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121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装在规定的装置的装置主体内的螺线管组件的动作噪声进行消声的消声结构,特别涉及适合用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
背景技术
螺线管组件通常包括铁芯;缠绕在该铁芯上的螺线管;以及挡板,通过给该螺线管通电,因励磁该挡板磁吸附在铁芯上,另一方面通过断电,因消磁而解除磁吸附。挡板以绕规定的支撑轴可以转动的方式用轴支撑着,同时通过规定的加力装置,其与铁芯相面对的端部靠向离开铁芯的方向。由于设定加力装置的作用力比励磁的铁芯的电磁吸附力弱,所以挡板可以在其端部磁吸附在励磁的铁芯上的磁吸附状态及通过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使其端部离开消磁的铁芯的离开状态之间变更状态。
而且,在挡板的附近设有限位件,对状态设定为离开状态的该挡板进行定位,由此防止在螺线管消磁时,由于加力装置的作用力使挡板越位。由于这种螺线管组件结构极简单而且容易小型化,在很多装置中适合用来作为驱动源,用于使规定的可动构件动作。
但是,在这种螺线管组件中,由于螺线管励磁时挡板势必经常磁吸附在铁芯上,同时螺线管消磁时挡板势必经常冲击限位件,所以总是发出很大的敲打声,往往在安静的办公场所内是形成噪声的原因。
为消除这种不利情形,如特开平7-295318号公报、特开平10-270242号公报和特开2000-124028号公报记载有螺线管组件的各消声结构。这些消声结构都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螺线管组件为对象的。
首先,特开平7-295318号公报所记载的螺线管组件,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从储存部抽出纸的供纸辊为对象设置,挡板用于承担使供纸辊转动及停止的离合器的切换动作。而且,消声结构采用的是贴在铁芯的被敲打面上的发泡硅弹性体制成的消声材料。通过这样做,即使由于螺线管的励磁造成挡板经常磁吸附在螺线管上,但由于贴在铁芯的被敲打面上的消声材料将敲打声吸收,所以能够防止产生噪声。
特开平10-270242号公报记载的也是和特开平7-295318号公报记载的一样的螺线管组件,都是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供纸辊的离合器的动作为对象设置的,采用和特开平7-295318号公报的消声材料同样的缓冲材料作为消声结构,加之设有减震器机构,抑制在螺线管消磁时挡板离开螺线管的速度。按照这种消声结构,在挡板磁吸附到铁芯上时,及在通过消除螺线管的励磁、利用加力装置的作用力,挡板离开铁芯被限位件挡住时,可抑制双方产生敲打声。
特开2000-124028号公报记载的消声结构,在消声对象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辊的离合器机构使用的螺线管组件这点上,与特开平7-295318号公报及特开平10-270242号公报一致,而且为防止挡板的敲打声,以及在支撑挡板的支撑部中该支撑部和挡板之间的晃动引起的噪声,在支撑部和挡板之间设置吸声材料。
但是,由所述各公报公开的各种消声结构,都是在螺线管组件上附加消声材料等另外的构件,从而零件的数量及组装工时增加,存在导致制造成本升高的问题。
此外,由于螺线管组件通常固定在设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框架上的专用支撑板上,所以当挡板敲打限位件,例如即使被敲打面贴有消声材料,因敲打时的冲击,支撑板也往往会产生共鸣,由此存在着难以有效地进行消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这种状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不仅抑制成本的升高,而且可以尽可能抑制由于螺线管组件的驱动产生的噪声。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所述螺线管组件设置在规定的装置的装置主体内,该螺线管组件具有可动元件,所述可动元件在由于螺线管的励磁而磁吸附在所述螺线管上的磁吸附状态、和由于螺线管的消磁而被规定的加力装置拉回去并挡在规定的限位件上的解除磁吸附状态之间变更状态,所述消声结构对于从磁吸附状态向解除磁吸附状态变更而导致的所述可动元件对所述限位件的敲打声进行消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组件安装在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框架上的螺线管安装用板上,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框架设置成一体。
按照此结构,通过给螺线管通电,螺线管励磁,则可动元件(如挡板、可动铁芯等)的状态设定为吸附在螺线管上的磁吸附状态,另一方面,如果切断供给给螺线管的电流,则螺线管消磁,由此可动元件在加力装置的作用下状态变更为解除磁吸附的解除磁吸附状态。可动元件通过这种状态变更作用于规定的部件,使部件进行规定的动作。
而且,相对于把螺线管组件安装在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框架上的螺线管安装用板上,限位件以形成一体的方式安装在装置主体框架上,所以,在可动元件从磁吸附状态变更为解除磁吸附状态时,即使该可动元件敲打限位件,由这种敲打产生的冲击也扩散到比螺线管安装用板重得多的装置主体框架内而被吸收,由此与限位件设置在螺线管安装用板上的情况相比,敲打声变得非常低,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的产生。
