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19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下述结构并按照下述过程运行。通过充电器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充电至预定的极性和预定的电位,并通过以 形成图像的方式将带电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进行曝光以选择性地除电,由此形成静电 潜像。然后,通过显影单元使调色剂附着到静电潜像上,并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 像。通过转印单元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图像接收介质上,并将该图像接收介质作为图像 形成物排出。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高速获得高品质图像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在复印机和激光束 打印机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作为用于这些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使用例如硒、硒碲合金、硒砷合金 或硫化镉等常规无机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无机感光体)是已知的。近年来,由于使用 有机光导电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有机感光体)成本低,并在制造性和废弃性方面具有 优势,因此已经开始成为主流。使用电晕放电器的电晕充电方式以往已用作充电方式。近年来,接触充电方式由 于具有诸如低臭氧生成和低耗电等优势,因此已投入实际应用,并被广泛使用。在接触充电 方式中,将导电性部件用作充电部件,并将该导电性部件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接触或 者靠近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向该充电部件施加电压,从而使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带 电。向充电部件施加电压的方式包括直流方式和交流叠加方式,直流方式中,仅施加直流电 压,而在交流叠加方式中,施加叠加在直流电压上的交流电压。接触充电方式在使设备小型 化和减少诸如臭氧等气体产生等方面具有优点。作为转印方式,将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纸张上的方式已成为主流。然而,近年 来,由于用于在其上转印调色剂图像的纸张的选择得到扩展,因此使用中间转印介质来转 印调色剂图像的方式已经得到积极使用。另外,已知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形成保护膜以提高其强度。作为用于形成保护膜的材料,已知有以下材料。例如,日本特许3287678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酚醛树脂中分散有导电性粉末的材 料。日本特开平12-01974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而日本特开2002-82469 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由醇溶性电荷输送性材料和酚醛树脂制得的材料。日本特开昭62-25175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由烷基醚化苯并胍胺/甲醛树脂和电 子接受性聚羧酸或电子接受性聚酸酐构成的固化膜,而日本特开平7-146564号公报公开 了一种其中苯并胍胺树脂掺杂有碘、有机磺酸化合物或氯化铁等的固化膜。日本特开平 2006-8471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作为保护膜的固化膜,该固化膜由特定的添加剂和酚醛树 脂、三聚氰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硅氧烷或氨基甲酸酯树脂构成。
近年来,由丙烯酸类材料制成的保护层也受到关注。例如,日本特开平5-40360 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通过将含有光固化性丙烯酸类单体的液体固化所获得的膜,日本特开平 5-216249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由具有碳碳双键的单体、具有碳碳双键的电荷输送性材料和粘 合剂树脂的混合物制备并通过热能或光能使该单体的碳碳双键和该电荷输送性材料的碳 碳双键反应而形成的膜。日本特开2000-20671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作为保护层的膜,该膜 由使空穴输送性化合物聚合而获得的化合物制得,所述空穴输送性化合物在其单个分子中 具有两个以上的链聚合性官能团。这些丙烯酸类材料受到固化条件、固化气氛和其他因素的强烈影响。因此,例如日 本特开2004-1298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用射线辐射后通过加热聚合性 材料来形成的膜,日本特开平7-7264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惰性气体中加热并固化聚 合性材料而获得的膜。另外,例如日本特开平5-216249号公报和特开2004-302450号公报还公开了这样 一种技术,该技术利用丙烯酸类成分对电荷输送性材料本身进行改性以使其具有交联性, 另外还向其中添加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反应性单体,由此改善膜的强度。作为由反应产物或固化膜形成的保护层,下述的膜也是已知的。
例如,日本特开2000-20671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含有使其中电荷输送性材料本 身经改性而具有多官能(即三官能以上)的化合物聚合而获得的化合物的膜。日本特开 2001-17501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技术,该技术使用由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 送性材料制得的聚合物作为保护层。另外,日本特开2007-86522号公报公开了这样一种技 术,其中通过使膜内的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材料的浓度从最外表面向内存在 梯度,从而使保护膜的机械特性和电特性彼此相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具 有优于通过使用除热聚合性或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性引发剂之外的任意聚合 引发剂而获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润滑性能。

发明内容
所述目的通过如下方案解决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至少具 有导电性基体和在该导电性基体上或上方形成的感光层,所述感光体的最外层为以下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在其单个 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热聚合性或光聚 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 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 述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是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偶氮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 述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弓I发剂是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 述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是由下述式(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四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所述式(1)中,由A表示的所述具有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是衍生自选自由芳香族偶氮化 合物、脂环族偶氮化合物和烷基偶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基团。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四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 所述式(1)中,由A表示的所述具有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是下述的各自具有偶氮基的二 价有机基团(1-1)、(1-2)、(1-3)或(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是由下述式(2)表示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七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由 式(2)表示的所述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是下述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表 示甲基,1是3,m是3,η是4,并且A表示苯偶姻化合物、苄基缩酮化合物、α _氨基苯乙酮 化合物或酰基氧化膦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 述电荷输送性骨架是源自于三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或腙化合物的骨架。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 述链聚合性官能团是选自由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和苯乙烯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 种基团。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化合物(a)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以及下述结构在 其电荷输送性骨架与其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化合物(a)具有下述结构在其单个分子内具有三苯胺骨架和三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 基。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案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 所述化合物(a)是由下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案,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第一方案至第三方 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选自由以下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元充电 单元,该充电单元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充电;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用调色剂将形成 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调色剂除去单元,该调色剂除去单元将残留在 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除去;并且所述处理盒能够自由地安装在图像形成 设备上和从该图像形成设备上卸下。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 方案至第三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充电单元,该充电单元对所述电子照相 感光体进行充电;静电潜像形成单元,该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在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 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用调色剂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所述 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和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 印介质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 外表面具有优于通过使用除热聚合性或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性引发剂之外的 任意聚合引发剂而获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润滑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不使用具有硅氧烷骨 架的偶氮化合物作为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相比,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 最外表面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不使用具有硅氧烷骨 架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作为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相比,该电子照相 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至六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不使用由下述式
(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作为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相比,该电子照相感 光体的最外表面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七至八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不使用由下述式
(2)表示的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相比,该电子照相感 光体的最外表面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不使用源自于三芳基 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或腙化合物的骨架作为电荷输送性骨架时相比,该电子照相感光 体的最外表面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不使用选自由丙烯酰 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和苯乙烯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作为链聚合性官能团时相 比,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具有更优良的润滑性能。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化合物(a)不具有 在其电荷输送性骨架与其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结 构时相比,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具有提高的机械强度,还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化合物(a)不具有 在其单个分子内具有三苯胺骨架和三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结构时相比,该电子照相感 光体的最外表面在厚度上具有优势。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案,可以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与化合物(a)不为由 下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时相比,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与不采用本构成的处理盒相比, 使用该处理盒,降低了由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表面的润滑性能劣化引起的图像缺 陷。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案,可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与不采用本构成的图像 形成设备相比,使用该图像形成设备,降低了由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表面的润滑性 能劣化引起的图像缺陷。


