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51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采用电子照相方式或静电记录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显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例如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尤其是有些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非磁性调色剂(调色剂)与磁性载体(载体)混合后作为显影剂使用的双组分显影方式得到广泛应用。与目前已被提出的其他显影方式相比,双组分显影方式在画质的稳定性、装置的耐久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在采用双组分显影方式的显影装置(双组分显影装置)中,随着向图像载持体供应调色剂以进行显影,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调色剂与载体的比例,或调色剂在显影剂整体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为了防止该调色剂浓度降低现象,必须补充新的调色剂。在补充调色剂时,有时要补充含有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
图7表示以往一般的双组分显影装置。作为与这样的双组分显装置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可例举如特开昭55-32060号公报。
显影装置101具有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容器102。显影容器102的与作为显影对象物的图像载持体相向的部分在局部上开口。作为向图像载持体供应显影剂的显影剂载持体,可旋转的显影滚筒111被配置为局部从该开口部露出的状态。显影容器102包括显影室(第1显影剂收容室)121和搅拌式(第2室)122。显影室121沿显影滚筒111的轴向配置,收容在其中的显影剂被供应给显影滚筒111。在搅拌室122中,补充进来的调色剂与显影容器102内的显影剂一边被混合搅拌,一边被向与显影室121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显影室121与搅拌室122由隔壁125划分。不过,在隔壁125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允许显影剂通过的第1连通部123、第2连通部124。而且,在显影室121和搅拌室122中分别配置有作为进行显影剂的输送和搅拌的输送部件(显影剂输送搅拌部件)的第1螺杆113、第2螺杆114。由此通过第1连通部123、第2连通部124,在显影室121和搅拌室122之间形成显影剂进行循环的显影剂循环路径(图中箭头D方向)。
在显影容器102上设有用于补充调色剂的调色剂补充口。在调色剂补充位置T处,通常利用重力落下而被补充到显影容器102内的调色剂在搅拌室122中被与显影容器102内的显影剂搅拌。由此,使补充进来的调色剂与载体接触,摩擦起电。
然而,当在搅拌室122中的搅拌不充分时,显影剂在补充进来的调色剂还没有充分起电的状态下就被从第1连通部123输送到显影室121。然后,在将该没有充分起电的调色剂用于显影动作时,就会在图像白域(图像载持体上原本不应附着调色剂的区域)上发生调色剂斑点(toner fog)现象,从而招致图像品质降低。
为了防止这样的调色剂斑点现象,可以使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在被输送到第1连通部123期间充分起电。作为起电的方法,在以往的显影装置101中,对搅拌室122中从调色剂补充位置T到第1连通部123之间的距离(以下称之为“搅拌距离”)L进行了适宜的设定。
但是,在以往的显影装置101中,虽然为了使补充到显影容器102内的调色剂充分进行摩擦起电而对搅拌距离L进行了适宜设定,但结果是,搅拌距离L大多比在图像载持体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沿显影剂循环路径长度方向的宽度,即显影区域(以下称之为“图像形成宽度”)G要长。通常,图像形成宽度G大致相当于显影滚筒111的轴向(长度方向)长度。
例如,在图7的显影装置中,通过将调色剂补充位置T设置在图像形成宽度G的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来确保使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充分起电所必须的搅拌距离L。
一般来说,显影装置101所要求的长度方向的最小长度也就是图像形成宽度G。但是在图7所示的显影装置101中,为了使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在被输送到第1连通部123期间充分起电,搅拌距离L比图像形成宽度G要长,因此而妨碍了显影装置101的小型化,进而还妨碍了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由于近年来人们对彩色图像的需求不断提高,所以要求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也与例如电子照相式的黑白图像形成装置一样实现低成本化且小型化。
作为不加大上述显影装置101的长度方向尺寸而能提高使补充调色剂起电的能力的窍门,例如有如下方法。
将输送部件114倾斜配置,使显影剂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位置低,下游侧的位置高,从而使一部分显影剂在重力的作用下逆向流动。由此,逆流过来的显影剂降落在补充到显影容器102中在显影剂表面上浮游的调色剂上,这使得将调色剂拉入显影剂中的能力得以提高。因此,补充调色剂迅速混合到显影剂中,可以提高使调色剂起电的能力。
但是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例如调色剂的补充量较大的场合,长时间连续补充大量调色剂的场合,或者显影剂因长期使用而变差等场合,不考虑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面的动向而仅将输送部件倾斜配置,有时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能力。因此,有进一步提高搅拌能力的要求。
另外,如图8及图9所示,特开2003-5519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公开了将第2螺杆227相对于第1螺杆226倾斜设置的结构。而且,在该特开2003-5519所记载的显影装置中,在第1螺杆226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端部与第2螺杆227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之间,形成使由第1螺杆226输送过来的显影剂向第2螺杆227落下的显影剂落下空间234。在显影剂落下空间234的下方,设置将显影剂向第2螺杆227引导的倾斜面235。显影剂和补充调色剂通过显影剂落下空间234后向倾斜面235落下。在倾斜面235上,显影剂与补充调色剂叠合并被搅拌之后滑下倾斜面235而被向第2螺杆227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输送,由此来试图改善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向显影剂分散的分散性等。但是该特开2003-5519号公报所记载的显影装置只不过使第2螺杆227相对于第1螺杆226倾斜以确保上述显影剂落下空让234。