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2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形成设备,尤其涉及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图像形成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打印机、复印件等,包括送纸装置和驱动控制装置。其中驱 动控制装置包括与动力源相连的驱动齿轮、传动件、弹簧、止动机构、转轴。传动件固定安装 在转轴的驱动端上,传动件上设有止动机构,弹簧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固定在传动件 的端面上。送纸装置包括给纸滚轮、偏心凸轮、中间板,给纸滚轮和偏心凸轮固定安装在驱 动控制装置的转轴上,中间板下方设有弹簧,上方与偏心凸轮连接。当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到打印信号,开始打印作业时,止动机构松开。弹簧在收缩方 向上产生的弹力(旋转启力)拉动传动件转动一定角度,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通过传 动件将旋转力传递给转轴,带动给纸滚轮、偏心凸轮旋转,偏心凸轮随着转轴不断旋转,中 间板不断提升,直至中间板上的薄片与给纸滚轮接触。此时给纸滚轮开始拾取薄片,进而将 薄片输送至图象形成装置中。现有技术提供的图像形成设备结构,传动件、偏心凸轮与给纸滚轮都固定安装在 转轴上,偏心凸轮又受到来自中间板下方压缩弹簧的升力作用,使传动件上的弹簧要以非 常大的力才能拉动传动件,这样,传动件上的止动机构的锁紧力非常的大,经常导致接收到 打印信号后,止动机构不能松开,驱动齿轮无法驱动送纸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无法正常工 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图像形成设备止动机构的锁紧力 过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机架和送纸装置,所述送纸装置包括一个堆叠纸用的可 抬高/降低的载纸机构,将纸从载纸机构中送出的供纸机构,将载纸机构压向供纸机构的 加压机构,将载纸机构与供纸机构分离的分离机构,与供纸机构和分离机构相连的转轴,与 所述转轴相配合的传动件,驱动传动件的驱动机构,控制传动件的止动机构,所述传动件上 设有与机架相连接的弹性元件,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设有倾斜曲面的凸轮,所述凸轮在加压 机构的作用下滑过凸轮的倾斜曲面,带动所述转轴与所述传动件有一定角度范围的位移, 使传动件与驱动机构分离。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传动件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当所述止动机构脱开 后,弹性元件使传动件转动ω角后与驱动机构啮合。所述转轴的端部有键部,所述传动件有键槽,该键部与所述键槽配合,且可发生θ 角度的相对位移,角度ω与θ的关系为ω < θ。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在加压机构的作用下滑过偏心凸
3轮的斜面,使偏心凸轮带动所述转轴与所述传动件转动θ角,角度ω与θ的关系为ω < θ。所述止动机构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所述止动机构与所述传动件相对固定。所述传动件为一缺齿齿轮,无齿的部位为凹槽。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传动件在弹性元件作用下,以较小的力即可拉动传动件空转ω角后与驱动 机构啮合,传动件在分离机构凸轮的带动下轻松地与驱动机构分离,因此,止动机构只需要 很小的锁紧力,即可实现止动功能,减少了止动机构锁紧力,避免了止动机构故障,保证图 像形成装置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采用小规格的弹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简化了产品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设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形成设备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等待状态时图像形成设备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时图像形成设备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启动时图像形成设备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过程中图像形成设备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即将结束时图像形成设备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即将结束时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等待状态时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 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机,包括机 架11和送纸装置,所述送纸装置包括一个堆叠纸用的可抬高/降低的载纸机构12,将纸 从载纸机构中送出的供纸机构4,将载纸机构压向供纸机构的加压机构2,将载纸机构12与 供纸机构4分离的分离机构,与供纸机构4和分离机构相连的转轴203,与所述转轴203相 配合的传动件205,驱动传动件205的驱动机构,控制传动件205的止动机构,所述传动件 205上设有与机架相连接的弹性元件即弹簧202,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设有倾斜曲面的凸轮, 所述凸轮在加压机构2的作用下滑过凸轮的倾斜曲面,带动所述转轴203与所述传动件205 有一定角度范围的位移,使传动件205与驱动机构分离。