基于以下附图,本文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实例的 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另一个实例 的部分横截面 示意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不同实 例的部分横截面的示意图;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结 构示意图;和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不同实例 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电子照相感光体]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至少具有导电性基体和形成在 该导电性基体上或上方的感光层,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层为以下组合物的固化膜, 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 物(a),和至少一种热聚合性或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在下文中,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a)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称作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而热聚合性或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 由基聚合引发剂(b)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称作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上述构成,使得其最外表面具有有利的 润滑性能。结果,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清洁性能得到改善。在各具有该感光体的处理盒和图 像形成设备中,由感光体的最外表面的润滑性能劣化引起的图像缺陷(例如基于清洁不足 引起的图像拖尾)受到抑制。虽然产生所述有益效果的机理未必清楚,但是认为该机理如下所述当所述组合物固化形成固化膜时,可能所述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开裂产生 自由基,同时所述聚合物在残留有开裂后的一个以上的残余硅酮成分的状态下固化。由于 在固化时产生来自特定硅酮聚合引发剂的残余硅酮成分,因此可认为在固化膜形成的同时 残余硅酮成分被吸收到膜(层)中。结果,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表面润滑性能方面优异。具体地说,当使用热聚合性硅酮聚合引发剂时,聚合反应(固化反应)慢于光聚合 反应。因此,来自引发剂的残余硅酮成分将容易迁移并分布到最外表面。结果,涂布缺陷将 受到限制,因此最外层中的表面缺陷将受到限制。当使用光聚合性硅酮聚合引发剂时,聚合反应(固化反应)快于热聚合反应。可 能在固化膜形成的同时残余硅酮成分被吸收到膜(层)中,使得硅酮成分在最外层中沿着 其厚度方向彻底混合。结果,即使最外层被磨耗掉,也会显示和保持润滑功能。由于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只与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聚合并固化,因 此机械强度和电特性不易受到影响,使得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良好的图像特性。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外层是由以下组合物制 得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至少一种特定的硅酮 聚合引发剂(b)。对于示例性实施方式而言,最外层构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最上层是足够 的。因此,最外层可以形成为起到保护层作用的层,或者起到电荷输送层作用的层。当最外层为起到保护层作用的层时,该保护层具有作为下层的由电荷输送层和电荷产生层构成的感光层,或者单层型感光层(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当最外层为起到保护层作用的层时,电子照相感光体可以是如下形式的感光体该感光体在导电性基体上或上方具有感光层和作为最外层的保护层,并且保护层是由以下 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至少一种特 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当最外层是起到电荷输送层作用的层时,电子照相感光体可以为以下形式的感光 体该感光体在导电性基体上或上方具有电荷产生层和作为最外层的电荷输送层,并且电 荷输送层是由以下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该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
(a)和至少一种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其中最外层为起到保护层作 用的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给予相同的部件或者相互对应的部 分。对于这些部件或部分,省略了重复说明。图1是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适当实例的横截面 示意图。图2和图3是各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不同实例的横截 面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是所谓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或多层型感光 体),其构成为在导电性基体4上设置有底涂层1,然后在底涂层1上依次形成有以下各 层电荷产生层2、电荷输送层3和保护层5。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A中,感光层由电荷产生 层2和电荷输送层3构成。图2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B为功能分离型感光体,以与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 相感光体7A相同的方式,其功能分离为电荷产生层2的功能和电荷输送层3的功能。图3 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C在其单层(单层型感光层(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中含 有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图2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B的构成为底涂层1设置在导电性基体4上,并 且在导电性基体4上依次形成以下各层电荷输送层3、电荷产生层2和保护层5。在电子 照相感光体7B中,感光层由电荷输送层3和电荷产生层2构成。图3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C的构成为底涂层1设置在导电性基体4上,并 且在导电性基体4上依次形成以下各层单层型感光层6和保护层5。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至7C中,各保护层5是最外层,其布置 离导电性基体4最远处。最外层具有上述预定的结构。在图1至图3中所示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底涂层是可选的。基于作为典型实例的如图1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将各构成要素说明如下。<保护层>首先在此说明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7A的最外层的保护层5。保护层5是电子照相感光体7A中的最外层,并且是由以下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 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至少一种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
(b)。换言之,保护层5是通过热聚合或光聚合使所述组合物固化而获得的固化膜。首先在此对所述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进行说明。保护层(最外层)5中使用的所述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是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可以是任意化合物,只要该 化合物满足这一结构要求即可。作为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中的电荷输送性骨架,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 (a)中的电荷输送性骨架是,例如,源自于诸如三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或腙化合物 等含氮空穴输送性化合物的骨架。与氮原子共轭的结构对应于电荷输送性骨架。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链聚合性官能团是例如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 基或苯乙烯基,并且特别优选的是甲基丙烯酰氧基。其原因并不明确,然而,原因可能如下。通常,在固化反应中,很多情况下使用具有高反应性的丙烯酰氧基。然而,当使用 高反应性丙烯酰氧基作为大体积的电荷输送性骨架中的取代基时,容易导致不均勻固化反 应。结果,可以容易地形成微观(或宏观)海岛结构。这种海岛结构在电子领域之外的领 域中几乎不导致问题。然而,当海岛结构存在于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时,在其最外层容易产生 不均勻或褶皱。在宏观上产生电荷输送性能相互不同的区域,从而导致图像不均勻和其他 问题。在单个电荷输送性骨架连接有多个官能团的情况中,这种海岛结构的形成尤为显著。因此,通过利用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特定电荷输送性材料作为特定的电荷输送 性材料(a),上述海岛结构的形成受到限制。从这一点看来,可推测最外层为由含有这种所 需的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可稳定地实现 良好的电特性和图像特性。在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中,优选该材料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在其电荷输送 性骨架和其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插入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换言之,优选特 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具有如下结构在其电荷输送性骨架和其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 酰氧基之间具有含一个以上碳原子的碳链作为连接基团。所述连接基团最优选为亚烷基。这样的结构为何优选的原因不一定清楚,然而,原因可能如下当具有吸电子性能的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过于靠近或接近电荷输送性 骨架时,电荷输送性骨架的电荷密度降低,使得电离电位升高,从而使载流子从底涂层向最 外层的注入可能变得无法顺畅地进行。另外,据推测,当诸如甲基丙烯酰氧基等自由基聚合 性取代基聚合时,如果在聚合时生成的自由基的结构容易迁移到电荷输送性骨架,所生成 的自由基可能使其电荷输送功能劣化,从而导致电特性的劣化。另外,在电荷输送性骨架体 积较大并且该骨架与链聚合性官能团(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相互接近而具有刚 性的情况中,聚合性部分之间不容易相对运动,使得这些部分相互反应的概率可能降低。这 种情况对于最外层的机械强度而言是不利的。由这些情况看来,优选具有上述结构,其中柔性碳链介于电荷输送性骨架和丙烯 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另外,优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是在其单个分子内具有三苯胺骨架和三个 以上(优选为四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a’)。这种结构具有非常好的优点,即 该化合物的稳定性在其合成过程中可以确定地得到保持,并且该化合物可以以工业规模生 产。而且,由于该结构,可以实现具有高交联密度和足够机械强度的最外层;因此,不必向其 中添加不具有电荷输送性能 的多官能单体。因此,可以抑制由于添加多官能单体引起的电 特性降低。结果,可以使最外层较厚。结果,可以延长具有这种最外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 寿命,并且即使长时间使用,该感光体也是耐用的。
将其中特定硅酮聚合引发剂(b)被用作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固化的方法为使用 光或热的自由基聚合法。如果反应进行得过快,在所得的固化膜中容易出现不均勻或褶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选择自由基生成相对缓慢并且与丙烯酰氧基相比反应性较低的甲基 丙烯酰氧基作为链聚合性官能团的条件下进行热聚合。在这种情况中,通过热促进结构的 松弛,使得可以稳定地获得具有高均一性的固化膜。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电荷输送性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优选特定的电荷 输送性材料(a)是由下式(A)表示的化合物。 在式(A)中,Ar1 Ar4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5表 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D各自表 示-(CH2) d- (O-CH2-CH2) e-0-C0-C (CH3) = CH2,其中 d 表示 1 5 的整数,e 表示 0 或 1,cl 至 c5各自独立地表示1或2,k表示0或1,而D的总数为4以上。在式(A)中,Ar1至Ar4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Ar1至 Ar4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的实例包括具有1 4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烷 氧基,以及碳原子数为6 10的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但不包括D :-(CH2) d- (O-CH2-CH2) e-0-C0-C (CH3) = CH2。Ar1 Ar4优选为如下所示的结构式(1)至(7)表示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基团。结 构式(1)至(7)各自和“(_D)c”一起示出,“(-D) C”笼统表示分别与Ar1 Ar4连接的“ (-D) Cl” “(_D)c4”。 在结构式(1)至(7)中,R1表示选自由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烷基、取代有碳 原子数为1 4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 4的烷氧基的苯基、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和碳 原子数为7 10的芳烷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基团;R2 R4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由氢原子、 碳原子数为1 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4的烷氧基、取代有碳原子数为1 4的烷氧基 的苯基、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碳原子数为7 10的芳烷基和卤素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 基团;Ar各自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D各自表示-(CH2)d-(O-CH2-CH2) e-0-C0-C (CH3) = CH2,其中d表示1 5的整数,e表示0或1,c表示1或2,s表示0或1 ; 并且t表示0 3的整数。在结构式(7)中,Ar各自表示由结构式⑶和(9)表示的基团
(8) (9)在结构式⑶和(9)中,R5和R6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由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 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4的烷氧基、取代有碳原子数为1 4的烷氧基的苯基、不具有取 代基的苯基、碳原子数为7 10的芳烷基和卤素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基团;t'各自表示 0 3的整数。在结构式(7)中,Z'表示二价有机连接基团,并且希望的是,Z'可以是由如下所 示结构式(10)至(17)表示的基团中的任意一种;S表示0或1。
(16)(17)在结构式(10)和(17)中,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由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 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4的烷氧基、取代有碳原子数为1 4的烷氧基的苯基、不具有取 代基的苯基、碳原子数为7 10的芳烷基和卤素原子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基团;W各自表示 二价基团;q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1 10的整数;t"各自表示O 3的整数。在结构式(16)和(17)中,希望的是W各自可以是由以下所示结构式(18)至(26) 表示的二价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在结构式(25)中,u表示O 3的整数。