该特开2003-5519号公报所记载的显影装置对于通过使由第2螺杆227输送的显影剂适度逆流而提高第2螺杆227的显影剂搅拌能力这一点,既没有公开,也没有给出任何启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对显影容器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输送的输送部件来提高显影剂的搅拌能力的显影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载持体,其载持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第1室,上述显影剂载持体配置在该第1室的开口处;输送部件,其配置在该第1室内,沿显影剂载持体长度方向输送显影剂;第2室,显影剂在通过了与上述第1室连通的第1连通部后被从上述第1室供应给该第2室,并且该第2室使显影剂在通过了与上述第1室连通的第2连通部后将其供应到上述第1室;螺旋状输送部件,其配置在该第2室内,通过旋转将显影剂搅拌、输送,其中,该螺旋状输送部件的旋转轴被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并且上述第2连通部侧的位置比上述第1连通部侧的位置高,上述倾斜的程度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显影剂补充装置,其对上述第2室内的显影剂补充位置补充补充用显影剂;其中,令位于显影剂补充位置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与显影剂面的交点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高度为Ha毫米,令位于上述第1垂直平面上的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水平成分方向上50毫米下游侧的第2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外周部与显影剂面的交点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高度为Hb毫米,则当上述第1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姿势与上述第2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姿势处于同一状态下时,上述Ha与上述Hb满足以下关系Ha毫米+2毫米≤Hb毫米。


图1是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例的概略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之一实施例的概略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之一实施例的顶面图。
图4A、图4B、图4C是搅拌室的纵断面图,它们表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搅拌室内的显影剂面与输送部件之间的关系。
图5是搅拌室内部的横断面图,它表示搅拌室内的显影剂面与输送部件之间的关系。
图6是本发明的卡盒之一实施例的概略断面图。
图7是以往的显影装置之一例的顶面图。
图8是以往的显影装置之另一例的纵断面图。
图9是以往的显影装置之另一例的横断面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第2连通部附近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实施例1(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及动作)首先参照图1说明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之一实施例的整体构成及动作。图1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之一实施例的概略断面。
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彩色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深蓝色(C)、黑色(K)各色图像的四个图像形成部50Y、50M、50C、50K作为其多个图像形成机构。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对应于图像信息信号,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彩色图像,该图像信息信号来自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连接且可与之进行通信的个人计算机等外部主机,或者附属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或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连接且可与之进行通信的原稿读取装置。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所具有的各图像形成部50Y、50M、50C、50K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其所形成的图像颜色各不相同。因此,下面在无需将其特别区别开的场合,省略用于表示其是属于某一图像形成部的要素而在附图标记上添加的Y、M、C、K,进行综合说明。
图像形成部50具有作为图像载持体的鼓型电子照相反光体(以下称之为“感光鼓”)51,该感光鼓51可沿图中箭头方向旋转。在形成图像时,首先,旋转的感光鼓51的表面被作为充电装置的一次充电器52充电。充了电了的感光鼓51的表面由作为图像写入装置(曝光装置)的激光扫描器53根据对应于各图像形成部50而被分色的图像信息信号进行扫描曝光。由此,在感光鼓51上形成对应于相应颜色的图像信息信号的静电潜像。然后,该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1用调色剂显影,从而在感光鼓51上形成调色剂像。
作为记录材料输送装置而配置的输送带56与各图像形成部50的感光鼓51相向且可进行环形移动。而且在隔着输送带56而与各图像形成部50的感光鼓51相向的位置上,设有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充电器54。如上所述形成在感光鼓51上的调色剂像被由转印充电器54施加的转印偏压转印到输送带56上的记录材料P上。
由拾取辊62等记录材料供应装置将记录材料P从作为记录材料收容部的纸盒61输送到对位辊63。然后,在这里对准辊63使记录材料P与各图像形成部50中的图像形成动作同步,并将其送到传送带56。
例如在形成全彩色图像的场合,在黄色、品红色、深蓝色、黑色各图像形成部50进行上述那样的图像形成动作。由此,调色剂像被依次转印在输送至输送带56上的记录材料P上,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所希望的全彩色图像。在形成单色图像时,仅使用形成所希望颜色的图像形成部,同样可以将调色剂像形成在记录材料P上。
之后,记录材料P从输送带56上剥离下来并被输送到定影装置64。由定影装置64加压、加热而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像成为永久图像。另外,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51上的转印残余调色剂由作为清洁装置的清洁装置55除去,以备下次图像形成使用。清洁装置55具有刮板状的清洁部件。
(显影装置)下面参照图2和图3说明显影装置1。
显影装置1具有收容显影剂的显影容器2。在显影容器2内收容有双组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该双组分显影剂主要包括非磁性调色剂(调色剂)和磁性载体(载体)。初始状态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在本实施例中是重量百分比为7%。但是该数值应该根据调色剂的带电量、载体粒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等进行适当调整,而不一定完全沿用该数值。
