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机构、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236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剥离机构、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剥离机构、图像形成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剥离机构包括:剥离部件,其基本上成片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该剥离部件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与旋转并承载图像的图像承载体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且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剥离记录媒体;以及对置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剥离部件的下游,朝向所述图像承载体延伸,且与所述剥离部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对置。
【专利说明】剥离机构、图像形成单元w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剥离机构、图像形成单元W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相关领域中存在包括分离爪作为分离机构来从感光体分离转印纸的图像形成 装置(参见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235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顺利地剥离记录媒体。
[000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剥离机构,包括:剥离部件,其基本上成片状, 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该剥离部件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 分与旋转并承载图像的图像承载体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且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剥离记录媒 体;W及对置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剥离部件的下游,朝向所述 图像承载体延伸,且与所述剥离部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对置。
[000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所述剥离部件相比,根据第一方面的所述剥离机构中 的所述对置部件更为刚性。
[0006] 根据本发明的第H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剥离机构中的所述剥离部件朝向与所述 图像承载体接触的所述剥离部件的前端、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轴向上变窄。
[0007]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单元,包括:图像承载体,其旋转并承 载图像;剥离部件,其基本上成片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 该剥离部件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且从所述 图像承载体剥离记录媒体;W及按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剥 离部件的下游。通过被传送的记录媒体将所述剥离部件按压至所述按压部件W增加所述剥 离部件对所述图像承载体的接触力。
[0008]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所述图像形成单元中的剥离部件包括分 离部,该分离部在没有向其传送记录媒体时与所述按压部件分离;W及通过记录媒体按压 所述剥离部件,将所述分离部的一部分按压至所述按压部件。
[0009]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承载体,其旋转并承 载图像;转印单元,其将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转印至记录媒体;W及剥离机构,其将通过 所述转印单元转印有所述图像的所述记录媒体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剥离。所述剥离机构包 括:剥离部件,其基本上成片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该剥 离部件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且从所述图像 承载体剥离记录媒体;W及对置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剥离部 件的下游,朝向所述图像承载体延伸,且与所述剥离部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对置。
[0010] 根据第一方面,与不具有根据该方面的结构相比,剥离机构可W更顺利地剥离记 录媒体。
[0011] 根据第二方面,与不具有根据该方面的结构相比,剥离机构可W减少引起记录媒 体剥离方面的问题。
[0012] 根据第H方面,与不具有根据该方面的结构相比,剥离机构提供图像承载体和剥 离部件之间更紧密的接触。