(25)(26)在结构式(A)中,当k为O时,Ar5是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这种芳 基的实例可以与在对Ar1 Ar4的说明中作为芳基的实例所给出的相同。该亚芳基的实例 可以是各自通过从在对Ar1 Ar4的说明中给出的芳基实例的任意一个中脱去该芳基的预 定位置的氢原子而获得的亚芳基。下文将阐述由式㈧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化合物A-I A-21)。由式(A) 表示的化合物绝不由这些实例所限制。 由式㈧表示的化合物由如下方法合成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通过使作为其前体的醇与相应的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 酰卤缩合来合成,或者当前体醇具有苄基醇结构时,该化合物通过使所述醇与具有羟基的 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脱水醚化来合成。作为例子,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化合物Α-4和化合物Α-7各自的合成路线如
下所示 作为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上说明了在其单个分 子中具有三苯胺骨架和4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a’)。然而,也可以使用除了该 化合物之外的下述化合物(下文也称为其他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作为特定的电荷 输送性材料(a)。作为其他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使用其中链聚合性官能团被引入到已知 电荷输送性材料的化合物。已知电荷输送性材料的例子包括三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芳烷化合物、芳基取代的乙烯类化合物、芪化合物、蒽化合物、腙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各 自被描述为可以各自构成下述电荷输送层3的电荷输送性材料中的空穴输送性化合物。其 他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具体实例包括在日本特开平5-216249号公报、日本特开 2000-20671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1298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72640号公报、日本特开 2004-30245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20671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175016号公报和日本 特开2007-86522号公报中描述的化合物。在其他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中,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三苯胺骨架和1 3 个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是优选的。特别是,优选下述由式(A)表示的的化合物,其中, D各自表示-(CH2)f-(O-CH2-CH2)g-O-CO-C(R) = CH2的化合物,其中f表示1 5的整数、g 表示0或1而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并且D的总和为1 3。另外,其中D中的f为1 5 的整数并且D中的R为甲基 的化合物是优选的。下文将说明其他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具体实例。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三苯胺骨架和一个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丙烯酰氧基或甲 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其为其他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一种)的具体实例包 括化合物I-I至1-12。然而,所述化合物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三苯胺骨架和两个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丙烯酰氧基或甲 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其为其他反应性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一种)的具体实例包 括化合物II-I至11-19。然而,所述化合物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总含量百分比优选为用以形成保护层(最外层)5 的组合物的30重量% 100重量%,更优选为40重量% 10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50
重量% 100重量%。当含量在这一范围内时,固化膜(最外层)具有优异的电特性,并且可以使其较厚。除了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实例外,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3个以上链聚 合性官能团(例如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的含量百分比优选为用以形成 保护层(最外层)5的组合物的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
重量%以上。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4个以上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 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和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1个或2个链聚合性官 能团(例如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可以优选一起用作特定的电荷输送性 材料(a)。具体地说,可以优选地一起使用由式(A)表示的化合物和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三苯胺骨架和1个或2个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存在的电荷输送性骨架的量的降低得到抑制,使得交 联密度与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全部由具有4个以上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丙烯酰氧 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组成的情况相比较低。因此,在保持膜的电特性的同时调节固化膜 (最外层)的强度。
当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4个以上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 酰氧基)的化合物与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1 3个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丙烯酰氧基或 甲基丙烯酰氧基)一起使用时,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4个以上链聚合性官能团(例如丙 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前一种化合物在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中的含量可以 优选为该材料(a)的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上,甚至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上。在构成保护膜(最外层)5的固化膜中,使用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并且如果 必要,可以使用不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已知电荷输送性材料。术语“反应性基团”是指自由基 聚合性不饱和键。不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已知电荷输送性材料不具有无电荷输送功能的任何反应性 基团,因此,例如,当这种已知的电荷输送性材料被一起使用时,电荷输送性成分的浓度实 质上提高,从而提高固化膜(最外层)的电特性。另外,不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已知电荷输送 性材料可以有助于调节固化膜(最外层)的强度。而且,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具有 电荷输送性骨架;因此,材料(a)具有非常良好的与不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已知电荷输送性 材料的相容性。因此,材料(a)可以与不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常规电荷输送性材料掺杂,从而 可以大大提高电特性。不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已知电荷输送性材料的实例包括那些作为可以各自构成下 述电荷输送性层3的电荷输送性材料的实例而引述的材料。具体地说,从例如迁移率和相 容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具有三苯胺骨架的材料。不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已知电荷输送性材料的用量优选为涂布液中的固体的2重 量% 5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 45重量%,甚至更优选为10重量% 40重量%。下文将说明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为了形成保护层(最外层)5,将含有至少一种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的组合 物与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 —起使用。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是热聚合性硅酮高 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或者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下文首先说明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弓I发剂。弓I发剂的实例包括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偶氮化合物和具有硅氧烷骨架的过氧化物。为了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润滑性能,优选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偶氮化合物作 为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偶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具有 聚二甲基硅氧烷骨架、聚二苯基硅氧烷骨架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骨架的偶氮化合物。在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偶氮化合物中,由下式(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是优选的 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 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1表示1 10的整数;m表示1 10的整数;11表 示1 10的整数;而A表示具有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在式(1)中,由各R1和R2表示的烷基优选为具有1 8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 为具有1 4个碳原子的烷基。其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 基、正己基、正辛基和2-乙基己基。在式(1)中,各R1和R2表示的芳基优选为具有6 18个碳原子的芳基,更优选为 具有6 12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具体实例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苯并菲基、联 苯基禾口二联苯基。由A表示的具有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为例如衍生自芳香族偶氮化合物、脂环族 偶氮化合物或烷基偶氮化合物的基团。其具体的优选实例包括以下各自具有偶氮基的二价 有机基团(1-1)至(1-4) 在二价有机基团(1-1)至(1-4)中,礼和&各自表示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直 链或支化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各自表示O 10的整数。由式(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优选为以下偶氮化合物其中礼和&各自表示甲基, 1是3,m是3,η是4,并且A表示芳香族偶氮化合物、脂环族偶氮化合物或烷基偶氮化合物。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如下所示的化合物(ζ-1)至(ζ-4)。由式 (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绝不限于这些实例。在式(ζ-1)至(ζ-4)中,χ各自表示1 10的 整数,并且η各自表示1 10的整数。 下文将说明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弓I发剂。引发剂为例如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吸氢型 化合物、或具有硅氧烷骨架的离子对间电子转移型化合物。在这些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中,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分子内开裂 型化合物是优选的,改善了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润滑性能。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分子内开 裂型化合物例如为具有聚二甲基硅氧烷骨架、聚二苯基硅氧烷骨架或聚甲基苯基硅氧烷骨 架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在这些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中,由下式(2)表示的分子内开裂 型化合物是优选的 在式(2)中,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烷 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1表示1 10的整数;m表示1 10的整数; η表示1 10的整数;而A表示分子内开裂型自由基生成部分。在式(2)中,由各R1和R2表示的烷基优选为具有1 8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 为具有1 4个碳原子的烷基。其具体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正己基、正辛基和2-乙基己基。在式(2)中,各R1和R2表示的芳基优选为具有6 18个碳原子的芳基,更优选为 具有6 12个碳原子的芳基。其具体实例包括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芘基、苯并菲基、联 苯基禾口二联苯基。在式(2)中,分子内开裂型自由基生成部分可以是由下述各化合物生成的二价有 机基团。可以各自变为分子内开裂型自由基生成部分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苯偶姻化合物、 苄基缩酮(benzylketal)化合物、α _羟基苯乙酮化合物、α -氨基苯乙酮化合物、酰基氧化 膦化合物、二茂钛化合物、三氯甲基三嗪化合物和双咪唑化合物。在这些由式(2)表示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中,优选下述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 其中R1和R2各自表示甲基,1是3,m是3,η是4,并且A表示苯偶姻化合物、苄基缩酮化合 物、α-氨基苯乙酮化合物或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由式(2)表示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如下所示的化合物(h-Ι)至 (h-4)。由式(2)表示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绝不限于这些实例。在式(h-Ι)至(h-4)中, 各χ表示1 10的整数,而各η表示1 10的整数。 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的总含量百分比优选为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
(a)的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的0.1重量% 10重量%,更优选为0. 2重量% 8重量%,甚 至更优选为0. 5重量% 5重量%。当使用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可以将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