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与动力源相连 的驱动齿轮201,传动件为一缺齿齿轮,无齿的部位为凹槽,所述驱动齿轮201起始位置位 于所述传动件205的凹槽处,弹簧202 —端连接在传动件205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11上, 当所述止动机构脱开后,弹簧202使传动件205转动ω角后与驱动齿轮201啮合,传动件 205连接在转轴203的端部203a,所述转轴203的端部有键部208,所述传动件205有键槽 207,该键部208与所述键槽207配合,在弹簧202作用下可发生θ角度的相对位移,所述分离机构包括一偏心凸轮204,,所述偏心凸轮在加压机构2的作用下滑过偏心凸轮的倾斜 曲面,使偏心凸轮204带动所述转轴203与所述传动件205转动θ角,角度ω与θ的关 系为ω < θ,一个止动机构固定在传动件205的内侧,止动机构与所述转轴203间隙配合当打印机开始作业时,送纸装置驱动机构传递旋转力至转轴203,转轴203上的给 纸滚轮4和偏心凸轮204随着转轴203—起开始转动;中间板弹簧2在与压缩方向相反⑴ 方向上的弹力顶压托盘3上的中间板12,随着偏心凸轮204继续转动,中间板12不断提升。 当中间板12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中间板弹簧2顶压中间板12,使堆叠在托盘3上的多个薄 片P被给纸滚轮4拾取,进而由传送辊对5将薄片P输送到图像形成处理单元10。图像形 成处理单元10是用于通过电子照相系统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激光扫描器15将带有 图像信息的激光照射到带电的感光鼓13上,使感光鼓13表面形成潜影图像;显影辊14将 碳粉转移到感光鼓13上,使感光鼓13表面上的潜影图像显影形成碳粉图像;转印辊6将感 光鼓13上的碳粉图像转印到薄片P上。转印后薄片P被输送到定影单元7。已定影图像的 薄片P被排出装置8排出至排出盘9上。送纸装置中,中间板12可绕上端沿着X方向回转,并通过中间板弹簧2将其压向 给纸滚轮4 ;偏心凸轮204固定安装在转轴203上,凸台12b固定在中间板12上,中间板导 轮12a可转动地安装在凸台12b上。偏心凸轮204与凸台12b上的中间板导轮12a接触。 当转动转轴203时,偏心凸轮204向下推中间板导轮12a,从而通过凸台12b使中间板沿着 X的反方向转动,给纸滚轮4与中间板12上的薄片P分开。所述偏心凸轮204的下部设有 一凹面204a和一凸面204b,凹面204a和凸面204b之间设有倾斜曲面。如图3所示,传动件205上设有止动机构,止动机构包括与传动件205的内侧相 连接的止动凸轮206和螺线管300,止动凸轮206上设有螺线管卡位206a,螺线管300固定 安装于机架上,螺线管300上设有螺线管卡爪301。通过螺线管卡爪301与螺线管卡位206a 咬合,控制传动件205的连续回转;止动凸轮206的一端安装在靠近偏心凸轮204侧;转轴 203的端部203a,与传动件205上的连接槽207之间存有间隙,允许转轴端部203a从传动 件205中连接槽207上的侧壁207a开始沿着C方向空转θ角,中间板导轮12a与偏心凸 轮204的凹面204a配合。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9详细介绍供纸装置的一个循环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打印机处于等待状态,驱动齿轮201位于传动件205的缺齿部分的凹 槽内,螺线管螺线管卡爪301与螺线管卡位206a咬合,传动件205处于静止状态。弹簧202 处于拉伸状态,具有A方向的反作用力。转轴键部203a与连接槽207上的槽壁207a之间 的夹角为Θ。中间板弹簧2顶压中间板12,使中间板导轮12a与偏心凸轮204的凹面204a 接触。图5所示,打印机开始工作的时候,驱动齿轮201开始转动。由于传动件205的缺 齿部分与驱动齿轮201相对,传动件205仍处于静止的状态。打印机接收到打印信号瞬间, 控制装置提供一电流到达螺线管300,螺线管卡爪301与螺线管卡位206a脱开。由于转轴 键部203a与传动件205中连接槽207上的槽壁207a间存有θ角的间隙,弹簧202以较小 的力即可拉动传动件205转动,即弹簧202对传动件205的作用力小,故螺线管卡爪301与 螺线管卡位206a之间的紧锁力较小。当螺线管通电后,螺线管卡爪301与螺线管卡位206a 分离容易。弹簧202在与压缩方向相反(A方向)的弹力(旋转启力),拉动传动件205沿着C方向空转一个预定的ω角度,使传动件205与驱动齿轮201开始啮合。所述角度ω 和θ存在如下关系ω < θ。如图6所示,传动件205和驱动齿轮201啮合后,驱动齿轮201将旋转力传输至传 动件205。传动件205转动一定角度后,连接槽207的槽壁207a与转轴键部203a接触,传 输旋转力,从而带动转轴203、给纸滚轮4和偏心凸轮204 —起沿着C方向旋转。