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和使用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74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和使用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影装置和利用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一对用作定影辊和加压辊的辊元件,以将其上形成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传送到这些辊元件彼此接触的接触夹压处,以由此定影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还涉及一种利用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在诸如传真机、打印机等的利用电子摄影术的成像设备中,通过如下方式将图像输出在记录介质上通过充电器使旋转从动感光鼓充电、通过根据图像信息的光的照射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将来自显影单元的调色剂(干式调色剂)应用于该静电潜像以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片材材料、纸或其它记录介质。
该成像设备包括使未定影的调色剂熔融并定影在被输送的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定影装置是热定影的辊类型,其由一对在未定影的调色剂被定影和定影的位置处布置成彼此相对的辊元件构成,即包括诸如卤素灯等的定影源(热发生器)的定影辊(热辊)和加压辊。在该布置中,其上具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两个辊元件以预定的压力彼此挤压的挤压接触区(定影夹压部),由此将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
利申请特开2007-248654)。
但是,以上传统的定影装置具有如下问题通过利用诸如弹簧等
的加压构件将辊构件彼此压靠许多小时导致在辊构件的外周上形成的弹性层中的局部永久变形。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已公开一种现有技术,其中定影装置包括定影辊,该定影辊具有通过热传导将来自热发生器的热传递至记录介质的热传导构件;和加压辊,该加压辊具有与定影辊形成夹压部的弹性层,以通过夹压记录介质来输送该记录介质,并构造成使得不论定影装置启动或停用,在使从热传导构件到加压辊的轴线的距离恒定的同时,由加压辊的热膨胀形成定影装置操作期间的夹压宽度,从而防止加压辊的弹性层中的局部变形,这种局部变形在将弹簧或任何其它加压元件用于施加挤压力时出现(见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
开平8-22214)。
但是,在该现有技术中,在不使用诸如弹簧等的任何加压元件的情况下,通过使辊构件热膨胀形成夹压部,因此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挤压力和夹压宽度恒定。结果已经存在定影操作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传统的问题设计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和使用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其能通过防止定影装置中辊构件的局部永久变形实现稳定的定影操作。
根据本发明用于解决以上问题的定影装置和包括该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构造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定影装置包括一对用作定影辊和加压辊的辊构件,该辊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辊构件在该辊构件的周表面上具有弹性层;和加压结构,该加压结构用于使辊构件彼此挤压接触,该定影装置用于使形成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辊构件彼此挤压接触的挤压接触部,从而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包括加压结构调节器,该加压结构调节器用于当辊构件通过加压结构彼此接触时调节该加压结构的挤压动作。
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优选的是,前述加压结构调节器由定影装置的用于支撑该对辊构件中的一个辊构件的框架结构的一部分构成,并且当加压结构邻接框架结构的该部分时调节该加压结构的挤压动作。
在本发明中,定影装置用于保持一对辊构件的框架结构例如当该对辊构件布置在顶部和底部处时,可由用于保持上辊的上框架和用于保持下辊的下框架构成。在该情况下,加压结构可抵靠上框架或下框架的部分,以便限制加压结构的挤压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优选的是,前述加压结构调节器包括用于通过加压结构释放辊之间的挤压接触状态的压力释放构件和用于调节压力释放构件的运动的压力释放构件调节器,并且加压结构的挤压动作在下述情形下通过使压力释放构件与压力释放构件调节器彼此接触来调节,即当辊构件通过加压结构彼此接触时,加压结构与压力释放构件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优选的是,釆用通过加压结构而彼此挤压接触的辊构件,加压结构调节器适于通过当启动用于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操作时辊构件的热膨胀形成用于定影调色剂图像的必要夹压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成像设备可包括以上第一至第四方面中所描述的定影装置中的一个定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没有大于所需的挤压力施加在辊构件之间,所以能够防止出现辊构件的弹性层中的局部永久变形,由此实现稳定的定影操作。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由于在不需要提供用于调节辊构件的挤压接触状态的分离调节器等的情况下,没有大于所需的挤压力施加在辊构件之间,所以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出现辊构件的弹性层中的局部永久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由于没有大于所需的挤压力施加在辊构件之间,所以能够防止出现辊构件的弹性层中的局部永久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当由该对辊构件执行定影操作时通过辊构件的热膨胀能够确保定影所需的夹压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由于通过防止出现辊构件的弹性层中的局部永久变形能实现稳定的定影操作,所以能够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能够稳定地实现带有可靠熔融并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高质量图像打印。