(b)与热聚合引发剂市售品(例如下文所述的偶氮引发剂或过氧化物引发剂)一起使用。热聚合引发剂市售品的实例包括偶氮引发剂产品V-30、V-40、V_59、V601、V65、 V-70、VF-096、VAM-IlO 和 VAM-111(由和光纯药制造);产品 0TAZ0-15, 0TAZ0-30、AIBM、AMBN、ADVN 和 ACVA(由大塚化学制造);和产品 PERTETRA A、PERHEXA HC、PERHEXA C、 PERHEXA V、PERHEXA 22、PERHEXA MC、PERBUTYL H、PERCUMYLH、PERCUMYL P、PERMENTA H、 PEROCTA H、PERBUTYL C、PERBUTYL D、PERHEXYL D、PERROYL IB、PERR0YL 355、PERR0YLL、 PERROYL SA、NYPER Bff, NYPER ΒΜΤ-Κ40/Μ、PERROYL IPP, PERROYL NPP, PERROYL TCP、 PERROYL OPP、PERROYL SBP、PERCUMYL ND、PEROCTA ND、PERHEXYL ND、PERBUTYL ND、 PERBUYTL NHP,PERHEXYL PV,PERBUTYL PV,PERHEXA 250,PEROCTA O,PERHEXYL O,PERBUTYL O,PERBUTYL L,PERBUTYL355,PERHEXYL I,PERBUTYL I,PERBUTYL E,PERHEXA 25Z,PERBUTYL A、PERHEXYL Z、PERBUTYL ZT 和 PERBUTYL Z (由日油化学社制造)、KAYAKETAL AM-C55、 TRIGONOX 36-C75,RAUROX,PERKADOX L_W75、PERKAD0X CH_50L、TRIG0N0X TMBH、KAYACUMENE H、KAYABUTYL H_70、PERKAD0X BC_FF、KAYAHEXA AD,PERKADOX 14、KAYABUTYL C、KAYABUTYL D、KAYAHEXA YD-E85、PERKADOX 12-XL25、PERKADOX 12-EB20、TRIGONOX 22-N70、TRIGONOX 22-70E、TRIGONOX D-T50、TRIGONOX 423-C70、KAYAESTER CND-C70、KAYAESTER CND-W50、 TRIGONOX 23-C70、TRIGONOX 23-W50N、TRIGONOX 257-C70、KAYAESTER P-70、KAYAESTER TMP0-70、TRIGONOX 121、KAYAESTER O、KAYAESTER HTP-65W、KAYAESTER AN、TRIG0N0X42、 TRIGONOX F-C50、KAYABUTYL B、KAYACARBON EH-C70、KAYACARBON EH-腳、KAYACARBON
1-20、KAYACARB0NBIC-75、TRIGONOX 117和KAYARENE 6_70(由Kayaku Akzo Corp.制造), 以及产品RUPEROX 610、RUPEROX 188、RUPEROX 844、RUPEROX 259、RUPEROX 10、RUPEROX 701、RUPEROX 11、RUPEROX 26、RUPER0X80、RUPEROX 7、RUPEROX 270、RUPEROX P、RUPEROX 546、RUPEROX 554、RUPEROX 575、RUPEROX TANPO, RUPEROX 555、RUPEROX 570、RUPEROX TAP,RUPEROX TBIC,RUPEROX TBEC,RUPEROX Jff,RUPEROX TAIC,RUPEROX TAEC,RUPEROX DC、 RUPEROX 101、RUPEROX F、RUPEROX DT、RUPEROX 130、RUPER0X220、RUPEROX 230、RUPEROX 233 和 RUPEROX 531。当使用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时,可以将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 (b)与如下所述的分子内开裂型或吸氢型光聚合弓I发剂市售品一起使用。分子内开裂型聚合引发剂市售品的实例包括苄基缩酮、苯烷基酮、氨基苯烷基 酮、氧化膦、二茂钛和肟类化合物。更具体地说,苄基缩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2_ 二甲氧 基-1,2- 二苯基乙烷-1-酮。苯烷基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1-羟基_环己基-苯基-酮、
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_羟基乙氧基)_苯基]-2-羟基-2-甲 基-1-丙烷-1-酮、2-羟基-l-{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_苄基]苯基}-2_甲 基-丙烷-1-酮、苯乙酮和2-苯基-2-(对甲苯磺酰氧基)苯乙酮。氨基苯烷基酮化合 物的实例包括对二甲基氨基苯乙酮、对二甲基氨基苯丙酮、2-甲基-l-(4-甲基硫代苯 基)-2_吗啉代丙烷-1-酮和2-苄基-2- 二甲基氨基-l-(4-吗啉代苯基)_ 丁酮-1, 2_( 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l-[4-(4-吗啉基)苯基]-1-丁酮。氧化膦 (或phosphinoxide)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和双 (2,4,6_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二茂钛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双(η 5-2,4-环戊二 烯基-1-基)-双(2,6_ 二氟-3-(1Η-吡咯-1-基)-苯基)钛。肟化合物的实例包括1, 2-辛二酮、1- [4-(苯基硫代)_,2-(邻苯甲酰基肟)]、乙酮、1- [9-乙基-6- (2-甲基苯甲酰 基)-9Η-咔唑-3-基]、和1-(邻乙酰肟)。吸氢型聚合引发剂市售品的实例包括二苯甲酮化合物、噻吨酮化合物、苯偶酰化合物和米氏酮化合物。更具体地说,二苯甲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苯甲酰基苯甲酸、2-氯 二苯甲酮、4,4’ - 二氯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 -甲基二苯基硫醚和ρ,ρ’ -双(二乙基 氨基二苯甲酮)。噻吨酮化合物的实例包括2,4- 二乙基噻吨-9-酮、2-氯噻吨酮和2-异 丙基噻吨酮。苯偶酰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苯偶酰、(士)_樟脑醌和对-茴香偶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特定的硅酮聚合引 发剂(b)的组合物可以含有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反应性化合物(C)。通过利用这一特定的 反应性化合物(c),可充分确保保护层(最外层)5具有良好的电特性和机械强度。因此,通 过与不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反应性化合物(c) 一起使用,可以调节保护层(最外层)5的机械 强度。 术语“不具有电荷输送性”是指通过飞行时间法没有观测到载流子输送。这样的反应性化合物可以是单官能或多官能的聚合性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该 化合物例如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具体地说,单官能单体的实例包括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异辛酯、 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硬脂基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 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氢糠基酯、丙烯酸苯甲酯、丙 烯酸乙基卡必醇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 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丙烯酸苯氧基 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乙二醇酯、丙烯酸羟乙基_邻苯基苯酚酯和丙烯酸邻苯 基苯酚缩水甘油醚酯。双官能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实例包括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二(甲 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新戊二醇酯和二 (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三官能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实例包括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 (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和脂肪族三(甲基)丙烯酸酯。四官能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实例包括四(甲基)丙烯酸季戊四醇酯、二(三羟 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和脂肪族四(甲基)丙烯酸酯。五官能或更多官能的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的实例包括五(甲基)丙烯酸二季戊 四醇酯、六(甲基)丙烯酸二季戊四醇酯和具有聚酯骨架、氨基甲酸酯骨架和膦腈骨架的 (甲基)丙烯酸酯。上述单体、低聚物和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以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形式进 行使用。相对于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的组合物中的全部的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化合 物(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和其他电荷输送性材料),所述单体、低聚物和/或聚合物的含 量百分比为100重量%以下,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此外,为了控制颗粒分散性或粘度,或者为了改善固化膜(最外层)的对放电气体 的耐受性、机械强度、耐刮伤性,降低扭矩,控制磨损量或延长寿命,可将能够与特定的电荷 输送性材料(a)反应的聚合物(d)或不能与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反应的聚合物(e) 添加到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的组合物中。作为由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特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的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的保护层(最外层)5可充分确保良好的电特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可以使用各 种聚合物作为层5中的粘合剂树脂。当使用该聚合物时,可提高组合物的粘度,从而形成具 有非常良好的表面性能的保护层(最外层)5。此外,可改善阻止气体混入最外层的阻气性, 进而也可提高对下层的粘附性。能够与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反应的聚合物(d)可以是任意聚合物,只要该 聚合物是具有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双键作为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即可。其实例包括上述 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以及日本特开平5-216249号公报的段落W026]
、日本特开平5-323630号公报的段落

、日本特开平11-52603号公 报的段落

和日本特开2000-264961号公 报的段落

中披 露的聚合物。不能与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反应的聚合物(e)可以是任意聚合物,只要该 聚合物是不具有任何自由基聚合性不饱和双键的聚合物即可。具体地说,该聚合物(e)可 以是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树 月旨、聚偏二氯乙烯树脂或聚苯乙烯树脂,或者一些其他已知的树脂。相对于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组合物中的全部的具有电荷输送性的 化合物(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其他电荷输送性材料),(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 的用量为100重量%以下,优选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为了调整成膜性、柔性、润滑性和粘附性,或者为了达到某些其他目的,含有特定 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偶联剂、硬涂布剂和/或含氟化合物。作为 这些添加剂,可使用硅烷偶联剂和市售硅酮硬涂布剂,这些添加剂可各自有各种类型。硅烷偶联剂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 硅烷、Y-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Y-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Y-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Y-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N- β _ (氨基乙基)_ Y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 基二甲氧基硅烷。市售硬涂布剂的实例包括ΚΡ-85、Χ-40-9740和Χ-8239 (各由信越化学社制造); 试剂 ΑΥ42-440、ΑΥ42-441 和 ΑΥ49-208 (各由 Dow CorningToray Co.,Ltd.制造)。为了提供斥水性或者其他性质,可向其中添加含氟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实例包括 (十三氟-1,1,2,2-四氢辛基)-三乙氧基硅烷、(3,3,3-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七 氟异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全氟烷基三乙氧基硅烷、1H,1H,2H,2H-全 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此外,也可混入在日本特开 2001-166510号公报中披露的反应性含氟化合物等。硅烷偶联剂可以以任意量使用,但含氟化合物的量优选为不含氟的化合物的重量 的0. 25倍以下。如果该化合物的量大于此范围,则可能在组合物成为交联膜的成膜性上引 起问题。为了改善保护层(最外层)5对放电气体的耐受性、机械强度、耐刮伤性,降低扭 矩,控制磨损量和延长寿命,以及控制颗粒分散性和粘度,可将醇溶性树脂添加至保护层 (最外层)5中。为了防止因用于对保护层(最外层)5进行充电的装置中所产生的例如臭氧等氧化性气体造成劣化,优选将抗氧化剂添加至保护层中。随着任何感光体表面的机械强度提 高并且该感光体的使用寿命变得较长时,该感光体就将与氧化性气体接触更长时间,因此,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需要比现有技术更强的抗氧化性。抗氧化剂优选为受阻酚抗氧化剂和受阻胺抗氧化剂,但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抗氧化 齐 ,例如有机硫抗氧化剂、亚磷酸盐(酯)抗氧化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抗氧化剂、硫脲抗氧 化剂或苯并咪唑抗氧化剂。基于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组合物)中的全部固体,抗氧化剂 的添加量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
受阻酚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Irganox 1076”、“Irganox 1010","Irganox 1098”、“ Irganox 245”、“ Irganox 1330Irganox 3114,,、“Irganoxl076,,和“3,5-二叔丁
基-4-羟基联苯”。受阻胺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 SANOL LS2626 ”、“ SAN0LLS765 ”、“ SANOL LS770”、“SAN0L LS744”、“TINUVIN 144”、“TINUVIN622LD”、“MARK LA57”、“MARK LA67”、 "MARK LA62”、“MARK LA68”和“MARK LA63”。硫醚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SUMIRIZER TPS”和“SUMIRIZER TP-D”。亚磷酸盐(酯)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试剂“MARK2112”、“MARK PEP-8”、“MARK PEP-24G”、“MARK PEP_36”、“MARK329K” 和“MARK HP-10”。为降低保护层的残留电位或改善强度,可将各种颗粒添加至保护层(最外层)5 中。所述颗粒例如为含硅颗粒。含硅颗粒含有硅作为其构成元素。其具体实例包括胶 态二氧化硅和硅酮颗粒。用作含硅颗粒的胶态二氧化硅一般选自下述颗粒物种平均粒径 为Inm 100nm(优选为IOnm 30nm)的二氧化硅的酸性或碱性水分散液或在例如醇、酮 或酯等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液。可使用一般市售的含硅颗粒。保护层5中的胶态二氧化硅的固体含量百分比不受特别限制。然而,考虑到成膜 性、电特性和强度,通常该含量为保护层5中的全部固体为0. 1重量% 50重量%,优选为