在所述消声结构中,优选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可动元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消声构件。根据该构成,在可动元件敲打限位件时,通过设在其中任意一方或双方的消声构件来缓和由敲打产生的冲击,所以能够把敲打声抑制到更低。
此外,在所述消声结构中,优选所述框架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根据该构成,因为合成树脂材料比金属材料容易抑制弹性振动,通过合成树脂材料的这种特性,吸收可动元件敲打限位件时的冲击,所以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产生敲打声。
此外,在所述消声结构中,优选所述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是使用在根据规定的图像信息、把形成在成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的装置。根据该构成,能够不使该图像形成装置产生刺耳的敲打声。因此,即使把图像形成装置配置在安静的办公环境内,也能够防止发生为噪声所困扰的不利情形。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所述螺线管组件是用于对提供所述纸的供纸辊进行转动制动的装置。根据该构成,每次在进行供纸棍的供纸动作时不会产生连续的刺耳的敲打声,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图像形成装置,不破坏安静的环境。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的打印机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剖视说明图。
图2是表示打印机的骨架(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制动构件及止动齿轮相对于传动板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制动构件及止动齿轮相对于传动板的安装状态的组装立体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表示校准辊对设置状态的实际例子的立体图。
图7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消声结构的作用的说明图,表示转动板状态设定为解除约束停止状态。
图7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消声结构的作用的说明图,表示转动板状态设定为约束停止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的打印机内部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正视剖视说明图。如此图所示,在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1内装有纸储存部12,储存供印刷处理的纸P;图像形成部13,对从储存在此纸储存部12中的纸摞P1抽出的一张张纸P实施含转印处理的图像形成处理;以及定影部14,对在此图像形成部13实施了转印处理的纸P实施定影处理,同时在装置主体11的顶部设置有出纸部15,把在定影部14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P排出。
所述纸储存部12中设置有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个)的纸盒121,其相对于装置主体11可以插入和抽出。在纸盒121的上游端部(图1的右边)设置有搓纸辊122,把纸P从纸摞P1一张张抽出。通过此搓纸辊122的驱动,从纸盒121抽出的纸P,通过供纸运送通道123和设在此供纸运送通道123下游端部的校准辊对(a pair ofregistration rollers,供纸辊)50,向图像形成部13供纸。
所述图像形成部13根据由计算机等传送来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形成,把该图像转印处理到纸P上,其形成方式为感光鼓131设置为可绕在垂直图1纸面方向延伸的筒心转动,沿该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从该感光鼓131的正上方位置起沿顺时针方向配置带电器132、曝光装置133、显影装置134、转印辊135和清洁装置136。
所述感光鼓131用于在其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和对应此静电潜影的调色剂像,在圆周面上层叠了强韧且平滑的非晶态硅层,由此适合于这些像的形成。
所述带电器132在绕筒心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相同的电荷,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采用电晕放电把电荷赋予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此外,作为把电荷赋予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的构件,也可以采用带电辊来替代带电器132,其圆周面与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接触的同时被动转动,并赋予电荷。
