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水带纵包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2087阅读:837来源:国知局
阻水带纵包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水带纵包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通信光缆,按阻水形式可分为填充式光缆和半干式光缆,填充式光缆目前还是市场主流产品,工艺最为成熟,半干式光缆正在扩大市场,该光缆制造工艺也相对成熟,全干式光缆因其工艺复杂,目前市场占楼率还不足1%,对其不做具体说明。其中填充式光缆是在光缆所有截面空隙里填充阻水油膏,束管内填充阻水纤膏达到阻水效果;半干式只是在束管内填充阻水纤膏,其他所有间隙使用干式阻水材料,主要是阻水纱、阻水粉、阻水带来实现阻水功能。

填充式光缆使用阻水油膏材质,其填充量大,成本高,难于清洁,尤其是在光缆接续时必须使用助溶剂才能清洁干净,给光缆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半干式光缆减少了油膏的使用,符合环保理念,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在缆芯直径较大时候靠阻水纱达不到阻水效果,半干式阻水结构虽然材料就上面提到的几种,但是加工工艺各不相同,考虑到缆芯直径相对较大,使用阻水纱达不到阻水效果,加强件直径偏小,不适合使用阻水带,一般情况下都是光缆的中心加强件使用阻水纱,外围使用阻水带结构。

目前行业内基本上阻水带采用纵包形式,一般情况下,要求包在缆芯的阻水带有少量重叠部分,重叠部分太大会浪费原材料,并且不易于纵包,如果无重叠,甚至包覆不圆整,留下很大缝隙,就达不到阻水效果,生产前要根据工艺设计计算出合理的阻水带宽度,确定好阻水带以后就是确定模具了,目前通用的是飞机模的模具形式,模具整体呈飞机状,出口为开放式,阻水带卡在飞机模的内折边处,经过模具后包覆在缆芯外面,要求模具的宽度尽量与阻水带快递一致,使用飞机模生产阻水带缆芯有明显缺点,模具较宽,阻水带卡不住,容易脱离模具,造成断带或者包覆不良,模具较窄,阻水带非常软会拱起,也会造成包覆不良;使用飞机模时,速度也不能过快,即使模具设计的已经很合理了,但是速度过快时,张力不稳定会造成阻水带脱离模具导致产品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水带纵包模装置,解决缆芯包覆容易不良,不能高速生产的问题,达到纵包优良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水带纵包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的入口结构为具有缓冲角度的漏斗口形状,模具本体的出口为长形圆孔,漏斗口底部与长形圆孔连通。

优选地,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部设有限位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模具结构简单,降低了模具成本,可就近使用,满足高速生产要求,对阻水带的放线系统要求很低,生产的阻水带缆芯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阻水带纵包模装置,包括模具本体2,所述模具本体的入口1结构为具有缓冲角度的漏斗口形状,模具本体的出口3为长形圆孔,漏斗口底部与长形圆孔连通。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外部设有限位台阶。模仿金属带的纵包模具闭合模,修改了一种新的纵包模具,模具简单实用,满足各种情况下的生产要求,高速状态下也非常稳定,模具的内在就是一个有缓冲角度的漏斗口形状,模具最后的出口比包好阻水带的缆芯稍微大一些,注意模具不能太小,太小容易卡断缆芯,也不能太大,太大容易阻水带起皱导致包覆不良,但是相近尺寸的缆芯都可以通用,而飞机模只能对应一个结构使用一个模具,使用新模具同时也减少了模具成本。内在缓冲的坡度不会出现反包的不良现象。还有一个优点是,以前用的飞机模,阻水带入飞机模之前必须不能有任何的偏移情况出现,不然阻水带就容易从飞机模逃逸出来,对阻水带的放带系统要求很高,而新模具是圆形出入口,即使入口时阻水带位置稍有偏移,还是围绕中心转动而已,缆芯从中间走过,阻水带始终围绕在缆芯的外侧和模具的内侧。

工作原理:生产前把阻水带起头端包覆在缆芯上,穿过模具,由于缆芯在内部的填充及外部模具扣的限制,就自然形成了包覆形式,包覆后及时用扎纱绑定,要求阻水带纵包模具出口距离扎纱机距离越近越好,间隔控制在10mm的距离以内,如果距离过远包覆好的阻水带不及时绑定容易松散,造成不良,另外就是要求同心高必须一致,即扎纱模的中心和阻水带纵包模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不会出现落差干扰。调整好纵包模与扎纱模之间的距离,使扎纱及时绑定住包覆阻水带的缆芯,形成阻水带纵包。

生产阻水带光缆时,安装好改造后的纵包模具,穿入缆芯,然后把阻水带头端绑定在缆芯上面后启动生产线,随着生产行进,阻水带经过模具后自动包覆在缆芯上面,调整模具出口紧邻扎纱模入口,保证包覆好阻水带的缆芯第一时间被扎纱绑定,阻水带宽度设计必须合理,要包覆后有少量的重叠,如果阻水带使用过窄,会包覆不完整,达不到阻水效果,使用的阻水带过宽,浪费原材料,重叠宽度太多也容易包覆不良。现有生产方式与原有生产方式一致,就是通过模具改造使生产更稳定,包覆效果更优,可满足高速生产。

起头端调试完成后,启动生产线正式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