0. 1重量% 30重量%。用作含硅颗粒的硅酮颗粒选自硅酮树脂颗粒、硅橡胶颗粒和经硅酮表面处理的 二氧化硅颗粒。可使用一般市售的含硅颗粒。硅酮颗粒为球形,其平均粒径优选为Inm 500nm,更优选为IOnm IOOnm。硅酮颗粒是呈化学惰性的小粒径颗粒,具有优异的树脂分 散性。此外,获得满意的特性所需的含量百分比较低。因此,可以在不阻碍交联反应的情况 下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性质。换言之,在使颗粒均勻地进入到强交联结构中的情况 下,利用颗粒可改善电子照相感光体表面的润滑性和斥水性。因此,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长 期保持良好的耐磨损性和耐污染物附着性。基于保护层5中的全部固体,保护层5中的硅酮颗粒的含量百分比优选为0. 1重 量% 30重量%,更优选为0. 5重量% 10重量%。其他颗粒的实例包括含氟化合物(例如四氟乙烯、三氟乙烯、六氟丙烯、氟乙烯 或偏二氟乙烯)的颗粒;由通过将氟树脂与具有羟基的单体共聚而获得的树脂制成的颗 粒,如“第八届高分子材料论坛讲演预稿集”第89页中所示;由半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例 如 Zn0-Al203、Sn02-Sb203、In203-Sn02> ZnO2-TiO2 > ZnO-TiO2 > MgO-A 1203> FeO-TiO2 > TiO2> SnO2> In2O3、ZnO或MgO)制得的颗粒。出于相同的目的,可向保护层(最外层)5中添加例如硅油等油类。硅油的实例包括普通硅油,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和苯基甲基硅氧烷;反应性硅油,例 如氨基改性的聚硅氧烷、环氧改性的聚硅氧烷、羧基改性的聚硅氧烷、卡必醇改性的聚硅氧 烷、甲基丙烯酸类改性的聚硅氧烷、巯基改性的聚硅氧烷和苯酚改性的聚硅氧烷;环式二甲 基环硅氧烷,例如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十二甲基环 六硅氧烷;环式甲基苯基环硅氧烷,例如1,3,5-三甲基-1,3,5-三苯基环三硅氧烷、1,3,5, 7-四甲基-1,3,5,7-四苯基环四硅氧烷和1,3,5,7,9_五甲基-1,3,5,7,9-五苯基环五硅 氧烷;环式苯基环硅氧烷,例如六苯基环三硅氧烷;含氟的环硅氧烷,例如(3,3,3-三氟丙 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含氢甲硅烷基的环硅氧烷,例如甲基氢硅氧烷混合物、五甲基环五硅 氧烷和苯基氢环硅氧烷;和含乙烯基的环硅氧烷,例如五乙烯基五甲基环五硅氧烷。
可向保护层(最外层)5中添加金属、金属氧化物、炭黑和/或一些其他材料。所述 金属的实例包括铝、锌、铜、铬、镍、银和不锈钢。塑料颗粒表面上沉积有这些金属的产品也 可以添加到保护层5中。金属氧化物的实例包括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锑、氧化铟、 氧化铋、掺杂锡的氧化铟、掺杂锑或钽的氧化锡和掺杂锑的氧化锆。这些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可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当两种以上氧化物组合使用时,可以将它们彼此简单 混合,或可以制成固溶体或熔融体的形式。考虑到保护层的透明性,导电性颗粒的平均粒径 优选为0. 3 μ m以下,更优选为0. 1 μ m以下。用于形成保护层5的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组合物优选制成保护层形 成用涂布液。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可以不含溶剂。如果需要,该涂布液可使用单一溶剂或混合 溶剂进行制备,所述混合溶剂由选自以下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制得芳香族溶剂,如甲苯或 二甲苯;酮溶剂,如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或环己酮;酯溶剂,如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 醚溶剂,如四氢呋喃或二噁烷;溶纤剂溶剂,如乙二醇单甲醚;以及醇溶剂,如异丙醇或丁醇。当使上述成分相互反应来获得涂布液时,各组分可以仅简单地相互混合,以溶解 固体成分。但优选在室温至100°c (更优选为30°C 80°C)的温度条件下将各成分加热 10分钟 100小时(更优选加热1小时 50小时)。此时,可对各成分施加超声波。采用这种方式,可在涂布液中进行部分的反应,使得涂布液的均一性得到提高。因 此,易于获得均勻而没有涂布缺陷的膜。可根据例如刮刀涂布法、绕线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渍涂布法、刮槽涂布法(bead coating)、气刀涂布法或幕涂法等普通涂布方法,将由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的 组合物制成的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在其表面构成涂布液待涂布表面的电荷输送层3 上。之后,将光或热施加于所得的涂层而引起自由基聚合。采用这种方式,涂层中的 (一种或多种)聚合性成分聚合,从而使涂层固化。当该涂层利用热来固化时,加热温度可以优选为50°C以上。如果加热温度低于 50°C,则固化膜的寿命不利地变短。具体地说,从感光体的强度、电特性和表面均勻性考虑, 加热温度优选为100°C 170°C。当该涂层利用光来固化时,可由例如汞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已知光照射装置来照 射光。
聚合和固化反应可在真空、惰性气体氛围或低氧浓度环境中进行,以钝化由光或 热生成的自由基。氧浓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再优选为2%以下、最优选为 500ppm 以下。以上通过举例方式,参照图1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A说明了功能分离型感光 层。在图3中所示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C的单层型感光层(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的情 况中,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优选的。
单层型感光层6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的含量百分比优选为约10重量% 约85重 量%,更优选为20重量% 50重量%。其中的电荷输送性材料的含量百分比优选为5重 量% 50重量%。形成单层型感光层(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的方法与电荷产生层2 或电荷输送层3的形成方法相同。单层型感光层(电荷产生/电荷输送层)6的膜厚优选 为约5 μ m 约50 μ m,更优选为10 μ m 40 μ m。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其最外层,即由含有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特 定的硅酮聚合引发剂(b)的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是保护层5。然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 层结构中不存在保护层5的情况中,其最外层是位于层结构的最外表面处的电荷输送层。当最外层是电荷输送层时,该层的厚度优选为7 μ m 70 μ m,更优选为10 μ π! 60 μ m0〈导电性基体〉导电性基体4可以是由例如铝、铜、锌、不锈钢、铬、镍、钼、钒、铟、金、钼或某些其 他金属或含有所述金属的合金制得的金属板、金属鼓或金属带。导电性基体4可以是其上 涂布、沉积或层压有以下物质的的纸片、塑料膜或带导电性聚合物,诸如氧化铟等导电性 化合物,诸如铝、钯或金等金属或含有所述金属的合金。本文中的术语“导电性”是指体积电阻率小于1013Qcm。当电子照相感光体7A用于激光印刷机时,优选对导电性基体4的表面进行粗糙 化,使其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是0. 04 μ m 0. 5 μ m,以便抑制在对其进行激光照射时产生 的干涉条纹。如果粗糙度Ra小于0. 04 μ m,该表面近似于镜面,使得干涉抑制效果倾向于变 得不足。如果Ra大于0.5 μ m,即使在上面形成涂层,图像品质也倾向于变得粗糙。当使用 非相干光线作为光源时,用于抑制干涉条纹的表面粗糙化不是特别必要。在这种情况中,可 以防止出现由于导电性基体4的不平整表面而导致的缺陷;因此,这种情况适合于使电子 照相感光体的寿命更长。表面粗糙化方法的优选实例包括通过将其中研磨剂悬浮在水中的悬浮液喷在支 持体上而进行的湿式珩磨;无心研磨,其中,通过将支持体与旋转的磨石压接而进行连续研 磨;以及阳极氧化处理。表面粗糙化方法的其他优选实例是如下方法在不直接对导电性基体4的表面进 行粗糙化的情况下,将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粉末分散在树脂中,并使分散有粉末的产品进入 到支持体表面的层中,从而通过该层中分散的颗粒来使导电性基体4粗糙。基于阳极氧化法的表面粗糙化处理是使用铝作为阳极以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 化从而在铝表面上形成氧化膜的处理。电解液的实例包括硫酸溶液和草酸溶液。不过,由阳 极氧化法形成的多孔性阳极氧化膜在不作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是化学活泼的,易于被污染, 其电阻随环境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优选进行封孔处理,其中,基于在加压水蒸汽或沸水(可在其中加入例如镍等金属的盐)中的水合反应而使体积膨胀,由此将氧化物转化为 更稳定的水合氧化物,从而将该阳极氧化膜中的微孔封闭。所述阳极氧化膜的膜厚可为0. 3 μ m 15 μ m。如果该膜厚小于0. 3 μ m,则抵抗注 入的阻隔性差,使得上述的有利效果往往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该膜厚大于15 μ m,则 在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时往往使残留电位上升。可以用酸性水溶液处理或勃姆石处理对导电性基体4进行处理。使用含有磷酸、 铬酸和氢氟 酸的酸性处理液的处理进行如下首先,制备酸性处理液。对于酸性处理液中的 磷酸、铬酸和氢氟酸的混合比,磷酸、铬酸和氢氟酸的量可以分别为10重量% 11重量%、 3重量% 5重量%和0. 5重量% 2重量%,这些酸的总浓度可为13. 5重量% 18重 量%。处理温度可以为42°C 48°C。在处理温度保持在这样高的温度时,与处理温度低于 上述范围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快地形成更厚的涂层。该涂层的厚度可为0. 3 μ m 15 μ m。 如果该厚度小于0. 3 μ m,抵抗注入的阻隔性能较差,使得上述有利效果往往变得不充分。另 一方面,如果该厚度大于15 μ m,则在反复使用电子照相感光体时,残留电位往往上升。勃姆石处理可通过将导电性基体4在温度为90°C 100°C的纯水中浸渍5分钟 60分钟,或将基体4与温度为90°C 120°C的热水蒸汽接触5分钟 60分钟来进行。涂层 的厚度优选为0. 1 μ m 5 μ m。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含有己二酸、硼酸、硼酸盐、磷酸盐、邻苯 二甲酸盐、马来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或柠檬酸盐的与其他物种相比涂层溶解性较低的 电解液对所得物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底涂层>底涂层1是例如包含处于粘合性树脂中的无机颗粒的层。无机颗粒优选为具有大约IO2 Ω · cm IO11 Ω · cm的粉末电阻(体积电阻率)的 颗粒,这是因为底涂层1优选获得适当的电阻,以获得耐漏电性和载流子阻隔性能。如果无 机颗粒的电阻率低于该范围的下限,则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耐漏电性。如果电阻率高于该 范围的上限,则残留电位可能会不利地上升。在具有以上范围的电阻率的无机颗粒中,优选使用诸如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锌或 氧化锆等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的无机颗粒,特别优选使用氧化锌颗粒。可以对无机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可以以混合物形式使用两种以上的经过不同的表 面处理或者具有不同粒径的无机颗粒物种。 无机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50nm 2000nm,更优选为60nm lOOOnm。优选使用具有10m2/g以上的比表面积(以BET法测得)的无机颗粒。如果比表 面积低于10m2/g,则容易导致带电性降低,使得往往不易获得良好的电子照相特性。另外,通过将无机颗粒和受体化合物一起引入底涂层,可以使底涂层获得电特性 的非常好的长期稳定性和非常好的载流子阻隔性能。受体化合物可以是任意的受体化合物,只要底涂层获得所需的特性即可。其优选 实例包括醌类化合物,如氯醌和溴醌;四氰基苯醌二甲烷类化合物;芴酮化合物,如2,4, 7-三硝基芴酮和2,4,5,7-四硝基-9-芴酮;噁二唑类化合物,如2- (4-联苯基)-5- (4-叔 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5-双(4-萘基)-1,3,4-噁二唑和2,5-双(4-二乙基氨基 苯酚)-1,3,4_噁二唑;咕吨酮类化合物;噻吩类化合物;和联苯醌类化合物,如3,3’,5, 5’_四叔丁基联苯醌;和其他电子输送性材料。特别优选的是具有蒽醌结构的化合物。其他优选实例包括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氨基蒽醌类化合物和氨基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和具有蒽 醌结构的受体化合物。其具体实例包括蒽醌、茜素、醌茜、蒽绛酚和红紫素。受体化合物的百分比含量可以随意设定,只要底涂层获得所需特性即可。该含量 可以是无机颗粒的0. 01重量% 20重量%。为了防止电荷在其中蓄积并防止无机颗粒的 凝集,该含量可以为无机颗粒的0.05重量% 10重量%。由于无机颗粒的凝集,可能容易 不均勻地形成导电通路。另外,当反复使用感光体时,容易使特性保持性能劣化,使得例如 残留电位上升。此外,容易产生例如黑点等图像品质缺陷。可以将受体化合物添加到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或者可以预先施用于无机颗粒 的表面以使其附着。将受体化合物施用于无机颗粒表面的方法可以为湿法或干法。当通过干法进行该表面处理时,在用具有高剪切力的混合机等搅拌无机颗粒的同 时,通过将受体化合物直接滴到其上或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受体化合物滴到其上,或将 受体化合物或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受体化合物与干燥空气或氮气一起喷雾到无机颗粒上, 由此进行处理而不会导致受体化合物不均勻地分散。所述添加或喷雾优选在溶剂沸点以 下的温度进行。如果该喷雾在溶剂沸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则该溶剂可能在实现搅拌之前 蒸发而没有使受体化合物分散均勻,使得受体化合物局部聚集;因此,会不利地出现如下缺 陷,即,使得难以实现受体化合物均勻分散的表面处理。在添加或喷雾之后,还可以在100°c 以上对所得物进行焙烤。该焙烤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任何时间,只要能够获得所需的电子 照相特性即可。在湿法中,可使用超声波、砂磨机、磨碎机或球磨机等将无机颗粒在溶剂中搅拌并 分散在其中。向其中加入受体化合物,并搅拌或分散,然后除去溶剂,由此可在不造成颗粒 不均勻分散的情况下进行处理。除去溶剂的方法为过滤或蒸馏分离。在除去溶剂之后,可 在100°C以上对所得物进行焙烤。该焙烤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任何时间,只要能够获得所需 的电子照相特性即可。在湿法中,可以在添加表面处理剂之前除去无机颗粒中所含的水分。 除去方法是例如在用于表面处理的溶剂中搅拌和加热颗粒的同时除去水分的方法,或者通 过使水与该溶剂共沸而除去水分的方法。可在向颗粒添加受体化合物之前对无机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用于表面处理的试剂 可以是使底涂层获得所需特性的任何试剂,并可选自公知的材料。该试剂的实例包括硅烷 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铝类偶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特别是,由于硅烷偶联剂可提供有利 的电子照相特性,因此该试剂是优选使用的。由于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可将良好的阻隔 性能赋予底涂层1,因此优选使用该试剂。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可以是能够获得所需的电子照相特性的任何试剂。其具体实例包括Y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β -(氨基乙基)-γ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Ν-β-(氨基乙基)_ Y-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N,N-双(β-羟基乙基)-Y-氨基 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但是,该试剂并不局限于这些实例。对于硅烷偶联剂,可以以混合物的形式使用两种以上的物种。可以与具有氨基的 硅烷偶联剂一起使用的硅烷偶联剂的实例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Y-甲基丙烯酰氧基 丙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Y-缩水 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Y-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Ν-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Ν-β-(氨基乙 基)-Y-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 N-双(β-羟基乙基)-Y-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 烷和Y-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但是,该试剂不限于这些实例。