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322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电功耗低、轻薄短小及低电压驱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掌上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中。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产品需要在显示屏幕的正反两面显示图像。液晶显示装置要达到双面显示的功能需要两块液晶面板,即将两块单面显示的面板并列在一起,一块向内一块向外,利用一组背光模组为该两块液晶面板提供光源,以实现正、反双面显示。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一第一液晶面板11、一背光模组10、一第二液晶面板18和一下铁框19。
该背光模组10包括一上铁框12、一反射片13、一胶框16、一导光板14、一光源15和一光学膜片17。该上铁框12包括两相对的第一侧壁120和一介于该两相对第一侧壁120间的第一底壁128,该第一侧壁120包括多个间隔的缺口122,该第一底壁128包括一第一开口125,该第一开口125略小于该第一液晶面板11。该反射片13包括一第二开口135,该第二开口135与该第一开口125位置对应并且基本等大。该胶框16包括四个第二侧壁160,该四个第二侧壁160首尾相连,进而界定一第三开口165,该第二侧壁160的外表面包括多个位于第二侧壁160上沿的第一凸起162和多个位于第二侧壁160下沿的第二凸起163。该导光板14包括一入光面144和相邻该入光面144的两相对出光面145、146。
该下铁框19包括两相对的第三侧壁190和一介于该两相对第三侧壁190间的第二底壁197,该第三侧壁190包括多个间隔的通孔193,该第二底壁197包括一第四开口195,该第四开口195略小于该第二液晶面板18。
组装时,该胶框16收容层叠设置的该导光板14和光学膜片17。该光源15相邻该导光板14的入光面144一侧设置,该光学膜片17相邻该出光面146一侧设置。该下铁框19的通孔193与该胶框16的第二凸起163相扣合,固定该下铁框19与该胶框16,该第二液晶面板18收容在该下铁框19与该胶框16之间。该反射片13相邻该出光面145一侧设置。该上铁框12覆盖该反射片13,其第一开口125与该反射片13的第二开口135对应,其缺口122与该胶框16的第一凸起162相扣合。该第一液晶面板11与该上铁框12的第一开口125对应粘贴,以便接收来自背光模组10的光线。
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1使用一背光模组10为两液晶面板11、18提供光源,减少整体厚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然而,当该第一液晶面板11粘贴在该上铁框12的第一开口125上时,较难准确定位,不便组装。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组装不方便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液晶面板、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框架、一背光模组和一第二液晶面板,该第一框架包括一开口,该开口面积略小于该第一液晶面板,该第一液晶面板设置在该第一框架的开口处,该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配合并且包括一侧壁,该背光模组收容在该第二框架中,该第二框架上设置与该第一液晶面板平行的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用来定位该第一液晶面板。
由于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框架的侧壁包括与该第一液晶面板相平行的延伸部,可快速、准确定位该第一液晶面板,使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便于组装。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面液晶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胶框与上铁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图2是本发明双面液晶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爆炸示意图。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依序层叠设置的一第一液晶面板21、一背光模组20、一第二液晶面板28及一下铁框29。
该背光模组20包括一上铁框22、一反射片23、一胶框26、一导光板24、一光源25及一光学膜片27。
该上铁框22包括两相对的第一侧壁220和一介于该第一侧壁220间的第一底壁228,该第一侧壁220每一侧包括一缺口222,该第一底壁228包括一第一开口225和一第一端部挡板227,该第一端部挡板227与该第一开口225相邻并且位于该第一底壁228无第一侧壁220的一侧,该第一开口225略小于该第一液晶面板21。
该反射片23包括一第二开口235,该第二开口235与该第一开口225位置对应并且基本等大。
