于显示的信号不作显示,但是进行能作为背景等用的黑或白的均匀显示。还有,即使是在显示部12a用两种灰度等级进行显示的情况下,在使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显示品质,从上述图10可知,再生速度要取得比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的情况高。
然后,在使用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时,利用上述脉冲传送信号PTL停止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b的动作。又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SD1b均不使用时,停止输入上述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1,能同时停止动作。另外,在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中,利用上述控制信号TRF能使选择器17a的动作停止。
在图17及图18中,虽然举了把显示部12分成两个显示区域的情况的显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显示部上也可分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区域。假设三个区域为P1e、P2e、P3e(未予图示),则可使三个区域各自的再生速度不同,也可假设区域P1e和区域P3e的再生速度相同。另外,在区域P1e和区域P3e的再生速度相同时,区域P1e和区域P3e可以不在相同时刻写入,可以在不同的帧写入各自的区域。
可以说将显示部上的区域分成四个以上时也是相同的。假设显示部上的四个区域为P1f、P2f、P3f、P4f(未予图示),则各再生速度不一定要不同。例如可以是区域P1f和区域P4f的再生速度为1Hz,区域P2f的再生速度为10Hz,区域P3f的再生速度为60Hz。另外,区域P1f和区域P4f可以不在相同时刻写入,在不同的帧写入各自的区域。
另外,作为又一例子,设区域P1f和区域P3f为10Hz、区域P2f和区域P4f为60Hz,区域P1f和区域P3f不在相同的时刻写入,可在不同的帧写入各自的区域,区域P2f和区域P4f也可不在相同的时刻写入,可在不同的帧写入不同的区域。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里所举的例子。
任何一种情况下,都能以使输入图14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a的脉冲传送信号PTL、输入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b的传送控制信号TRFT、输入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a及GDb的脉冲宽度控制信号PWC(或输入如图11所示的帧控制电路22的帧控制信号FRCTL)适合该显示形态的方式实现。
图14表示数据信号线SD1分割成两个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分割成三个或更多的数据信号驱动电路。这时只要设置两个以上切换电路32,分别对其输入脉冲传送信号PTL即可。
设三个以上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为SD11a、SD11b、SD11c,设输入到设置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a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b间的切换电路的脉冲传送信号为PTL1,又设输入到设置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b和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c间的切换电路的脉冲传送信号为PTL2。在某一帧只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a动作时,脉冲传送信号PTL1及PTL2可为低电平,在只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a及SD11b动作时,脉冲传送信号PTL1可为高电平,脉冲传送信号PTL2可为低电平。
在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a、SD11b及SD11c全部动作时,设脉冲传送信号PTL1及PTL2为高电平即可。另外,如果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使用的移位寄存器若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则也可以不是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a侧,而是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c侧输入数据扫描开始信号SPS。这时,在只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c动作的情况下,脉冲传送信号PTL1及PTL2为低电平即可,在只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1b及SD11c动作时,设脉冲传送信号PTL1为低电平,脉冲传送信号PTL2为高电平即可。可以说在将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分割成4个以上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时也是相同的。
另外,虽然图14表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a的选择器分割成两个选择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选择器也可分割成三个或更多。
另外,本发明中,不必使显示部上每个区域的再生速度作为一定值,也可各不相同。例如,经过某个一定时间后,将图9(a)的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P1a和双值显示区域P2a加以变更,将P1a改变成双值显示区域,P2a改变成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区域,随后,可分别改变P1a和P2a的再生速度。可以说对于其他实施形态也是相同的。
还有,迄今为止所说的实施例虽然以扫描线或数据信号线为单位将显示区域分成区域并对于各个显示形态改变再生速度,但是也可以以像素为单位改变再生速度。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1、21、31中,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SD1a、SD1b、SD2、SD2a、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GD’、GDa、GDb、及有源元件SW等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等高迁移率的有源元件构成,最好是把它们形成在同一基板上。上述高迁移率的元件如前所述,截止时漏电流大,所以本发明特别有效。另外,即使数据信号线S的条数及扫描信号线G的条线增加,连接到基板外的信号线条数不变,不需组装,所以能防止各信号线电容无谓增大,同时能防止集成度下降。
另外,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1、21、31中,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SD1a、SD1b、SD2、SD2a、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GD、GD’、GDa、GDb及各像素电路均包括在600℃以下的工艺温度制造的有源元件。这样把有源元件的工艺温度设定在600℃以下,则作为各有源元件的基板,即使用通常的玻璃基板(应变点600℃以下的玻璃基板),因为不会产在应变点以上的制造过程中引起的翘起和挠曲,所以安装容易,能做出显示面积更大的液晶显示装置。
还有,例如在日本国特许公报即特开平5-188885号公报(
公开日1993年7月30日)中记载着在长宽比为4∶3的显示部上,如显示16∶9的图象那样,在显示图象的行数比显示部的行数少的情况下,为了在限定的扫描期间内扫描不显示的区域,以隔行方式扫描不显示区域,写入不显示的数据。但是,在这一先前的技术中,不显示区域的扫描期间通常不是扫描奇数行便是扫描偶数行,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1间歇扫描不显示区域的方法完全不同。