显影剂容器2在与感光鼓51相向的部分上局部开口,作为显影剂载持体,可旋转的显影滚筒11被配置成局部从该开口部露出的状态。显影滚筒11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其内部包裹有作为磁场发生装置的固定磁体12。在本实施例中磁体12沿外周有多个磁极。而且,在进行显影动作时,显影滚筒11沿图中箭头方向旋转,将显影容器2内的双组分显影剂保持为层状,并向与感光鼓51相向的显影区域载持、输送该双组分显影剂。载持在显影滚筒11上的显影剂在显影区域形成穗状磁刷。使该磁刷与感光鼓51的表面接触或接近。由此,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对应于形成在感光鼓51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而被供应到感光鼓51侧,将该静电潜像显影。
通常,至少在进行显影动作时,对显影滚筒11施加规定的显影偏压,利用感光鼓51与显影滚筒11之间所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使调色剂转移至感光鼓51上。另外,为了限制显影滚筒11上所载持的显影剂的量,在从显影区域的显影滚筒11回转方向上游侧设有显影剂量限制部件18。显影剂量限制部件18与磁体12协同作用,利用磁场的作用限制显影剂层厚。
将感光鼓51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后的显影剂随着显影滚筒11的旋转而被输送,并被回收到显影容器2的后面将要说明的显影室(第1显影剂收容室)21中。
显影容器2由隔壁25大致划分为两个部分显影室(第1显影剂收容室)21(接近显影滚筒11一侧)和搅拌室(第2显影剂收容室)22(远离显影滚筒11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从图3所示的顶面来看,显影室21和搅拌室22沿显影滚筒11的轴向大致平行延伸。隔壁25没有到达显影容器2内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侧壁26、27,由此,在显影室21与搅拌室22之间形成了允许显影剂通过的一连通部23和第2连通部24。
而且,在显影室21、搅拌室22中设有循环装置,该循环装置使显影剂在显影室21和搅拌室22之间进行循环。该循环装置具有作为输送部件的第1螺杆13和第2螺杆14,该第1螺杆13和第2螺杆14分别沿显影室21、搅拌室22的纵轴方向设置,进行显影剂的输送及搅拌。利用该第1、第2螺杆13、14,显影剂在显影容器2内一边被混合搅拌一边进行循环。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1中的显影剂循环方向在显影室21中是从图2的纸面出来的方向,在搅拌室22中是进入图2的纸面的方向(图3中箭头D方向)。
从调色剂卡盒3,通过补充口33和配置在显影容器2上的显影剂补充机构17的接受口17a,与因形成图像而被消费掉的量相当的调色剂被输送到显影剂补充机构17内。调色剂卡盒3内的调色剂在该调色剂卡盒3所具有的搅拌部件的旋转力和重力作用下被输送到显影剂补充机构17。然后,随着显影剂补充机构17所具有的作为显影剂补充装置的补充螺杆17c的旋转,显影剂补充机构17内的调色剂通过补充口17b被补充到显影容器2的搅拌室22内。调色剂补充量根据调色剂消费量信息等求得,该调色剂消费量信息是通过对基于作为调色剂浓度检测装置而设在显影装置1中的例如反射型光传感器19的检测信号,或每种颜色的图像信息信号进行运算而得到的。对应于所求得的调色剂补充量,驱动补充螺杆17c以在适宜的时候向显影容器2补充必要的调色剂量。
这里对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显影剂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使用双组分显影剂,该双组分显影剂主要包括非磁性调色剂(调色剂)和磁性载体(载体)。
调色剂是在树脂中混合了着色剂等的树脂颗粒,一般采用粉碎法或重合法制造。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15μm左右。根据需要,调色剂中还外添有其它微粒子添加剂。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调色剂是用聚酯系树脂利用粉碎法制造的带负电的调色剂,其体积平均粒径为7μm。但是为了获得本发明的效果,调色剂并不一定限于该构成。
载体一般以在铁氧体(ferrite)等颗粒或树脂中分布有磁性体的颗粒作为主体。根据需要,载体在表面上设有树脂包覆层。载体的体积平均粒径为20~70μm左右。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以铁氧体为芯,在表层包覆了硅树脂,体积平均粒径为50μm的载体。但是,为了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并不一定限于该构成。
(显影剂循环路径)下面对显影容器2中的显影剂循环路径进行说明。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1螺杆13和第2螺杆14分别具有与显影室21、搅拌室22的纵轴方向大致平行设置的旋转轴13a、14a和在旋转轴13a、14a外周设置的螺旋状输送部(翼部,螺旋部件)13b、14b。
本实施例中,第1、第2螺杆13、14的旋转轴13a、14a的轴半径(从旋转轴方向看第1、第2螺杆13、14时旋转轴13a、14a的半径。以下简称为“旋转轴的半径”。)为3(mm)。而且在该旋转轴13a、14a的周面上,在旋转轴方向间隔20(mm)配置有半径(从旋转轴方向看第1、第2螺杆13、14时,由螺旋状输送部13b、14b的旋转所形成的外接圆的半径。以下简称为“输送部的半径”。)为8(mm)的螺旋状输送部13b、14b。另外第1螺杆13的转速为250rpm,第2螺杆14的转速为420rpm。本实施例中,第1螺杆13沿图2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第2螺杆14沿图2中逆时针旋转。
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1中,从显影剂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搅拌室22(更具体地说是搅拌室22的底面(底部)22a)相对于水平方向上方倾斜5°(从第2连能部24侧向第1连通部23侧呈上升坡度)。这样,搅拌室22相对于显影滚筒11的位置关系扭曲关系。而且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大致平行于搅拌室22的底面22a配置,而且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5°(从显影剂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呈上升坡度)配置在搅拌室22内。
这样,通过设置搅拌室22中从显影剂输送方向上游向下游方向呈(图中箭头D方向)上升坡度的倾斜,产生与搅拌室22中的显影剂输送方向相反的重力方向成分的力,从而产生使显影剂的一部分进行逆流的效果。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为了稳定地向显影套筒11的长度方向全区域供应显影剂,将显影室21(更具体地说是显影室21的底面(底部)21a)配置成大致水平方向,即这里是配置成大致平行于显影滚筒11。而且,第1螺杆13的旋转轴13a被配置成大致与显影室21的底面21a平行,即大致水平配置。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研究,使搅拌室22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螺杆14的旋转轴14a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2°~10°比较理想。即搅拌室22(其底面22a)及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与水平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所成的角度θ为2°≤θ≤10°...(1)
