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47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音圈马达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
背景技术
习知的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主要包含有一固定架以及一镜头装筒,镜头装筒可活动地装设于固定架内。然而,由于这些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的结构过于复杂,造成组装过程过于繁琐,且组装过程极为浪费时间。而且,现有的结构的结合方式不佳,造成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的稳定度欠佳,另外,其也很容易受到灰尘等异物的侵入。因此,习知的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的结构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镜头装筒可相对固定架平顺准确的滑移,提高对焦的精准度以及降低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可提供镜头装筒与固定架间较佳的弹性抵持效果,使其具有更好的弹力回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还可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对影像感测组件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可供一镜头装设,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装组,其包含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周壁形成有一滑配部,二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两侧;一活动装组,其包含有一镜头装筒,所述镜头装筒具有一筒体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之中,所述筒体中设有一供装设镜头的镜头装部,所述筒体上还形成有一滑配部,可滑移地插设于所述固定架的滑配部,二线圈设置于所述镜头装筒的筒体两侧,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固定装组的各所述磁铁;一弹抵组,弹性接抵所述固定装组与活动装组。
上述本实用新型还包含有一供所述固定架装设的承载盒组。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承载盒组包含有一保护罩以及一装设于所述保护罩的承载盖。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抵组包含有一第一弹抵件与一第二弹抵件。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还包含有一防尘板,其装设于所述固定架并可盖设于所述镜头装筒。
本实用新型另一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可供一镜头装设,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装组,其包含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二磁铁;一活动装组,其包含有一镜头装筒,所述镜头装筒具有一筒体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之中,所述筒体中设置有一供装设镜头的镜头装部,二线圈设置于所述镜头装筒的筒体两侧,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固定装组的各所述磁铁;一弹抵组,弹性接抵所述固定装组与活动装组;一防尘板,其装设于所述固定架,所述防尘板具有一挡尘部对应盖设于所述镜头装筒。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还包含有一供所述固定架装设的承载盒组。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所述承载盒组包含有一保护罩以及一装设于所述保护罩的承载盖。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所述弹抵组包含有一第一弹抵件与一第二弹抵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相对固定架平顺准确的滑移,可提高对焦的精准度以及降低故障率。2、本实用新型在镜头装筒与固定架间提供了较好的弹性抵持效果,使其具有更好的弹力回复作用。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尘板可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对影像感测组件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沿图1中2-2割线方向的剖面视图;图3是沿图1中3-3割线方向剖面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部分构件的上视图;图7是沿图6中7-7割线方向的剖面视图;图8是沿图6中8-8割线方向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可供一镜头以及一影像感测组件(图中未示)装设,其包含有一保护罩10,如图4所示,其具有一底板11,底板11的中央位置形成有一逃孔12,二第一侧板13设置于底板11的两侧,二第二侧板14设置于底板11的另外两侧,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的侧边各形成有一呈鸠尾状的卡板部16,各卡板部16相互结合形成一罩设空间,一端子接槽18形成于其中一第一侧板13。
一固定架20,如图5所示,其具有一架体21可设置于保护罩10中并形成有一容置空间22,二置磁部24开设于架体21的两侧,二滑配部26形成于架体21的另二侧内周壁,八连接栓28分布设置于架体21的顶部以及底部,以及四定位柱29设于架体21。
二磁铁M1,如图4所示,分别放置于固定架20的各置磁部24,并各以一磁铁盖板M2对应封设于固定架20的置磁部24,盖设各磁铁M1。
其中,固定架20与各磁铁M1即可构成一固定装组。