另外,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1中,为了写入多种灰度等级数据和双值数据,设置两个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和SD2,但上述部分驱动用其中任一个都能实现。
本发明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如上所述,在具备具有有源元件的多个像素组成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至少设置两种像素再生速度,将上述显示部分成多个区域,对上述多个区域逐一用上述再生速度中的任一速度将数据写入像素。
因此,对于显示部上被分割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至少以两种再生速度中的任一种速度将数据写入像素。例如在显示时钟那样的图像时,为了简单地显示秒数,有时闪烁显示双点(),这时,通过分割只包含该图象的区域来生成,若只改写其变化的部分,则可以在该区域上每秒钟改写一次,即再生速度为1Hz。另外,在其他区域像TV图象那样以60Hz的再生速度驱动即可。静止图象在和上述区域不同的区域上显示时,设再生速度为15Hz等,在各显示区域使再生速度不同。
如上所述,再生期间若是能在像素的特性上自由选择,则以所显示的数据的形态、即数据的传送速度、或再生速度能够改变在一个显示部上分区域显示的再生速度。省略画面不需要的再生速度,使在每个区域上再生速度不同,也就是使再生速度不同,能够谋求降低电耗。
其结果是,能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它利用有源元件在显示部上进行显示及不显示等多种形态的显示时,能抑制电耗,并能提高显示品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上述多个区域是显示区域和不显示区域两个区域,将数据逐帧写入或间歇写入上述显示区域的像素中,以比写入上述显示区域的像素中低的再生速度将数据间歇写入上述不显示区域。
因此,在TFT等有源矩阵型等显示装置中,进行部分驱动之际,数据逐帧写入或间歇写入显示区域的像素中。另一方面,数据以低于写入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再生速度间歇写入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中,即作为不显示用的数据(电压、电流)不仅是在最初的帧,而且是定期地或在任意的帧上进行一次写入。这样,能以上述定期地或在任意的,比显示区域大的间隔再生上述不显示区域。
因此,即使上述有源元件的迁移率高,截止时漏电流增大,而且光电效应造成的电荷积累也增大,向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写入也不会影响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不会在该不显示区域上产生不希望的显示。另外,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上述不显示区域扫描时也不进行写入时,不会对大电容的数据信号线充电,能完全停止。这样,能抑制电耗,并提高部分显示品质。
其结果是,能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在用利用有源元件的显示装置上进行部分驱动之际,能抑制电耗,并提高显示品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至少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上述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一个决定向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间歇写入的周期。
因此,依照间歇写入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周期,根据是否使用后照灯的显示形态、非晶型、微晶、多晶等晶粒的大小等、即有源元件的种类、沟道长L及沟道宽W等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的一个,决定再生速度,所以在不影响显示品质的范围内,可以选择再生速度为最低的频率。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对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间歇进行写入,以使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与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
因此,在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上以两种极性间歇进行写入,使得在其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与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因此通过将例如上述规定值设成较小的值,能够不偏向某一极性地极性间歇写入。因此,即使是降低再生速度的写入,也能极性抑制液晶材料劣化用的像素的极性反转驱动,还能无闪烁地进行这一极性反转驱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还将写入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相对应设定。
因此,由于将在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中写入的写入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相对应设定,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定为低于规定值。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
因此,由于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所以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定为低于设定值。另外,在使用存储器预存写入极性的情况下,需要仅为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存储容量,但是自动调整写入极性的方式只要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来判定下一次的写入极性即可,不需要存储再生速度种类的容量的存储器这一点,能很容易与各种各样的再生速度对应。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多个显示区域是两个显示区域,在一个显示区域的像素中逐帧写入或间歇写入数据,在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以比写入上述一个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再生速度低的再生速度将数据间歇写入。
所以,在TFT有源矩阵型等显示装置中,在一个显示区域的像素上将数据逐帧写入或间歇写入。另一方面,在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上以比写入上述一个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再生速度低的再生速度写入数据。借助于此,以比一个显示区域大的间隔再生另一显示区域。
所以,能以各不相同的再生速度写入两个显示区域,在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进行的写入不会影响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不会在另一显示区域发生不希望的显示。另外,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另一显示区域扫描时也不进行写入时,不对大电容的数据信号线充电,能够完全停止。这样,能抑制电耗、并提高显示品质。
再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上述一个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至少一个,决定在上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进行间歇写入的周期。