关于搅拌室的倾斜θ的实验结果将在后面说明。
通常搅拌室22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大致平行配置,搅拌室22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同第2螺杆14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同。因此,以下将这些总称为“搅拌室的倾斜角度θ(°)”。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显影装置1(显影容器2)、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通常使用状态下,参照水平方向(或与之垂直的铅垂方向)使显影装置1的要素,例如显影室21、搅拌室22等的取向。典型的情况是,在显影装置1(显影容器2)、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通常使用状态下,显影装置1(显影容器2)整体的纵轴方向(显影滚筒11的纵轴方向)相当于水平方向。但是这里所说的“水平方向”并不意味着苛刻的“水平”,只要对显影装置1(显影容器2)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通常使用没有影响,稍微偏离水平方向一点也是可以的。
而且,本实施例中,在从搅拌室22向显影室21传递显影剂的第1连通部23中,搅拌室22的底面22a与显影室21的底面21a在铅直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另一方面,在从显影室21向搅拌室22传递显影剂的第2连通部24中,搅拌室22的底面22a位于显影室21的底面21a的铅直方向下方。
因此,在第1连通部23,由于两底面21a、22a在铅直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所以显影剂从搅拌室22向显影室21的传递可以顺利进行。另外,在第2连通部24,由于显影剂是通过显影剂从显影室2 1向搅拌室22的落下动作进行传递的,所以显影剂的传递可以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1中,图像形成宽度G为305(mm),显影室21和搅拌室22的纵向长度也同样为305(mm)。
而且,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1中调色剂补充位置T位于搅拌室22中从第2连通部24向下游10(mm)处的位置,该第2连通部24设置在显影室21和搅拌室22的纵向一侧端部。
(搅拌室的显影剂面S)
下面参照图4A~图4C和图5对本实施例中独具特征的搅拌室22的显影剂面S进行说明。显影剂面S指的是收容在显影容器2内的显影剂与显影容器2的内部空间所成的界面。
本实施例中,不仅利用搅拌室22内相对于显影剂输送方向为逆流方向上的重力成分来提高显影剂的搅拌性,而且还利用从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逆流而来的显影剂,辅助将显影剂面上浮游的调色剂拉入显影剂中。总的来说,本实施例中,在搅拌室22内,除了使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倾斜之外,还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设置显影剂面的落差。更具体地说,是规定搅拌室22中显影剂输送方向上的两点的高度,即后面所说的第1垂直平面V1和第2垂直平面V2上的显影剂面S的高度。这里所说的“垂直”是指重力方向。
图4A~图4C是搅拌室22的纵断面图,它表示显影剂面S与第2螺杆14的情形。在图4A~图4C中,显影剂输送方向是进入纸面的方向。图中用点划线表示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被第2螺杆14的螺旋状输送部14b推动的显影剂面S。另外,用实线表示可以目视到的显影剂面S。再有,用实线表示的显影剂面S下方的斜线部表示可以目视到的显影剂。
图5表示从与显影滚筒11相反的一侧看搅拌室22时,搅拌室22内的第2螺杆14与显影剂面S的情形。
图4A、图4B分别表示显影剂输送方向上的两点处的纵断面,即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
将从轴向看第2螺杆14时由输送部14b的旋转所形成的外接圆,在第1垂直平面V1的位置上,在该第1垂直平面V1(即重力方向)上展开所得到的图形,即第1垂直平面V1中由第2螺杆14的旋转所形成的圆筒的断面,是长边(图中横向,即水平方向)的半径(长径)为R1(mm)、短边(图中纵向,即垂直方向)的半径(短径)为R1·cosθ(mm)的椭圆。
另外,将从轴向看第2螺杆14时由输送部14b的旋转所形成的外接圆,在第2垂直平面V2的位置上,在该第2垂直平面V2(即重力方向) 上展开所得到的图形,即第2垂直平面V2中由第2螺杆14的旋转所形成的圆筒的断面,是长边(图中横向,即水平方向)的半径(长径)为R2(mm)、短边(图中纵向,即垂直方向)的半径(短径)为R2·cosθ(mm)的椭圆。
同样,在第1、第2垂直平面V1、V2中由旋转轴14a的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分别是长边(图中横向)的半径为r1(mm)、r2(mm),短边(图中纵向)的半径为r1·cosθ(mm)、r2·cosθ(mm)的椭圆。
图5中虚线表示这些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
(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这里,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如下定义首先,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位于搅拌室22的调色剂补充位置T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
而且,相对于其平面内的含有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垂线,在第2螺杆因其旋转而向下移动一侧的区域中,使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含有下述点中的任意一点。
在存在第2螺杆14的螺旋状输送部14b前端与显影剂面S相交的交点的场合,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含有该交点。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图4A表示从垂直于第1垂直平面V1的方向看该含有输送部14b与显影剂面S的交点(点A)的第1垂直平面V1时所看到的搅拌室22的断面,图4B表示从垂直于第2垂直平面V2的方向看该含有输送部14b与显影剂面S的交点(点B)的第2垂直平面V2时所看到的搅拌室22的断面。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第2螺杆14的螺旋状输送部14b前端与显影剂面S相交的交点的场合,即在该平面内显影剂面S超过第2螺杆14的螺旋状输送部14b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的场合,第一垂直平面V、第二垂直平面V2含有下面所述的点,即,在第2螺杆14的螺旋状输送部14b的前端位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垂直方向正上方时,旋转轴14a的垂直方向正上方的点(假想交点)。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说明,图4C表示从垂直于第2垂直平面V2的方向看该不含有输送部14b与显影剂面S的交点的第2垂直平面V2时所看到的搅拌室22的断面。图4C表示第2垂直平面V2不含有输送部14b与显影剂面S的交点的场合。同样,在第1垂直平面V1不含有输送部14b与显影剂面S的交点的场合,也可以像上面那样确定假设交点。
