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596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目前车载液晶产品中常见的背光源,采用上金属架1’和下金属架2’相对设置的结构,灯条3’粘贴在所述上金属架1’的侧面或下金属架2’的侧面上,按此结构设计,背光源的厚度限制了灯条3’的FPC 31’的宽度,因此,灯条3’的FPC 31’的宽度要小于背光源的厚度。

而车载液晶产品对亮度的要求较高,背光源中的LED 32’数量多,因此灯条3’的FPC 31’上的走线相对复杂,而且还经常带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是单独在FPC 31’上走线的,按线宽/线距0.3mm设计的话,热敏电阻需要额外增加FPC 31’ 1.5mm左右的宽度,根据实际走线要做过孔时,这个宽度还要再相应增加。

以目前车载液晶产品中灯条3’的FPC 31’的宽度,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布线空间,因此,通常有一部分LED 32’只能在三边或两边上制作蜘蛛焊盘以节省空间,而蜘蛛焊盘的作用相当于安全线,没有制作蜘蛛焊盘的相邻走线间容易短接, PI开窗也比焊盘要大,也会露出走线,刷锡膏时容易形成连接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该背光源增加了灯条的FPC的宽度,能够提供足够的走线空间,以满足车载液晶产品复杂的走线要求,而且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背光源,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金属架和下金属架、设置在所述上金属架和下金属架内的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入光面的灯条,所述上金属架的顶面具有视区开窗;所述灯条包括FPC和设置在所述FPC上的若干光源;所述FPC包括焊盘区和延伸区,所述焊盘区粘贴到所述上金属架的侧面或下金属架的侧面上,所述延伸区弯折后粘贴到所述上金属架的顶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区为一整段或者分成若干段。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区上设置有部分走线,与所述焊盘区上的另一部分走线组成所述FPC上的完整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FPC靠近所述上金属架或下金属架的一面设置有补强板。

进一步地,去掉所述延伸区和焊盘区之间的弯折处的覆盖膜。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在非可视区域上设置有若干凸出平台,以支撑所述上金属架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凸出平台和所述上金属架的顶面之间粘贴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膜避开所述FPC的延伸区。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上述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背光源将灯条的FPC向上延伸,并弯折后粘贴到所述上金属架的顶面上,增加了灯条的FPC的宽度,能够提供足够的走线空间,以满足车载液晶产品复杂的走线要求,而且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背光源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的正面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背光源的正面结构图;

图4为图2或图3所示的背光源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背光源的B处放大图一;

图6为图4所示的背光源的B处放大图二;

图7为图4所示的背光源的B处放大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2-5所示,一种背光源,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金属架1和下金属架2、设置在所述上金属架1和下金属架2内的导光板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4入光面的灯条3,所述上金属架1的顶面具有视区开窗;所述灯条3包括FPC 31和设置在所述FPC 31上的若干光源32;所述FPC 31包括焊盘区和延伸区311,所述焊盘区粘贴到所述上金属架1的侧面或下金属架2的侧面上,所述延伸区311弯折后粘贴到所述上金属架1的顶面上。

该背光源的灯条3的FPC 31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焊盘区,用于焊接光源32、热敏电阻等电子元件;另一部分为延伸区311,其从所述焊盘区的顶部延伸并粘贴至所述上金属架1的顶面上,用于增加所述FPC 31的宽度,以提供足够的走线空间,满足车载液晶产品复杂的走线要求。在所述FPC 31拥有足够的走线空间后,每个电子原件均可以在四边上制作完整的蜘蛛焊盘,与相邻走线间形成有效的隔离,提高背光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金属架1套合在所述下金属架2内,所述FPC 31的焊盘区粘贴在所述上金属架1的侧面上,在实际使用中,所述上金属架1也可以套合在所述下金属架2外,然后将所述FPC 31的焊盘区粘贴在所述下金属架2的侧面上。

所述FPC 31优选但不限于通过双面胶或导热胶等粘贴到所述上金属架1或下金属架2上,所述焊盘区和延伸区311可以共用同一块双面胶或导热胶等,也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双面胶或导热胶等。

其中,所述延伸区311可以为一整段(如图2),也可以分成若干段(如图3),优选地,所述延伸区311在每个光源32对应的位置上均分布有一段;所述延伸区311上设置有部分走线,与所述焊盘区上的另一部分走线组成所述FPC 31上的完整走线。

如图7所示,所述FPC 31靠近所述上金属架1或下金属架2的一面设置有补强板8,用于加强所述FPC 31的强度;所述补强板8可以仅设置在所述延伸区311的背面上,也可以仅设置在所述焊盘区的背面上,当然也可以同时设置在所述延伸区311和焊盘区的背面上。

如图6所示,去掉所述延伸区311和焊盘区之间的弯折处312的覆盖膜,以减薄所述FPC 31在弯折处312的厚度,减小产生的弯折应力,防止所述FPC 31在弯折后反弹;可以去掉所述FPC 31弯折处312的整个覆盖膜,也可以仅去掉所述FPC 31弯折处312的非走线区域上的覆盖膜,可以仅去掉所述FPC 31的正面覆盖膜,也可以仅去掉所述FPC 31的背面覆盖膜,当然,也可以同时去掉所述FPC 31的正面覆盖膜和背面覆盖膜。

所述导光板4的出光面在非可视区域上设置有若干凸出平台41,以支撑所述上金属架1的顶面,提供足够的空间容纳光学膜5,防止光学膜5被压坏;所述若干凸出平台41和所述上金属架1的顶面之间优选但不限于通过胶水或双面胶等粘贴在一起,防止光学膜5移位后进入到所述导光板4和上金属架1之间的缝隙中而被压坏。

所述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光学膜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4的出光面上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当然,所述光学膜5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不应以此为限。

所述光学膜5避开所述FPC 31的延伸区311,避开距离在1mm左右,避免所述FPC 31和光学膜5之间相互干涉,同时在所述上金属架1或下金属架2的内表面制作所述FPC 31的对位线,方便所述FPC 31的对位粘贴。

所述上金属架1上设置有遮光片7,所述遮光片7优选双面均具有粘性,其背向所述上金属架1的一面为黑色,其面向所述上金属架1的一面为黑色、白色、或其它颜色;所述导光板4远离出光面的一面上设置有反射片6,所述反射片6在除了靠近所述灯条3一端外的其余三端粘贴到所述导光板4的对应侧面上。

实施例二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背光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