该胶框26包括四个第二侧壁260、267、266、268。该第二侧壁260、267、266、268依序首尾相连,进而界定一第三开口265。该第二侧壁268包括一上表面2681。该第二侧壁260、267相连的角落延伸出一L形延伸部261,该延伸部261垂直于该第二侧壁260、267的内表面(未标示),该延伸部261包括沿该第二侧壁260延伸的一第一端部2618与沿该第二侧壁267延伸的一第二端部2617。该第二侧壁266、267相邻的角落也包括一与该延伸部261相对的L形延伸部264,该延伸部264与该延伸部261大致界定一″ㄇ″形空间,该″ㄇ″形空间与该第一开口225位置对应,其面积略大于该第一开口225,与该第一液晶面板21基本等大。该第二侧壁260、266的外表面包括多个位于其上沿的第一凸起262和多个位于其下沿的第二凸起263,该第一凸起262和第二凸起263都包括一斜面(未标号),该延伸部261、264与该第二侧壁268的上表面2681具有一高度差,可容纳该上铁框22的第一底壁228。
该导光板24包括一入光面244、相邻该入光面244的两相对出光面245、246。
该下铁框29包括两相对的第三侧壁290和一介于该两相对第三侧壁290间的第二底壁297,该第三侧壁290包括多个通孔293,该第二底壁297包括一第四开口295,该第四开口295略小于该第二液晶面板28。
组装时,该胶框26收容层叠设置的导光板24和光学膜片27,该光源25相邻该导光板24的入光面244一侧设置,该光学膜片27相邻该出光面246一侧设置。该下铁框29收容该第二液晶面板28,其通孔293与该胶框26的第二凸起263相扣合以彼此固定。该第二凸起263的斜面(未标号)相对于该下铁框29一侧,以便于与该通孔293扣合。该反射片23收容在该胶框26中,其相邻该导光板24的出光面245设置。该上铁框22以插接方式与该胶框26连接。该上铁框22沿X轴方向插入由该胶框26的三相邻该第二侧壁260、267、266与设置在该第二侧壁260、267、266上的延伸部261、264所组成的半封闭空间里,该上铁框22第一开口225与该反射片23的第二开口235相对应设置在该胶框26一侧。该第一凸起262的斜面(未标号)与该上铁框22插接方向相对,以便于与该缺口222扣合。该上铁框22的侧壁220沿Z轴方向较短,以避开该第二凸起263。
该上铁框22的第一端部挡板227与该胶框26延伸部261、264的第二端部2617配合在Z轴方向上固定该上铁框22。该上铁框22的第一侧壁220与该胶框26的第二侧壁260、266配合在Y轴方向上固定该上铁框22。该上铁框22的缺口222与该胶框26的第一凸起262相扣合以彼此固定,在X轴方向上固定该上铁框22。该两延伸部261、264与该第一液晶面板21相平行,两延伸部261、264之间的″ㄇ″形空间可以收容并且定位该第一液晶面板21,以便于该第一液晶面板21与第一开口225精确对应粘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液晶面板、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框架、一背光模组和一第二液晶面板,该第一框架包括一开口,该开口面积略小于该第一液晶面板,该第一液晶面板设置在该第一框架的开口处,该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配合并且包括一侧壁,该背光模组收容在该第二框架中,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框架上设置与该第一液晶面板平行的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用来定位该第一液晶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反射片,该反射片收容在该第二框架并且位于该背光模组与第一框架之间,其包括一开口,该开口与第一框架的开口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是沿该两相邻的侧壁延伸并且呈L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是两个,该两延伸部是两个相对的L形结构,从而定义一大致为″ㄇ″形的空间用来收容定位该第一液晶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以插接方式相结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延伸部与该侧壁的上表面有高度差,该高度差基本是该第一框架之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插入由该第二框架的延伸部与该侧壁组成的空间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框架包括一与该延伸部的一端部相对应的挡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插入由该延伸部与该侧壁界定的收容空间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液晶面板、一第一框架、一第二框架、一背光模组及一第二液晶面板。该第一框架包括一开口,该开口面积略小于该第一液晶面板,该第一液晶面板设置在该第一框架的开口处,该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配合并且包括一侧壁。该背光模组收容在该第二框架中。该第二框架上设置与该第一液晶面板平行的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用来定位该第一液晶面板,使该第一液晶面板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
文档编号G02F1/133GK1987588SQ200510121208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3日
发明者林文斌, 张志弘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