[0013] 根据第四方面,与不具有根据该方面的结构相比,图像形成单元可W更顺利地剥 离记录媒体。
[0014] 根据第五方面,与不具有根据该方面的结构相比,图像形成单元可W减少引起对 图像承载体的损伤。
[0015] 根据第六方面,与不具有根据该方面的结构相比,图像形成装置可W更顺利地剥 离记录媒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0017]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结构;
[0018] 图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的示例结构;
[0019]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感光鼓的层结构;
[0020] 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的结构;
[0021] 图5是从图4中的箭头V观察剥离装置的正视图;
[0022] 图6示出了当记录媒体被传送至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时的状态拟及
[0023] 图7示出了用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片材的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巧]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例结构。示出的图像形成 装置1是单色打印机,其包括:对应于图像数据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 ;接收来自用户的 指示并示出例如针对用户的信息的用户界面扣1)4 ;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的控 制器5 ; W及与例如个人电脑(PC)2和图像读取器3的外部装置连接并处理从其接收的图 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器6。
[0026] 图像形成装置1还包括向图像形成部10输送记录媒体的记录媒体输送器40, W及 向图像形成部10提供色调剂的色调剂盒45。
[0027] 图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10的示例结构。
[002引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部10包括作为图像承载体的实例的感光鼓12,设置使感光 鼓12可旋转,并使得静电潜像形成在其上,W及其承载色调剂图像;对感光鼓12的表面充 电的充电装置13 ;基于图像数据使通过充电装置13充电的感光鼓12的表面曝光的曝光装 置14 (参见图1);使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15 ; W及在转印之后对 感光鼓12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器16。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感光鼓12包括旋转轴(未示 出),其具有定向在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部(页面外)至后部(页面内)方向的轴。
[0029] 图像形成部10还包括作为转印单元的实例的转印親20,转印親20与感光鼓12形 成转印咬合部并将色调剂图像从感光鼓12转印至记录媒体;W及将色调剂图像定影至记 录媒体的定影装置30 (参见图1)。
[0030] 图像形成部10还包括作为剥离机构的实例的剥离装置50,其从感光鼓12的表面 剥离其上有通过转印親20转印的色调剂图像的记录媒体。
[0031] 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部10中,将感光鼓12、充电装置13、显影装置 15、清洁器16和剥离装置50 -体形成图像形成模块100。图像形成模块100可附着至图像 形成装置1 (参见图1)并可从图像形成装置1分离,并且可在例如到达感光鼓12的使用寿 命的时进行更换。
[0032] 剥离装置50可W从图像形成模块100的外壳19分离,并且可在剥离装置50劣化 之后进行更换。剥离装置50也可W与不包括剥离装置50的图像形成模块100或图像形成 装置1连接。
[0033]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充电装置13实施接触充电;充电装置13包括与感光鼓 12表面接触的充电親13a,并向充电親13a施加电压W对感光鼓12的表面充电。
[0034] 向用于感光鼓12充电的充电部件施加电压的方法一般包括其中仅施加直流电压 的直流充电,W及其中施加直流电压并在其上叠加交流电压的叠加交流充电。本示例性实 施方式实施直流充电,其中仅向充电親13a施加直流电压。
[00巧]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15利用聚合色调剂对感光鼓12上的静电潜像进 行显影。
[0036]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聚合色调剂"通常是指在液体中制造的色调剂,包括通 过混合着色剂颗粒和单体后对混合物进行聚合而制备的色调剂,W及通过在水中对预聚合 的树脂和着色剂颗粒进行乳化后使颗粒结合而制备的色调剂;该些色调剂与通过粉碎原料 而制备的粉碎的色调剂不同。通常来说,与粉碎的色调剂相比,聚合色调剂在粒径方面更 为均匀并且在形状上更接近于球形。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显影装置15可使用平均粒径 值50)例如为2至12 y m,优选3至9 y m的色调剂。使用平均形状因子(MLVA)为115至 140的色调剂提供高显影能力和转印能力,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图像。ML是色调剂颗粒的绝 对最大长度,A是色调剂颗粒的投影面积。