所述曝光装置133根据从计算机等外部仪器传送来的图像数据,向转动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照射强弱不同的激光,以此消除感光鼓131圆周面上被激光照射扫描的部分的电荷,从而在该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所述显影装置134通过向感光鼓131的圆周面提供调色剂,使调色剂吸附在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的部分上,以此在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所述转印辊135对于被送入到感光鼓131的正下方位置的纸P,把在该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形成的带正电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P上,纸P被赋予了与调色剂像的电荷极性相反的负电荷。
因此,到达感光鼓131的正下方位置的纸P利用转印辊135和感光鼓131按压夹持,把带正电的感光鼓131圆周面的调色剂像向带负电的纸P表面上剥离,由此对纸P实施转印处理。
所述清洁装置136用于去除残留在转印处理后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进行清洁。为了下次图像形成处理,利用此清洁装置136清洁后的感光鼓131的圆周面重新朝向带电器132。
所述定影部14通过加热来对用图像形成部13实施了转印处理的纸P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包括内部装有通电发热体的热辊141和在此热辊141的下部、圆周面彼此相面对配置的加压辊142。而且转印处理后的纸P通过绕辊心向顺时针方向驱动转动的热辊141和绕辊心向逆时针方向被动转动的加压辊142之间的夹缝部,从热辊141得到热量,实施定影处理。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P通过出纸通道143向出纸部15排出。
所述出纸部15利用装置主体11的顶部凹陷形成,在此凹陷下去的凹部的底部形成有接收排出的纸P的出纸盘151。
图2是表示打印机10的骨架(框架)的立体图。另外,在图2中,把X-X方向称为左右方向,把Y-Y方向称为前后方向,特别是把-X方向称为左方,把+X方向称为右方,把-Y方向称为前方,把+Y方向称为后方。还有在图2中的前后和在图1中的前后正相反。
本发明的打印机10的构成为在如图2所示的立体框架20中装有构成图1所示的所述纸储存部12、图像形成部13、定影部14及出纸部15的各种部件,并且在该立体框架20外侧装有用双点划线表示的规定的外壳构件16。所述装置主体11包括这立体框架20和外壳构件16。
所述立体框架20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PC(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或者将它们混合后的混合物材料构成。此立体框架20包括在左右方向的一对侧框架21;分隔框架22,设置成架在这一对侧框架21的下部之间,用于分隔纸储存部12和图像形成部13;定影部支撑框架23,在此分隔框架22的后方上部,设置成架在一对侧框架21之间,支撑定影部14,同时作为出纸通道143的壁面的一部分。
所述侧框架21包括左框架21a,以成一体的方式设在分隔框架22的左端部;以及右框架21b,与此左框架21a大致形成面对称,以成一体的方式设在分隔框架22的右端部。
在这样的左右框架21a、21b上,设置有鼓安装槽211,其通过从互相面对的前方上部边缘部分向后方斜向下切进去而形成,通过把感光鼓131(图1)的图中省略的鼓轴的各端部嵌入这些鼓安装槽211中,把感光鼓131安装并支撑到左右框架21a、21b之间。
对于所述带电器132、曝光装置133、显影装置134、转印辊135和清洁装置136,也是通过规定的支撑结构,安装在左右框架21a、21b之间的适当位置,但省略对此的说明。
所述分隔框架22包括辊支撑部221,用于支撑在其前方形成的所述搓纸辊122(图1);上游一侧纸导向部222,从此辊支撑部221向后方延伸设置,把纸P引导到感光鼓131;以及下游一侧纸导向部223,从此上游一侧纸导向部222向后离开一些设置,把转印处理后的纸P引导到定影部14。
这样,利用搓纸辊122的驱动,从储存在纸盒121(图1)中的纸摞P1抽出的纸P,通过校准辊对50(图1),经由辊支撑部221、上游一侧纸导向部222、感光鼓131和转印辊135之间的夹缝部、以及下游一侧纸导向部223,被引导到定影部14。
所述定影部支撑框架23包括定影部支撑架231,侧视呈L形,用于支撑大致水平配置的所述定影部14;以及直立架232,从此定影部支撑架231的后方边缘部分直立设置。直立架232的后壁面,作为用于把定影处理后的纸P排出到出纸盘151的出纸通道143(图1)的一部分。
所述右框架21b包括形成所述鼓安装槽211的平板状的框架板212;底框架213,从此框架板212的下边缘部分向右突出设置,在前后方向延伸;前框架214,从框架板212的前方边缘部分向右突出设置,在上下方向延伸;顶框架215,从框架板212的上边缘部分向右突出设置,在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框架216,从框架板212的后方边缘部分向右突出设置。基于所述结构,右框架21b非常牢固。
在由这种右框架21b的底框架213、前框架214、顶框架215及后框架216围绕的空间中,安装金属制的传动板(螺线管安装用板)30(参照图3及图4,另外,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此传动板30用于安装设置在校准辊对50的其中一个上的止动齿轮54(图3)、和为了阻止该止动齿轮54绕轴心转动或解除阻止所使用的制动构件40等。