一镜头装筒30,如图4、图5所示,其具有一筒体31,设于固定架20中,一镜头装部32,其为螺孔,设于筒体31中供装设镜头,二滑配部34形成于筒体31,可滑移地插设于固定架20的各滑配部26,四连接栓38设置于筒体31的顶部。
二线圈C1,绕设于筒体31的两侧,并对应于各磁铁M1的内侧位置。
其中,镜头装筒30与各线圈C1即可构成一活动装组。
一第一弹抵件40,其具有一弹性部41,四连接孔42,其可套设于固定架20的各连接栓28,一连接部43,其可抵顶连接座30的筒体31,一逃孔44形成于连接部43的内侧中央位置。
二第二弹抵件50,各具有一弹性部51,二连接孔52,各连接孔52接设于弹性部51并可接设于架体21的各连接栓28,二连接孔53套接于镜头装筒30的各连接栓38,弹性部51可供镜头装筒30作一复归运动。
其中,第一弹抵件40与各第二弹抵件50可构成一弹抵组。
一防尘板70,其具有一板体71,板体71上形成有一逃孔72,四连接孔73形成于板体71并可套设于固定架20顶部的各连接栓28,四定位槽74分别设于板体71,可与固定架20的各定位柱29定位,一挡尘部75呈环筒状接设于板体71。
一承载盖80,其具有一盖体81,盖体81设置于固定架20并位于防尘板70上方,可供装设影像感测组件,一逃孔82为凹设于盖体81的中央位置。其中,承载盖80可与保护罩10构成一承载盒组。
一导接端子90,其可设置于保护罩10的端子接槽18,以连接各线圈C1导通电路。
本实施例的动作过程如下将电流由导接端子90导通至各线圈C1,便与对应的各磁铁M1产生一磁力作用,镜头装筒30即以其滑配部34滑移于固定架20的各滑配部26,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精确的直线动作。
另外,当电流不导通时,第一弹抵件40与各第二弹抵件50即可使镜头装筒30相对固定架20作一复归原位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防尘板70的挡尘部75更可阻挡灰尘或异物进入承载盖80,进而防止影像感测组件被污损。
通过对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可归纳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可相对固定架平顺准确的滑移,可提高对焦的精准度以及降低故障率。
2、本实用新型在镜头装筒与固定架间提供了较好的弹性抵持效果,使其具有更好的弹力回复作用。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尘板可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对影像感测组件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装组,其包含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周壁形成有一滑配部,二磁铁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两侧;一活动装组,其包含有一镜头装筒,所述镜头装筒具有一筒体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之中,所述筒体中设有一供装设镜头的镜头装部,所述筒体上还形成有一滑配部,可滑移地插设于所述固定架的滑配部,二线圈设置于所述镜头装筒的筒体两侧,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固定装组的各所述磁铁;一弹抵组,弹性接抵所述固定装组与活动装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供所述固定架装设的承载盒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盒组包含有一保护罩以及一装设于所述保护罩的承载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抵组包含有一第一弹抵件与一第二弹抵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防尘板,其装设于所述固定架并可盖设于所述镜头装筒。
6.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固定装组,其包含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二磁铁;一活动装组,其包含有一镜头装筒,所述镜头装筒具有一筒体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之中,所述筒体中设置有一供装设镜头的镜头装部,二线圈设置于所述镜头装筒的筒体两侧,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固定装组的各所述磁铁;一弹抵组,弹性接抵所述固定装组与活动装组;一防尘板,其装设于所述固定架,所述防尘板具有一挡尘部对应盖设于所述镜头装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供听述固定架装设的承载盒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盒组包含有一保护罩以及一装设于所述保护罩的承载盖。
9.如权利要求6所述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抵组包含有一第一弹抵件与一第二弹抵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圈马达式对焦致动器,可供一镜头装设,其包含有一固定装组,固定装组包含有一固定架,固定架的内周壁形成有一滑配部,二磁铁分别设置于固定架两侧;一活动装组,其包含有一镜头装筒,镜头装筒具有一筒体穿设于固定架之中,筒体中设有一供装设镜头的镜头装部,筒体上还形成有一滑配部,可滑移地插设于固定架的滑配部,二线圈设置于镜头装筒的筒体两侧,并分别对应于固定装组的各磁铁;一弹抵组,弹性接抵固定装组与活动装组。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对焦的精准度以及降低故障率,并可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对影像感测组件具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文档编号G02B7/04GK2872392SQ20052014698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黄田中 申请人:泓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