所以,在作为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进行间歇写入的周期,从而还有再生速度,根据是否使用后照灯的显示形态、非晶形、微晶、多晶等晶粒的大小等即有源元件的种类、沟道长L及沟道宽W等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另一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至少一个决定,所以能够在不影响显示品质的范围内选择再生速度为最低的频率。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对上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极性间歇写入,以使在向像素外加电压期间的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
因此,由于向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进行间歇写入,使得在其施加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因此,通过例如将上述规定值设定为较小的值,能不偏向某一极性地进行间歇写入。因而,即使是降低再生速度的写入,也能进行抑制液晶材料劣化用的像素的极性反转驱动,还能无闪烁地进行该极性反转驱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将写入上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相对应设定。
因此,由于将写入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相对应设定,所以,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成低于规定值。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上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
因此,由于能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极性,所以能够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在设定值以下。在使用存储器预存写入极性的情况下,需要仅为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存储容量,但是自动调整写入极性的方式只要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判定下一次的写入极性即可,不需要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存储容量,这样就能够容易与各种再生速度对应。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上述多个区域是三个以上的区域,对上述三个以上的区域,以互相不同的再生速度将数据写入各个像素。
因此,分别以不同的再生速度在三个区域进行写入,对某一区域的像素进行的写入不会影响到再生速度比其更低的区域的像素,不会产生不希望的显示。另外,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在某一区域扫描时也不进行写入时,不会对大电容的数据信号线充电,能完全停止。这样,能抑制电耗,并提高显示品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对上述3个以上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进行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
因此,由于对某一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进行间歇写入,使得在其电压外加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所以通过将例如上述设定值设成较小的值,能不偏向某一极性地进行间歇写入。因此,即使是降低再生速度的写入,也能进行抑制液晶材料劣化用的像素的极性反转驱动,还能无闪烁地进行该极性反转驱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将写入上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极性与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设定。
因此,由于将写入某一区域的像素的极性设定与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相对应设定,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在规定值以下。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根据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上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极性。
因此,由于写入某一区域的像素的极性根据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正确地设成低于规定值。另外,在使用存储器预存写入极性的情况下,需要仅为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存储容量,而自动调整写入极性方式只要根据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判定下一次写入极性即可,不需要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存储容量,由于这一点,能容易与各种再生速度相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中,驱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并控制写入显示部的像素的数据写入的控制信号发生电路,能够以至少两种再生速度控制对像素的数据写入,将上述显示部分成多个区域,对上述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以上述再生速度的任意一种控制对像素的数据写入。
所以,对显示部上被分割成多个区域的每一个,至少以两个再生速度中的任一个将数据写入像素。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利用有源元件在显示部上进行显示及不显示等多种形态的显示时,能抑制电耗,并提高显示品质。
再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作为上述多个区域分割成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两个区域,向上述显示区域的像素逐帧进行数据写入,向上述作为不显示区域的像素间歇写入不显示用的数据。
因此,在TFT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进行部分驱动时,将数据逐帧写入显示区域的像素。另一方面,对于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以比写入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再生速度低的再生速度将数据间歇写入像素。即作为不显示用的数据(电压、电流)不仅是在最初的帧上,而且定期地或在任意帧上写入一次。其结果是,能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它在利用有源元件的显示装置上作部份驱动时能抑制电耗并能提高显示品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部分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至少一个,决定在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进行间歇写入的周期。
所以,在不影响显示品质的范围内,可以选择再生速度为最低频率。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对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各像素,以两种极性进行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的电压外加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