[0037]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清洁器16例如为按压感光鼓12的表面W在转印之后从感 光鼓12的表面刮下沉积在感光鼓12表面上的剩余色调剂的刮刀。
[003引在本图像形成装置1中,图像形成部10基于从控制器5输送的各种控制信号来进 行图像形成处理。具体来说,在控制器5的控制下,通过图像处理器6处理从PC2或图像读 取器3输入的图像数据并输送至图像形成部10。在该图像形成部10中,边在箭头A所指的 方向旋转感光鼓12,边通过充电装置13对感光鼓12充电至预定电势,并基于从图像处理器 6接收的图像数据通过曝光装置14使感光鼓12曝光。W该种方式,在感光鼓12上形成对 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通过示出装置15使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例如 黑色(K)色调剂图像W在感光鼓12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色调剂图像。
[0039] 通过转印親20将形成在感光鼓12上的色调剂图像静电转印至被传送至转印咬合 部的记录媒体上。
[0040] 然后,将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媒体通过剥离装置50从感光鼓12的表面剥离, 并传送至定影装置30。由定影装置30通过热和压力将传送至定影装置30的记录媒体上的 色调剂图像定影至记录媒体。将其上形成有定影图像的记录媒体传送至设置在图像形成装 置1的排纸部的排纸堆积部(未示出)。
[0041] 在转印完成之后,由清洁器16将转印之后沉积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 (剩余的色调剂)从感光鼓12表面除去。
[0042] W该种方式,W对应于打印数量的循环次数重复进行图像形成处理。
[0043] 接下来,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感光鼓12的结构。通常使用的感光鼓包括 无机感光体和有机感光体,其中出于包括成本、制造性W及性能的一些原因现在普遍使用 有机感光体。有机感光体包括单层有机感光体和多层有机感光体;前者通常用于充正电,而 后者通常用于充负电。下面的描述将集中于多层感光鼓。
[0044]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感光鼓12的层结构的实例。
[0045] 如图3A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感光鼓12为功能分离性感光体(多层感光 体),其包括导电基材121,形成在导电基材121上的底涂层122,形成在底涂层122上的电 荷产生层123, W及形成在电荷产生层123上的电荷输送层124,其为含氣层的实例。在该 实施例中,电荷产生层123和电荷输送层124形成感光层120。
[004引导电基材121由导电材料制成。用于导电基材121的材料可W为任何导电材料, 例如,诸如铅合金的金属。术语"导电"是指例如体积电阻率为l0"Q -cm或更小。当图像 形成模块100(参见图2)附着至图像形成装置1(参见图1)时,导电基材121接地。导电 基材121不限于是鼓型的,例如,也可W是带型或片型。
[0047] 提供底涂层122, W在对感光层120进行充电时阻止电荷从导电基材121注入到多 层感光层120中,并相对于导电基材121 -体地保持感光层120。
[0048] 底涂层122例如包括粘合剂树脂和导电颗粒。
[0049] 包含在底涂层122中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已知的聚合物树脂,例如诸如聚己 帰醇缩下酵、聚己帰醇树脂、酪蛋白、聚醜胺树脂、纤维素树脂、明胶、聚氨醋树脂、聚醋树 月旨、甲基丙帰酸树脂、丙帰酸树脂、聚氯己帰树脂、聚己帰己酸醋树脂、氯己帰-己酸己帰 醋-马来酸酢树脂、有机娃树脂、有机娃醇酸树脂、酷酵树脂、苯酷-甲酵树脂、H聚氯胺树 月旨、聚氨醋树脂W及环氧树脂的缩酵树脂;具有电荷输送基团的电荷输送树脂;W及诸如 聚苯胺的导电树脂。尤其是,优选不可溶于上层的涂敷溶剂的树脂,更优选诸如酷酵树脂、 苯酷-甲酵树脂、H聚氯胺树脂、聚氨醋树脂W及环氧树脂的树脂。
[0050] 包含在底涂层122中的导电颗粒的实例包括诸如铅、铜、媒和银的金属颗粒;诸如 氧化键、氧化钢、氧化锡、氧化锋的导电金属氧化物颗粒;W及诸如碳纤维、炭黑W及石墨粉 末的导电材料颗粒。尤其是,优选导电金属氧化物颗粒。该些导电颗粒可W单独使用或W 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0051] 可W使用例如疏水化剂(诸如偶联剂)来处理导电颗粒的表面W进行电阻控制。
[0052] 例如,基于粘合剂树脂的量,导电颗粒优选的存在量为10质量%至80质量%,更 优选为40质量%至80质量%。
[0053] 底涂层122可W含有用于改善电性质的电子输送剂。添加至底涂层122的电子输 送剂的实例包括电子输送化合物,诸如对苯酿、氯酿、漠酿W及意酿的酿类;四氯基酿二甲 焼类;诸如2, 4,7-H硝基巧丽的巧丽类;咕吨丽类;二苯甲丽类;氯己帰基化合物;W及己 帰类。
[0054] 电荷产生层123通过上述曝光装置14(参见图1)照射光产生电子和空穴的载流 子对。
[00巧]电荷产生层123例如包括电荷产生材料和粘合剂树脂。
[0056] 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包括诸如不含金属的駄菁、氯嫁駄菁、轻基嫁駄菁、二氯化锡 駄菁W及氧铁駄菁的駄菁颜料。其它实例包括偶氮颜料、酿颜料、巧颜料、說蓝颜料、二苯并 咪哇颜料、意丽颜料W及唾吓巧丽颜料。该些电荷产生材料可W单独使用或W两种或多种 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0057] 包含在电荷产生层123中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醋树脂、丙帰酸树脂、 甲基丙帰酸树脂、聚芳醋树脂、聚醋树脂、聚氯己帰树脂、聚苯己帰树脂、丙帰膳-苯己帰共 聚物树脂、丙帰膳-下二帰共聚物树脂、聚己帰己酸醋树脂、聚苯己帰醇缩甲酵树脂、聚讽 树脂、苯己帰-下二帰共聚物树脂、偏二氯己帰-丙帰膳共聚物树脂、氯己帰-己酸己帰 醋-马来酸酢共聚物树脂、有机娃树脂、苯酷-甲酵树脂、聚丙帰醜胺树脂、聚醜胺树脂W及 聚-n-己帰基巧哇树脂。该些粘合剂树脂可W单独使用或W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 用。