图3及图4是用于说明制动构件40及止动齿轮54相对于传动板30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分解立体图,图4是组装立体图。另外,把制动构件40在图3的圆内进行放大表示。此外,在图3及图4中通过X及Y所表示的方向(X为左右方向(-X左方,+X右方),Y为前后方向(-Y前方,+Y后方))与图2的情况相同。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所述传动板30的适当位置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1、定位孔32、还有用于安装止动齿轮54的止动齿轮安装孔33。另一方面,在右框架21b的框架板212上对应于所述安装孔31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管套212a(图2),同时在对应于所述定位孔32的位置上突出设置有圆柱形的定位凸起(限位件)212b。
在把所述定位孔32外套在所述定位凸起212b上的状态下,通过各安装孔31,把小螺钉拧入管套212a进行连接,由此把传动板30固定在右框架21b上。
所述止动齿轮54是设在所述校准辊对50上的构成单元。下面以图5及图6为基础,需要时参照图1~图4,对校准辊对50进行说明。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表示校准辊对50的设置状态的实际例子的立体图。
校准辊对50包括设置成架在左右框架21a、21b之间的上辊51;以及下辊52,在上辊51的下方,以使其圆周面与上辊51的圆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成架在左右框架21a、21b之间。
在所述上辊51上设置有同心并一体转动的上辊轴511,同时在所述下辊52上设置有同心并一体转动的下辊轴521。而且,所述上辊轴511的各端部分别贯穿支撑在左右框架21a、21b上,同时所述下辊轴521的各端部也分别贯穿支撑在左右框架21a、21b上。
此外,在所述上辊轴511的右框架21b一侧的端部,以同心并可一体转动的方式外套有上辊齿轮512,同时,在所述下辊轴521的右框架21b一侧的端部,以同心并可一体转动的方式外套有与所述上辊齿轮512啮合的下辊齿轮522,驱动下辊52的转动通过下辊轴521、下辊齿轮522、上辊齿轮512、及上辊轴511传递给上辊51,由此上辊51跟随下辊52的驱动转动而被动转动。
另一方面,在下辊轴521的右端部同心安装有止动齿轮54。止动齿轮54包括圆筒部541和在此圆筒部541的一端(在图5中的右端)同心形成的、比此圆筒部541直径大的止动部542。在所述止动部542的圆周方向以等间距形成多个止动齿。在圆筒部541贯穿于传动板30的止动齿轮安装孔33的状态下,这种止动齿轮54以可一体转动并以防止脱出的状态安装在下辊轴521的右端部。
而且,在右框架21b的右侧位置、止动齿轮54的稍下方,设置用于驱动下辊52转动的驱动电动机53。在该驱动电动机53的驱动轴531上以同心并成一体的方式外镶有驱动齿轮532,另一方面,在图5中的止动齿轮54的圆筒部541的左端部,一体形成同心的从动齿轮543,同时在这些驱动齿轮532和从动齿轮543之间设有空转齿轮533。因此,由驱动电动机53驱动而产生的这种驱动,通过驱动轴531、驱动齿轮532、空转齿轮533及从动齿轮543传递给止动齿轮54。
在止动齿轮54的圆筒部541内装有图中省略的转矩限制器,通过摩擦力把止动齿轮54的转动传递给下辊轴521,由此,一般止动齿轮54的转动通过下辊轴521传递给下辊52,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把转动板42的状态设定为约束停止(卡止)状态S2(参照图7B),阻止止动齿轮54转动,则止动齿轮54的圆筒部541相对于下辊轴521空转,由此驱动电动机53驱动的转动不传递给下辊52。
在如上的校准辊对50中,通过分别适当地设定上辊51和下辊52的直径尺寸比例以及上辊齿轮512和下辊齿轮522的传动比(齿轮的齿数比),使上辊51的圆周速度和下辊52的圆周速度相同。
所述制动构件40用于在停止向驱动电动机53供电的情况下,在停止供电的同时阻止校准辊对50的惯性转动,由此确保下面要提供的正在待机的纸P的前端处于可靠的定位状态。如图3的圆内所示,这种制动构件40包括螺线管组件41;转动板(挡板,即可动元件)42,其由磁性材料制成,以可正反向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此螺线管组件41上;以及螺旋弹簧43,作为加力构件,对此转动板42施加作用力。
所述螺线管组件41包括箱形的壳411;以及螺线管412,纵向装在此壳411内,其内部具有铁芯(固定铁芯)。这样,通过供电,螺线管412励磁,转动板42被吸附,另一方面,通过停止供电,螺线管412消磁,解除转动板42对螺线管412的吸附状态。
所述转动板42具有以可以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壳411上的转动板主体421、及通过从此转动板主体421的后端向下弯曲而形成的卡爪422。卡爪422用于与所述止动齿轮54中的止动部542的止动齿啮合。
在所述转动板主体421的前后方向大约中央的位置上,凹陷设置一对切入槽423从左右的边缘部分分别切进去,另一方面,从所述壳411的后壁面在左右方向垂下一对安装片413,在这一对安装片413的相面对的边缘部分分别凹陷设置有切入槽414,与所述转动板42的各切入槽423配合。因此,通过壳411和转动板42的切入槽414、423之间相互配合,转动板42成为以可以正反向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壳411上的状态。
所述螺旋弹簧43以拉伸状态设在壳411的后侧壁面与比转动板主体421上的切入槽423靠后的位置之间。因此,在螺线管412消磁的状态下,转动板42的状态设定为通过螺旋弹簧43的牵拉力绕切入槽41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解除约束停止状态(取消状态)S1(图7A),另一方面,在螺线管412励磁的状态下,转动板42的状态设定为通过被螺线管412磁吸附,绕切入槽41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约束停止状态(磁吸附状态)S2(图7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这样构成的制动构件40在右框架21b的定位凸起212b和止动齿轮54之间的大约中间位置上部,用螺旋夹及其他方式固定在传动板30上,这样转动板42的卡爪422面对止动齿轮54的止动部542,同时转动板主体421的前端部面对定位凸起212b。