(第1垂直平面V1中的显影剂面S的高度Ha)图4A表示第1垂直平面V1中的显影剂面S与第2螺杆14的情形,其中第1垂直平面V1位于从调色剂补充位置T向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水平移动约20(mm)的位置。
第2螺杆14的旋转方向是图中箭头X所示的左旋方向。因此,在旋转轴14a的中心位置P的图中左侧,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利用第2螺杆14的旋转而与显影剂混合、搅拌。也就是说,在第1垂直平面V1中,在相对于含有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垂线而言,第2螺杆14因其旋转而向下移动一侧的区域中,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因第2螺杆14的旋转而与显影剂混合搅拌。图中的点A是第2螺杆14的输送部14b的前端与显影剂面S相交的交点。而且,由于用螺杆输送的调色剂的量在螺杆的一个螺距内不同,所以该交点在第1垂直平面V1内随着螺杆的旋转周期而上下移动。
第2螺杆14的输送部14b一边将显影剂朝显影剂输送方向推出,一边将其输送。但是在图中点A的位置左侧以斜线部表示的区域中,显影剂面S超过了输送部14b。这部分显影剂受到相应于第2螺杆14的设置角度(本实施例中为5°)的重力方向上的力。因此,这部分显影剂沿图中从纸面出来的方向,即相对于显影剂输送方向为逆流的方向移动。
这里令第1垂直平面V1中点A相对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中心位置P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点A的高度Ha(mm)。并且,由于上述理由,该点A的高度Ha(mm)对应于螺杆旋转周期而变动。如图4A所示,当点A位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垂直方向上方时,对点A的高度Ha标以“+”号(不过“+”号的场合有时省略该“+”号),当点A位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垂直方向下方时,对点A的高度Ha标以“-”号。如前所述,第1垂直平面V1中的Ha因螺杆的旋转相位(螺杆的姿势)而变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着眼点放在了螺杆旋转方向的相位为规定角度时点A的高度上。在本实施例中的测定中,点A的高度Ha为3(mm)。
即,Ha的定义如下在第1垂直平面V1内,且在螺杆部件因其旋转而向下移动一侧的区域内,存在螺杆前端与显影剂面相交的交点的场合,其为该交点A相对于螺杆旋转轴的高度,而且是螺杆旋转方向的相位为规定角度时的值。另外,在不存在交点的场合,其为位于螺杆旋转轴的垂直方向正上方的显影剂面,即假设交点相对于螺杆旋转轴的高度,而且是螺杆旋转方向的相位为规定角度时的值。
(第2垂直平面V2中的显影剂面S的高度Hb)图4B表示第2垂直平面V2中的显影剂面S与第2螺杆14的情形,其中,第2垂直平面V2位于从第1垂直平面V1向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水平移动约50mm(即从调色剂补充位置T向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水平移动约70mm)的位置上。
第2螺杆14的旋转方向为图中箭头X所示的左旋方向。因此,在旋转轴14a的中心位置Q的图中左侧,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利用第2螺杆14的旋转而得以与显影剂混合、搅拌。也就是说,在第2垂直平面V2中,在相对于含有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垂线而言,第2螺杆14因其旋转而向下移动一侧的区域内,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因第2螺杆14的旋转而得以与显影剂混合、搅拌。图中的点B为第2螺杆14的输送部14b前端与显影剂面S的交点。
与图4A的场合一样,第2螺杆14的输送部14b推着显影剂而将其沿显影剂输送方向输送。但是在图中点B位置的左侧以斜线部表示的区域中,显影剂面S超过了输送部14b。这部分显影剂受到相应于第2螺杆14的设置角度(本实施例中为5 °)的重力方向上的力。因此,这部分显影剂朝图中从纸面出来的方向,即相对于显影剂输送方向为逆流的方向移动。
这里,设第2垂直平面V2中点B相对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中央位置Q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为点B的高度Hb(mm)。而且,根据上面的理由可知,该点B的高度Hb(mm)对应于螺杆旋转周期而变化。如图4B所示,在点B位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垂直方向上方的场合,对点B的高度Hb标以“+”号(但是在“+”号的场合有时省略该“+”号),在点B位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垂直方向下方的场合,对点B的高度Hb标以“-”号。如前所述,第2垂直平面V2中的Hb根据螺杆的旋转相位(螺杆姿势)而变化,因此本实施例中,将着眼点放在了使第2垂直平面V2中的螺杆姿势与第1垂直平面V1中的螺杆姿势相同时,螺杆的旋转方向的相位为上述规定角度时点B的高度上。在本实施例的测定中,点B的高度Hb为7mm。换句话说,本实施例中,点B的高度Hb-max比点A的高度Ha-max高4mm。
即Hb的定义如下在第2垂直平面V2内,且在螺杆部件因其旋转而向下移动一侧的区域内,存在螺杆前端与显影剂面S的交点的场合,其为该交点B相对于螺杆旋转轴的高度。不过,该高度是螺杆旋转方向的相位处于第2垂直平面中的螺杆姿势与第1垂直平面中的螺杆姿势相同时(规定角度)的值。另外,在不存在交点的场合,其为位于螺杆旋转轴的垂直方向正上方的显影剂面,即假想交点相对于螺杆旋转轴的高度,并且是螺杆旋转方向的相位为规定角度时的值(参照图4C)。
(显影剂拉入能力)这样,在搅拌室22中,除了使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倾斜之外,再通过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设置显影剂面S的落差,可以有效地获得使显影剂超过输送部14b而进行逆流的现象。结果还可以使没有被拉入显影剂内而浮游在显影剂面S上的调色剂在从其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逆流而来的显影剂的作用下,钻入显影剂面S下。由此,可获得辅助将补充调色剂拉入显影剂中的能力的效果。
这里,将第1垂直平面V1与第2垂直平面V2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Dv设定为50mm。而且,发明人发现必须使这时点B的高度Hb比点A的高度Ha高出2mm或2mm以上,即Ha(mm)+2(mm)≤Hb(mm)...(2)(第1垂直平面V1与第2垂直平面V2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Dv为50mm)。
更详细的情况示于后面的实验结果中。当将第1垂直平面V1与第2垂直平面V2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Dv设定在了上述范围内时,点B的高度低于上述式(2)所定义的高度的场合,例如在调色剂补充量较大的场合,或者长期连续补充大量调色剂的场合或显影剂因长期使用而变差了的场合等苛刻条件下,则不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即提高第2螺杆14的使调色剂带电的能力。