[0058] 电荷产生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的混合比例例如为10:1至1:10。
[0059] 电荷输送层124输送伴随通过曝光装置14的光照射而由电荷产生层123产生的 载流子。
[0060] 电荷输送层124例如含有电荷输送材料和粘合剂树脂。
[0061] 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诸如H芳胺类、联苯胺类、芳基焼类、芳基取 代的己帰类、巧类、意类W及踪类的空穴输送化合物。该些电荷输送材料可W单独使用或W 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0062] 包含在电荷输送层124中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醋树脂、聚醋树脂、甲 基丙帰酸树脂、丙帰酸树脂、聚氯己帰树脂、聚偏二氯己帰树脂、聚苯己帰树脂、聚己帰己酸 醋树脂、苯己帰-下二帰共聚物树脂、偏二氯己帰-丙帰膳共聚物树脂、氯己帰-己酸己帰 醋共聚物树脂、氯己帰-己酸己帰醋-马来酸酢共聚物树脂、有机娃树脂、有机娃醇酸树脂、 苯酷-甲酵树脂W及苯己帰-醇酸树脂。该些粘合剂树脂可W单独使用或W两种或多种的 混合物形式使用。
[0063] 电荷输送材料和粘合剂树脂的混合比例例如为10:1至1: 5。
[0064] 如果电荷输送层124用作感光鼓12的最外层,其可含有用于改善耐磨性、降低摩 擦W及改善清洁能力的氣类化合物(氣化材料)。
[0065] 氣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聚四氣己帰(PTFE)、四氣己帰-六氣丙帰共聚物(FE巧、 四氣己帰-全氣(焼基己帰基離)共聚物(PFA)、己帰-四氣己帰共聚物巧T阳)、己帰-H 氣氯己帰共聚物巧CTFE)、W及通过将碳氣树脂与具有轻基的单体共聚而制备的树脂。具体 来说,考虑到电性质方面,优选PTFE、FEP和PFA。
[0066] 如图3B所示,感光鼓12还可包括电子输送层124上的保护层125 W改善感光鼓 12外表面的耐磨性,并且减少在感光鼓12充电过程中电荷产生层123和电荷输送层124中 的化学变化。
[0067] 保护层125可类似于上述电荷输送层124。除了上述的粘合剂树脂之外,可使用可 固化树脂。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保护层125可W包含氣类化合物。包含在保护层125 中的氣类化合物可类似于上述针对电荷输送层124所列举的那些。
[006引接下来,将对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的结构进行描述。图4示出了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的结构。图5是从图4中的箭头V观察剥离装置50 的正视图。
[0069] 如图4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包括为剥离部件的实例的剥离 膜51,W及剥离膜51所附着的辅助部件52,该辅助部件52辅助剥离膜51剥离记录媒体。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辅助部件52用作对置部件或按压部件。
[0070] 剥离装置50附着至图像形成模块100的外壳19 W可W从外壳19分离。
[0071]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膜51为柔性薄膜。
[0072] 剥离膜51例如可W由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醋(PET)、聚碳酸醋(PC)、聚醜胺醜亚 胺、聚醜亚胺或聚芳醋构成,优选由PET或PC构成。
[0073] 剥离膜51优选的厚度例如为0. 05至0. 5mm,更优选为0. 075至0. 2mm。具有该样 厚度的剥离膜51可W顺利地剥离记录媒体而不会损害感光鼓12。
[0074] 如图5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膜51包括具有其一个表面(第一表面) 附着至辅助部件52的的安装部51a,W及为分离部的实例的剥离部5化,该剥离部5化从安 装部51a延伸至感光鼓12并剥离记录媒体。
[0075] 例如使用双面胶或胶粘剂,使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膜51的安装部51a附着 至辅助部件52。
[0076] 如图5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呈等腰H角形的形 状。具体地,剥离部5化呈底边靠近安装部51a且顶点与感光鼓12接触的等腰H角形的形 状(参见图4)。
[0077]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辅助部件52并不限定,可W但不必限于片状或块状的部 件,或与外壳19 一体形成的部件,或外壳19本身起到辅助部件52的作用的部件。辅助部 件52例如可W由诸如不镑钢或铅的金属或树脂构成。例如,辅助部件52可W是类似于剥 离膜51的薄膜。
[0078] 如图5所示,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辅助部件52包括安装部52a和辅助部52b,其 中,剥离膜51的安装部51a附着至该安装部52a,该辅助部5化从安装部52a延伸至感光鼓 12,与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对置,并且辅助剥离膜51剥离记录媒体。