所以,即使是降低再生速度的写入,仍能进行抑制液晶材料劣化用的像素的极性反转驱动,还能无闪烁地进行该极性反转驱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将写入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写入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设定的极性设定手段。
因此,由于将写入某一区域的像素的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设定,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在规定值以下。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上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写入极性的极性自动调整手段。
因此,由于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某区域的像素的写入极性,所以能够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在规定值以下。另外,由于具有不需要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容量的存储器这一特点,容易与各种再生速度对应。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作为上述多个区域分割成两个显示区域,对一显示区域的像素逐帧将数据写入,对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间歇进行数据写入。
因此,两个显示区域以各自的再生速度写入,向一方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写入不会影响对另一区域的像素,不会在另一显示区域上发生不希望的显示。又能抑制电耗,提高显示品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一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的至少一个,决定间歇写入上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周期。
所以,能够在不影响显示品质的范围内选择再生速度为最低频率。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对于上述另一显示区域像素,以两种极性进行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的电压外加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低于规定值。
所以,即使是降低再生速度的写入,也能进行抑制液晶材料劣化用的像素的极性反转驱动,而且能无闪烁地进行这一极性反转驱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将写入上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的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设定的极性设定手段。
因此,由于将写入某一区域的像素的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设定,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设在规定值以下。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上述另一区域的像素的写入极性的极性自动调节手段。
因此,由于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某一区域的像素的极性,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正确地设在规定值以下。另外,由于不需要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存储容量的存储器这一特点,容易与各种再生速度对应。
再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作为上述多个区域分割成三个以上的区域,对于上述三个以上的区域以彼此各异的再生速度将数据写入各自的像素。
因此,三个区域以各自的再生速度写入,向某一区域的像素进行的写入不会影响再生速度较其低的区域的像素,不会发生不希望的显示。另外能抑制电耗并提高显示品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对上述三个以上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进行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上电压外加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
因此,即使是降低再生速度的写入,仍能进行抑制液晶材料劣化用的像素极性反转驱动,而且能无闪烁地进行该极性反转驱动。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将写入上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设置的极性设定手段。
因此,由于将写入某一区域的像素的极性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设定,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在规定值以下。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上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极性的极性自动调整手段。
因此,由于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某一区域的像素的写入极性,故能将各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正确地设在规定值以下。另外,由于不需再生速度的种类的存储容量的存储器这一特点,容易与各种再生速度对应。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由将数据写入上述多个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以及将数据写入上述多个区域中除了由上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进行写入的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像素的双值驱动部构成,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选择驱动上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和上述双值驱动部之一。
因此,例如在将外部来的信号提供给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以显示多种灰度等级,提供给双值驱动部以进行双值显示时,输入上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的液晶外加电压为由外部供给的模拟信号,虽然也取决于该模拟信号的频率,但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需要非常高性能的模拟放大器。与此相反,上述双值驱动部将外部输入的数字(双值)信号保持在该双值驱动部中,也采用另行自外部供给的DC或液晶的交流驱动方法,但是由于根据上述保持的数字数据选择例如1Hz反转驱动等非常低的频率的液晶外加电压,所以在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在输出上述液晶外加电压时不需要上述高性能的模拟放大器,只要根据情况输出上述DC电压即可。