使用这些表面处理剂的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以是任何公知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是 干法或湿法。受体化合物的添加与使用例如偶联剂等表面处理剂的表面处理可以同时进 行。 硅烷偶联剂相对于底涂层1中的无机颗粒的百分比含量可以设定在能够得到所 需电子照相特性的范围内的任意值。从改善分散性的角度考虑,该含量可以是无机颗粒的 0. 5重量% 10重量%。底涂层1可以包含粘合剂树脂。包含在底涂层1中的粘合剂树脂可以是可形成良好的膜并可获得所需性能的任 何粘合性树脂。其实例包括公知的高分子化合物,例如缩醛树脂(如聚乙烯醇缩丁醛)、 聚乙烯醇树脂、酪蛋白、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明胶、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 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 树脂、硅酮树脂、硅酮_醇酸树脂、酚醛树脂、苯酚_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氨基甲酸酯 树脂;具有电荷输送性基团的电荷输送性树脂;以及例如聚苯胺等导电性树脂。在这些树 脂中,优选为不溶于用于在底涂层上形成层的涂布液中的溶剂的树脂,特别优选使用酚醛 树脂、苯酚-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等。当这些树脂两种以 上组合使用时,可适当地确定这些树脂的混合比。在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可以在能够得到所需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的范围内 适当地设定表面添加有受体化合物的无机颗粒(被赋予了受体性质的金属氧化物)相对于 粘合剂树脂的比率,或者无机颗粒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的比率。可将各种添加剂添加到底涂层1中以改善电特性、环境稳定性或图像品质。作为添加剂,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材料,例如电子输送性颜料(如(多环稠合型颜 料或偶氮类颜料)、锆螯合物、钛螯合物、铝螯合物、钛醇盐化合物、有机钛化合物或硅烷偶 联剂。可以按如上所述将硅烷偶联剂用于无机颗粒的表面处理;然而,硅烷偶联剂可以作为 添加剂添加到该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作为添加剂的硅烷偶联剂的具体实例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Y-甲基丙烯 酰氧基丙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Y “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酰氧基硅烷、Y -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 烷、Y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 β _ (氨基乙基)_ Y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 β -(氨 乙基)_ Y-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N-双(β-羟基乙基)-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和Y-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锆螯合物的实例包括锆丁醇盐、乙酰乙酸乙酯锆、三乙醇胺锆、乙酰丙酮锆丁醇 盐、乙酰乙酸乙酯锆丁醇盐、乙酸锆、草酸锆、乳酸锆、膦酸锆、辛酸锆、环烷酸锆、月桂酸锆、 硬脂酸锆、异硬脂酸锆、甲基丙烯酸锆丁醇盐、硬脂酸锆丁醇盐和异硬脂酸锆丁醇盐。钛螯合物的实例包括钛酸四异丙基酯、钛酸四正丁基酯、钛酸丁基酯二聚物、钛酸 四(2-乙基己基)酯、乙酰丙酮钛、聚乙酰丙酮钛、亚辛基乙醇酸锆(titanium octylene glycolate)、乳酸钛铵盐、乳酸钛、乳酸乙酯钛、三乙醇胺合钛和多羟基硬脂酸钛。
铝螯合物的实例包括异丙酸铝、二异丙酸单丁氧基铝、丁酸铝、二异丙酸乙酰乙酸 乙酯铝和三(乙酰乙酸乙酯)铝。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者作为其中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或缩聚物进行使用。用于制备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任意选自公知的溶剂,例如醇类溶剂、 芳香族溶剂、商化烃类溶剂、酮类溶剂、酮醇类溶剂、醚类溶剂和酯类溶剂。所述溶剂可以是常见有机溶剂,其具体实例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 正丁酯、二噁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氯仿、氯苯和甲苯。这些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作为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进行使用。任何溶剂都可以作 为混合溶剂使用,只要该混合溶剂能够溶解粘合剂树脂即可。作为在制备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时用于分散无机颗粒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利用 辊磨机、球磨机、振动球磨机、磨碎机、砂磨机、胶体磨或涂料混合机等的任意公知方法。用于形成底涂层1的涂布方法可以是一般涂布方法,例如刮刀涂布法、绕线棒涂 布法、喷涂法、浸渍涂布法、刮槽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或幕涂法。使用由上述方法获得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在导电性基体上形成底涂层1。该底涂层1的维氏硬度可以为35以上。底涂层1的厚度可以在能够获得所需性能的范围内设定为任意值。具体地说,该 厚度优选为15 μ m以上,更优选为15 μ m 50 μ m。如果底涂层1的厚度小于15 μ m,则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耐漏电性。如果该厚度大于 50 μ m,在长期使用感光体时容易留下残留电位。结果,容易出现图像浓度上的异常。为了防止出现波纹图像,将底涂层1的表面粗糙度(十点平均粗糙度)调节至所 使用照射激光的波长的l/4n(其中η表示上层的折射率) 1/2 λ。为了调节表面粗糙度,可以将由树脂等制得的颗粒添加到底涂层中。树脂颗粒可 以是硅酮树脂颗粒或交联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颗粒等。可以对底涂层的表面进行研磨,以调节表面粗糙度。用于所述研磨的方法可以是例如软皮研磨、喷砂处理、湿式珩磨或磨削处理等。可通过将涂布在导电性基体4上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干燥来获得底涂层1。通 常,所述干燥在能够使溶剂蒸发从而能够成膜的温度进行。<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层2是含有电荷产生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的层。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例如双偶氮颜料和三偶氮颜料;稠合芳香 族颜料,例如二溴蒽嵌蒽醌(dibromoantanthrone);茈颜料;吡咯并吡咯颜料;酞菁颜料; 氧化锌;和三方硒。在这些颜料中,优选使用金属酞菁颜料或无金属酞菁颜料作为电荷产生 材料,使得感光体可以用于具有近红外线波长的激光照射。特别优选使用的是日本特开平 5-263007号公报和特开平5-279591号公报等中所披露的羟基镓酞菁、日本特开平5-98181 号公报等中所披露的氯镓酞菁、日本特开平5-140472号公报和5-140473号公报等中所披 露的二氯锡酞菁以及日本特开平4-189873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5-43823号公报等中所披 露的钛氧基酞菁。为了使感光体能够应对具有近紫外线波长的激光照射,更优选使用以下颜料作为电荷产生材料例如二溴蒽嵌蒽醌等稠合芳香族颜料;硫靛类颜料、紫菜嗪化合 物、氧化锌、三方硒;日本特开2004-7814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181992号公报中披露的 双偶氮颜料等。电荷产生层2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广泛地选自绝缘性树脂,或者可选自有机光导 电性聚合物,例如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芘和聚硅烷。粘合剂树脂的优 选实例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芳酯树脂(如由双酚和芳香族二元羧酸制得的缩聚 物)、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苯氧基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树脂、丙烯 酸类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啶树脂、纤维素树 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 酪蛋白、聚乙烯醇树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这些粘合剂树脂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中两种 以上所述树脂的混合物形式使用。电荷产生材料与粘合剂树脂的混合重量比率可以为10/1 至1/10。本文中的术语“绝缘性”是指体积电阻率为IO13Qcm以上。电荷产生层2可通过使用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来形成,该涂布液中,上述的 电荷产生材料与粘合剂树脂分散在预定的溶剂中。用于分散的溶剂的实例包括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苯甲醇、甲基溶纤剂、乙 基溶纤剂、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酸甲酯、乙酸正丁酯、二噁烷、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氯仿、氯苯和甲苯,这些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以上所述溶剂的混合物形式使用。用于在溶剂中分散电荷产生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的方法可以是普通方法,例如球磨 机分散法、磨碎机分散法或砂磨机分散法。根据这些分散方法,可抑制由分散所致的电荷产 生材料的晶体形式的变化。在分散时,有效的是将电荷产生材料的平均粒径调节为0.5μπι以下,优选为 0. 3 μ m以下,更优选为0. 15 μ m以下。在形成电荷产生层2时,使用常规的涂布方法,其实例包括刮刀涂布法、迈耶棒涂 布法、喷涂法、浸渍涂布法、刮槽涂布法、气刀涂布法和幕涂法。如此获得的电荷产生层2的膜厚优选为0. 1 μ m 5. 0 μ m,更优选为0. 2 μ m 2. 0 μ m0<电荷输送层>形成电荷输送层3以包含电荷输送性材料和粘合剂树脂或包含高分子电荷输送 性材料。电荷输送性材料的实例包括醌类化合物(如对苯醌、氯醌、溴醌和蒽醌)、四氰基 苯醌二甲烷类化合物、芴酮化合物(如2,4,7_三硝基芴酮)、咕吨酮类化合物、二苯甲酮类 化合物、氰基乙烯基类化合物、乙烯类化合物和其他电子输送性化合物;以及三芳基胺类化 合物、联苯胺类化合物、芳基烷烃类化合物、芳基取代的乙烯类化合物、芪类化合物、蒽类化 合物和腙类化合物以及其他空穴输送性化合物。然而,所述电荷输送性材料并不限于此。这 些电荷输送性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以两种以上所述材料的混合物形式使用。从电荷迁移率的角度考虑,电荷输送性材料优选为由如下所示的结构式(a-Ι)表 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或由如下所示的结构式(a_2)表示的联苯胺衍生物。 在结构式(a-1)中,R9 (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甲基;1表示1或2 ;Ar6和Ar7各自独 立地表示具有取代基的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C6H4-C(Riq) = C(Rn) (R12)、或-C6H4-CH = CH-CH = C(R13)R14,其中Rki 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取代基的或不具有取代基的 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的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各基团的取代基的实例包括卤原子、具有1 5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 5个碳 原子的烷氧基和各以具有1 3个碳原子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的取代氨基。 在结构式(a_2)中,R15和R1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具有1 5个碳原 子的烷基或具有1 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R16、R16’、R17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 原子、具有1 5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1 5个碳原子的烷氧基、以具有1个或2个碳原 子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的氨基、具有取代基的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C(R18) = C(R19) (R20) 或-CH = CH-CH = C (R21) (R22),其中R18 R2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取代基的或不具 有取代基的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的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m和η各自独立地表示0 2 的整数。从具有优异的电荷迁移率、对保护层的粘附性和对由在前图像的残留滞后所导致 的残像(下文也称为重影)的抵抗性等的角度考虑,在各由结构式(a-Ι)表示的三芳基胺 衍生物和各由结构式(a_2)表示的联苯胺衍生物中,各具有"-C6H4-CH = CH-CH = C(Ris) (R14) ”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和各具有“-CH = CH-CH = C(R21) (R22) ”的联苯胺衍生物是特别优 选的。电荷输送层3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芳酯 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 月旨、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乙烯/乙 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硅酮树脂、硅酮_醇酸树脂、苯 酚_甲醛树脂、苯乙烯_醇酸树脂、聚-N-乙烯基咔唑和聚硅烷。在这些树脂中,聚碳酸酯树脂和聚芳酯树脂是优选的,这是因为所述树脂具有优异的电荷输送性能和与电荷输送性 材料的相容性。这些粘合剂树脂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中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形式使用。电荷输送性材 料与粘合剂树脂之间的混合重量比率可以为10/1 1/5。由于感光体在电荷输送层3上具有作为由含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和特定的 硅酮聚合引发剂(b)的组合物制得的固化膜的保护层(最外层),因此用于电荷输送层3的 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0以上,更优选为55000以上。优选使用具有该 分子 量的粘合剂树脂,这是因为在电荷输送层3上面形成保护层(最外层)时,这样的粘合剂树 脂使层3获得优异的粘附性和耐开裂性等。从涂层的均一性(涂布液的滴落性)的角度考虑,用于电荷输送层3的粘合剂树 脂的粘均分子量的上限值可为100000。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是通过使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得 的值。基于同样的原因,当最外层是电荷输送层时,位于电荷输送层3下的层中所含的 粘合剂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在与上述范围相同的范围内。作为电荷输送性材料,可以使用高分子电荷输送性材料。高分子电荷输送性材料 可以是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已知高分子材料,例如聚-N-乙烯基咔唑或聚硅烷。在这些材料 中,特别优选的是日本特开平8-176293号公报和特开平8-208820号公报中披露的的聚酯 类高分子电荷输送性材料等,这是因为所述材料具有比其他材料更高的电荷输送性能。高 分子电荷输送性材料可以独自成膜,或者可以与粘合剂树脂混合而成膜。可以使用含有上述构成材料的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电荷输送层3。作为用于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其中两种以上的混 合物形式使用普通有机溶剂,该溶剂的实例包括如苯、甲苯、二甲苯和氯苯等芳香烃;如 丙酮和2-丁酮等酮类;如二氯甲烷、氯仿和氯化乙烯等卤代脂肪烃;以及如四氢呋喃和乙 醚等环式或直链的醚类。作为用于分散构成材料的方法,可以使用公知方法。作为将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在电荷产生层2上的方法,可使用例如刮刀 涂布法、迈耶棒涂布法、喷涂法、浸渍涂布法、刮槽涂布法、气刀涂布法或幕涂法等普通涂布 方法。电荷输送层3的膜厚优选为5 μ m 50 μ m,更优选为10 μ m 30 μ m。[图像形成设备/处理盒]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构造示意 图。