此外,考虑在第2垂直平面中显影剂面S变得更高的方向。如图4C所示,可以考虑显影剂面S超过了输送部14b在该断面内的垂直方向最大高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剂面S的高度通过以下的方法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假想交点B′,第2垂直平面V2含有第2螺杆14的输送部14b的前端位于旋转轴14a正上方时,旋转轴14a的正上方的显影剂面S。换句话说,考虑将在该断面内从轴向看第2螺杆14时,由螺旋状输送部件14b的旋转而形成的外接圆的最高点的正上方作为交点B的代用点(假想交点B′)。而且可以考虑取代上述点B而用假想交点B′的高度作为上述高度Hb。
在第1垂直平面V1中显影剂面S超过输送部14b在该断面内垂直方向上最大高度的场合,也可以同样设想假想交点A′,考虑取代上述点A而用假想点A′的高度作为上述高度Ha。
下面,基于实验结果对使本发明的效果更加显著的条件进行说明。
(实验条件)实验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A4尺寸、图像比例为5%(对A4实心图像(solid image)的图像面积比)的条件下,用进行了相当于5万张的耐久试验后的显影剂进行的。在耐久试验中,与通常一样,由显影剂补充机构17补充了相当于因形成图像而消耗掉的量的调色剂。
另外,分别单独用黄色(Y)、品红色(M)、深蓝色(C)、黑色(K)各图像形成部50Y、50M、50C、50K的显影装置1Y、1M、1C、1K进行了实验。在实施例中,各色用显影装置1除了显影颜色不同以外,实质上的构成是相同的。各色用显影装置1的实验结果相同。
首先,使搅拌室22相对水平方向的倾斜(从第2连通部24侧向第1连通部23侧呈上升坡度)角θ为1°、2°、5°、10°、12°,目视确认循环性。
结果发现,在θ=1°时,相对于显影剂输送方向为逆流的流动较弱,本发明的效果较小;在θ=12°时,由于重力方向成分的力变大,根据后面将要说明的实验条件可知,使显影剂的循环达到所期望的状态比较困难,难以稳定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因此,优选使搅拌室22的倾斜角θ在2°~10°的范围内,即搅拌室22的倾斜角θ优选为2°≤θ≤10°...(1)接着,在循环能够成立的范围内被认为最能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θ=2°的条件下,根据向显影容器2内投入的显影剂量、第1螺杆13、第2螺杆14的转速改变表示显影剂面S的位置的上述点A的高度Ha、点B的高度Hb,进行了如下实验。
其中,将点A的高度Ha的测定点定为从调色剂补充位置T朝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水平移动约20mm的位置,点B的高度Hb的测定点定为从调色剂补充位置T朝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水平移动约70mm(即从点A朝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水平移动约50mm)的位置。
在测定显影剂面S的高度时,使处于输送显影剂状态下的显影装置1在搅拌螺杆到达所期望的位置的时刻停止后进行测定。
对进行了上述耐久试验后的显影容器2在调色剂补充位置T处补充调色剂2g,就如下两个特性A、B进行了评价。
·特性A补充调色剂的拉入性能(目视)·特性B含有补充进来的调色剂的显影剂在第2连通部24的带电量分布这里,在被拉入双组分显影剂前状态下的调色剂为彩色的情况下,由于比起双组分显影剂来其色彩明显鲜艳,所以可以用目视来确认补充进来的调色剂是否已被拉入双组分显影剂而分散开;在被拉入双组分显影剂前状态下的调色剂为黑色的情况下,由于其光泽感不同,所以也可以用目视将被拉入而分散开之前的调色剂与双组分显影剂区别开。
关于特性A,即补充调色剂的拉入性能,通过目视测试在点A~点B之间的区域内,在显影装置1驱动期间补充进来的调色剂被拉入双组分显影剂中所需时间,从补充时刻起不足30秒,补充进来的调色剂从双组分显影剂表面上消失(即表示被拉入双组分显影剂中)的情况为良好(○),调色剂消失所需时间在30秒或30秒以上的情况为不良(×)。
另外,关于特性B,即带电量分布,用HOSOKAWAMICRON株式会社制造的E-Spart Analizer进行测试,实质上所有的调色剂均为负极性的情况为良好(○),未被摩擦起电(带电量为零)或正极性的调色剂较多的情况为不良(×)。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首先,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如前面所述的那样,点B的高度Hb必须满足上述式(2),即Ha(mm)+2(mm)≤Hb(mm)...(2)(第1垂直平面V1与第2垂直平面V2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Dv为50mm)当点B的高度比式(2)所定义的低时,即显影剂面S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的落差比式(2)所定义的高度小时,虽然具备将补充进来的调色剂拉入到显影剂中的能力,但由显影剂中的载体使被拉入的调色剂带电的能力较差。另外,当显影剂面S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的落差比上述式(2)所定义的高度大时,使显影剂的循环达到所期望的状态比较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不能利用由于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倾斜而出现的重力成分以及从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逆流过来的显影剂来获得使浮游在显影剂面上的调色剂沉入显影剂中的效果的缘故。因此,在比较苛刻的条件下,例如在调色剂的补充量较大的场合,长时间连续补充大量调色剂的场合或者显影剂因长期使用而变差等场合,不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即不能提高第2螺杆14使调色剂带电的能力。
另外,从上述实验结果还可得出如下结论。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从轴向看第2螺杆14时由第2螺杆14的螺旋状输送部14b的旋转所形成的外接圆的半径(输送部14b的半径)为8mm。从轴向看第2螺杆14时旋转轴14a的半径(旋转轴14a的半径)为3mm。
因此,从第2螺杆14的轴向看由第2螺杆14的输送部14b以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内的点为中心进行旋转而形成的外接圆时的半径分别以R1(mm)、R2(mm)表示,则R1(mm)=R2(mm)=8mm。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位置上的以同样方式看第2螺杆14的输送部14b时,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半径分别以r1(mm)、r2(mm)表示,则r1(mm)=r2(mm)=3mm。
准确地说,由于第2螺杆14的轴向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θ=2°,所以由第2螺杆14的旋转在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内形成的图形分别为,长边(图4A~4C中横向)的半径为R1(mm)、R2(mm),短边(图4A~4C中纵向)的半径为R1·cosθ(mm)、R2·cosθ(mm)的椭圆。不过,在θ=2°时,cosθ的值为0.999,在本实验的说明中,这一数值在误差范围内。
从上述实验可知,补充到显影剂上的调色剂的混合搅拌动作因点A的高度而不同。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i)点A处在低于距第2螺杆1 4的最低点垂直方向上方5mm位置的场合在这种场合,即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输送部14b的半径R1为8mm,所以点A的高度Ha低于-3mm时,虽然将补充进来的调色剂拉入显影剂中的能力较高,但由于其附近的显影剂较少,所以由显影剂中的载体使被拉入的调色剂带电的能力较差。