[0079] 剥离装置50例如附着至图像形成模块100,通过将辅助部件52的安装部52a的里 面(面向剥离膜51相反一侧的面)粘接至外壳19。
[0080] 如图4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装置50附着至外壳19的状态下,辅助 部件52位于剥离膜51在记录媒体传送方向的下游(剥离膜51在感光鼓12移动方向的下 游)。
[0081] 如图4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装置50附着至外壳19的状态下,从感 光鼓12至辅助部件52的辅助部52b的上端的距离为hi,从感光鼓12至辅助部件52的辅 助部52b的下端的距离为h2 (<hl)。
[0082] 如图5所示,在正视图中,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辅助部件52呈矩形。虽然在本 实施例中辅助部件52在感光鼓12的轴向上宽于剥离膜51,但辅助部件52也可W形成为其 它形状。
[0083] 如图5所示,从靠近安装部51a的剥离部5化侧至与感光鼓12接触的剥离部5化 的前端的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的长度为dl。从靠近外壳19的辅助部5化侧至面向感光 鼓12的辅助部5化侧的辅助部件52的辅助部52b的长度为d2。剥离膜51 (剥离部5化) 的长度dl大于辅助部件52 (辅助部52b)的长度d2 (dl〉d2)。因此,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 在其前端朝向感光鼓12延伸超过辅助部件52。
[0084] 剥离膜51的长度dl也大于从辅助部件52的安装部52a至感光鼓12的表面之间 的距离。结果,如图4所示,剥离膜51的剥离部51b的一个表面在其前端与感光鼓12接触。 使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弹性变形成弯曲形状。
[0085]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剥离膜51的安装部51a在感光鼓12的轴向上的宽度为 d4。
[0086] 剥离膜51不限于形成为图5所示的形状。例如,剥离膜51可W为梯形或矩形,或 者其外周可W形成为曲线。
[0087]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可W为锥形,即,从靠近安装部 51a的剥离部5化侧至与感光鼓12接触的剥离部5化的前端,在感光鼓12的轴向上变窄。
[0088] 由于剥离膜51呈锥形,剥离部51在其前端更容易弯曲。相应地,剥离部5化更接 近地沿着感光鼓12的表面并从而更紧密地与感光鼓12接触。该防止了例如记录媒体进入 到剥离膜51和感光鼓12的表面之间,从而防止了媒体堵塞。
[0089] 在包括上述剥离装置50的图像形成部10 (参见图1)中,边沿着感光鼓12的表面 缠绕,边传送记录媒体,W及通过转印親20将色调剂转印至记录媒体(参见图2)。然后,剥 离装置50的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其前端进入到沿感光鼓12的表面缠绕的记录媒体和 感光鼓12的表面之间。随着感光鼓12旋转,记录媒体前进超过剥离膜51。换言之,随着感 光鼓12旋转,在从感光鼓12的表面剥离记录媒体的同时,剥离膜51在记录媒体和感光鼓 12的表面之间前进。
[0090] 结果,在传送方向的下游将记录媒体从感光鼓12移开。W该种方式,可W从感光 鼓12的表面剥离记录媒体。
[0091] 当没有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膜51的状 态,与当传送记录媒体并通过剥离装置50剥离时的剥离膜51的状态不同。
[0092] 下面,首先参考上述图4对当没有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剥离膜51的 状态进行描述。
[0093] 如图4所示,当没有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的 前端与感光鼓12的表面接触。剥离部51b的前端按压感光鼓12的表面,从而使得剥离膜 51弹性变形成弯曲的形状。结果,如图4所示,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与辅助部件52的辅 助部5化分离。换言之,在如图4所示的状态中,对应于长度dl的剥离膜51的前部在如下 区域与辅助部件52分离,该区域与距感光鼓12距离hi的位置相比,更接近感光鼓12。
[0094] 在图4所示的状态中,在预定的接触力al下,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膜51与 感光鼓12的表面接触。
[0095] 取决于包括剥离膜51的厚度、长度W及材料的性质,剥离膜51对感光鼓12的接 触力发生变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术语"剥离膜51对感光鼓12的接触力"是指在剥 离膜51与感光鼓12的表面接触的位置上,剥离膜51按压感光鼓12表面的力。
[0096] 下面将对当传送记录媒体并通过剥离装置50剥离时的剥离装置50的状态进行描 述。
[0097] 图6示出了当记录媒体被传送至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时的状态。
[0098] 如图6所示,当其上有通过转印親20 (参见图2)转印的图像的记录媒体P被传送 至剥离装置50时,被传送的记录媒体P向传送方向的下游按压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在 感光鼓12的旋转方向的下游)。
[0099] 由此,最初从辅助部件52分离的剥离膜51的剥离部5化被移动至辅助部件52。 结果,剥离部5化的上部区域(靠近于安装部51a的区域)与辅助部件52的辅助部5化接 触。
[0100] 如上所述,剥离膜51的长度dl大于辅助部件52的长度d2 ;因此,剥离膜51的剥 离部5化在其前端朝向感光鼓12延伸超过辅助部件52并不与辅助部件52接触。换言之, 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仅相当于长度d3( = dl-d2)的剥离膜51的前部在如下区域从辅助 部件52分离,该区域与距感光鼓12距离h2的位置相比更靠近感光鼓12。