图像形成设备100设置有具有电子照相感光体7的处理盒300、曝光装置(静电潜 像形成单元)9、转印装置(转印单元)40和中间转印介质50。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将 单元9布置在使单元9可通过处理盒300的开口将光照射到电子照相感光体7上的位置, 将转印单元40布置在隔着转印单元40和感光体7之间的中间转印介质50而与感光体7 相对的位置。中间转印介质50以与感光体7部分接触的方式布置。图4中的处理盒300在其壳体中装有电子照相感光体7、充电器(充电单元)8、 显影装置(显影单元)11和清洁器13作为一个单元。清洁器13具有清洁刮刀(清洁部件)131,而清洁刮刀131布置成与电子照相感光体7的表面接触。清洁部件可以不是清洁 刮刀131,而可以是导电性或绝缘性的纤维状部件。该部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刮刀合用。在图4中,清洁器13具有用于将润滑材料14供给到感光体7的表面上的纤维状 部件132 (辊状),并使用用于辅助清洁的纤维状部件133 (平刷状);然而,可以根据需要使 用这些部件。充电器8为例如采用导电性或半导电性充电辊、充电刷、充电膜、充电橡胶刮刀或 充电管等的接触型充电器。充电器8可以是非接触型辊式充电器、利用电晕放电的栅格式 电晕管(scorotron)或电晕管充电器,或者任何其他已知的充电器。 为了改善图像的稳定性,可在电子照相感光体7的周围布置感光体加热部件(未 示出),由此提高电子照相感光体7的温度,以降低相对温度差异。曝光装置9可以是用于将光线以所需图像形式照射到电子照相感光体7的表面上 的光学仪器。光线可以是半导体激光、LED光或液晶光闸光等。光源的波长可以是处于感 光体7的分光感光度波长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波长。作为半导体激光的波长,主要是作为 在780nm附近的激光发射波长的近红外光。不过,所使用的激光波长并不限于上述波长,可 以使用具有约600nm的发射波长的激光或具有400nm 450nm范围内的发射波长的蓝色激 光。为了形成彩色图像,有效的是使用能够进行多光束输出的面发射型激光光源。显影装置11可以是具有以下功能的普通显影装置通过使单组分或双组分显影 剂与潜像接触或不接触,从而利用该显影剂来使潜像显影。该显影装置不受特别限制,只要 该显影装置具有上述功能即可,并可根据显影装置的目标用途从各种显影装置中进行适当 的选择。作为显影装置,可以使用例如具有用刷或辊等使所述单组分或双组分显影剂附着 至感光体7上的功能的已知显影装置。在这些显影装置中,设置有将显影剂保持在其表面 的显影辊的显影装置是优选的。以下将描述用于显影装置11的调色剂。关于调色剂,平均形状系数(=1^2/^\31/4\100,其中见表示调色剂颗粒的最 大长度,A表示调色剂颗粒的投影面积)优选为100 150,更优选为100 140。此外,该 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2 μ m 12 μ m,更优选为3 μ m 12 μ m,再优选为3 μ m 9 μ m。通过使用满足所述平均形状系数和体积平均粒径要求的调色剂,可获得与采用其他 调色剂相比更高的显影性能、更高的转印性能和更高品质的图像。调色剂可以是由任何方法制备的调色剂,只要该调色剂颗粒满足所述平均形状系 数和体积平均粒径要求即可。调色剂可以是例如由如下方法制备的调色剂捏合粉碎法,其 中,将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以及诸如电荷控制剂等可选成分捏合、粉碎这些组分并 对所得颗粒进行分级;使用机械冲击力或热能来改变由捏合粉碎法获得的颗粒的形状的方 法;乳化聚合凝集法,其中,将用于获得粘合剂树脂的聚合性单体乳化和聚合,使所制备的 分散液与含有着色剂、防粘剂和可选的电荷控制剂等的分散液相互混合,然后使该混合物 凝集,将凝集的颗粒加热/融合,以获得调色剂颗粒;悬浮聚合法,其中,将用于获得粘合剂 树脂的聚合性单体、着色剂、防粘剂和可选的电荷控制剂等的溶液等悬浮在水性溶剂中,并 使所述单体聚合;或溶解_悬浮法,其中,将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可选的电荷控制 剂等的溶液悬浮在水性溶液中,以形成颗粒。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公知方法,例如使用由上述方法获得的调色剂作为核,将经凝集的颗粒附着到核(颗粒)上,然后将核颗粒和壳颗粒加热/融合,从而形成核-壳结构的 制备方法。在这些制备调色剂的方法中,从控制形状和粒径分布的角度考虑,在水性溶剂中 制备调色剂的悬浮聚合法、乳化聚合凝集法或溶解悬浮法是特别优选的。调色剂母颗粒由粘合剂树脂、着色剂、防粘剂和如二氧化硅(电荷控制剂)等可选 组分构成。用于调色剂母颗粒的粘合剂树脂可以是由以下物质制得的均聚物和共聚物苯 乙烯类化合物, 例如苯乙烯和氯苯乙烯;单烯烃类,例如乙烯、丙烯、丁烯;二烯烃类,例如 异戊二烯;乙烯基酯类,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或丁酸乙烯酯;α-亚 甲基脂肪族单羧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烷基酯、 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 酸十二烷基酯;乙烯基醚类,例如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或乙烯基丁基醚;乙烯基酮 类,例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己基酮或乙烯基异丙烯基酮;和/或类似的物质。粘合剂树 脂可以是将二羧酸与二醇共聚而获得的聚酯树脂。特别典型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苯乙烯、苯乙烯_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苯 乙烯_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苯乙烯_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_ 丁二烯共聚物、苯乙 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硅酮树脂、聚酰胺、改性松 香和石蜡。典型的着色剂的实例包括磁铁矿或铁氧体等的磁性粉末、炭黑、苯胺蓝、深灰蓝、 铬黄、群青蓝、杜邦油红、喹啉黄、亚甲基蓝氯化物、酞菁蓝、孔雀石绿草酸盐、灯黑、玫瑰红、 C. I.颜料红48:1、C. I.颜料红122、C. I.颜料红57:1、C. I.颜料黄97、C. I.颜料黄17、 C. I.颜料蓝15:1和C. I.颜料蓝15:3。典型的防粘剂的实例包括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费托蜡、褐煤蜡、巴 西棕榈蜡、米糠蜡和小烛树蜡。电荷控制剂可以是公知的电荷控制剂,例如偶氮金属络合物、水杨酸金属络合物 或具有极性基团的树脂型电荷控制剂。当通过湿法制造调色剂颗粒时,为了控制离子强度 和减少废水污染,可以使用微溶于水的材料。该调色剂可以是含有磁性材料的磁性调色剂 或不含磁性材料的非磁性调色剂。用于显影装置11的调色剂通过使用亨舍尔混合机或V型搅拌机等将调色剂母颗 粒与外部添加剂混合而制得。当调色剂母颗粒用湿法制备时,该外部添加剂可以用湿法进 行外部添加。可以将滑性颗粒加入到用于显影装置11的调色剂中。滑性颗粒的材料的实例包 括固体润滑剂,例如石墨、二硫化钼、滑石、脂肪酸和脂肪酸金属盐;低分子量聚烯烃,如 聚丙烯、聚乙烯和聚丁烯;具有加热软化点的硅酮;脂肪酰胺,如油酸酰胺、芥子酸酰胺、蓖 麻油酸酰胺和硬脂酸酰胺;植物蜡,例如巴西棕榈蜡、米糠蜡、小烛树蜡、日本蜡(日本牛 脂)和霍霍巴油;动物蜡,如蜂蜡;矿物蜡或石油蜡,如褐煤蜡、地蜡、纯白地蜡、石蜡、微晶 蜡和费托蜡;以及这些材料的改性产物。这些可单独使用或其中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润滑 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可以为0. 1 μ m 10 μ m。具有上述任意一种化学结构的颗粒可粉碎 成具有均一粒径。该颗粒在调色剂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 05重量% 2. 0重量%,更优选为 0. 1重量% 1. 5重量%。
为了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除去附着物或劣化物或为了实现其他目的,可将无 机颗粒、有机颗粒或复合颗粒(由无机颗粒附着于有机颗粒上而构成)加入到用于显影装 置11的调色剂中。合适的无机颗粒的实例包括各种无机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钛酸钡、钛酸铝、钛酸锶、钛酸镁、氧化锌、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锑、氧 化钨、氧化锡、氧化碲、氧化锰、氧化硼、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钛、氮化硅、氮化钛和氮化硼。可用钛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对无机颗粒进行处理,所述钛偶联剂例如是钛酸四丁 基酯、钛酸四辛基酯、钛酸异丙基三异硬脂酰基酯、钛酸异丙基十三烷基苯磺酰基酯或双 (二辛基焦磷酸酯)氧乙酸酯钛酸酯,所述硅烷偶联剂例如是Y-(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γ - (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Y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 甲氧基硅烷、N- β - (N-乙烯基苯甲基氨基乙基)_ Y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盐酸盐、六甲 基二硅氮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己基三甲氧基 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邻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对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无机颗粒可以使用硅油或例如硬脂 酸铝、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盐进行疏水化处理。有机颗粒的材料的实例包括氟键合到石墨的氟化碳、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 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TFE)、聚氯三氟乙烯(PC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聚氟乙烯(PVF)。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5nm lOOOnm,更优选为5nm 800nm,进一步优选为 5nm 700nm。如果体积平均粒径小于下限,则该颗粒往往具有较差的研磨能力。另一方面, 如果平均粒径大于上限,则该颗粒往往会容易损伤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有机或无机颗 粒和滑性颗粒的总添加量可以为0. 6重量%以上。作为添加至调色剂的其他无机氧化物,可以使用粒径为40nm以下的小尺寸无机 氧化物,以控制粉末流动性和带电特性等,还可以进一步添加尺寸较大的无机氧化物,以降 低附着力和控制带电特性。这些无机氧化物可以是公知的颗粒。为了精确地控制带电特性, 可以一起使用二氧化硅和氧化钛。当对小尺寸的无机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后,可增强分散性, 使得可以改善提高粉末流动性的效果。为了除去放电产物,可以添加例如碳酸钙或碳酸镁 等碳酸盐或例如水滑石等无机矿物质。当调色剂是电子照相用彩色调色剂时,该调色剂以与载体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载体的实例包括铁粉、玻璃珠、铁氧体粉末、镍粉和这样的载体表面涂布有树脂的产品。调 色剂与载体的混合比可适当地确定。转印单元40可以是已知的转印充电器,例如使用带、辊、膜或橡胶刮刀等的接触 型转印充电器,或利用电晕放电的栅格式电晕管转印充电器或电晕管转印充电器。中间转印介质50可以是各自被赋予了半导电性的由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 碳酸酯、聚芳酯、聚酯或橡胶制成的带(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介质50的形式除了带形外 还可以是鼓形。除了上述各单元之外,图像形成设备100还可以具有例如用于对感光体7进行光 除电的光除电装置。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20的结构示意图。图像形成设备120是安装有四个处理盒的串联型全色图像形成设备。在图像形成设备120中,四个处理盒300彼此平行地布置在中间转印介质50上, 而且每种颜色使用一个电子照相感光体。除了图像形成设备120是串联型之外,图像形成 设备120具有与图像形成设备100相同的结构。 当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串联型图像形成设备时,四个感光体的电特性得 到稳定化。结果,能够长期获得色平衡优异的图像品质。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或处理盒)中,每个显影装置(显影单 元)可以具有的显影辊,该显影辊是沿着与相应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移动方向(旋转方向) 相反的方向移动(旋转)的显影剂保持体。该显影辊具有用于将显影剂保持在其表面上的 圆筒状显影套筒。该显影单元可以具有调节部件,该调节部件用于调节供给至显影套筒的 显影剂的量。当该显影单元的显影辊沿着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旋转)时,保持在显影辊与电子照相感光体之间的调色剂摩擦该感光体的表面。当清洁该 感光体上残留的调色剂时,为了增强对形状近似球形的调色剂颗粒的清洁,例如通过增加 刮刀等的挤压力来强烈摩擦该感光体的表面。作为如此摩擦的结果,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电子照相感光体会受到严重的损 伤,因此产生磨损、刮伤和调色剂成膜等,导致图像劣化。然而,通过使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 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形成为如下表面,可长期保持较高的图像品质所述表面被制成 由本发明所限定的特定的电荷输送性材料(a)(具有大量反应性官能团并以高浓度包含从 而得到高交联密度的固化膜的材料)的交联产物制得的厚膜,并且具有高润滑性和非常有 利的电特性。据认为,可长期抑制放电产物的沉积。为了更长时间地抑制放电产物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沉积, 各显影套筒与相应感光体之间的间距优选设为200 μ m 600 μ m,更优选为300 μ m 500 μ m0出于相同的考虑,显影套筒与相应调节刮刀(即用于调节显影剂的量的调节部件) 之间的间距优选设为300 μ m 1000 μ m,更优选为400 μ m 750 μ m。为了更长时间地抑制放电产物的沉积,各显影辊表面的移动速度的绝对值优选定 为相应感光体表面的移动速度(处理速度)的1. 5倍 2. 5倍(更优选为1. 7倍 2. 0 倍)。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处理盒)中,各显影装置(显 影单元)还可以是包含具有磁性体的显影剂保持体的单元,从而用含有磁性载体和调色剂 的双组分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根据该结构,与使用单组分显影剂特别是非磁性单组分 显影剂的其他结构相比,可产生更精细的彩色图像品质。结果,可以以更高水平实现更高的 图像品质和更长的寿命。实施例下文将利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A》[实施例Al](底涂层的形成)在搅拌的同时,将100重量份的氧化锌(由Tayca Co.制造,平均粒径70nm,比表 面积15m2/g)与50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混合。然后,添加1. 3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503,由信越化学社制造),将该混合物搅拌2小时。之后,通过减压蒸馏除去四氢呋 喃,并将残留物于120°C进行焙烤处理3小时以获得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氧化锌。在搅拌的同时,将100重量份的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的氧化锌与500重量份的 四氢呋喃混合。然后,添加其中在5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中溶解有0. 6重量份的茜素的溶液, 并在50°C搅拌5小时。之后,通过减压过滤将经茜素涂布的氧化锌分离。所述氧化锌进一 步在60°C减压干燥,以得到干燥的被赋予茜素的氧化锌。 将以下⑴和⑵混合形成混合物⑴38重量份的将60重量份被赋予茜素的 氧化锌、13. 5重量份的固化剂(封端异氰酸酯,商品名SUMIDUR3175,由Sumitomo Bayer Urethane Co.制造)和15重量份的丁缩醛树脂(商品名SLEC BM-I,由积水化学社制造) 添加到85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而得到的溶液;和(2) 25重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使用砂磨 机以直径为Imm的玻璃珠将所得混合物分散2小时,以获得分散液。向所得的分散液中添加用作催化剂的0. 005重量份二月桂酸二辛基锡和40重量 份的硅酮树脂颗粒(商品名:T0SPEARL 145,由GE ToshibaSilicone Corp.制造),以获得 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涂布将该涂布液涂布在30mm直径、404mm长、Imm厚的圆筒 形铝基体上,然后在170°C干燥和固化40分钟,以获得18μπι厚的底涂层。(电荷产生层的形成)使用含直径为I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将由用作电荷产生材料的15重量份 的羟基镓酞菁(在使用CuKa特性X射线获得的X射线衍射谱中至少在布拉格角 (2Θ 士 0.2° )7.3°、16.0°、24.9°和28. 0°处具有衍射峰)、用作粘合剂树脂的10重量 份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商品名VMCH,由Nippon Unicar Co.,Ltd.制造)和 200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构成的混合物分散4小时。将175重量份的乙酸正丁酯和180重 量份的甲基乙基酮加入到所得的分散液中,然后搅拌以获得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通 过浸渍涂布将该涂布液涂布在底涂层上,然后在常温(25°C)干燥以形成具有0.2μπι厚的 膜的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的形成)将45重量份的N,N’ - 二苯基-N,N’ -双(3-甲基苯基)-(1,1’)-联苯基-4, 4’ - 二胺和55重量份的双酚Z聚碳酸酯(粘度平均分子量50000)加入到300重量份的 四氢呋喃(THF)和100重量份的甲苯中,并溶解以获得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将该涂 布液涂布在电荷产生层上,然后在135°C干燥45分钟,以形成20 μ m厚的电荷输送层。(保护层的形成)将132重量份的由式(11-18)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和33重量份的作为丙烯酸 类单体的乙氧基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商品名ABE-300,由日本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 溶解在60重量份的异丙醇(IPA)和140重量份的2- 丁醇中。向该溶液中溶解3重量份的 由式(z-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以获得保护层 形成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荷输送层上,并在氧气浓度为约500ppm的气氛中于 140°C加热45分钟,以形成6 μ m厚的保护层。这样,获得了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_图像品质评价_