图1是示意图,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
图2是示意图,示出定影单元的示意性构造;图3是侧向剖视图,示出定影单元的构造的;
图4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
图5是示意图,示出从辊轴线方向观察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构造;
图6是示意图,示出将定影单元中的定影辊与加压辊彼此压靠的
状态;
图7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
图8是示意图,示出从辊轴线方向观察到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
6定影单元的构造;
图9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第三示例性实施 例的构造;和
图IO是示意图,示出从辊轴线方向观察到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 定影单元的构造。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示意图,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成像设 备的总体构造。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包括定影单元(定影装 置)6,该定影单元6由一对辊构件,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该对辊构 件在它们外周表面上具有弹性层,并在使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接触 的位置形成挤压接触部或所谓的夹压部;并允许其上形成有未定影的 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记录介质)通过夹压部以便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并且 将其定影到纸上。在该成像设备中,具有本发明特性的定影装置用作 定影单元6。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的总体构造。
如图1中所示,成像设备1根据从外部发送的图像数据或由成像 设备1本身捕获的图像数据在预定的片材(记录纸)上形成单色图像,并 包括曝光单元2、显影单元3、感光鼓10、转印单元ll、充电器4、清 洁单元5、定影单元6、供纸盘8、出纸盘9和控制器50。
充电器4是用于以预定的电位使感光鼓10表面均匀地充电的充电 装置。充电器4可釆用如图1中所示的非接触型或电晕放电型充电器4, 或者可使用诸如辊型或毛刷型的接触型充电器。
7曝光单元2根据前述图像数据照射已由充电器4均匀充电的感光 鼓10,以便在感光鼓IO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
可将如图1中所示的包括激光发射器2a和反射镜2b的激光扫描 单元(LSU)用作曝光单元2。可选的是,例如可使用具有一排发光元件 (EL或LED)的写入头。在此,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为了实现 高速打印操作,采用通过利用多道激光束减轻照射定时的急速的双光 束方法。
显影单元3用调色剂,在此是黑色调色剂使在感光鼓10表面上形 成的静电潜像显像化,以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单元11将通过显影单元3在感光鼓10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 转印到被输送的纸张上。
定影单元6使纸张通过可旋转的定影辊(辊构件)12和与定影辊12 挤压接触的加压辊(辊构件)13之间的挤压接触部(在下文中被称作"定 影夹压部"),该纸张通过转印单元ll转印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以 便使纸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并且将其定影到该纸上。稍后将描述定 影单元6的细节。
在显影与图像转印之后清洁单元5去除并收集残留在感光鼓10表 面上的调色剂。
供纸盘8是用于堆置要用于成像的这些纸张的盘。由于在本实施 例中为了应对大量的高速打印处理,在成像设备1下布置有多个供纸 盘8,所述每个供纸盘8中能够堆置500至1500张标准规格的纸张。 此外,在成像设备1的侧面布置有能够储存大量多种纸的大容量供纸 盒(LCC)81和主要支持用于非规则规格的纸打印的手动供给盘82。
8出纸盘9堆置已通过成像处理的纸。该出纸盘9布置在横过成像
设备1与手动供给盘82相对的侧面。还能够构造如下系统,即取代出 纸盘9,选择可布置用于成像后纸张的装订、打孔及其它处理的后处理 机、禾口/或多仓出纸盘。
控制器50执行前述单独部件的操作控制并且还执行图像数据的 图像处理。控制器50是至少包括CPU和RAM的微型计算机,并用于 基于在未示出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程序来操作。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具有本实施例特性的定影单元6。
图2是示意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示意性构造。图 3是侧向剖视图,示出定影单元的构造。
如图2和3中所示,定影单元6由彼此相对布置的定影辊12和加 压辊13构成,以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挤压接触。