[0101] 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在预定的接触力a2下,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膜51与 感光鼓12的表面接触。
[0102] 如果使用柔性的剥离膜51,如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中,针对包括 剥离膜51的厚度和材料的相同性质,取决于相对于感光鼓12,剥离膜51被支撑的方式,剥 离膜51对感光鼓12的接触力发生变化。
[0103] 相应地,在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的图6所示的状态下,剥离膜51对感 光鼓12的接触力a2,与没有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的图4所示的状态下的接触 力al不同。
[0104] 具体地,如图6所示,当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与图4所示的状态相 比,剥离膜51被支撑在更靠近感光鼓12的位置,并且使剥离膜51 (剥离部51b)较大地弹 性变形。目P,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与图4所示的状态相比,剥离膜51被弹性变形成具有更 大曲率的弯曲形状。
[0105] 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不与辅助部件52接触的剥离膜51 (剥离部51b)部分短于 图4所示的状态。
[0106] 在图6所示的状态中,与图4所示的状态相比,在更接近于辅助部件52的位置,剥 离膜51 (剥离部51b)与感光鼓12接触。
[0107] 由此,在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的图6所示的状态下,剥离膜51对感光 鼓12的接触力a2大于在没有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的图4所示的状态下的接 触力 al (a2〉al)。
[0108] 由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如上所述构成,当记录媒体被传送至 剥离装置50时,剥离膜51对感光鼓12的接触力变得更大。目P,在通过本示例性实施方式 的剥离装置50剥离记录媒体时,剥离膜51对感光鼓12的接触力能够被暂时提高。
[0109] 结果,在剥离记录媒体的过程中,剥离装置50防止记录媒体进入剥离膜51和感光 鼓12的表面之间,从而防止媒体堵塞。
[0110] 通常来说,更薄或不太坚硬的剥离膜51对感光鼓12的表面施加更小的负荷,从而 对感光鼓12的表面造成更小的损害,虽然该样的剥离膜51趋向于引起剥离方面的问题,例 如媒体堵塞。
[0111]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在剥离记录媒体的过程中,剥离膜51对 感光鼓12的接触力被暂时提高,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那些相比,在例如利用更薄或更不坚 硬的剥离膜51时记录媒体可W被更顺利地剥离。
[0112]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没有记录媒体被传送至剥离装置50时,剥离膜51对感 光鼓12的接触力变得更小。
[0113] 结果,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不具有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剥离 膜51对感光鼓12施加更小的负荷,从而对感光鼓12的表面造成更小的损害。
[0114] 由于剥离膜51在感光鼓12上施加更小的负荷,因此与不具有根据本示例性实施 方式的结构相比,感光鼓12 W及包括感光鼓12的图像形成模块100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0115] 由于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中提供了辅助部件52,与不具有根 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相比,在感光鼓12的表面和剥离装置50之间形成更窄的空间。 结果,例如,当记录媒体被传送至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50时,由于记录媒体 按压剥离膜51,剥离装置50可W防止记录媒体进入到剥离膜51和感光鼓12之间。
[011引 实施例
[0117] 利用下述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该些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
[0118] 使用包括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的剥离装置50的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 纸(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剥离片材。对每个实施例评价片材的剥离性。使用的片材为日本 王子制纸公司(王子製紙社、Oji Paper Co. ,Ltd.)制的A4打印纸(Tomazara groundwood paper) (49gsm),将其切割成图7(其示出了用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片材的形状)所示的 形状。