偏心凸轮 204的凹面204a与中间板导轮12a脱开。由于中间板弹簧2的作用力使得中间板12提升。图7所示,传动件205带动转轴203、给纸滚轮4和偏心凸轮204旋转,中间板12 在中间板弹簧2的作用下不断提升。中间板12提升一定的高度后,给纸滚轮4与薄片P接 触并开始拾取薄片P。给纸滚轮4把薄片P从中间板12上拾取,然后通过搬送辊对5将薄 片P传送到成像设备中。如图8所示,薄片拾取作业完成后,驱动齿轮201再次与传动件205的缺齿部分相 对,驱动力传递结束,螺线管卡爪301与螺线管卡位206a咬合,传动件205停止转动。如图 9所示,中间板导轮12a与偏心凸轮204的凹面204a接触点为E,与偏心凸轮204凸面204b 的接触点为F。薄片拾取作业完成后,偏心凸轮204与中间板导轮12a正好在F点接触。由 于中间板弹簧2沿着X方向顶压中间板12,图像形成设备受重力作用。如图10所示,中间 板12上的中间板导轮12a沿着偏心凸轮204的凸面204b从接触点F滑动至接触点E,滑过 接触点F和接触点E之间的倾斜曲面,同时偏心凸轮204带动转轴203和给纸滚轮4沿着 C方向从连接槽207的槽壁207a开始旋转θ角,驱动齿轮201与传动件205分离,并静止 于传动件205的缺齿凹槽的中央。此时一个循环结束,图像形成设备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如图4。本方案中的薄片输送驱动装置的启力由中间板弹簧2和弹簧202共同提供。当打 印机开始作业之前,由于转轴键部203a与传动件205中连接槽207上的槽壁207a之间存 有θ角的间隙,弹簧202以较小的力即可拉动传动件205转动,即弹簧202对传动件205 的作用力小,故螺线管卡爪301与螺线管卡位206a之间的紧锁力较小。螺线管卡爪301与 螺线管卡位206a分离容易,确保打印机顺利完成作业。弹簧202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力就能 拉动所述传动件205空转ω角并与驱动齿轮201啮合,确保启动精度,且结构简单,降低对 弹簧202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传动件205中央设有圆孔,圆孔两侧对称布置两个长方形或扇形通槽,所述转轴 203的连接端的中央设有圆柱体,圆柱体两侧对称布置两个长方体,转轴的圆柱体与传动件 的圆孔滑动配合,转轴203的长方体与传动件的长方形或扇形通槽间隙配合,转轴203长方 体的端部在传动件205长方形通槽内可转动的夹角为θ。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机架和送纸装置,所述送纸装置包括一个堆叠纸用的可抬高/降低的载纸机构(12),将纸从载纸机构中送出的供纸机构(4),将载纸机构压向供纸机构的加压机构(2),将载纸机构(12)与供纸机构(4)分离的分离机构,与供纸机构(4)和分离机构相连的转轴(203),与所述转轴(203)相配合的传动件(205),驱动传动件(205)的驱动机构,控制传动件(205)的止动机构,所述传动件(205)上设有与机架相连接的弹性元件(20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设有倾斜曲面的凸轮(204),所述凸轮(204)在加压机构(2)的作用下滑过凸轮(204)的倾斜曲面,带动所述转轴(203)与所述传动件(205)有一定角度范围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04)在加压机构(2) 的作用下滑过凸轮(204)的倾斜曲面,使凸轮(204)带动所述转轴(203)转动0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3)的端部有键部 (208),所述传动件(205)有键槽(207),该键部(208)与所述键槽(207)配合,且可发生e 角度的相对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在传动 件(205)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上,当所述止动机构脱开后,弹性元件使传动件(205)转动 角后与驱动机构啮合,角度《与0的关系为co < 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机构与所述转轴(203) 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机构与所述传动件 (205)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205)为一缺齿齿 轮,无齿的部位为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机架、载纸机构,供纸机构,加压机构,将载纸机构与供纸机构分离的分离机构,与供纸机构和分离机构相连的转轴,与转轴相配合的传动件,驱动传动件的驱动机构,控制传动件的止动机构,传动件上设有与机架相连接的弹性元件,分离机构包括设有倾斜曲面的凸轮,凸轮在加压机构的作用下滑过凸轮的倾斜曲面,带动转轴与传动件有一定角度范围的位移;由于传动件在弹性元件作用下,以较小的力即可拉动传动件空转后与驱动机构啮合,传动件在分离机构凸轮的带动下轻松地与驱动机构分离,减少了止动机构锁紧力小,避免了止动机构故障,保证图像形成装置正常工作。
文档编号G03G15/00GK201654463SQ2010201190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钟永魏, 霍德稳 申请人: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