(ii)虽然点A处在高于距第2螺杆14的最低点垂直方向上方5mm位置,但其超过了距第2螺杆14的旋转轴14a的中心位置P垂直方向上方4mm的位置的场合
在这种场合,即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输送部14b的半径R1为8mm,所以点A的高度Ha高于-3mm时,与上述(i)的场合相比,由显影剂中的载体使被拉入的调色剂带电的能力较高。但是将补充进来的调色剂拉入显影剂中的能力却有所下降,尤其是在补充调色剂的量较大的场合,或载体自身的带电能力下降了的场合,不能得到使调色剂充分带电的能力。
这里,将显影剂面S的高度,与如上所述确切地说是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中输送部14b的高度,即第1垂直平面V1、第2垂直平面V2上形成的椭圆的纵向(垂直方向)半径R1·cosθ、R2·cosθ进行对比。
换句话说,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优选使5(mm)-R1·cosθ(mm)≤Ha(mm)≤4(mm) ...(3)这里,关于点B的高度Hb,在将搅拌室22的倾斜角θ设定为2°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丧失本发明的效果的条件。于是,将搅拌室22的倾斜角度θ设定为10°,再次进行了与上述相同的实验,结果发现,建立点B的高度Hb超过15mm+R2·cosθ(mm)(即在本实验例中为22.9mm(=15mm+7.9mm(R2×cosθ)))的条件有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当作为本次点B的高度Hb的测定点的第2垂直平面V2的位置,或者说在第2垂直平面V2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相当于点B的高度Hb的高度超过15mm+R2·cosθ(mm)时,逆流的显影剂过多而导致显影剂面S容易发生变化。因此,优选使第2垂直平面V2中点B的高度Hb以及第2垂直平面V2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例相当于上述高度Hb的高度不超过15mm+R2·cosθ(mm)。
另外,上述实验是在第2螺杆14的螺旋状输送部14b的半径(R1、R2)为8mm的条件下进行的。在使这些半径(R1、R2)为5mm~15mm的条件下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另一方面,当输送部14b的半径(R1、R2)不足5mm时,由于显影装置1中的显影剂量较少,难以兼顾本发明中所追求的调色剂的拉入性能和使调色剂带电的性能,不很理想。另外,当输送部14b的半径(R1、R2)超过15mm时,虽然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但由于显影装置1本身大型化,所以也不很理想。
即,优选使5(mm)≤R1≤15(mm)...(4)5(mm)≤R2≤15(mm)...(5)通常R1=R2。
另外,关于本实施例的显影装置的搅拌室,满足条件Ha(mm)+2(mm)Hb(mm)...(2)的显影剂面高度可以通过归还部件14c的归还长度与第1连通部23的开口宽度之间的适当关系来获得。其中,归还部件14c设在第2螺杆14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其将显影剂沿着与显影剂循环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
图10是说明上述归还长度与开口宽度之间的关系的图。归还长度Hkb是从显影容器2的侧面到显影剂输送方向最上游的归还部件14c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开口宽度Hka是从显影容器2的侧面到隔壁25的距离。表2中表示了归还长度Hkb和开口宽度Hka与显影滚筒11上的显影剂包覆状态和搅拌室22中的显影剂面状态之间的关系。输送间隙Hg是开口宽度与归还长度之差(Hka-Hkb)。另外,在本实验中采用的第2螺杆14的归还部件14c形成为螺距间隔为5mm,归还长度5mm为归还部件1圈的量,归还长度10mm为归还部件2圈的量。而且,在显影滚筒11上均匀地包覆有显影剂的场合,显影剂包覆状态为“○”,在显影滚筒11上没有均匀地包覆显影剂的场合,显影剂包覆状态为“×”。
表2

从表2可知,在输送间隙Hg小于等于3mm的场合,无论归还长度Hkb为多少,显影滚筒11上都不能均匀地包覆显影剂。这是因为输送间隔小,从而使得通过第1连通部23后被供应给显影室21的显影剂量急剧减少。另外,在输送间隔大于等于11mm的场合,显影剂面状态不能成为所期望的状态。这是因为输送间隔大,从而使得通过第1连通部23后被供应给显影室21的显影剂量增加,导致搅拌室内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显影剂发生滞留。也就是说,为了同时获得均匀的显影剂包覆状态和所期望的显影剂面状态,可使输送间隔为5~9mm。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不仅可以获得利用相对于显影剂输送方向为逆流方向的重力成分来提高显影剂的搅拌性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在显影剂输送方向上保持调色剂被拉入显影剂的力,并且利用从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逆流过来的显影剂辅助调色剂拉入的效果。结果可以提高第2螺杆14使调色剂带电的性能,即使在调色剂补充量较多的场合,或显影剂经长期使用而变差了的场合等苛刻的条件下,也不易产生斑点。由此,即便使搅拌距离L相对较短,也能使补充进来的调色剂在从调色剂补充位置T到第1连通部23之间充分起电。典型的情况是可以使搅拌距离L与图像形成宽度G相同或较之更短。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高对显影容器2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输送的输送部件的显影剂搅拌功能。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实施例,在不使显影装置或具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使调色剂带电的性能,而且,即使在调色剂补充量较多的场合,或显影剂经长期使用而变差了的场合等苛刻的条件下,也不易产生斑点。
实施例2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可自由拆、装的卡盒,处理盒被制成可拆、装的形式。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成及动作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具有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实质上相同或相当的功能、构成的要素标以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6表示本实施例的处理盒70的概略断面。本实施例的处理盒70由框体71使感光鼓51、一次充电器52、清洁装置55、显影装置1形成为一体。这里,显影装置1的构成与实施例1说明的装置相同。
处理盒70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所具有的安装导向件、定位部件等卡盒安装部件57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上,且处理盒70可从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上拆下。