以预定的温度加热定影辊12,以将热施加到通过定影夹压部的具 有在上面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纸。如图3中所示,该定影辊12 具有由诸如铁、不锈钢、铝、铜等金属、这些金属的合金等制成的底 管12a形成的圆柱形本体、和作为弹性层12b覆盖在管上的(l至3mm 厚的)硅橡胶。
硅橡胶的弹性层12b具有储热功能。在该弹性层12b上形成由诸 如PFA(四氟乙烯-全氟烃基乙烯醚的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等的 氟树脂制成的释放层12c。
定影辊12还包括在圆柱形本体的中空中的加热装置(热源)14,用 于将定影辊12表面设定在使调色剂图像定影所需的温度。定影辊12
9的表面由该加热装置14加热至用于定影的预定设定温度。用于定影的
设定温度通常为160至20(TC,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在180°C。
加热装置14包括两个热源,主加热器(中央热源或主热源)15和副 加热器(侧向热源或副热源)16,以便它们能分别单独地在中央部和侧向 部中对定影辊12的表面加热。主加热器15由布置在定影辊12的中央 区域中的巻丝F形成。该巻丝F形成发热部,以便加热定影辊12的中 央区域。另一方面,副加热器16具有位于主加热器15的发热部之外 的两侧端处的一对巻丝F。巻丝F所位于的这些部分形成发热区,以便 加热定影辊12的两个侧部。
在定影辊12的中央和一侧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9和20,所述温度 传感器19和20包括用于检测定影辊12表面上的温度的热敏电阻。这 些温度传感器19和20构成温度检测器件,用于检测与主加热器15和 副加热器16的发热区对应的部分的表面温度,所述主加热器15和副 加热器16能够单独地加热定影辊12表面。
温度传感器19是用于检测定影辊12的中央区的温度的中面温度 传感器,并且被布置成不与定影辊12的表面接触。另一方面,温度传 感器20是用于检测在定影辊12的侧部区域处的温度的侧向区域温度 传感器,并且被布置成与定影辊12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纸通过定影辊12的中央部比通过侧向区域频 繁,所以中央温度传感器19更可能被粘到定影辊12表面的纸损坏。 这就是为什么温度传感器19保持不与辊表面接触的原因。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器50中包括的温度控制器(未示出) 适于校准由中央温度传感器19检测到的温度,这是因为由定影辊12 表面距离间隙产生了温度差异。
10另一方面,加压辊13具有由诸如铁、不锈钢、铝、铜等金属、这
些金属的合金等制成的底管13a形成的圆柱形本体,和作为弹性层13b 覆盖在管上的(l至5mm厚的)硅橡胶。类似于定影辊12,硅橡胶的弹 性层13b具有储热功能。在该弹性层13b上形成由诸如PFA(四氟乙烯-全氟烃基乙烯醚的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等的氟树脂制成的释放 层13c。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加压辊13还结合加热器件(热源)或加热器 (在下文中被称作加压侧加热器)n,以便抑制加压辊13从定影辊12吸热。
加压侧加热器17具有巻丝F,该巻丝F沿加压辊13的轴线延伸, 从而与定影辊12的大约全部长度相对。该巻丝F构成发热部,或者总 体上在加压辊13的全部长度上对该加压辊13加热。
如图2中所示,如此构造的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中的每个辊具 有纸分离爪22、 22,用于剥落粘到定影辊12或加压辊13的外周上的 纸。在定影辊12的外周上设有用于去除附着到定影辊12表面的调色 剂的清洁单元21。
如图1和2中所示,沿导纸机构23从转印单元11引导至定影单 元6的纸通过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之间的定影夹压部,然后通过纸 分离爪22、 22从定影辊12或加压辊13剥离纸并沿导纸机构24和25 输送并引导纸。在剥落纸之后通过清洁单元21清洁定影辊12的表面。
另外,在定影单元6中,在加压辊13布置成该加压辊的辊表面与 定影辊12表面接触的同时,定影辊12联接到驱动源并从而被旋转地 驱动,以便加压辊13能由定影辊12的旋转来被驱动。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特性的定影单元6的例子。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4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定影单元的第一
示例性实施例的构造。图5是示意图,示出从辊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定
影单元的构造。
如图4和5中所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定影装置)106 包括加压结构110,该加压结构IIO用于将可旋转的定影辊12和加 压辊13布置成彼此相对并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挤压接触;压力释 放杆(压力释放构件)120,该压力释放杆120用作加压结构调节器,以 调节加压结构IIO的加压作用;和压力释放杆定位销(压力释放构件调 节器)130,该压力释放杆定位销130用于调节压力释放杆120的作用。
定影辊12具有40mm外径的圆柱形本体,该圆柱形本体由底管 12a、在底管12a的外周侧上形成为弹性层12b的1.5mm厚的硅橡胶、 和在弹性层12b上形成的3(Him厚的PFA释放层12c构成。
类似地,加压辊13具有40mm外径的圆柱形本体,该圆柱形本体 由底管13a、在底管13a的外周侧上形成为弹性层13b的1.5mm厚的硅 橡胶、和在弹性层13b上形成的3(Him厚度的PFA的释放层13c构成。
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具有插在该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的两端 处、用于旋转地支撑相应的辊的轴承41和42。也就是说,定影辊12 和加压辊13分别通过这些轴承41和42可旋转地附连至定影辊12侧 的上单元(未示出)和加压辊13侧的下单元(未示出)。
加压结构110包括加压杆111和加压弹簧112。
12加压杆111支撑加压辊13并且由支撑轴113在该加压杆111 一侧 可枢转地支撑,以便能相对于定影辊12挤压和加压辊13以及与其分 开。加压结构110具有布置在与加压杆111相对的侧边上的加压弹簧 112。