对于模拟放大器如果是高性能放大器电耗就增大这一点,在将这两个驱动部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各种像素等一起形成于同一块玻璃基板上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影响成本,因而,安装这两个驱动部,对其选择使用,可以减少使用上述高性能模拟放大器的机会,谋求降低电耗。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器具备多个驱动部,还具备将上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的前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来的传送脉冲传送到下一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前级移位寄存器的切换电路。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对允许还是禁止上述切换电路进行传送脉冲的传送进行控制。
因此,由切换电路在允许从前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向下级侧驱动部的最前级移位寄存器传送传送脉冲时,在对应于两个驱动部的区域上,能以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产生的较高的再生速度进行写入,而在由切换电路在禁止传送传送脉冲时,在与前级侧驱动部对应的区域上进行利用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的写入,在与后级侧驱动部对应的区域上能以双值驱动部产生的较低的再生速度进行写入。因而,能进行使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和双值显示复杂地组合的显示。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双值驱动部具备移位寄存器、响应上述双值驱动部的上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脉冲,锁存双值图象信号的锁存电路、以及根据上述锁存电路的输出选择液晶外加电压的多个选择器,还具备使上述多个选择器的各个为有源或非有源的传送位置指示电路,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控制由上述传送位置指示电路产生的上述多个选择器的每一个的有源及非有源。
因此,通过从由传送位置指示电路设为有源的选择器选择相应于锁存电路的输出的液晶外加电压,能够利用双值驱动部选择区域进行双值显示。因而,能够进行使多种灰度等级显示和双值显示复杂地组合成的显示。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具备m级的移位寄存器和m个第1逻辑电路,上述m个第1逻辑电路的每一个在输入来自上述m级的移位寄存器的对应的级的脉冲的同时,还输入用于对允许还是禁止该脉冲输出进行控制的脉冲宽度控制信号,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控制上述脉冲宽度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
因此,m个第1逻辑电路的各电路一旦得到由控制信号发生电路控制脉冲宽度的脉冲宽度控制信号的允许,能够将从与m级移位寄存器对应的级输入的脉冲输出,就能从该第1逻辑电路将扫描信号作为有源进行写入,一旦被禁止输出,就能将扫描信号作为非有源而不写入。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上述m级移位寄存器和上述m个第1逻辑电路之间还具备m个第2逻辑电路,上述m个第2逻辑电路的各个电路根据上述m级移位寄存器的对应的级的输入脉冲和输出脉冲,生成上述m级移位寄存器的对应的级来的上述脉冲。
因此,能够根据m级移位寄存器的对应的级的输入脉冲和输出脉冲生成第1逻辑电路应输出或应禁止输出的脉冲。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具备多个驱动部,还具备将来自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前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来的传送脉冲向下一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前级移位寄存器传送的帧控制电路,上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对禁止及许可上述帧控制电路进行的上述传送脉冲的传送进行控制。
因此,利用帧控制电路,在允许从前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向下一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前级移位寄存器传送传送脉冲时,在与两驱动部对应的区域上,能以同样高的再生速度进行写入,又利用帧控制电路,在禁止传送传送脉冲时,能够在与前级侧的驱动部对应的区域进行高再生速度的写入,在与后级侧的驱动部对应的区域以较低的再生速度进行写入。
还有,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有源元件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构成。
因此,由于多晶硅薄膜晶体管迁移率高,反之截止电阻低,截止时漏电流大,故本发明特别有效。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项中所举出的具体实施形态或实施例归根结底是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该仅限于所述的具体示例并狭义地解释本发明,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以下所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作各种变更和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具备具有有源元件的多个像素组成的显示部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两种像素再生速度,将所述显示部分成多个区域,对于所述多个区域的各个区域,以任一所述再生速度将数据写入像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为显示区域和不显示区域两个区域,将数据逐帧写入或间歇写入所述显示区域的像素中,以比写入所述显示区域的像素中低的再生速度将数据间歇写入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的至少一个因素,决定间歇写入作为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间歇写入,使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有效值和另一种极性的电压有效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设定写入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写入极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极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显示区域为两个显示区域,将数据逐帧写入或间歇写入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以较写入所述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低的再生速度,将数据间歇写入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的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所述一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及面积等因素中至少一个因素,决定间歇写入所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地设定写入所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所述另方显示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区域为三个以上的区域,对于所述三个以上的区域,以互相不同的再生速度将数据写入各像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三个以上的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地设定写入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中的写入极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写入极性。