一般,在处理盒70中的感光鼓51达到使用寿命,或在显影装置1内的显影剂明显变差的场合,将处理盒70整体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上拆下。而且,通过将新的处理盒7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上,可以使图像形成装置恢复使用。由此,可提高维修性能。另外,由于维修性能高,所以无需依赖具有机械更换专业知识的维修人员,用户自己就可以进行卡盒的更换。由于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所以可以降低图像形成装置的运转成本。
本实施例的处理盒70与实施例1的构成相同。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盒70,也可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尤其是可以在不使处理盒70大型化的情况下,提高使调色剂带电的能力。
另外,处理盒的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换句话说,可以考虑用户的维修能力及各要素的寿命等,适宜地确定处理盒的构成,只要将作为作用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装置的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一体盒式化,使该卡盒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可拆、装即可。此外,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装的卡盒并不限于上述处理盒,也可将显影装置单独制成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可拆、装的单元(显影盒)。在该场合,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可实现显影盒的小型化。
以上,基于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能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构成并不一定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在本发明所示的条件范围内,显影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构成可选用各种形式。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向显影容器2中补充与因形成图像而消耗掉的量相当的调色剂,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成。例如,还有将载体一点点地从显影容器2中排出用新载体更换变差了的载体的方式。在这种场合,可将载体与调色剂一起补充。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具有显影剂载持体,其载持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第1室,上述显影剂载持体配置在该第1室的开口处;输送部件,其配置在该第1室内,沿显影剂载持体长度方向输送显影剂;第2室,显影剂在通过了与上述第1室连通的第1连通部后被从上述第1室供应给该第2室,并且该第2室使显影剂在通过了与上述第1室连通的第2连通部后将其供应到上述第1室;螺旋状输送部件,其配置在该第2室内,通过旋转将显影剂搅拌、输送,其中,该螺旋状输送部件的旋转轴被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并且上述第2连通部侧的位置比上述第1连通部侧的位置高,上述倾斜的程度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显影剂补充装置,其对上述第2室内的显影剂补充位置补充补充用显影剂;其中,令位于显影剂补充位置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与显影剂面的交点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高度为Ha毫米,令位于上述第1垂直平面上的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水平成分方向上50毫米下游侧的第2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外周部与显影剂面的交点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高度为Hb毫米,则当上述第1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姿势与上述第2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姿势处于同一状态下时,上述Ha与上述Hb满足以下关系Ha毫米+2毫米≤Hb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令上述第1垂直平面与由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旋转所形成的最外周部相交而形成的圆形之半径为R1,令上述第2垂直平面与由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旋转所形成的最外周部相交而形成的圆形之半径为R2,则R1、R2满足以下关系5毫米-R1·cosθ毫米≤Ha毫米≤4毫米,Hb≤15毫米+R2·cosθ毫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上述R1和R2满足以下关系5毫米≤R1≤15毫米5毫米≤R2≤15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在从显影剂输送方向最下游侧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区域中具有螺旋部,该螺旋部与上述第2垂直平面中的螺旋部的旋向相反,令上述第2连通部的水平方向的开口宽度为Hka毫米,上述规定区域的水平方向距离为Hkb毫米,则Hka、Hkb满足以下关系Hkb<Hka,5≤Hka-Hkb≤9。
全文摘要
一种显影装置,具有载持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的显影剂载持体;将该显影剂载持体配置在开口处的第1室;配置在该第1室内,沿显影剂载持体长度方向输送显影剂的输送部件;第2室,显影剂在通过了与上述第1室连通的第1连通部后被从上述第1室供应给第2室,并且该第2室使显影剂在通过了与上述第1室连通的第2连通部后将其供应到显影室;在该第2室内,在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10°的范围内倾斜配置且通过旋转将显影剂搅拌、输送的螺旋状输送部件;对上述第2室内的显影剂补充位置补充补充用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装置;令位于显影剂补充位置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垂直平面中螺旋状输送部件外周部与显影剂面的交点相对于于旋转轴的高度为Ha(mm),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水平成分方向上50(mm)下游侧的第2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外周部与显影剂面的交点相对于上述旋转轴的高度为Hb(mm),则当第1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姿势与第2垂直平面上的上述螺旋状输送部件的姿势处于同一状态下时,Ha与Hb满足关系式Ha(mm)+2(mm)≤Hb(mm)。
文档编号G03G21/18GK1731295SQ20051008981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6日
发明者田中茂, 有元孝太, 铃木慎也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