加压弹簧112使用压縮盘簧并布置成使加压杆Ul朝定影辊12挤 压加压辊13。
在横过加压结构110与加压杆111相对的侧上布置有压力释放杆 120,用于通过加压杆111调节加压辊13的加压作用并使加压辊13与 定影辊12分开。
压力释放杆120(加压结构调节器、压力释放构件)具有用于允许手 动操作的把手部120a和邻接加压杆111的邻接部120b,并且可枢转地 由把手部120a与邻接部120b之间的支撑轴121支撑。邻接部120b形 成有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和加压杆释放位置120b2。
具体地,如图5中所示,当加压杆111在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 处邻接邻接部120b时,加压辊13由在加压弹簧112的压力作用下的 加压杆111向上挤压,以便在预定位置邻接定影辊12,从而产生使加 压辊13与定影辊12由来自加压弹簧112的预定挤压力保持彼此挤压 接触的状态(由实线示出)。
另一方面,当加压杆111在加压杆释放位置120b2处邻接邻接部 120b时,将加压杆lll向下推,以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分离(由双 点划线描绘)。
压力释放杆定位销130(压力释放构件调节器)附连至未示出的定 影单元体的一部分,并适于通过压力释放杆120的邻接部120b与该压 力释放杆定位销130的抵靠来限制压力释放杆120的运动。
13详细地,压力释放杆定位销130设置成以便当加压辊13通过加压
结构110压靠在定影辊12上时,在加压杆111于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 邻接压力释放杆120的同时,压力释放杆120的邻接部120b邻接压力 释放杆定位销130。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定影单元106中的加压杆111和压力释 放杆120的操作。
图6是示意图,示出将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中的定影辊与加 压辊彼此压靠的状态。
在定影单元106中,在其处于正常状态下(能转印调色剂图像的状 态),在加压辊13通过在加压弹簧112的压力作用下的加压杆111,在 以预定的挤压力持续压靠在定影辊12上的状态下设定加压辊13,如图 5中所示。
此时,在邻接部120b的顶部邻接压力释放杆定位销130的同时, 压力释放杆120以其抵靠加压杆111的一端的加压杆设定位置120M 定位,以便限制邻接部120在附图中向上的运动。结果,加压杆111 保持在压力释放杆120的邻接部120b的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处。
由于加压杆111对加压辊13的挤压动作由加压杆111对压力释放 杆120的邻接部120b的抵靠来限制,所以由加压杆111支撑的加压辊 13在来自加压弹簧112的预定挤压力的作用下,安置在相对于定影辊 12预定的位置(由实线描绘)。
另一方面,在定影单元106中,当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分离时, 压力释放杆120的把手部120a在如图5中所示的箭头A的方向上转动, 以便邻接部120b与加压杆111之间的邻接位置从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移位至加压杆释放位置120b2。结果,加压杆lll被在附图中向 下推,以便加压辊13能与定影辊12分离(由双点划线描绘)。
采用该构造,即使当将设备设定在就绪状态或停用等状态时,加 压辊13已经在压力作用下被推压在定影辊12上多小时,也能够通过 使加压杆111与压力释放杆120的邻接部120b的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 接触来减轻来自加压弹簧112的挤压力。因此,能够防止弹性层12b 与13b在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彼此邻接的区域中的局部永久变形的 出现。
如上所述,压力释放杆120的运动由压力释放杆定位销130调节, 对加压辊13压靠在定影辊12上的量进行限制并且减小加压弹簧112 的推压力,以致变得难以保证使调色剂图像定影所需的夹压宽度。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考虑到弹性层12b 和13b与释放层12c和13c的热膨胀,加压杆111如图6中所示定位成 以便在调色剂定影(定影温度18(TC)时所需的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 之间的夹压宽度Wl为4.5mm,而在正常温度(25'C)的定影辊12与加 压辊13之间的夹压宽度W2为4.0mm。采用该布置,能够防止出现正 常状态期间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与13b中的局部永久 变形。
由图6中所示的附图标记12h和13h表示的双点划线代表定影辊 12和加压辊13在调色剂定影时的圆周,而由附图标记12n和13n表示 的实线代表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在正常温度时的圆周。
根据如此构造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当将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 彼此压靠时,压力释放杆120的运动由压力释放杆定位销130限制, 同时加压杆11的挤压动作由压力释放杆120调节,以便将加压辊13 保持在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处。因此,能够防止大于所需的挤压力
15施加在定影辊12上。结果,能够防止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的弹性层 12b与13b中的局部永久变形的出现。
此外,由于通过使压力释放杆120与加压杆111之间的邻接位置 从加压杆设定位置120bl移位至加压杆释放位置120b2来在附图中向 下地推加压杆111,所以能够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分离。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7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第二示例性实施 例的构造,以及图8是示意图,示出从辊轴线方向观察到的第二示例 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构造。