将如上所述制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装在复印机(商品名DO⑶CENTRE COLOR f450,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改造机上。在10°C和1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连续形成 100000页各具有5%面积覆盖率的图像。然后,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图像评价测试。在测试 中,对浓度不均勻和图像拖尾的出现进行评价。在图像评价测试时,还观察感光体的表面。 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在该测试中,采用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P纸(尺寸A4 ;横向送纸)。
(浓度不均勻评价)使用半色调图像(浓度30% ),以肉眼评价浓度不均勻的发生。A:良好,B:出现部分不均勻,C 出现导致图像品质问题的不均勻。(图像拖尾评价)使用半色调图像(浓度30% ),通过肉眼来评价图像拖尾的出现。A 良好,B:出现部分图像拖尾,C 出现导致图像品质问题的图像拖尾。-表面观察_根据感光体表面是否被刮伤以及表面上是否粘附有附着物来判断表面的状态。A 即使在放大20倍观察表面时,也未发现伤痕和附着物,B 在放大20倍观察表面时,发现少量伤痕或附着物,C 用肉眼能够发现伤痕或附着物。[实施例A2 A6和比较例Al和A2]除了根据以下表1改变各种材料及其组成来形成保护层之外,按照与实施例Al相 似的方式制作各感光体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于表2。[实施例A7]首先,采用与实施例Al相似的方式,进行形成从底涂层至电荷产生层的部件的工 艺。之后,按照下述方法形成电荷输送层以制造感光体,然后评价该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 2所示。(电荷输送层的形成)将132重量份的由式(11-18)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和33重量份的作为丙烯酸 类单体的乙氧基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商品名ABE-300,由日本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 添加并溶解在4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THF)和40重量份的甲苯中。向该溶液中溶解3重量 份的由式(z-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以获得电荷输送层 形成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荷产生层上,并在氧气浓度为约500ppm的气氛中于 140°C加热45分钟,以形成20 μ m厚的电荷输送层。[实施例A8]首先,采用与实施例Al相似的方式,进行形成从底涂层至电荷产生层的部件的工 艺。之后,按照下述方法形成电荷输送层以制造感光体,然后评价该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 2所示。
(电荷输送层的形成)除了将实施例A7中形成电荷输送层时的由式(II-18)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改变为式(A-17)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之外,采用与实施例A7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感光 体。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在实施例Al A8中,在图像评价测试中获得了与各采用AIBN作为非硅酮聚合引 发剂的比较例Al和A2相比更高品质的图像,其中浓度不均勻和图像拖尾得到抑制。在比 较例Al和A2中,由于它们的感光体表面的润滑性和成膜性欠佳,因此出现了表面缺陷,使 得它们的清洁刮刀由于长期印刷而破裂。因此,出现清洁故障。结果,在图像评价测试中出 现图像拖尾问题。《实施例B》[实施例Bi]按照实施例Al那样形成相同的底涂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保护层的形成)将132重量份的由式(11-18)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和33重量份的作为丙烯酸 类单体的乙氧基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商品名ABE-300,由日本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 溶解在60重量份的异丙醇(IPA)和140重量份的2- 丁醇中,以制备溶液。向该溶液中溶 解3重量份的由式(h-3)表示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 发剂),以获得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荷输送层上,然后使用金属卤化 物灯(由Ushio Inc.制造)以700mW/cm2 (标准波长365nm)的照度对其照射UV光,照射 时间为60秒。照射后,于140°C将该层加热40分钟,以形成6 μ m厚的保护层。通过上述方法,获得了电子照相感光体。[评价]-图像品质评价_将如上所述制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装在复印机(商品名DO⑶CENTRE COLOR f450,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改造机上。在10°C和1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连续形成 100000页各具有5%面积覆盖率的图像。然后,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图像评价测试。在测试 中,按照与实施例A中相同的评价标准对浓度不均勻和图像拖尾的出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在该测试中,采用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P纸(尺寸A4 ;横向送纸)。[实施例B2 B6和比较例Bl和B2]除了根据以下表3改变各种材料及其组成来形成保护层之外,按照与实施例Bl相同的方式制作各感光体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于表4。[实施例B7]首先,采用与实施例Bl相同的方式,进行形成从底涂层至电荷产生层的部件的工 艺。之后,按照下述方法形成电荷输送层以制造感光体,然后评价该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 2所示。(电荷输送层的形成)将132重量份的由式(11-18)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和33重量份的作为丙烯酸 类单体的乙氧基化双酚A 二丙烯酸酯(商品名ABE-300,由日本新中村化学工业社制造) 溶解在40重量份的四氢呋喃(THF)和40重量份的甲苯中,以制备溶液。向该溶液中溶解 3重量份的由式(h-3)表示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 剂),以获得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荷产生层上,然后使用金属卤 化物灯(由Ushio Inc.制造)以700mW/cm2 (标准波长365nm)的照度对其照射UV光,照 射时间为60秒。照射后,于140°C将该层加热40分钟,以形成20 μ m厚的电荷输送层。[实施例B8]首先,采用与实施例Bl相似的方式,进行形成从底涂层至电荷产生层的部件的工 艺。之后,按照下述方法形成电荷输送层以制造感光体,然后评价该感光体。评价结果如表 4所示。(电荷输送层的形成)除了将实施例B7中形成电荷输送层时的由式(11-18)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改 变为式(A-17)表示的电荷输送性材料之外,采用与实施例B7相同的方式制造并评价感光 体。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在实施例Bl B8中,获得了更高品质的图像,其中,与使用非硅酮聚合引发剂 Irgacure 184的比较例相比,在打印100,000张后,图像评价测试中的浓度不均勻和图像 拖尾得到抑制。在比较例Bl和B2中,由于感光体表面层的润滑性劣化,使得清洁性能受到 劣化。因此,作为长期使用清洁刮刀的结果,由于长期打印测试,清洁刮刀的弹性劣化或者 清洁刮刀的尖端磨损,因清洁故障而导致图像拖尾问题的出现。
权利要求
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和形成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或上方的感光层,所述感光体的最外层是以下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热聚合性或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 弓I发剂是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偶氮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 弓I发剂是具有硅氧烷骨架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热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 引发剂是由下式(1)表示的偶氮化合物 其中,在所述式(1)中,礼和&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 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1表示1 10的整数;m表示1 10的整 数;n表示1 10的整数;而A表示具有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所述式(1)中,由A表示的所述具有 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是衍生自选自由芳香族偶氮化合物、脂环族偶氮化合物和烷基偶 氮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基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在所述式(1)中,由A表示的所述具 有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是以下各自具有偶氮基的二价有机基团(1-1)、(1-2)、(1-3)或 (1-4) 其中,在所述二价有机基团(1-1) (1-4)中,R1和R2各自表示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 子的直链或支化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各自表示O 10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 引发剂是由下式(2)表示的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 其中,在所述式(2)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 烷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1表示1 10的整数;m表示1 10的整 数;η表示1 10的整数;而A表示分子内开裂型自由基生成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由式(2)表示的所述分子内开裂型化 合物是下述分子内开裂型化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表示甲基,1是3,m是3,η是4,并且A 表示苯偶姻化合物、苄基缩酮化合物、α -氨基苯乙酮化合物或酰基氧化膦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输送性骨架是源自于三芳基 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或腙化合物的骨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链聚合性官能团是选自由丙烯酰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和苯乙烯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化合物(a)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 和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以及下述结构在其电荷输送性骨架与其丙烯酰氧基或 甲基丙烯酰氧基之间具有一个以上的碳原子。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化合物(a)具有下述结构在其 单个分子内具有三苯胺骨架和三个以上甲基丙烯酰氧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化合物(a)是由下式(A)表示的 化合物 其中,在所述式(A)中,Ar1 Ar4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Ar5表示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芳基,或者具有取代基或不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D 各自表示_ (CH2) d- (O-CH2-CH2) e-0-C0-C (CH3) = CH2,其中d表示1 5的整数并且e表示0 或1,cl c5各自独立地表示1或2,k表示0或1,而D的总数为4以上。
14.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选自由以下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单元充电单元,该充电单元对所述电子照相 感光体进行充电;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用调色剂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 潜像显影;调色剂除去单元,该调色剂除去单元将残留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上的 调色剂除去;其中,所述处理盒能够自由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上和从该图像形成设备上卸下。
15.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充电单元,该充电单元对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进 行充电;静电潜像形成单元,该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在带电的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静 电潜像;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用调色剂将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所述静电潜像 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和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介质 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至少具有导电性基体和形成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或上方的感光层。所述感光体的最外层是以下组合物的固化膜,所述组合物含有至少一种在其单个分子中具有电荷输送性骨架和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化合物(a),和至少一种热聚合性或光聚合性硅酮高分子自由基聚合引发剂(b)。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1840168SQ20091017315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6日
发明者土井孝次, 山田涉, 平野明, 滝本整, 额田克己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