16.一种显示装置,是有源矩阵型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并控制对显示部的像素的数据写入的控制信号发生电路,能以至少两种再生速度控制对像素的数据写入,将所述显示部分为多个区域,对于所述多个区域的各个区域,用任一所述再生速度控制对像素的数据写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作为所述多个区域分成为显示区域和不显示区域两个区域,将数据逐帧写入作为所述显示区域的像素中,将作为不显示用的数据间歇写入作为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所述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至少一个因素,决定间歇写入作为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各像素,以两种极性间歇写入使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写入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极性设定成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的极性设定手段。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所述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极性的极性自动调整手段。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作为所述多个区域分成两个显示区域,将数据逐帧写入其一个显示区域的像素,将数据间歇写入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显示形态、有源元件的种类、元件尺寸、对向电极驱动方法、液晶材料、辅助电容、以及所述一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和面积等因素中至少一个因素,决定间歇写入所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的周期。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写入所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的极性设定为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的极性设定手段。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所述另一显示区域的像素的极性的极性自动调整手段。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作为所述多个区域分成三个以上区域,对于所述三个以上区域,以互相不同的再生速度将数据写入各像素。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三个以上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以两种极性间歇写入,使得在像素上外加电压期间,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和另一种极性的电压的有效值之差在规定值以下。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写入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极性设定成与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对应的极性设定手段。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到上一次为止的写入极性自动调整写入所述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极性的极性自动调整手段。
3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由在所述多个区域中,进行将数据写入至少一个区域的像素的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以及在所述多个区域中,将数据写入除由所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进行写入的区域之外的区域的像素中的双值驱动部构成,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从所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和所述双值驱动部中择一进行驱动。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具备多个驱动部,还具备将所述多种灰度等级驱动部前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来的传送脉冲传送到下一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前级移位寄存器的切换电路,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对所述切换电路进行的传送脉冲的传送的许可和禁止进行控制。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值驱动部具备移位寄存器、响应所述双值驱动部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脉冲,锁存双值图象信号的锁存电路、以及选择相应于来自所述锁存电路的输出的液晶外加电压的多个选择器,还具备使所述多个选择器的每一个为有源或非有源的传送位置指示电路,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控制利用所述传送位置指示电路的各所述多个选择器的有源及非有源。
3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具备m级的移位寄存器和m个第1逻辑电路,所述m个第1逻辑电路的各个输入来自与所述m级移位寄存器对应的级的脉冲,同时输入用于控制允许及禁止该脉冲输出的脉冲宽度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控制所述脉冲宽度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还具备设在所述m级的移位寄存器和所述m个第1逻辑电路之间的m个第2逻辑电路,所述m个第2逻辑电路的各个从与所述m级的移位寄存器的对应的级的输入脉冲和输出脉冲,生成从所述m级的移位寄存器的对应的级来的所述脉冲。
3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具备多个驱动部,还具备将来自所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前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后一级的移位寄存器的传送脉冲传送到下一级侧的驱动部的最前级的移位寄存器的帧控制电路,所述控制信号发生电路对允许及禁止所述帧控制电路进行的所述传送脉冲的传送进行控制。
3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元件由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组成。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控制写入像素PIX的控制信号发生电路CTL不仅最初的帧,而且还定期地,或对任意帧一次将作为不显示用的电压VB或VW写入驱动不显示区域的像素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2。即以比每帧进行再生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SD1大的间隔使显示区域的像素再生。因此,有源元件的迁移率高,即便截止时漏电流大,又因使用后照灯引起的光电效应造成的电荷积累增大,对显示区域的写入都不会影响不显示区域,在该不显示区域上不会产生不希望的显示,能抑制电耗,并提高部分显示的显示品质。
文档编号G02F1/133GK1428760SQ0215744
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8日
发明者鷲尾一, 海瀨泰佳, 辻野幸生, 前田和宏, 高橋敬治, 久保田靖, 青木俊也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