在此,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相同 的部件分配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如图7和8中所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定影装置)206 包括加压结构110,该加压结构110用于将可旋转的定影辊12和加 压辊13布置成彼此相对并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挤压接触;和加压 辊侧框架(框架结构)210,该加压辊侧框架210用于调节加压结构110 的挤压动作。
在此,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描述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构 造的不山。
加压辊侧框架210具有用于枢转地支撑加压杆111的支撑轴113, 并且还具有用于调节加压结构110的运动的定位销(加压结构调节 器)2U。定位销211布置在从支撑轴113侧横过加压辊13的轴与加压杆111
的相对端相对的位置,以便当加压辊13相对于定影辊12适当定位时 防止加压杆111朝定影辊12侧推压加压辊13。
具体地,如图8中所示,当加压杆111邻接定位销211时,加压 辊13已由在加压弹簧112的压力作用下的加压杆111向上挤压,以便 在预定位置邻接定影辊12,从而产生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由来自 加压弹簧112的预定挤压力保持彼此挤压接触的状态。
釆用该构造,即使当将设备设定在就绪状态或停用等时,加压辊 13已经在压力作用下被推压在定影辊12上多小时,也能够通过使加压 杆111抵靠定位销211来减轻来自加压弹簧112的挤压力。因此,能够 防止使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和13b局部永久变形。
如上所述,由于加压杆111的挤压动作由定位销211限制、以致 对加压辊13压靠定影辊12的量进行调节并因此减轻来自加压弹簧112 的推压力,所以变得难以保证使调色剂图像定影所需的夹压宽度。为 了应对这种情况,同样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考虑到弹性层12b和 13b与释放层12c和13c的热膨胀,指定定位销211的布局,以便在调 色剂定影(定影温度18(TC)时所需的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之间的夹 压宽度Wl为4.5mm,而在正常温度时(25'C)的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 之间的夹压宽度W2为4.0mm。采用该配置,能够防止出现正常状态 中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与13b中的局部永久变形。
根据如此构造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加压杆111的挤压动作 由设置用于加压辊侧框架210的定位销211调节,所以能够防止大于 所需的挤压力施加在定影辊12上。结果,能够防止出现定影辊12与 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与13b中的局部永久变形。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17接下来,将参考附图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图9是透视图,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单元的第三示例性实施 例的构造,图10是示意图,示出从辊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定影单元的构 造。
在此,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部 件相同的部件分配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便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如图9和10中所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影单元(定影装置)306 包括加压结构110,该加压结构IIO用于将可旋转的定影辊12和加 压辊13布置成彼此相对并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挤压接触;和加压 辊侧框架(框架结构)310,该加压辊侧框架310用于调节加压结构110 的挤压动作。
在此,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描述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 例的构造的不同。
定影辊侧框架310相对于加压辊的轴线保持定影辊12,并具有用 于调节加压杆111的运动的加压杆定位部(加压结构调节器)311。在该 示例性实施例中,加压杆定位部311通过使定影辊侧框架310的一个 端部弯曲而形成。
加压杆定位部311布置在加压杆111的相对端的与支撑轴113侧 相对的位置处,以便当加压辊13相对于定影辊12适当定位时,防止 加压杆111朝定影辊12推压加压辊13。
具体地,如图10中所示,当加压杆111邻接加压杆定位部311时, 加压辊13由在加压弹簧112的压力作用下的加压杆111向上挤压,以 便在预定位置邻接定影辊12,从而产生使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通过
18来自加压弹簧112的预定挤压力保持彼此挤压接触的状态。
采用该构造,即使当将设备设定在就绪状态或停用等时,加压辊
13已经在压力作用下被推压在定影辊12上多小时,也能够通过使加压 杆111抵靠加压杆定位部311来减轻来自加压弹簧112的挤压力。因此, 能够防止使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和13b的部分永久变 形。
如上所述,由于加压杆111的挤压动作由加压杆定位部311限制, 以便对加压辊13压靠定影辊12的量进行调节并因此减轻来自加压弹 簧112的推压力,所以变得难以保证使调色剂图像定影所需的夹压宽 度。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同样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考虑到弹性层 12b和13b与释放层12c和13c的热膨胀,指定加压杆定位部311的布 局,以便在调色剂定影(定影温度18(TC)时所需的定影辊12与加压辊 13之间的夹压宽度Wl为4.5mm,而在正常温度时(25'C)的定影辊12 与加压辊13之间的夹压宽度W2为4.0mm。釆用该配置,能够防止出 现在正常状态中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与13b中的局部 永久变形。