在如上的制动构件40中,本发明的消声结构使用从很重的侧框架21突出设置的定位凸起212b,作为阻挡状态设定为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的转动板42的限位件。
图7A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消声结构的作用(即,制动构件40、定位凸起212b及止动齿轮54的作用)的说明图,转动板42的状态设定为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此外,图7B也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消声结构的作用的说明图,转动板42的状态设定为约束停止状态S2。
首先在图7A所示的状态中,转动板42通过螺旋弹簧43的牵拉力,绕切入槽414和42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转动板42的状态设定为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即,转动板主体421的前端(图7中的左端)被阻挡在从右框架21b突出设置的定位凸起212b上,同时,转动板42的卡爪422离开止动齿轮54的止动部542。因此,通过驱动电动机53(图5)的驱动,止动齿轮54可以转动。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给螺线管组件41的螺线管412通电,螺线管412励磁,由此螺线管412的电磁吸引力作用于转动板42的前部。通过这种作用,转动板42对抗螺旋弹簧43的牵拉力,绕切入槽414和42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7B所示,状态变更为转动板主体421的前部吸附在螺线管412上的约束停止状态S2。通过这种状态变更,转动板42的卡爪422咬入到止动齿轮54的止动部542的止动齿中,成为阻止止动齿轮54绕下辊轴521转动的状态。
而且,在转动板42状态设定为约束停止状态S2的情况下,如果切断提供给螺线管412的电流,该螺线管412消磁,则转动板42通过螺旋弹簧43的牵拉力,绕切入槽414和423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返回到图7A所示的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但此时转动板主体421的前端部势必经常敲打作为限位件的定位凸起212b。
但是,由于定位凸起212b是从右框架21b突出设置,并与其成为一体的,而所述右框架21b是与非常重的立体框架20一体的构成单元,所以与限位件设置在相对于立体框架20来说非常轻的传动板30上的情况相比,由所述敲打产生的敲打声全部由立体框架20吸收扩散,由此不会产生刺耳的大声响,能够获得可靠的消声效果。
如以上所详细叙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线管组件41的消声结构,螺线管组件41设置在打印机10的装置主体11内,具有转动板42,该转动板通过在由于螺线管412的励磁而被磁吸附在该螺线管412上的磁吸附状态(约束停止状态S2),和由于螺线管412的消磁而解除磁吸附、被螺旋弹簧43拉回去的解除磁吸附状态(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之间变更状态,进行规定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允许止动齿轮54转动和阻止转动之间切换),所述消声结构对于因螺线管412的消磁,转动板42从约束停止状态S2向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变更而产生的转动板42对规定的限位件的敲打声进行消声,螺线管组件41安装在固定于装置主体框架上的传动板30上,并采用与立体框架20设置成一体的定位凸起212b作为限位件。
按照这种构成,通过给螺线管412通电,该螺线管412励磁,则转动板42的状态设定为被电磁吸附在螺线管412上的约束停止状态S2,另一方面,若切断提供给螺线管412的电流,则螺线管412消磁,由此转动板42通过螺旋弹簧的牵拉力,状态变更为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通过这种状态变更,转动板42作用于规定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止动齿轮54),使该部件进行规定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在允许止动齿轮54转动和阻止转动之间切换)。
而且,相对于螺线管组件41安装在固定于立体框架20的传动板30上,定位凸起212b以形成一体的方式安装在立体框架20上,所以在转动板42从约束停止状态S2变更为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时,即使该转动板42敲打定位凸起212b,由这种敲打导致的冲击也扩散到比传动板30重得多的立体框架20内而被吸收,由此,与定位凸起212b设置在传动板30上的情况相比,敲打声变得非常低,能够有效抑制噪声的产生。
而且,立体框架20采用合成树脂制成,合成树脂材料比金属材料容易抑制弹性振动,由于合成树脂材料的这种特性,在转动板42敲打定位凸起212b时的冲击被吸收,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敲打声的产生。