[0119] 使用的剥离膜51是宽度d4为10mm(参见图。和厚度为0. 100mm的聚对苯二 甲酸己二醇醋(阳T)膜(东丽株式会社(東k株式会社、Toray In化stries, Inc.)制的 Lumirror SIO)。使用的辅助部件52是厚度为1mm的不镑钢片。本实施例的剥离装置50 可W从外壳19分离(可拆卸);将其称作"分离型"。
[0120] 各个实施例中的剥离膜51的长度dl (参见图5)、辅助部件52的长度d2(参见图 5)、剥离膜51延伸超过辅助部件52的部分的长度d3 (参见图5)如表1所示。
[0121] 实施例2
[0122] 除了使用厚度为1mm的PET膜作为辅助部件52之外,如实施例1所述形成图像, 并对片材的剥离性进行评价。
[0123] 实施例3
[0124] 除了使用由丙帰膳-了二帰-苯己帰(AB巧树脂制成的外壳19作为辅助部件52 之外,如实施例1所述形成图像。本实施例的剥离装置50与外壳19成一体;将其称作"一 体型"。
[0125] 实施例4至12
[0126] 除了剥离膜51的厚度和长度dl、辅助部件52的长度d2、剥离膜51延伸超过辅助 部件52的部分的长度d3如表1所示之外,如实施例1所述形成图像,并对片材的剥离性进 行评价。
[0127] 比较例1和2
[012引除了未提供辅助部件52之外,使用与实施例1至12具有相同结构的图像形成装 置1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评价每个比较例的片材剥离性。
[0129] 预先证明了当用作实施例1至12和比较例1和2中的剥离膜51的厚度为0. 075? 0. 188mm的PET膜与感光鼓12接触时,对于其造成较小的损害。
[0130] 评价结果
[0131] 片材剥离性
[0132] 对从感光鼓12的片材的剥离性进行评价。具体地,在100张片材上形成图像,并 对通过剥离装置50正常剥离的片材的数量进行计数。按W下基准对片材的剥离性进行评 价:
[0133] 优异;95张或更多张的片材被正常剥离。
[0134] 良好;85至少于95张的片材被正常剥离。
[0135] 一般;75至少于85张的片材被正常剥离。
[0136] 差;少于75张的片材被正常剥离。
[0137] 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13引 表1
[0139]

【权利要求】
1. 一种剥离机构,包括: 剥离部件,其基本上成片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该剥 离部件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与旋转并承载图像的图像承载体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 且从所述图像承载体剥离记录媒体;以及 对置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剥离部件的下游,朝向所述图 像承载体延伸,且与所述剥离部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对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机构,其中,与所述剥离部件相比,所述对置部件更为刚 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机构,其中,所述剥离部件朝向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 的所述剥离部件的前端、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轴向上变窄。
4. 一种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图像承载体,其旋转并承载图像; 剥离部件,其基本上成片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该剥 离部件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且从所述图像 承载体剥离记录媒体;以及 按压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剥离部件的下游,其中,通过被 传送的记录媒体将所述剥离部件按压至所述按压部件以增加所述剥离部件对所述图像承 载体的接触力。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单元,其中, 所述剥尚部件包括分尚部,该分尚部在没有向其传送记录媒体时与所述按压部件分 离;以及 通过记录媒体按压所述剥离部件,将所述分离部的一部分按压至所述按压部件。
6. -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承载体,其旋转并承载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转印至记录媒体;以及 剥离机构,其将通过所述转印单元转印有所述图像的所述记录媒体从所述图像承载体 剥离, 所述剥离机构包括: 剥离部件,其基本上成片状,且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该剥 离部件由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图像承载体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且从所述图像 承载体剥离记录媒体;以及 对置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移动方向上的所述剥离部件的下游,朝向所述图 像承载体延伸,且与所述剥离部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对置。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4423221SQ20141018872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山田涉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