根据如此构造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加压杆111的挤压动作 由设置用于定影辊侧框架310的加压杆定位部311调节,所以能够防 止大于所需的挤压力施加在定影辊12上。结果,能够防止出现定影辊 12与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与13b中的局部永久变形。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和示例性实施例,由于在定影单元6、 106、 206和306中设有压力释放杆120、定位销211或加压杆定位部311, 以便调节用于使将加压辊13与定影辊12挤压接触的加压结构110的 加压作用,因此当使设备停用或处于就绪状态时,能够减小由加压弹 簧112施加的挤压力,并能够防止出现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的弹性 层12b与13b中的局部永久变形。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诸如定影辊12和加压辊13的外径、弹性
层12b、 13b和释放层12c、 13c的厚度的特定元素被用数字表示说明。 但是,由于出现永久变形的条件依据弹性层的硬度和厚度改变,并且 还由于调色剂定影所需的夹压宽度依据纸输送速度等改变,所以本发 明不应局限于以上例子,并且能够将以上因素视情况指定为最优数值。
如此前所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定影单元应用到成像设备1使得 能够防止出现定影辊12与加压辊13的弹性层12b与13b的局部永久 变形,因此能够实现稳定的定影操作。结果,能够稳定地执行具有可 靠定影和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高质量图像打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模式,但不用说本发明不应局 限于上述例子,并且显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将想到各种变化和改型。因此,要理解的是这样的变型在本发明的技 术范围内。
例如,在以上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单色成像设备,但本发 明也能应用于包括将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 的彩色成像设备。
权利要求
1. 一种定影装置,包括一对辊构件和用于使所述辊构件彼此挤压接触的加压结构,所述一对辊构件用作定影辊和加压辊,所述辊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辊构件在其周表面上具有弹性层,所述定影装置用于使形成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通过所述辊构件彼此挤压接触的挤压接触部,从而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加压结构调节器,当所述辊构件通过所述加压结构彼此接触时,所述加压结构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加压结构的挤压动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结构调节器由所 述定影装置的用于支撑所述一对辊构件中的一个辊构件的框架结构的 一部分构成,并且当所述加压结构邻接所述框架结构的所述部分时, 所述加压结构调节器调节所述加压结构的所述挤压动作。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结构调节器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加压结构释放所述辊之间的挤压接触状态的压力释放构 件和用于调节所述压力释放构件的运动的压力释放构件调节器,并且当所述加压结构使所述辊构件彼此接触时,在所述加压结构与所 述压力释放构件接触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压力释放构件与所述压力 释放构件调节器彼此接触来调节所述压力结构的挤压动作。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当启动用于使调色剂图像 熔融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操作时,在所述加压结构使所述辊构 件彼此挤压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加压结构调节器适于通过所述辊构件 的热膨胀来形成用于使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必要夹压宽度。
5. —种成像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定影装置。
全文摘要
定影装置和使用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定影单元由定影辊与加压辊和加压结构构成,定影辊与加压辊在它们的外周表面上具有弹性层,加压结构用于使定影辊压靠在加压辊上,定影单元使具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纸张通过定影辊与加压辊彼此挤压接触的夹压部,以便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定影到纸张上。定影单元还包括压力释放杆,压力释放杆用于当通过加压结构使辊彼此挤压接触时调节加压结构的挤压动作。该成像设备包括该定影装置。由于没有大于所需的挤压力施加在辊构件之间,所以能够防止出现辊构件的弹性层中的局部永久变形,由此实现稳定的定影操作。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510067SQ20091000586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4日
发明者浪崎广介, 立石嘉信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