如果在作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0中采用这种消声结构,由于有效地抑制了在螺线管组件41动作而使转动板42从约束停止状态S2变更为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时产生的敲打声,所以能够使打印机10不发出刺耳的敲打声,即使把打印机10配置在安静的办公场所内,也能够防止被噪声困扰的不利情形发生。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把螺线管组件41用作在打印机10中把纸P从纸储存部12提供给图像形成部13时使用的校准辊对50的转动制动装置,所以在校准辊对50每次进行供纸动作时不会连续产生刺耳的敲打声,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打印机10不破坏安静的环境。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内容,还包含以下内容(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消声结构是用在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10)中,但该消声结构并不限定于只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也能够用在使用螺线管组件41的各种仪器中。
(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消声结构是用在作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0中,但本发明的消声结构并不限定于只用在打印机10中,也可以用在复印机或传真机等其他种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用设置在校准辊对50上的止动齿轮54作为螺线管组件41动作的对象部件,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螺线管组件41的对象部件就是止动齿轮54,可以采用因螺线管组件41的驱动而动作的各种部件。
(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定位凸起212b及转动板4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的接触面上安装例如橡胶制的或柔软的合成树脂制的消声构件。这样,在转动板42敲打定位凸起212b时,通过设在双方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双方上的消声材料缓和由敲打产生的冲击,所以能够把敲打声抑制到更低。
(5)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把作为被转动板42敲打的限位件的定位凸起212b做成前端细的锥台形。由此在转动板42敲打定位凸起212b时,转动板42成为以点接触倾斜地敲打定位凸起212b,所以与线接触敲打的情况相比,能够把敲打声抑制到更低。
权利要求
1.一种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所述螺线管组件设置在规定的装置的装置主体内,该螺线管组件具有可动元件,所述可动元件在由于螺线管的励磁而磁吸附在所述螺线管上的磁吸附状态、和由于螺线管的消磁而被规定的加力装置拉回去并挡在规定的限位件上的解除磁吸附状态之间变更状态,所述消声结构对于从磁吸附状态向解除磁吸附状态变更而导致的所述可动元件对所述限位件的敲打声进行消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组件安装在固定于所述装置主体框架上的螺线管安装用板上,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框架设置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可动元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消声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使用在根据规定的图像信息、把形成在成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组件是用于对提供所述纸的供纸辊进行转动制动的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线管组件的消声结构,所述螺线管组件(41)设置在打印机(10)的装置主体(11)内,该螺线管组件具有转动板(42),通过该转动板在由于螺线管(412)的励磁而磁吸附在该螺线管(412)上的磁吸附状态(约束停止状态(S2))和由于螺线管(412)的消磁而解除磁吸附并被螺旋弹簧(43)拉回去的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之间变更状态,进行规定的动作,所述消声结构用于将由于螺线管(412)的消磁使转动板(42)从约束停止状态(S2)向解除约束停止状态(S1)变更而产生的转动板(42)对规定限位件的敲打声进行消声,螺线管组件(41)安装在固定于装置主体(11)框架的传动板(30)上,采用与立体框架(20)设置为一体的定位凸起(212b)作为限位件。
文档编号G03G15/00GK1825217SQ20061000319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3日
发明者石井毅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